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參七言《戲問花門酒家翁》

來源:才華庫 2.23W

岑參的《戲問花門酒家翁》具有口語化的特點,用淺近的語言描寫眼前景物,格調詼諧輕鬆,是別具一格的小詩。

戲問花門酒家翁

老人七十仍沽⑴酒,

千壺百甕花門口⑵。

道旁榆莢⑶巧似錢,

摘來沽酒君肯否?

【註釋】

⑴沽:買或賣。首句的“沽”是賣的意思,末句的“沽”是買的意思。

⑵花門:即花門樓,涼州(今甘肅武威)館舍名。花門口:指花門樓口。

⑶榆莢:榆樹的果實。春天榆樹枝條間生榆莢,形狀似錢而小,色白成串,俗稱榆錢。

【白話譯文】

這位老人家七十歲了仍然在賣酒,

將上千個酒壺和酒甕擺放在在花門樓口。

道路旁的榆莢看起來也很像一串串銅錢,

我摘下來用它買酒您可賣否?

【創作背景】

唐玄宗天寶十載(公元751年)舊曆三月,安西節度使高仙芝調任河西節度使。在安西(今新疆庫車)節度幕府盤桓了近兩年之久的岑參,和其他幕僚一道跟隨高仙芝來到春光初臨的涼州城中。見有老人賣酒,寫下了這首別具一格的小詩。

【賞析】

這是一首別具一格的生活抒情小詩,詩人在經歷了漫漫瀚海的辛苦旅程之後,驀然領略了道旁榆錢初綻的春色和親見老人安然沽酒待客的誘人場面,他就在酒店小駐片刻,讓醉人的酒香驅散旅途的疲勞,並欣賞這動人的春光。

詩的開頭兩句純用白描手法,從花門樓前酒店落筆,如實寫出老翁待客、美酒飄香的情景,堪稱是盛唐時代千里河西的一幅生動感人的風俗畫,字裡行間烘托出邊塞安定、閭閻不驚的時代氣氛,為下文點明“戲問”的詩題作了鋪墊。三四兩句詩人不是索然寡味地實寫付錢沽酒的過程,而是在偶見春色的剎那之間,立即從榆莢形似錢幣的外在特徵上抓住了動人的詩意,用輕鬆、詼諧的語調戲問了那位當罏沽酒的七旬老翁:“老人家,摘下一串白燦燦的榆錢來買您的美酒,您肯不肯呀?”詩人豐富的想象,把生活化成了詩,讀者可從中充分感受到盛唐時代人們樂觀、開闊的胸襟。

這首詩用口語化的詩歌語言,寫眼前景物,人物音容笑貌栩栩如生,格調詼諧、幽默。詩人為涼州早春景物所激動、陶醉其中的心情,像一股涓涓細流,迴盪在字裡行間。在寫法上,樸素的白描和生動的想象相結合,在虛實相映中顯示出既平凡而又親切的情趣。此詩語言富有平實中見奇峭的`韻味,給全詩帶來了既輕靈跳脫又幽默詼諧的魅力。

拓展閱讀:岑參怎麼讀

答:讀cén cān

岑參字不詳,似乎很難確定其名參當讀“can”音還是讀“shen”音。岑參的父親岑植,做過刺史;有五個兒子:岑渭、岑況、岑參、岑秉、岑亞。岑參兄弟五人的取名,並非循著“兄弟連名”的命名方法,僅從其兄弟的名字中,仍很難斷定其名到底讀什麼音。

然而,細細考察岑參家族的興衰史,似乎可以破譯其名字的真正含義與讀音。

岑參的《感舊賦》說:“國家六葉,吾門三相矣。”三相是指岑氏家族的確出過三位宰相這樣的高官。他曾祖父岑文字相太宗,伯祖岑長倩相高宗、武后,伯父岑羲相睿宗。岑文字長於文翰,著述甚富。岑長倩因為反對改立武承嗣為皇太子,反對詔天下立大雲寺,得罪了諸武,被誣謀反而斬於市,五子同賜死。岑羲坐預太平公主謀逆,被誅,籍沒其家,親族數十輩,放逐略盡。這是岑參誕生前兩年的事,可見他雖出身於大家貴族,不過到他這一代已經中落了。

岑羲在睿宗朝做戶部尚書時曾經寫了一首題為《參跡樞揆》的詩(原詩今不存),同官沈佺期做《和戶部岑尚書參跡樞揆》。可見為岑參命名者,當受其伯父岑羲《參跡樞揆》詩的啟發,“參”的謎底正是有望他重振相國家聲之義,其名當讀“can”才對。

岑參不像李白、杜甫那樣,常在詩文中宣揚自己的大志,但是他的《銀山磧西館》說:“丈夫三十未富貴,安能終日守筆硯?”又《西蜀旅舍春嘆寄朝中故人呈狄評事》說:“功業悲後時,光陰嘆虛擲。卻為文章累,幸有開濟策”。可見他受家世影響,還是自負“有開濟策”,且以建功立業而自相期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