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天堂-七年級讀後感

來源:才華庫 1.48W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聽見天堂-七年級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聽見天堂-七年級讀後感

看完《聽見天堂》這部電影,我的感觸很深,陷入了沉思。

《聽見天堂》是真人實事改編,講述了一個男孩米可出生於托斯卡尼,從小就熱愛電影,可因為一次意外眼睛失明,只能到政府規定的盲人特殊學校就讀。然而在唐老師的幫助下,他的心態和生活開始轉變,一個嶄新的'世界為他而開啟。然而主張盲人不該擁有夢想的校長打斷了米可的夢想。雖然並不被校長認同,但米可仍為著夢想而努力,他的熱情逐漸感染周圍的同學,引導著他們重新定義自己的夢想與能力。雖然米可是盲人,但是他以一個盲人的身份,用聲音演繹生活,最終成為聞名全歐洲的聲音剪接師。

影片中我最敬佩唐老師。當米可無法適應自己是個盲人的事實時,唐老師告訴他,“人有五個感官,你不過是眼睛看不見了,為什麼要放棄別的感官呢?”在米可屢次被校長打擊時,唐老師總是適時地出現,並肯定他。而他最後決定做他自己認為正確的事,而不是服從於校長。

而我心中又有一股憤怒。片中,在校長的眼中,孩子們就該好好地走大人們已經規定好了的路,而當他無法改變米可的時候,就把米可趕出學校,不要讓他帶“壞”了別的盲人孩子。雖然他同為盲人,但他在與唐老師的對話當中大聲呵斥“因為他們是瞎子!”說明他早已經被當時黑暗的社會吞沒了。

當時的社會使盲人只能到政府規定的盲人特殊學校就讀,否則就算是犯法,這就是對盲人的不公平與歧視,義大利直到1975年經過數年的壓力後才通過律法廢除盲人學校,這才讓盲人能進入一般學校就讀。而還有社會中許多這種類似的對殘疾人的不公平現象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