我們的春節手抄報素材

來源:才華庫 1.94W

每年的春節,很多人會在自家的窗戶上貼上新年窗花,貼窗花也成為了新年非常重要的習俗,剪紙窗花不僅僅烘托了節日氣氛,更是兼具裝飾作用,還是我們中華民族非常優秀的傳統文化。下面是關於我們的春節手抄報素材的內容,歡迎閱讀!

我們的春節手抄報

我們的春節手抄報素材

我們的春節手抄報素材 第2張

我們的春節手抄報素材 第3張

我們的春節手抄報素材 第4張

春節習俗故事

“春節”的起源 有一種傳說是: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獸。“年”,頭長觸角,凶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特定的一天(就是現在的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傷害。有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鄉里一片匆忙恐慌景象,沒有人理會他,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那老人把鬍子撩起來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趕走。”老婆婆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

半夜時分,“年”闖進村。它發現村裡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噼裡啪啦”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慄,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開啟,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

第二天是正月七年級,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裡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裡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的辦法。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七年級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廣泛流傳,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春節守歲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吃過年夜飯,圍爐閒聊,辭舊迎新,這是我國普遍存在的除夕守歲的習俗。

據史料記載,這種習俗最早其於南北朝。“是夜,禁中爆竹山呼,聲聞於外,士庶之家,圍爐團坐,達旦不寐。”以後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古時,守歲也叫“照虛耗”,人們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風俗被人們流傳至今。 直到今天,我國人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屋外時鳴鞭炮,室內圍爐團坐或者看電視,笑語連連。

我們的春節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對於我們每個炎黃子孫都有很重要的意義,在這天我們都會和家裡人聚在一起,團團圓圓。所以春節也是我最喜歡的節日,我們小孩子可以吃好吃的、穿新衣。

臨近春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忙著準備過新年。這家買年貨,那家購鞭炮,都沉浸在喜慶的氛圍中。作為家裡的一個小成員,我也不例外。清掃房子的那天,我也加入了爸爸媽媽的行列中,演奏了一場“抹布掃帚交響曲”,把家裡收拾的一塵不染。聽媽媽說,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意思是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寄託了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我最喜歡和期盼的還是大年三十放鞭炮了。隨著新年鐘聲的敲響,爸爸帶著我到陽臺上,把鞭炮先掛在長長的竹竿上,隨著爸爸點燃了炮引子,“噼噼啪啪”的響聲和閃爍的關剛瞬間交織在一起,好不熱鬧!

我看著令人興奮的場面,祝願全家人的生活在這新的一年裡,能夠像這鞭炮一樣紅紅火火,響響亮亮!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