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庭筠《菩薩蠻·水精簾裡頗黎枕》閱讀答案及賞析

來源:才華庫 2.5W

菩薩蠻(其二)

溫庭筠《菩薩蠻·水精簾裡頗黎枕》閱讀答案及賞析

溫庭筠

水精簾裡頗黎枕,暖香惹夢鴛鴦錦。江上柳如煙,雁飛殘月天。 藕絲秋色淺,人勝①參差翦②。雙鬢隔香紅,玉釵頭上風。

注 :①人勝:綵勝、花勝,一種飾品,可戴在鬢髮上。②參差翦:剪成長短不一的樣子。

(1)“江上柳如煙,雁飛殘月天”描繪了怎樣的圖景?

(2)俞平伯說本詞“通篇如縟繡繁弦,惑人耳目,悲愁深隱,幾似無跡可求”(見《讀詞偶得》)。試分析本詞是如何體現俞平伯所說的特色的。

參考答案

(1)“江上柳如煙,雁飛殘月天”描繪了這樣的圖景:江天一色,柳絲如煙,殘月朦朧,鴻雁北飛,構成了一幅初春將曉時淒涼清冷的圖景。

(2)詞的上闋寫女主人公居住的環境,水晶簾、玻璃枕、鴛鴦錦、如煙柳等,這些意象,華麗秀美,委婉地透露出女主人公雖然錦衣玉食卻孤單寂寞。下闋描述女主人公的穿戴打扮。藕色衣裳、參差花勝等,如此美麗的打扮,明顯是渴望被人欣賞,卻無人欣賞。這些細節描寫,含蓄地表達出了女主人公孤單寂寞、渴望被人欣賞的悲愁心情。

賞析:

《菩薩蠻·水精簾裡頗黎枕》是唐代文學家溫庭筠的詞作。此詞所寫的主人公是一位年輕女子。上闋寫她居處的環境,藉助景物的烘托委婉地透露出人物的心理狀態;下闋描述她的穿戴打扮,通過幾個細節勾勒了人物的形貌,合起來是一幅玲瓏明麗的女子懷春圖。

溫庭筠《菩薩蠻》14首,都是供奉皇帝讓宮女們吟唱的宮廷豔詞。此詞是14首中的第二首。

“能逐絃吹之音,為側豔之詞”的溫庭筠被後人讚譽為“花間鼻祖”,而他所處的正是五代紛爭,中原動盪,戎馬倥傯,筆硯難安的時代。惟西蜀、南唐,較為僻靜,君臣苟且懷安,寄情聲色。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溫庭筠的《菩薩蠻》恰恰又是為皇帝所做的應歌,不是為抒情而發。據《唐詩紀事》卷54記載:唐宣宗最愛唱《菩薩蠻》詞,丞相令狐綯為了討得皇帝歡喜,請溫庭筠代寫,並祕密告誡他不要對外公開。而溫庭筠不畏“恐嚇”,故意洩了密。令狐綯對此懷恨在心。此後,溫庭筠累舉不第,卒不得志。此記載說明了此詞的特點——是唱給皇帝聽的。因此必須以宮廷生活為背景,內容和辭藻也必須以宮怨、閨愁為主。這就形成了14首《菩薩蠻》的總特點。

從此詞的內容和風格看,它主要寫了一個女子夢中淡淡的哀愁情事。通讀全詞,自已認為“惹夢”乃是詞中最為關鍵的`詞眼。抓住它,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此詞。但是詞中人物因何入夢,夢中又是何等情事,以及夢後心緒如何,詞中又沒有作明晰的敘寫,詞人只是以意象的組合和轉換、環境的構造和渲染、人物衣飾及活動的刻畫和點綴來組成詞篇,一切都深隱在一片精美朦朧之中。正因為上述原因,以致歷代解會不一,甚至被貶為溫詞最晦澀之作。

