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邊的中國讀後感範文

來源:才華庫 2.45W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黃河邊的中國讀後感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黃河邊的中國讀後感範文

黃河邊的中國讀後感 篇1

《黃河邊的中國》是曹錦清的實證考察著作,該文章中集中了作者在開封實地考察時的記錄和調查結果以及相關思考的和結論,該文章主要反映了在現代化潮流衝擊下現代中國農村的真實生態和困境,其中顯現的問題不得不引起我的深思。

本文突出反映的一個問題就是,在農村早已建立卻因習慣而被架空的中國民主政治制度。在本文中,百姓超生和政府濫收、資料造假之類的亂象似乎全都由來於此。信奉“山高皇帝遠”的官員們仗著自己的權勢為非作歹,村民的民主管理權力被相互勾結的官員們剝奪,使得他們無法獲得一個真正為民做主、為民發聲的代理人,申訴無門。而且在這片充斥著強大習慣力量的窮鄉僻壤上,村民也往往因為“小姓”的自卑和民主意識的缺失而放棄自己的民主權力。這兩項因素共同造成了這種農村幾乎與現代民主絕緣的情況。

黃河邊的中國讀後感 篇2

1995年,上海某大學的教授曹錦清做出到河南的農村進行調查的決定,並在河南的許多鄉村、城鎮、縣市進行了調研。調研後整理出版了這麼一本書。我大概花了近一個月的課餘時間將這本厚厚的書看完,又沉澱了一個月,才打算寫這麼一篇讀後感。向來不喜歡寫讀書感,雖然讀完一本書後經常都會有些自己的感想。距離讀完這麼一本靠資料和事實充實起來的書有一個月之久,所有具體的人物、時間、地點、資料、事件等等都已經很模糊,但這正是我要的效果。在所有的細節都已經模糊的情況下更能讓我從整體上把握這一本書的內涵。

要問我說這本書寫的是什麼內容,一句話,作者1995年在河南一些地方調研的記錄。自己在支農的時候做過調研,也負責了支農活動的全程記錄工作,因而在閱讀過程中總會將書中敘述的調研過程和自己當時的經歷結合起來,相互比較。當然,相對於一個學者的工作來說,我們做的很簡單,很粗糙,得到的資訊也很少。但是,也有相同之處。

作者調研是通過層層的關係網進入農村進行幾天的蹲點調查,和村民聊天,然後蒐集、記錄他覺得有用的資訊。除此之外,他還利用一些人際關係及講座、報告和鄉縣村各級官員談話、瞭解情況。在調研過程中,他發覺,1995年時候的中原鄉村,在很大程度上和古代,或者說封建社會的鄉村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雖然生活水平有所提高(這主要反應在衣食住行上),但1995年時候的中原百姓還得繳納很沉重的各種稅,和村幹部的關係還很緊張,思想意識一樣閉塞落後,最討厭的還是官吏的腐朽現象。於是有時候,作者有不知身處何時何地的茫然之感。

調研過程中,作者發現,一個個村莊就像某些官員的一個個封閉的領域,外人很難進入,更不用說獲得一些事實。於是作者時不時會覺得在自己的祖國進行學術研究的實踐活動很困難。這是不應該出現的現象,但又很無可奈何。於是像作者要做這樣的調研,得通過層層的關係才能進入調研現場;而調研過程還得小心翼翼,生怕觸犯某些人的利益。

我不是很清楚作者調研的目的,但是,在書中他屢次論述了理論與實踐的關係,並批判了只埋頭於書齋的研究、不去進行實際調研的一些學者的治學之法。而作者也意識到要進行這一型別的調研,在國內當時沒有系統的理論可以指導,而直接套用外國的理論則有些牽強。理論的總結需要實踐的支援,於是他得進行實踐;但實踐得在理論的指導下進行,但是國內還沒有這方面的系統理論……他只好在這種矛盾下進行實踐,或許他心裡暗暗覺得如果能夠在實踐之後總結出一套有用的理論將會是這一實踐之後的最大收穫吧。我覺得,其實在進行調研的時候,作者本著的是和我們在支農時候相似的一種理念,就是不是很清楚自己這樣做有什麼意義,但覺得做了比不做好。中原大地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當地人民現在的生活狀況也就對很多人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像作者這樣的人就會想去看看我們的母親河現在怎樣;在母親河哺育著的地區的人們過去怎樣生活,現在又是怎樣生活……他是寫出了一本書,但是,書中只是記載了他的調研情況和他在調研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誰會去讀這麼一本書,這本書會不會對決策者的行為產生一些效果,他都不知道。只是基於一種知識分子的自覺,他去調研,去記錄,去思考,去反映。就像我們的支農活動。一直不甚清楚我們的意義,但是就是去體驗,去實踐,去發現,去關注。

