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科波菲爾讀後感(精選7篇)

來源:才華庫 3.31W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衛科波菲爾讀後感(精選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衛科波菲爾讀後感1

大衛·科波菲爾尚未出世時,父親就去世了,他在母親及女僕的照顧下長大。不久,母親改嫁,後父摩德斯通凶狠貪婪,他把大衛看作累贅,婚前就把大衛送到了他乳母的哥哥佩葛蒂學生家裡。佩葛蒂是個正直善良的漁民,住在雅茅斯海邊一座用破船改成的小屋裡,與收養的一對孤兒艾米麗和海姆相依為命,大衛和他們一起過著清苦和睦的生活。

出於對母親的思念,大衛又回到了後父家。然而後父不但常常責打他,甚至剝奪了母親對他關懷和愛撫的權利。母親去世後,後父立即把不足10歲的大衛送去當洗刷酒瓶的童工,大衛從此過起了不能溫飽的生活。他歷盡艱辛,最後找到了姨婆貝西小姐。

貝西小姐生性怪僻,但心地善良。她收留了大衛,讓他上學深造。大衛求學期間,寄宿在姨婆的律師威克菲爾家裡,與他的女兒艾妮斯結下了深厚的情誼。但大衛對威克菲爾僱用的一個名叫希普的書記極為反感,討厭他那種陽奉陰違、曲意逢迎的醜態。大衛中學畢業後外出旅行,邂逅了童年時代的同學斯蒂爾福斯。兩人一起來到雅茅斯,拜訪佩葛蒂一家。已經和海姆訂婚的艾米麗經受不住闊少爺斯蒂爾福斯的引誘,竟在結婚前夕與他私奔國外。佩葛蒂先生痛苦萬分,發誓要找回艾米麗。

大衛回到倫敦,在斯本羅律師事務所任見習生。他從艾妮斯口中獲悉,威克菲爾律師落入詭計多端的希普所設計的陷阱,正處在走投無路的境地,這使大衛非常憤慨。此時的大衛愛上了斯本羅律師的女兒朵拉,但兩人婚後的生活並不理想。朵拉是個容貌美麗,但頭腦簡單的“洋娃娃”。貝西姨婆也瀕臨破產。這時,大衛再次遇見他當童工時的房東米考伯,米考伯現在是希普的祕書,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他最終揭露了希普陷害威克菲爾並導致貝西小姐破產的種種陰謀。在事實面前,希普只好伏罪。

與此同時,佩葛蒂和海姆經過多方奔波,終於找到了被斯蒂爾福斯拋棄後,淪落在倫敦的艾米麗,並決定將她帶回澳大利亞,開始新的生活。然而就在啟程前夕,海上突然風狂雨驟,一艘來自西班牙的客輪在雅茅斯遇險沉沒,只剩下一個瀕死的旅客緊緊地抓著桅杆。海姆見狀不顧自身危險,下海救他,不幸被巨浪吞沒。當人們撈起他的屍體時,船上那名旅客的屍體也漂到了岸邊,原來竟是誘拐艾米麗的斯蒂爾福斯。艾米麗為海姆的行動深深地打動了,回到澳大利亞後,她終日在勞動中尋找安寧,並且終身未嫁。

大衛終於成了一名作家,朵拉卻患上了重病,在佩葛蒂前往澳大利亞前夕便離開了人世。大衛滿懷悲痛地出國旅行散心,其間,艾妮斯始終與他保持聯絡。當他三年後返回英國時,才發覺艾妮斯一直愛著他。兩人最終走到了一起,與姨婆貝西、佩葛蒂愉快地生活著。

“你知道我怎樣叫一條狗或一匹馬馴服嗎?我打它。我對自己說,我要馴服那些處生,哪怕我要打得它流盡身上的沒一滴血……”這句繼父的語錄可以說是大衛童年最好的寫照。大衛是在一個很惡劣的環境中出生的。由於天生沒有父親的緣故,讓他內心充滿了孤寂。雖然幼年的精神世界並不那麼如人意,但他終歸是在恬靜和溫暖的環境中長大。直到繼父的出現,他的生活便開始變得像煎熬一般。