詞的開頭兩句就寫出了居室之清雅無染,晶瑩剔透,無不滲透著環境之溫馨,情事之香豔。

“水精”,有人寫作“珊瑚”。在我看來,若更想為詞創造“惹夢”之意境,非作“水晶”解不可。以水晶作簾,更能描繪出閨中陳設的玲瓏雅潔,猶如李白詩中雲:“放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頗黎枕”,玻璃枕也。其瑩如水,其堅如玉,無不是與“水精簾”一呵成氣,盡顯華美。而“暖香”、“鴛鴦錦”又與前句兩物相得益彰,從而為我們描繪了一出濃豔的美人懨懨佳夢,特別是“惹”字,狀此時此刻之美人情態,十分精確傳神,用的也是靈動入境,真可謂著一“惹”字而意境全出。若把它換作“作”、“生”等,便意趣索然,感情僵之而不深膩。

“江上柳如煙,雁飛殘月天”。筆鋒一轉,寫到了室外之景象,楊柳堆煙,殘月朦朧,雁渡寒江,給人一種淒涼清冷的感受。此兩句甚似與前句毫無邏輯聯絡,著實難為理解,以致歷代對此句解讀不一,一指為敘夢中之事,清代常州派詞論家張惠言在《詞選》中言:“‘江上’以下,略敘夢境”,認為承上句入夢之後寫夢中所見,主人公內心的唯見雁飛、不見人回的悵惘,自然見於言外;或解為截印象之美,如俞平伯在《讀詞偶得》中所言:“飛卿之詞,每擷取可以調和的諸印象而雜置一處,聽其自然融合”,此兩者莫衷一是。不過,我更同意其他學者之言,認為江上二句,乃敘時景,也即說的是初春破曉的時候。原因有三:一是,初春乃象徵著希望的開始,符合人本性對希望的渴望,聯絡到該詞創作的背景,詞中女主人公內心的怨,更是在這個時候最易得於洩發;其二,可起到引起下文之用,在內容和結構上渾然天成;其三,更能說明“惹夢”的內在原因。

至此,已將美人佳夢的精緻朦朧美顯現得淋漓盡致,從這高超的展現中突出強調了“惹夢”的精妙之用。

承上所作的鋪墊,後片主要通過美人夢醒以後的梳妝打扮行為來暗示出其“惹夢”的原因。

換頭“藕絲”句,著實寫出了美人身著淺黃淡綠之衣,盡顯清雅怡人,意著此衣,實則想以此向外傳達內心難以言傳的幽思。“人勝”句則是前句梳妝動作的持續。“人勝”,即綵勝,婦女們頭上的飾物,似人形。據樑宗懍《荊楚歲時記》所記:“人日剪綵為勝,故稱人勝”,說的是農曆正月初七所剪的一種人形剪綵。“參差剪”,指的是剪成大大小小各種形態的人勝。“參差剪”除了狀“人勝”的形狀外,還寫出了剪綵人的精緻動作。在這兩句裡,詞人以冷靜旁觀之立場作客觀泛化之描寫,用意象的排列組合和跌宕變化傳達出了人物的幽微心緒。

“雙鬢隔香紅,玉釵頭上風”,“香紅”,鮮花也。詞人不直接說花而說“香紅”,是從花的色味著筆。兩鬢簪花,中有距離,故曰“隔”。“雙鬢”句中著一“隔”字,則兩鬢簪花如畫。雙鬢插著鮮花,頭上簪著金釵,末句再著一“風”字,無不使人覺得兩鬢之花香飄浮不定,且覺金釵上的人勝也在春風中顫巍巍的搖晃不已,恍蕩之間,一下子讓人覺得詞中女主人公的情感心緒,則顯得更為朦朧迷離,只在“惹夢”的“暖香”和“鴛鴦錦”、拂曉時分江上的“雁飛”、以及“參差剪”的“人勝”等富有“意味”的意象中,逗露出一絲節序之感與懷人之情。這正如詞人在《春幡》寫下的:“玉釵風不定,香步獨徘徊”。

詞於至此,吐露出美人內心無法排遣的心思,迴應前片,也回答了“惹夢”的原因。

再回過頭來重新品味此詞,無不讓人拍案叫好。從結構上看,上下兩片似不相屬,但“香紅”二字與上面的“暖香”對映,“風”字又與“江上”二句呼應,神理貫通,脈絡具在,形成了渾成統一的藝術整體。再者,整首詞的上下片各句之間都嚴格押韻,“枕”與“錦”、“煙”與“天”、“淺”與“剪”、“紅”與“風”,形體規整一致,從而展現了溫詞形體音律的成熟精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