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學生讀《釣魚的啟示》有感

來源:才華庫 2.36W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五年級學生讀《釣魚的啟示》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五年級學生讀《釣魚的啟示》有感

五年級學生讀《釣魚的啟示》有感1

大家都知道,也曾看到過,不管什麼地方和事情都是會有規則的。

今天我們學了一篇課文,題目是《釣魚的啟示》,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是:十一歲的小詹姆斯和爸爸在島上釣魚,他想釣翻車魚,沒想到釣的是大鱸魚,這條魚足有10公斤,詹姆斯很想帶回家,但是離允許釣鱸魚的時間還差兩個小時,爸爸就教誨詹姆斯不管幹什麼事都要遵守規則,詹姆斯聽了爸爸的教誨,把鱸魚放到了水裡,這一件事對詹姆斯影響了一生。

讀完了這篇課文後,它對我的啟發就是:不論幹什麼事情,都要遵守規則。可是,生活實際卻有人不遵守規則,比如:那裡寫著”不準餵動物食品!“有的人偏偏要喂;那裡寫著”要愛護小草!“有的人偏偏要踩小草;那裡寫著”不準亂扔垃圾!“可有的人偏偏要把垃圾扔到地上;那裡寫著”請按順序排隊!“有的人偏偏要插隊搶座。你們看看,這些就是那不好的行為。

所以,我們要學詹姆斯的爸爸那樣遵守規則,這樣,我們才能在社會上立足!

五年級學生讀《釣魚的啟示》有感2

我讀到"我釣到了一條大鱸魚,但卻在開放日前,爸爸卻讓我把鱸魚放回去。”因此我感慨良深,從中得到啟示,對於一個有修養的人來說道德更重要。

我認為爸爸做的對,他面臨個人利益與道德這兩個永遠相沖突的問題的時候,選擇了道德,兒子雖然想選擇個人利益但卻被爸爸勸阻了。想起來,我就感到無不慚愧,比如說我看見桌子不順眼就踢上一腳,有時又拼命扭水龍頭,損壞公物,這就十分不道德,我跟他對比起來,我差遠了。這使我深刻認識到,道德是做人的基本準則,社會公德是每個人應該遵守的道德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範,遵守社會道德能讓社會更加和諧更加美好,合法的取得個人利益而不超過道德底線才可以說道德,俗話說的妙: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萬事德為先。

現在,我已經明白了這兩個永遠衝突的問題,什麼對,什麼錯,什麼是,什麼非。

五年級學生讀《釣魚的啟示》有感3

今天,我讀了一篇課文——《釣魚的啟示》,講的是“我”和“父親”去釣魚,剛放下魚鉤沒多久,就釣到一條非常大的魚。因為還沒到捕魚時間,但只差兩個小時了,“父親”卻要把魚放回去。我從中體會到了做人要誠實,講信用,遵守規則,不要貪小便宜,會因小失大的。

現在的人許多是不守規則的,今天下午回來的路上就發生了這種事。有許多車停在路邊,車擋住我的去路,我只能從車邊繞過去。國家要求市區內只能開到40千米/時的速度,但馬路上的車卻開到六七十千米/時的速度衝過來,幸好我已經繞過去了,才有驚無險。還有一次,我在走上坡路時,有個人逆行,又沒剎車就撞過來,正好撞到我的單車上,還罵我說:“你怎麼不長眼啊!”但明明他逆行呀。

我認為這樣做是不對的,許多地方有人被車弄傷,都是因為他們不遵守規則,假如說大家都這樣,那就會關係到許多生命的安全。我希望警察能採取一些方法來阻止這些人,不讓社會再這樣下去了。

五年級學生讀《釣魚的啟示》有感4

10月23日,我們學習了《釣魚的啟示》這篇課文,頗有感觸。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在三十四年前的一天晚上作者和父親去釣魚,好不容易釣到一條大鱸魚,因為沒有到開放捕撈的時間,父親堅持讓作者把鱸魚放回湖裡,當時作者不理解父親的做法。三十四年後,作者成為著名的建築設計師,從自己的經歷中體會到當年那個夜晚發生的事,給了作者永久的回憶和終身受益的啟示。

讀完這篇課文,我由作者想到了自己,有一次,我出去玩,看到地下有一張五元的錢,我歡喜交加,馬上看了一下四周,沒有人關注我,我便立刻把錢拿了起來裝進了兜裡,可是在走回家的路上,我感到心神不寧,回到了家,我立刻把這件事告訴了媽媽,和媽媽一起想解決對策,內心這才踏實了一點。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面對像這一類道德問題時,只有選擇放棄,才能獲得這種實踐問題中真正的財富與啟示,在人生路上,我們應該誠實、守信,這是做人的根本,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財富,遇到誘惑,我們要堅持原則,不為所動,獲得勇氣和力量,最終實現自己的理想。

