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與歌者米嘉榮》翻譯賞析

來源:才華庫 2.81W

《與歌者米嘉榮》作者為唐朝文學家劉禹錫。其古詩全文如下:

唱得涼州意外聲,舊人唯數米嘉榮。

近來時世輕先輩,好染髭鬚事後生。

【前言】

《與歌者米嘉榮》是唐代大詩人劉禹錫創作的一首短詩。此詩語言詼諧,寫久負盛名的老歌手米嘉榮 年老了不受年輕一代重視的境遇,以需染鬍鬚來迎合時尚戲之,隱含了詩人對朝中先輩受新貴排擠的激憤之意。

【註釋】

⑴米嘉榮:中唐著名的歌唱家。

⑵涼州:樂曲名,即《涼州曲》。意外:料想不到;意料之外。

⑶唯數:一作“唯有”,一作“難數”。

⑷時世:一作“年少”。先:一作“前”。

⑸髭鬚:嘴上邊的鬍子。後生:少年,小夥子。

翻譯

中唐年代,時世變了,開元、天寶的藝術和風習,都不再行時,音樂也出現了新聲。但米嘉榮卻能唱舊聲,故劉禹錫曾有「三朝供奉米嘉榮,能變新聲作舊聲」的讚語。此詩更說能唱舊曲的人,如今只得他一人而已,別人都趨向時新,染黑鬍鬚服事後生去了。不特感慨於米嘉榮,也有自傷老大之意。

【鑑賞】

米嘉榮是中唐著名的歌唱家。現存劉禹錫詩中有兩首提到他,另一首的題目寫作《米嘉榮》,是此詩的初稿。《與歌者米嘉榮》,從反面落筆,於溫柔敦厚中透憤懣不平,工巧新穎,深得風人之旨。

“唱得涼州意外聲,舊人唯數米嘉榮。”《涼州 》是曲調名,原是涼州(今甘肅武威一帶 )民歌,由唐玄宗時的西涼府都督郭知遠進獻朝廷。據記載,《涼州》在唐代宮廷中演出時,有人反對,說能引起“悖動之事”、“播遷之禍”,但也有人大聲歡呼。可見,《涼州 》是具有意外之聲、奇特之調的曲子。《涼州》曲調的不尋常,襯托著米嘉榮出乎其類、拔乎其萃的技藝。“舊人唯數”,又從正面突出米嘉榮。因為,米嘉榮的技藝越高超,就越能贏得人們對他被冷落的同情。

“近來時世輕先輩,好染髭鬚事後生。”筆鋒一轉,突出題旨。米嘉榮一身絕技,理當受人敬重,可社會上流行的風氣是輕先輩重後生。詩中說:時世如此,您還是將就點,將白了的鬍子染染黑,去伺候那些年輕人吧。勸慰之中,暗含著無限辛酸和詩人自己的憤世之情。被時人視作“宰相之器”的'劉禹錫,由於政見不同而遭貶逐或投閒置散。如果要爭取進用,就得放棄自己正確的政見,這就正像身懷絕技的老藝人“染髭鬚”去“事後生”。劉禹錫反對“時世輕先輩”,卻奉勸人們“染髭鬚事後生”,這是忍著憤怒的溫存,含著淚水的笑意,而自隱藏著諷刺的鋒芒。這種手法,即所謂“正言若反”,於正中見反,於平和中見激盪,能使人體會到詩人的委屈,能激起人們更多的同情。老子說:“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正說,有急切直率之嫌;反說,有尖銳潑辣之忌。只有這種正反結合的“ 正言若反”,可以化尖銳潑辣為含蓄蘊藉,化急切直率為委婉淳厚,使詩意更為雋永深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