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渙是什麼朝代的

來源:才華庫 6.99K

著名的詩人王之渙是哪個朝代的呢?王之渙常與高適、王昌齡等相唱和,非常的有才華,並且以善於描寫邊塞風光著稱。今天,小編為大家解答王之渙是什麼朝代的,歡迎大家閱讀!

王之渙是什麼朝代的呢?

王之渙是生活在公元688年到公元742年的詩人,所以說王之渙是盛唐時期的詩人。王之渙在唐朝最後的官職是文安縣尉,我們對王之渙的瞭解並不是很多,主要是因為現有的.史料上很少有關於王之渙的介紹,而且我,對王之渙家族的瞭解也是通過王之渙的堂弟王之鹹及其五子王綰的墓誌。

王之渙的一生沒有做過大官,他的祖籍是在陝西太原,後來因祖父王德表晚年主洛陽,死後葬在洛陽,王之渙的父輩有5人,王之渙的父親則是王昱,死後也都葬在洛陽,所以洛陽這邊就是王之渙的家族墓地了。王之渙的墓誌現在被收藏在南京博物館,這個地方的發現是我們瞭解王之渙最重要的來源。

王之渙的家族我們現在知道的有五世祖為王隆之,曾祖王信、祖父王德表、父親王昱、叔叔王洛客、王景、王昌還有他的堂弟王之鹹,還有侄子王綰外,還有後來的妻子李氏是衡水縣令李滌的女兒,其他一無所知。

王之渙的詩流傳下來的現在有6首,其中《涼州詞》又稱《邊塞》是人們說較能代表王之渙的詩歌。還有王之渙的《登鸛雀樓》表達除了自己的不凡的胸襟與抱負,內容積極向上很有進取之心。還有《送別》、《九日送別》和《宴詞》這麼三首。王之渙的詩雖然不多,但是每一首都很有意境,他的五言詩寫得非常棒。

王之渙的登鸛雀樓賞析

  登鸛雀樓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詩文解釋】

夕陽西沉,漸漸沒入連綿的群山,黃河奔騰,匯入浩瀚的大海。雖然眼前一片壯闊,但要開啟千里視野,看得更清更遠,那還須再登上一層層高樓。

【詞語解釋】

盡:沉沒,消失。

窮:盡,達到極點。

更:再。

【賞析】

黃昏時分登上鸛鵲樓,萬里河山,盡收眼底;夕陽也在遙遠的天際漸漸沉落。首二句詩「縮萬里於咫尺」,使咫尺有萬里之勢,蒼茫壯闊,氣勢雄渾。末二句是境界的昇華,出人意表、別有一番新意,既有高瞻遠矚之胸襟,又寓孜孜進取之深意,有情有理。有人說“詩忌說理”,應當說,詩歌不要生硬枯燥抽象地說理,而不是說詩歌不能宣揚哲理。在這首詩裡,詩人把道理和景物、情事自然貼切地融合在一起,使人感覺不到它是在說理,而是理在其中。

全詩四句二聯,對仗工整、氣勢連貫、厚重有力。為唐詩中之不朽之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