五年級學生讀《釣魚的啟示》有感5

看了這篇課文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下來.是啊,與課文的作者相比,我們有些地方做得很不對,因為生活中有很多人不遵守規定.在汽車上,我們不難看到這樣的現象:有的人往老、弱、病、殘、孕專座上一坐,讓本應坐在這裡的人站了好幾站。我真想走過去問他們:“你們是老人、弱者、病人、殘疾人還是孕婦?”有的人買東西時,使勁往前擠卻不排隊,他全然不知有的人因為他們的擁擠而倒在地上……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會有這種不良的現象在我們身邊出現、發生呢?是因為誰都不忍心將利益這條“大鱸魚”放回“湖”中。搶座位的人不就是為了坐上座位舒服點嗎?不排隊的人不就是為了先買到東西嗎?只要人們能夠剋制住心中的慾望,就不會再有這種不良現象發生了.古今多少人,不都是被誘惑人的“大鱸魚”——利益害得身敗名裂、傾家蕩產、妻離子散嗎?

所以,我們要學會拒絕誘惑,要遵守規定、明辨是非,不能貪圖一時的誘惑,不能貪圖一時的利益,幹了虧心事.我相信,大家如果能在誘惑、利益面前說“不!”誘惑就無法攻克你的心靈城堡,自然就逃之夭夭了!

五年級學生讀《釣魚的啟示》有感6

我們學了《釣魚的啟示》這一課。學完了,我有很多想法和感觸。

社會了各個角落都有一些規則,但這些規則有人會遵守有的沒人遵守。一大部分人都是跟別人學,沒人看見的情況下不遵守。正是這種消極的心態使一個人失去了良好的修養。

在有人管理的情況下遵守,這大家都能。但如果在沒人的情況下也照樣遵守的話,這才叫真正的遵守規則!自覺才有人相信你,自覺才有人誇獎你。

記得有一次,一個姐姐和我一起坐車,我從前門買了票,可這個姐姐沒買,司機也不知道,她就不想買了。我問她為什麼,她回答說:”反正沒有人看見,我看見那個人也沒有買嘛。“我又勸了勸,她終於買了票。最後她說:”現在自覺的人越來越少,像你們這種熱心買票的人還真不多了,我以後要跟你們學習!“

我現在雖然嘴上說著,但有些實際行動好象也沒有做出來,我想以後做事時仔細留心一下,處處自覺,遵守規則,不給別人添麻煩。做一名真正自覺的人。

五年級學生讀《釣魚的啟示》有感7

這幾天,我們學習了《釣魚的啟示》,這篇課文讓作者受益終生,也使我過目難忘。

課文講了一件這樣的事:在鱸魚捕撈開放日的前一個晚上,作者和父親一起去釣魚,作者釣到一條又大又美的大鱸魚,但是離鱸魚捕撈開放日還有兩個小時,父親執意要把大鱸魚放回湖中,在父親堅持下,“我”還依依不捨的把大鱸魚放回湖中。

還記得那一次,我準備了足夠的錢去買東西,但是我去哪卻忘帶錢了,那時,我很生氣,踢了一下旁邊的樹葉,發現了10塊錢,那時,我心想:一定清潔員落下的,如果我拿著這10塊錢,就能買我想要的那些東西了。但是,清潔員工作很不容易,就為了這10塊錢,而沒有了道德,清潔員一定不知道,我就急匆匆的趕往那個清潔員的的地方,幾乎把買東西拋到了九霄雲外去了,把那10塊錢還給了那個清潔員。

回想起文中父親教育作者的一句話:到的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讓我感受到道德的培養要從小事做起,要遵守規則,有自覺性。

五年級學生讀《釣魚的啟示》有感8

道德,只是個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我們只要不貪圖一些小便宜,就可以得到心靈的安靜,這就是道德。這是我讀完《釣魚的.啟示》的最大感受。

課文講的是孩子和父親在捕撈鱸魚開放日前花費了許多時間釣起來了一條漂亮的大鱸魚,父親卻要把鱸魚放走,孩子十分不解,在父親的教育下才把鱸魚放走,這件事給了孩子一生受用不盡的啟示。

