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廉潔自持忠信是仗歷史故事

來源:才華庫 2.65W

不是每座城市,都能擁有足夠厚重且光華耀世的政治文化標誌。很幸運,一部綿亙千年的柳州歷史,有柳宗元其人,也有他為官四年留下的政治思想和燦爛文化。

柳宗元廉潔自持忠信是仗歷史故事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曾任柳州刺史,今天的柳州人民還稱他為“老市長”。柳州有一著名風景區大龍潭,其中有一深潭名“雷潭”(雷塘)。潭約一畝見方,三面峭壁環抱,清泉淙淙,冬暖夏涼。此乃柳宗元當年禱雨處,築有“禱雨亭”,亭內立石碑一方,刻有《雷塘禱雨文》。因為公務的關係,我對柳宗元所作的《雷塘禱雨文》格外鍾情,每每讀來,總讓我感受良多,回味無窮。尤其是“廉潔自持,忠信是仗”八個字,穿越了千年的時光,依舊擲地有聲。

據記載,唐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六月,柳宗元到柳州後遇到大旱。按照當地的習俗,他率眾前往雷塘舉行祭神求雨活動並作此祭文。祭文分為兩段。第一段點明主題,說明為什麼要到雷塘祈雨。其中一句這樣寫道:“神惟智知,我以誠往;欽茲有靈,爰以廟饗;苟失其應,人將安仰?”意思是說,神靈以大智通曉事理人情,我以虔誠的心意前往拜望。人們欽佩神靈能夠感應,才會修建廟宇來侍奉神。可是如果連神都失掉了靈驗,百姓還有什麼仰仗?柳宗元愛民而敬天,以其仁愛之心為民求雨,每當讀到這幾句時,我總會被“老市長”的誠意所感動,神靈有知安能不為所動?祭文第二段是以地方長官的身份向上蒼作出承諾。柳宗元以其人格向上天起誓:“廉潔自持,忠信是仗,苟有獲戾,神其可罔!”即,我以廉潔來要求自己,以忠信來為人處世。如果我柳宗元有什麼罪孽和過錯,神可以降罪於我!這誓言充分展現了一位古代官員謙恭為民、恪守廉潔的精神境界。

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十一月初八,年僅47歲的柳宗元在柳州病逝。因為一心為民、兩袖清風,柳宗元家中沒有積蓄,家人無力治喪,靈柩被停放在他生前喜愛的`羅池的西北側。到了第二年,由老鄉裴行立和好友劉禹錫等幫忙籌措了喪葬費用,才將柳宗元的靈柩運回老家山西下葬。“老市長”切實踐行了自己對上蒼許下的諾言。

柳宗元的廉潔自持、為民務實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留下了千古的好名聲。他死後三年,柳州人為其立祠紀念,與他相關的柳侯祠、柳侯衣冠墓、柑香亭、羅池等一大批古蹟和文物也都被後人呵護至今,成為柳州的歷史文化象徵。

柳宗元在柳州任刺史四年,重修文廟,傳播儒學,教化民眾,改革弊政,解放奴婢,種柑植柳,開荒挖井,發展生產,他的“民本”思想對後世官員有著深遠的影響。在柳宗元看來,官吏自當為民服務,“為民之役”。這一為官理念在封建社會無疑是相當超前的。對於官員來說,最能體現其價值的就是國家的長治久安和百姓的安居樂業,這正是柳宗元所追求的最高理想。

是清官是壞官,民心是秤;為正氣為邪氣,自己為砣。作為領導幹部,想事情、做決策,都應該自覺把人民群眾擺在首位。只有把群眾的事情放在心上,群眾才會把我們放在心上。如果黨員幹部不是圍著百姓轉、為著百姓想,而是處處為個人打算,事事為滿足一己私利,這樣的幹部肯定會出問題。心不正則行不正,心不清則手不清,這樣的教訓難道還少嗎?

以身作則、廉潔自律,是我們黨對廣大黨員幹部的一貫要求,也是我們黨始終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重要基礎。清正廉潔,對黨員幹部而言不僅是人格要求,更是一種政治責任。我們正處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歷史時期和建設和諧社會的嶄新階段,面對市場經濟這把“雙刃劍”,黨員幹部更要自覺地把廉潔自律作為一種人生追求、一種精神境界、一種行為習慣和一種實踐能力,敢於響亮地喊出“向我看齊,對我監督”。如果領導幹部都能“廉潔自持”,百姓有心安能不為所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