站在現在的時間點上來看,作者選擇的時間,1995年,可以說是很特殊的時間。1995年可以說是中國社會各方面進行更深入、更廣泛變化的轉折點。看的時候,我回憶起的是95年的春節,我們舉家從廣西搬回福建的老家;95年,我們還住在土坯瓦頂的房子裡,一大家子在一起住;95年我們週末要到山上撿柴;95年,家門口的土路一到下雨天就被雨水衝得坑坑窪窪、坎坷不平、泥濘不堪;95年,村裡幾乎沒有什麼工廠,沒有路燈;95年,村裡的國小和民房一樣破舊,下雨天還會落雨;95年,鎮上只有一箇中學,17個村子的孩子到同一個地方上中學;95年,我們的同學基本上都不是獨生子女……95年位於東南沿海的家鄉,和中原大地上的很多村鎮一樣。但是,95、96、97年後,中國社會變化的速度之快,讓人難以置信。就我的家鄉而言,水泥路的鋪設、路燈的添置、小洋房的雨後春筍搬拔地而起、國小中學的重建、各種私人辦的工廠的興起、燒柴改為燒煤……幾年間,整個鎮的面貌幾乎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於是在讀《黃河邊的中國》的過程中,我一直很好奇的.是,作者去過的地方,現在怎樣了?變化是不是和我的家鄉一樣巨大?可以說,95年時候記載的情形對我們來說,已經幾乎是上一輩的事情的感覺了,那樣的生活,只存在於我們模糊的童年的記憶中及書頁裡。才十幾年的時間,中國社會的變遷讓人瞠目結舌。但不知道那些95年彷彿還生活在封建社會的中原大地上的人們的生活發生了多少的變化?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

書中還記載了幾個比較特別的村子的“發跡史”,包括南街村等“四朵金花”。這些村子的特別之處在於它們靠著一個有魄力、有能力的領導人將整個村的人心團結起來,一起選擇一種特殊的發展方式,在高度集中的管理體制下發展經濟,獲得驕人的成績,全村共享,令人豔羨。雖然它們的發展方式不盡相同,但是,共同的是,村子的發展很大程度上都取決於領導人物的能力及出名後所帶來的正面效應。這樣的村子經過幾年的高速發展,經濟確實起來了,人們的生活確實比周圍的村子的好許多,但是,它們的模式不可複製,因為並不是每個地方都有那麼出色的領導人。而它們對它們領導人的高度依賴則會讓人擔心,一旦它們的領導人下臺後,村子還能在原來的軌道上正常、健康、持續地發展嗎?

作為支農隊員,讀這樣的書初衷是為了提高自己對農村現狀的瞭解,希望從中能找到可以借鑑的地方。但是,書中的資料可以說已經很陳舊了,離我們想了解的農村現狀比較遙遠;所能借鑑的,是作者作為知識分子的自覺、靈活的調研方法、調研時的認真細心,有所側重及對調研結果的思考、總結。要想提高自己,光讀這麼一本書絕對不夠,還得再讀些相似題材的書,通過對比來提高自己。

黃河邊的中國讀後感 篇3

前段時間,自己在老師的推薦下,找來《黃河邊的中國》,用了大約三個周的時間,讀完了全書。讀完之後,不禁感慨萬千。

一開始,自己拿到這本書的時候。翻開前頁,發現了這樣一段字:“此書甚好,後傳諸君,萬勿以其字數多而拒之。”看到這段評價的時候,我就隱隱地感到選擇這本書是正確的。接下來,我去讀的時候也就為其中的觀點、內容、分析與思考,而深深歎服了。

《黃河邊的中國》是在1996年,由上海學者曹錦清經兩入中原,藉助其“親友關係網路”,深入河南農村進行田野調查,歷時120余天,後以日記體形式寫成的。這本書主要是站在觀察轉型過程中的中國社會的立場,包括“從下往上看”,“從內向外看”兩個視角。何謂“內、外”“上、下”?所謂“外”,就是西方社會科學理論與範疇;所謂“內”,即中國自身的歷史與現實,尤其指依然活躍在人們頭腦中的習慣觀念與行為方式中的強大傳統;所謂“上”,是指中央,指傳遞、貫徹中央各項現代化政策的整個行政系統。所謂“下”,意指與公共領域相對應的社會領域,尤其是指廣大的農民、農業與農村社會。所以,“從內向外看”與“從下往上看”,就是站在社會生活本身看在“官語”和“譯語”指導下的中國社會,尤其是中國農村社會的實際變化過程。

