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卿詩詞特點

來源:才華庫 2.12W

引導語:詩人劉長卿是中唐時代的名家,他的作品不是很多,但這絲毫不影響他的地位,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下詩人劉長卿的詩詞特點。

劉長卿詩詞特點

劉長卿詩詞鑑賞一

劉長卿的一生大部分是在逆境中度過的,長期的鬱鬱寡歡,使他的詩歌於冷落寂寞的情調中,又平添了一些惆悵衰颯的心緒,顯得極為悽清悲涼。他的主要創作活動在安史之亂之後,是位地道的大曆詩人。

一、反映士人孤獨冷漠心態的詩《送李錄事兄歸襄鄧》:“十年多難與君同,幾處移家逐轉蓬。白道相逢征戰後,青春已過亂離中。”《重送裴郎中貶吉州》:“猿啼客散暮江頭,人自傷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遠,青山萬里一孤舟。”

二、融失意淒涼之感於暗淡蕭瑟意象的詩《陪王明府泛舟》:“花縣彈琴暇,樵風載酒時。山含秋色近,鳥度夕陽遲。出沒鳧成浪,蒙籠竹亞枝。雲峰逐人意,來去解相隨。”《長沙過賈誼宅》:“三年謫宦此棲遲,萬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獨尋人去後,寒林空見日斜時。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

三、抒發懷才不遇之感,寫遷謫之怨和離別之情,及描繪山水景物的詩《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劉長卿的詩多寫得省淨流暢,既有極工的對偶句,又有結構自然、不講字句對仗的流水對句,整散協調而節奏流暢,風格清冷淡遠。

劉長卿詩詞鑑賞二

劉長卿(709-780?),字文房,河間(今河北河間)人。開元二十一年進士,大曆中,官至鄂嶽轉運留後,為觀察使誣奏,系姑蘇獄,後貶南巴尉。終隨州刺史。劉長卿“以詩馳名上元、寶應間”(《唐詩紀事》)。他的詩多寫貶謫飄流的感慨和山水隱逸的閒情。擅長近體,尤工五律,曾自稱為“五言長城”。

風格含蓄溫和,清雅洗煉,接近王孟一派。他集中也有少數反映現實的詩,如《穆陵關北逢人歸漁陽》,用很簡煉渾括的詩筆,寫出安史亂後荒涼雕敝的景象: 逢君穆陵路,匹馬向桑乾。楚國蒼山古,幽州白日寒。城池百戰後,耆舊幾家殘。處處蓬蒿遍,歸人掩淚看。此外,如《疲兵篇》、《送李中丞歸襄州》等詩,或寫久戍邊塞不得歸家的兵士,或寫被罷歸鄉里的老將,也令人深感同情。

他寫山水隱逸生活的詩,成就較高。用嚴格的.律詩寫景抒情,能作到凝鍊自然,造意清新。其代表作如《尋南溪常山人山居》:一路經行處,莓苔見屐痕。白雲依靜渚,芳草閉閒門。過雨看鬆色,隨山到水源。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詩中寫他尋訪道人,在南溪山中一路所見的幽靜景色,洗煉清新,頗饒風致。結尾寫空寂的禪意,思想感情卻是消極的。

又如《碧澗別墅喜皇甫侍御相訪》: 荒村帶返照,落葉亂紛紛。古路無行客,寒山獨見君。野橋經雨斷,澗水向田分。不為憐同病,何人到白雲?荒僻幽靜的別墅,無人肯到,皇甫侍御獨遠來相訪,欣慰之情,不言而自見。

他的絕句《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也是歷來傳誦的名作: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雪夜投宿山中貧寒人家所見的情景,只短短几句話就刻畫烘托出來,讓人感到含蓄親切。他還寫過一些懷古傷今的作品。這些詩往往和他自己受貶謫的失意心情融合在一起。

如《長沙過賈誼宅》: 三年謫宦此棲遲,萬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獨尋人去後,寒林空見日斜時。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託古喻今,寓情於景,寫得很渾成深厚。三四兩句,於寫景中融入賈誼《鵬鳥賦》的詞語和意境,尤見藝術功力。但是,他的思想生活都比較狹窄,因此詩境也缺乏更多的變化。高仲武《中興間氣集》說他的詩“大抵十首以上,語意稍同”,很能切中他詩歌藝術上的弱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