道德的實踐,需要放棄個人的利益,比如金錢、地位、榮譽。一定有許多人對金錢、地位、榮譽欣欣嚮往,而不道德地去撿小便宜。只要剋制自己的貪慾,就能夠實踐好道德。

像我,也遇見過。有一次,我獨自放學回家,在一條無人的小道上,我看見地上有五元錢。“哇!太走運了!這五元錢可以買零食喲!”我望瞭望周圍,沒人,便快速把錢抓了起來,揣進包裡,快樂地離開了。可我每走一步心裡就越糾結:“拿了這五元錢不好,萬一失主發現了呢?不會的!買了東西就什麼事也沒有發生……”我越想越頭痛,就在這個時候,我想到了道德,果斷地把錢交給移動巡邏車裡的交警叔叔。那一刻我心裡十分舒暢。

道德,只是個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我們只要放棄個人利益,就會實踐好道德,讓這個社會和諧、美好。

五年級學生讀《釣魚的啟示》有感9

讀了《釣魚的啟示》這篇課文,我深受感悟。

有一年,作者跟著他爸爸去釣魚。晚上他們費來哦好大的勁才釣上一條大魚,由於還沒有到鱸魚捕撈開放的時間,他父親就讓他把魚必須放掉。剛開始作者不想把魚放掉,但是經過父親的教育後,還是不魚放了。作者長大後深受感悟。

當我一次次面臨道德抉擇的時候,這篇課文讓我明白來哦: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像作者這樣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一個人如果不是從小受到這樣嚴格教育的話,就不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沒有在人發覺的時候做些什麼。這讓我想起一件事:在一次週末,我和我的好朋友樂樂去衛東玩,在超市門口,一個阿姨迎面走來,突然,從她口袋裡掉出一元錢,我發現了,正要撿起來送給丟錢的阿姨,樂樂叫住我說:”不就是一元錢嗎?自己要了算了,又沒有人看見。“我說:”是人家的東西,要還。“然後我便把錢交給了阿姨。

是呀,在非常的境遇可以量出非常的氣節。

五年級學生讀《釣魚的啟示》有感10

剛開學的時候,我讀了一篇名叫《釣魚的啟示》的課文,是我受益匪淺。

裡面講的是:作者11歲那年,去附近的湖裡釣魚。前一天晚上十點左右時,釣到了一條很大的魚,作者欣喜若狂。可是還沒到捕魚的時間,在父親的監督下,無奈的作者只好把魚放回了湖中。作者長大後,想起了父親的教導:”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作者在人生的途中明白了這句話內在的深刻含義。

是啊!道德在嘴上十分簡單,可做起來卻很難。我不禁想到了我7歲時,當班長的一些事。

我那時當班長,難免會有些同學來”賄賂“我。可是,不管用什麼東西,我總會不理睬他們。因為我知道,一個人失去了道德,好像失去了消滅寄生蟲的一種物質,失去這種物質的人,一定會被誘惑這種寄生蟲所侵佔,永遠不會讓你的身軀得到安寧。所以我永遠都不會忘記”道德“二字時刻用它來警告、提醒自己做個道德高尚的人。

我相信,誘惑永遠比不上道德,我一定做個有道德的好學生!

五年級學生讀《釣魚的啟示》有感11

今天,學習了《釣魚的啟示》這篇文章,深深地被文中的父親而感動。

文中寫作者十一歲去小島上釣魚,竟釣到一條大鱸魚,可是,離開放捕撈鱸魚的時間還有兩個小時,父親讓我把魚放了,我見父親態度堅決,就把魚放回湖裡。

文中父親在又肥又大的鱸魚面前選擇了誠信,而生活中卻有一些人為了一點好處而放棄了誠信,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放棄了尊嚴。比如,學校考試,老師多給了分數,是說還是不說?買東西時多找了幾塊錢,是歸還還是不歸還?在生活中,在誘惑面前,該如何選擇?

我又想到一件事,一天,我和媽媽去買衣服,在一個櫃檯前,我發現一個一元硬幣放在一個按鈕上。便問服務員為什麼?她告訴我,一些人常常貪圖小便宜,幹些偷雞摸狗的勾當,連一些雞毛蒜皮的小東西也不放過,他們就把鬧鈴開啟,把一元硬幣放在鬧鈴上,一動鈴就響。我聽後,很感慨,那些經不住誘惑的人很可能犯罪,走入歧途,而選擇誠信的人就會成功。

如果世界上人人誠實,就能得到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被信任的喜悅。

五年級學生讀《釣魚的啟示》有感12

在厚厚的語文書中我最喜歡的是《釣魚的啟示》這篇課文。文中敘述作者小時侯和父親一起去釣魚時經歷的事告訴我們:從小受到嚴格的教育,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的道理。