而大衛的忍耐讓我覺得十分驚訝。他這一個悲慘的孤兒,面對如此痛苦的處境,竟沒有崩潰和放棄。書中為什麼不早點安排他去找貝西姨婆呢?我想這一方面是為了展現大衛的不屈,一方面也為了說明大衛並沒有在開始就選擇徹徹底底的反抗,展現了他強大心靈裡懦弱一個小角落吧。

當大衛找到貝西姨婆時,可以說他現在正在通往天堂的階梯上,儘管這條路上依然有許多困難與陷阱,但大衛的心中燃起的希望幫他驅散了黑暗。

而在這之後發生的事情也更讓人能體驗到人間冷暖。

大衛感謝幫助自己的人,也想遏制自己眼中的惡。如果說曾經的生活是地獄,而他現在正走向天堂的話,那麼他並沒有滿足於處於天堂的現狀,而是準備向地獄中的惡發起進攻。

遇到苦難,學會隱忍。“當你去尋求快樂的時候,你做得越多,快樂反而會離你越遠。不如專注於別的事情,快樂便會在你的肩頭棲息”。當你快樂時,學會感恩。去報答幫助過自己的人,去遏制那些人性的惡。我想這是這本書教會我的東西。

大衛科波菲爾讀後感2

秋意漸濃,天氣轉涼,在降了白霜的池塘邊上,幾蓬枯草孤零零的瑟縮在寒風中,水面僅存的幾片荷葉,也被風吹的搖擺不定,似是隨時就要坍塌下來。水紋盪出圈圈漣漪,映得池底的汙泥濁水翻湧上來,甚是可怕。難以想象,蓮花竟能蟄伏在這淤泥之中,等待著下一個夏天的到來。

前人有詩云“清水出芙蓉”,但事實上,濁水才是養育荷花的最好地點。用枯枝爛葉搭成腐朽的房屋,蟲兒和水獸在其間自由穿行,反倒為荷花提供了一個絕佳的生存環境。

這多麼像一個人的一生啊!在經歷了悲歡離合,生老病死後,一個人的一聲才得以圓滿。大衛,在這社會的濁流中,始終堅守著“善良博愛,正直勤奮,務實進取”的高尚品行。縱然他也有過錯誤的念頭,荒唐的舉止,憂傷的時刻和消沉的日子,但是姨婆的“無論在什麼時候,絕不可卑鄙自私,絕不可弄虛作假,絕不可殘酷無情”成了他的座右銘,手向上指著的愛格尼斯是他的“指路明燈”。正是因為心中堅守著愛,所以他才沒有如同烏利亞希普般不擇手段謀取名利;正是因為心中堅守著愛,所以他才沒有如同斯蒂福般傲慢輕佻,弄虛作假;正是因為心中堅守著愛,所以他才沒有如同繼父般暴力無情,令人恐懼。

大衛如同深埋地底的蓮藕一般,滿懷著生的希望,期待著雨露和陽光的潤澤。等待著,他感覺到了大雪紛飛的寂寥;等待著,他感覺到了蓮花飄舞的快活;等待著,他感覺到了雨珠輕灑落荷葉,搔弄得心頭一癢,便破土而出,乃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美好姿態。

沉睡著的蓮呵,“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沉睡著一個冬天,只為等待著下一個初夏。

我不禁感嘆起來了。在這忙忙碌碌的俗世中,多少人可以除卻一個“庸”字。佛語曾道——萬千大世界,不過是虛獼一芥子,靜下心來,用心去感受,用愛去聆聽,便可安好。

忙碌著的我們,為了生活處處奔波,學生需要學習,白領需要工作,就連乞討者,也得要有一手賣弄可憐的好功夫。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的殘酷無情,你不可能躲在玻璃做的城堡中。於是,我們打碎玻璃,逃了出來。人人都應懷揣著玻璃般的心。這個世界可以不美好,但是我們必須好好的。

其實人人都有顆玻璃的心,散發出沁人的荷香。

其實,予獨愛蓮……

傳說,有種充滿愛的陽光,叫做青陽。

是的,我看見了搖曳著的青荷。

這個世界的愛,透過玻璃,如同萬丈青陽。

大衛科波菲爾讀後感3

《大衛 科波菲爾》是英國小說家狄更斯的第八部長篇小說,被他稱為他“心中最寵愛的孩子”。全書採用第一人稱敘事語氣,融進了作者本人的許多生活經歷。

大衛的童年時光非常的真切感人,他是一個遺腹子,年輕的母親在生下他後,不甘寂寞,與貪婪的商人默德斯通結為夫妻。殊不知,這一重大失誤使她過早地結束了一生,也為大衛的童年生活埋下了苦果。

