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了,壞習慣》讀後感

來源:才華庫 1.47W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再見了,壞習慣》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再見了,壞習慣》讀後感

《再見了,壞習慣》讀後感1

今天,我讀了《再見了、壞習慣》,這本書。這是一本讓我們學生養成好習慣的故事書。這本書裡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是————-夭折的天才。

有一年,中國科技大學破格錄取了某省一名最聰明的學生。他的成績很好,但他生活不能自理。後來,他上了大學。離開了父母,生活不能自理的他孤獨無助。最後,他對生活、學習幾乎失去了信心。就這樣一個有前途的學生因為生活不能自理而夭折了。

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因為生活不能自理而夭折了。很多人認為,這個主人公走到如此地步,是父母的問題,不是他自己的問題。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他既能把文化知識學得那麼好,為什麼不能學好生活的基本知識呢?所以,我們從小就要培養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好習慣就像一雙舒適的鞋子,越穿越舒服。讓我們一起養成好習慣,塑造最棒的自己。

《再見了,壞習慣》讀後感2

我最喜歡《再見了,壞習慣》裡面的《二隻小豬》這個故事,裡面寫豬大哥和豬二哥是親哥倆兒,關係特別親密,他們一起在森林裡工作(做事)。

有一天,豬大哥工作可認真了,一會幹這,一會幹那,忙得暈頭轉向,而豬二哥卻總很清閒,到了考核工作量,自己居然比不上弟弟,豬大哥當然不服,心中暗想:“我這麼努力工作,卻比不上弟弟,他肯定揹著我送禮了。”於是,豬大哥和豬二哥的關係越來疏遠了。

聰明的.豬二哥猜到了其中原因,便約豬大哥喝咖啡,豬二哥誠懇得對豬二哥說:“哥哥,我是不是做錯什麼了?”

豬大哥氣哼哼地說出了悶在心裡最大的迷惑,最後說“我是你大哥,給李老闆送禮也不說一聲。”豬二哥哭笑不得地說:“我的好大哥,我還以為怎麼了呢,算了,我也不想給你解釋什麼。我給你講個故事聽聽。”

“從前有兩隻螞蟻爬牆,一隻螞蟻爬到了,一隻螞蟻沒爬到。原因要給自己留出空充足的時間去做事情。豬大哥聽了說:“那我們以後一起努力吧!”

讀了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認真努力去做,只有付出辛勤的勞動才能有收穫。

《再見了,壞習慣》讀後感3

寒假期間我讀了兩本書,一本是《再見了壞習慣》,另一本是《我也可以當班長》。《再見了壞習慣》裡我選了一篇印象中最深刻的故事,名字叫“問和學”。主要講的是,知識媽媽有學和問兩個孩子,“學”喜歡看書,不管走到哪裡手裡都捧著一本書;“問”好奇心很強,經常纏著別人問東問西。他們的關係很好,總是形影不離,他們對知識媽媽也很孝順。

可是有一天,他們兩個為了誰更厲害卻吵了起來,“學”說:“我的方法才是學習之道。”“問”不服氣的反駁說:“媽媽一向都是稱讚我。”誰也不服誰,越吵越凶,便去找知識媽媽評理。聽了兩個孩子的訴說,知識媽媽說:“如果你們想知道誰的方法更重要,就暫時分開吧,按照你們自己的方法去學習,自然就找到答案了”。

我讀了這篇故事知道了缺少知識就無法思考,缺少思考就不會有知識。學問學問,就是一半靠學一半靠問。孔子曾經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意思就是說:“如果只學不去思考,不弄明白所學的知識為什麼這樣,那麼就容易無法繼續學習下去;如果只會思考而不會學習,就會感到迷惘,不能得到真正的知識”!

《再見了,壞習慣》讀後感4

暑假期間,我先閱讀了《再見了,壞習慣》這本書,這是一本能讓我養成好習慣的書。

這本書重點強調了“習慣成自然”這個道理。我來講個故事:有一個人他一心想找到五彩石,在沙灘上找了好幾年,每當摸到一塊正常的石頭就扔進海里。有一天他終於找到了,可是卻因為養成了習慣而扔掉了那塊五彩石。還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成績很好的學生被一所大學錄取了,可是才兩個月他就哭著回來了。為什麼呢?就是生活不能自理。他的父母認為孩子學習好就行,其他不用管。於是他過上了什麼都不用做的“幸福”生活。上了大學,他離開了父母,卻什麼也不會做。才兩個月的大學生活被迫終止了。

讀了這本書,我明白了習慣和人的關係就像主人和僕人,習慣約束我們,讓我們不得不按照它的指示做。所以讓我們用好習慣代替壞習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