《黃河邊的中國》主要涉及指導下的中國社會,尤其是中國農村社會的實際變化過程。一方面關注面非常廣泛;另一方面集中反映了1995年前後的一些河南農村現狀與問題。雖然1995年,離現在已經相當遙遠了。可是書裡面的一些發現的問題和對問題的反思,卻對今天很有借鑑意義,發人深醒。

1、對於三套語言的問題。書中說,當今中國似乎有三套語言:一是傳媒官話,空洞無物。二是校園講義,沒有根基。這套從西方傳入的學術語言,在中國這塊土地上找不到它們的所指,成為漂浮在知識分子表層思維與語言中的浮萍。三是民間語言,尤其是酒席語言,反映出變動著的社會事實與社會情緒,語言活潑而富有生氣。

2、對於單產提高原因。作者講,如果單純從農村經濟方面來看,可以說我們近50年來取得了重要進展,單位產量在50年內提高了三至五倍,甚至更多。大規模的農業水利基本建設,種子的改良,化肥、農藥及其他技術的推廣,是單產得以大幅度提高的關鍵因素。由於單產的提高,使得我們只佔世界耕地的7%的國家,能夠養活佔世界22%的人口。

3、內地醫院差距。書中寫道,原來各醫院的收入,主要靠公費醫療這一大塊,其次是附近農民的自費醫療。如今開封市的國有企業大多處於停產或半停產狀態,根本無法支付職工的醫療費用。不少農民抬著病人來治病,一聽如此高昂的醫療藥物費,嚇得又把病人抬了回去。近幾年,前來醫院治病的人銳減,各醫院發生“搶病人”的現象:凡介紹一個有支付能力的病人,醫院給一定的回扣。

4、村幹部素質下降。書中講,村支書,直接面對數百農戶,許多得罪村民的事要他去幹。沒有大族強宗的背後支援,是幹不成事的。因為沒有人會聽他的話,也可能在村選舉中落選。如今改革開放,農民自由了,村裡能幹的人,自己外出去找各種賺錢的門路,他們根本不想去幹這種吃力不討好的苦差事。那些沒有能力的人,想幹也幹不成。鄉政府為了推行各項農村工作,只能去找那些想幹且有能力乾的人來當村支書,當村長。在目前這個情勢下,想謀求這一職位的人,往往有謀取求私利的動機,而能幹者往往有大宗強族的支援。這樣,村幹部拉幫結派、欺壓弱小、腐朽之事往往而有。這就是說村委一級存在著宗族化、地痞化的極大可能性。當然已經宗族化、地痞化的村委,如今畢竟是極少數,但苗頭已出現。”

其中,書中還涉及到一種對中國農村農民的根本特點的理解。

5、小農經濟的特點。作者總結為,一是各農戶主要還是與土地相交換。這就是說,以家庭勞力與承包土地為主的自給經濟依然佔據很重的比例。在人均耕地不足一畝的鄉村,各農戶從事農業經濟的主要目的在於糧食自給。二是利用血緣與情感維繫的非市場的人情交換。雖然各農戶在經營各自的狹小農場的過程中,儘可能做到自給自足,但總有一些事務非單家獨戶所能解決,這便是各農戶都要維持與鞏固一個親友關係網路的原因。他們用人情關係、禮尚往來維持一個非市場性質的物資與勞務交換網路。三是農民與市場的關係。傳統農民只有與周圍集市相交換的經驗,從來沒有與國內大市場相交換的經驗。由於農民交換經驗規模過於狹小,能向市場提供的商品量很小,進入國內市場的成本過於高昂。因而各分散經營、獨立決策的農民根本無法與大市場相銜接。……四是農民與地方政府的關係。農民的、獨立決策的農民根本無法與大市場相銜接。……四是農民與地方政府的關係。農民的÷基本特點是他們無力在各自利益的基礎上,通過平等協商的途徑形成共同利益,缺乏共同利益的意識,也就不可能通過平等協商的途徑建立共同的合作組織,並通過有約束力的章程與領導來解決自己的共同事務。談到一些關於時政與地域性問題上,作者的見解一針見血。

6、從表面上看,東南沿海地區與中西部地區都是站在這一起跑點上同時起跑,其實不然。東南沿海地區,至少從五口通商以來便處在從自然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過程中,近代型的工商城市密集於東南沿海,東南沿海鄉村農業人口向城市的轉移一直在持續進行。且工商城市的發展,反過來促使東南沿海的農業逐漸商品化了。計劃經濟的確定,只是暫時中斷了這一過程。人口對土地的壓力,東南沿海鄉村高於中西部地區,即使在計劃經濟時代,這一壓力也迫使沿海鄉村的剩餘勞力向工商業尋找出路。公社時期社隊企業的存在與發展便是證明。推行土地家庭承包制後,東南沿海鄉村在社隊企業的基礎上,迅速發展了鄉鎮企業,農業逐漸降為副業。東南沿海鄉村企業的迅速崛起與迅猛發展,得益於“天時、地利與人和”。天時即人均耕地嚴重不足,而歷史地形成的向非農經濟謀生的強大沖動;地利,即同時得國內與海外兩大市場之便利;人和即有大量“城市親友關係”可資利用,為鄉村企業提供人才、技術與市場。當城市與國營企業改革遲緩且艱難起動之時,東南沿海迅猛發展的鄉鎮,當城市與國營企業改革遲緩且艱難起動之時,東南沿海迅猛發展的鄉鎮企業已佔據了絕大部分輕紡日用產品的市場。