我感悟到一個人要有道德,無論有多麼誘人的東西都不能無故佔有別人的東西。

記得有一次,我看見黃宇翔有一個飛速陀螺,我就和他商量::“可不可以借給我玩三天?”他很爽快的答應了。我特別高興,那三天我天天玩,很快三天就過去了,到了歸還陀螺的時間了,我在心裡偷偷的想:興許他不記得我是不是就可以不還給他,這陀螺就是我的了?了。就這樣五天過去了天,黃宇翔沒來問我還陀螺,我暗暗高興。那天我正在玩那個陀螺的時候媽媽看見了就問我:“這個陀螺哪來的?”“我……我……自己的”,我硬著頭皮說。媽媽生氣地說:"你沒說實話,這陀螺不是你的吧?"“不是我的"我小聲地回答,媽媽問“是誰的?""黃宇翔的”媽媽語重心長地說:“不是你的東西,不能佔為己有這是不好的行為,如果你一直這樣長大,以後就會變成小偷。你喜歡媽媽給你買。我們不能為了自己的貪念而去佔有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明天記得還給黃宇翔”。聽了媽媽的話我羞愧的低下了頭。

無論多麼誘人的東西,我們都要堅守自己的道德底線,只有這樣我們都會變成有道德的人,世間也會更加美好。

五年級學生讀《釣魚的啟示》有感13

本文寫了小作者和他爸爸在鱸魚開放日的前兩小時,父親看了看時間,要兒子把釣到一條大鱸魚放掉,因為,捕撈開放日還沒到,小作者釣到的大鱸魚是不合法的,所以,要放了那條大鱸魚,後來,小作者放了那條鱸魚。這是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道德只是一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

這使我想起了一件事,那一次是下著傾盆大雨的一天。我打著一把傘,在人群中擠來擠去,我好不容易擠到了一個空曠的路口,在那裡我看見了一個粉紅色的錢包,心想:肚子有點餓,要不拿起看看有沒有錢,給我買點飲食填飽肚子;不行,這樣太不道德了;管它呢,別人又不知道,沒事;不行,這樣……

我撿起錢包,心想:要是爸爸在身旁就好了,他就可以告訴我該怎麼做了……開啟錢包,裡面有五十元錢還有丟包者的學生證,她叫王丹,我想:她一定急壞了吧,她會因此,而挨爸媽的罵嗎?我終於戰勝了自己,得意洋洋地走在回家的大路上。

你面臨過這樣的事嗎!你是怎樣做出選擇的,你從中一定會懂得一些道理,並且,獲得成長的快樂的。

五年級學生讀《釣魚的啟示》有感14

讀了《釣魚的啟示》這篇文章後,我才真正明白了“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文章主要講了作者和父親在鱸魚捕撈開放日的前一個夜晚去河邊釣魚。等了好長時間,才釣了一條漂亮的大鱸魚。後來,因為離開放捕撈鱸魚的時間還有兩個小時,所以父親讓作者把鱸魚放回湖裡去。當時作者極不情願,但在爸爸不容爭辯的聲音中,作者還是依依不捨地把魚放進了湖裡。爸爸的教育雖然有點嚴格,但卻讓作者終身受益了。

讀了這篇課文,讓我想起了有一次我和媽媽一起去文具店買筆的一件事。當我選好一支筆正準備付錢時,我發現旁邊的一個叔叔掉了幾十元錢,我撿起來想佔為己有,但媽媽看見了說:“快還給叔叔,快還給叔叔。”雖然我也極不情願,但在媽媽的催促下,我還是把錢還給了叔叔。叔叔接過錢,連聲說:“謝謝你,小朋友,謝謝你,小朋友!”

讀了《釣魚的啟示》和經過這件事後,我更加懂得了:做人要誠實,不能損人利己,一定要遵守社會公德。

五年級學生讀《釣魚的啟示》有感15

這篇文章講了:作者和父親釣到了一條又大又漂亮的鱸魚,但因為那時還沒到開放捕撈鱸魚的時間,所以父親要作者把魚放回湖裡去。儘管那時沒有人,面對父親的堅持,作者依依不捨地把鱸魚放回了湖裡。

這篇文章中,父親告誡作者的話:“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讓我想起了:有一次,我正在金鳳廣場玩,突然發現地上有5元錢,而且那裡也沒有什麼人,我就把5元錢撿起來了。我想到:到底交不交給警察呢?如果不上交,這麼熱的天,我就可以買雪糕了,但不上交的話,我的心裡就會不踏實;如果上交的話,我就不能買雪糕了。猶豫了好一會兒,我才把那5些人因為幾角錢就猶豫不決,可見道德實踐之難。

這篇課文讓我感受到了:道德,是一件用金錢無法換取的人生財富,擁有它,你將會終生受益。所以,我們要做有品德的人,不要貪圖小恩小惠,更不要被金錢。地位。名利所誘惑,不然,你將走上犯罪的道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