7、村支書的心裡話。現在人人都認為無官不貪,你就是不喝不拿,潔身清廉,別人也不會相信你。你如明明不貪而別人都認為你貪,這不是明擺著吃兩份虧嗎?既然這樣,倒不如貪一點。做村支書的前二三年,最多吃點喝點,真的沒有搞錢,這三四年搞一點。搞得太過分,村民意見鬧大,到縣裡、市裡去上訪上告,這個小官便當不成了。村支書就是村裡的第一把手,全村的大小事情他一人說了算。要搞個二三萬元錢,還是挺容易的。譬如,鄉幹部來村檢查工作,一般都到他家吃喝。每次吃掉一百,他報二百,有誰知道呢?修路、部來村檢查工作,一般都到他家吃喝。每次吃掉一百,他報二百,有誰知道呢?修路、打井,集資十萬,他從包工隊中收5000元回扣,又有誰知道呢?在審批分配計劃生育名額、劃分宅基地時,收點禮,也是常事。總之,不要做得太過分,貪心不要太厲害,適可而止,每年弄個二三萬元,確實不成問題。

在這本書中的等等篇章上,都有自己落在實際考察之上的見解。

通過閱讀這本《黃河邊的中國》我對轉型過程中的紅果社會有了一點了解。對農村社會狀況多了些認識。作為新一代大學生要了解社會,瞭解環河邊這片古老的土地。中國的現代化,以農業現代化最為關鍵,任務繁重。中國目前正在進行中的改革,始於農村,始於公社集體耕作制的改為土地家庭承包責任制的推行。改革確實解決了農業產量與農民生活長期停滯不前的大問題,但其所引發出來的一系列經濟、政治與文化後果,一部分已開始顯現,一部分還深藏在未來的發展之中。所以對農村社會實際狀況與問題做廣泛深入的調查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黃河,這條中國的母親河,從古至今以其豐富的乳汁養育著中國華夏兒女,也因為她氾濫的河水給兩岸的人民帶來過無窮的災難。《黃河邊的中國:一個學者對鄉村社會的觀察與思考》通過對黃河邊幾個重要城市的觀察,再現了中國現代化過程中鄉村社會所出現的問題,令人反省。

黃河邊的中國讀後感 篇4

曹錦清老師的黃河邊的中國一個學者對鄉村社會的觀察與思考。曹錦清,男,1949年生,浙江蘭溪人。華東理工大學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導、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中國城鄉發展研究中心名譽主任。

這本兒書總共分為上篇和下篇,初入中原和再入中原兩個篇章。分為上下兩冊,共700多頁。曹景清老師在上篇初入中原中,從5月12號一直到6月26號為期。一個多月時間講述了初入中原的一些調查。

曹錦清老師在初入中原中,首先講到的是用何種方式進入調查現場,在這裡曹錦清老師通過自己的各種朋友、熟人圈,還有學者圈等進入調查現場,對於我們有很多的借鑑意義,在這個過程當中會遇到什麼問題,也會有詳細的說明,供我們大家思考和參考。這個過程當中,曹錦清老師作為大牛學者被邀請到當地黨校演講,開封大學演講,河南大學演講等等。一系列的演講所涉及到的問題和對我們當代大學生的指導和借鑑意義。還有對於農村、農民、農業的三農問題和地方政權的關係都有詳細的描述。

在曹錦清老師不管是初入中原還是再入中原,李永成老師都在這個過程當中起到了不可磨滅和不能夠被忘卻的成績與幫助,提供了很多的便利給曹錦清老師。通過上篇,曹錦清老師,對一些農村問題的調查和鄉村的走訪。記述了很多問題,給我們很多思考與啟發。從晉商精神到包公現象,還有這個“杞人憂天”成語由來的解讀。對於關於晉商精神的一個詳細的,由古到今的一個發展和分析。

還有很多。當時改革開放以後,很多鄉村被國家重點扶持。而新起來的經濟集體發展的現象和能人現象。包括一個很重要的領導人,領導一方村民發展致富的事件都有了很多的描述,值得我們細細品讀和把玩。對於我們進行社會調查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是一本重點推薦的書目。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