另外,對大衛一生影響最大的是貝西姨奶奶,她在大衛無親無故的時候接受了他,並用她的愛與智慧把大衛培養成為一名偉大的作家。這本小說還深刻的闡釋了金錢對人的影響,默德斯通是因為覬覦大衛的家產而與她母親結婚,艾米莉的私奔也是由於金錢還有希普更是在金錢的誘惑下一步步墮落的,狄更斯從社會上各個不同階層出發,暴露了金錢與人性—的罪惡。我喜愛這篇小說的另一個原因就是他在塑造人物上的高超技巧,米考伯夫婦常因經濟拮据而哭的肝腸寸斷,卻馬上又哼起快樂的歌曲。狄更斯用細膩的筆法刻畫出了這種“債多不愁,樂天知命”的樂觀性格,反映了當時英國下層人民的生活現狀。這部小說另一個特點就是他的人性關懷,大衛在被繼父毒打後,單獨所在房間內,只有裴果提去偷偷地安慰他。還有安妮絲在父親即將破產時,想同意希普無理要求的想法,這與希普的包皮藏禍心形成鮮明的對比。在他的小說裡,好就好的潔白無瑕,壞就壞得一無是處。

他在這汙濁的社會中,奉行著姨奶奶對他的教導:“永不卑賤,永不虛偽,永不殘忍”,最終成為了一個善良的人。文章中大衛從童年時對艾米莉的喜愛,再到青年是對小娃娃朵拉的熱戀,從朵拉去世後,他到海外拼搏數年,回國後才認識到只有艾妮斯才是他最理想的伴侶。書中最使我感動的部分就是他想艾妮斯勇敢表白的時候他真情的話語,一開始大衛對她說時,艾妮斯的心情有些亂(請老師幫我理解一下,我不太明白),後來向艾妮斯說了他對艾妮斯的敬意時,艾妮斯終於動心了,並高興地依偎在他的懷中,因為他也深愛著大衛,她為他們的愛情有了結果而感到由衷的高興。在婚禮的當天,她告訴大衛朵拉臨死時,曾說只有她才能做大衛的妻子,做他的終身伴侶,這是一個多麼圓滿的結局啊,也讓我對今後的婚姻愛情有了新的認識。

這就是好人有好報,惡人有惡報呀。我想大衛就是狄更斯的原型以及成功男士的典範吧。願同學們可以用靈魂領會這部傳世經典。

大衛科波菲爾讀後感4

《大衛科波菲爾》這是一部半自傳體的鉅著,長約八十餘萬字。全書描寫早年喪父的大衛飽嘗艱辛,備受坎坷,但他披荊斬棘,頑強奮鬥,終於功成名就,在事業和生活上都得到美滿的結局。書中細緻地描寫了大衛感人的生活歷程及成長道路上的心理變化在他身上體現了仁愛、正直、勤奮、上進和務實的精神。圍繞著這一中心人物,作者生動刻畫了一系列形形色色的人物,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最終,真養病戰勝了邪惡力量,人類的善良感情戰勝了金錢帶來的`罪惡。本書的成功之處在於深刻描繪了英國中產階級與下層人民的生活風貌,被稱為19世紀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社會生活的巨幅風情畫卷。狄更斯本人十分喜愛此書,他自己在序言中寫道:“在所有我寫的書中,我最愛的是這一部。”1870年鈥更斯去世時,一個小孩兒哭泣著說:“狄更斯叔叔死了嗎?那麼,聖誕老人也死了。”狄更斯在孩子心目中猶如聖誕老人的化身。

大衛科波菲爾讀後感5

這篇小說的主人公是大衛·科波菲爾。他的童年生活十分悽慘:父親在他未出生前就去世了,8歲時母親改嫁,繼父摩德斯通先生嚴酷殘暴,他的姐姐莫德斯通小姐也一樣鐵石心腸,不近人情。後來他被送往學校——錢國最糟糕的學校之一,那裡的人也並不友善——殘忍的校長,狡詐的朋友。大衛在學校裡飽受煎熬,然而他那善良的母親卻只能忍氣吞聲。不久之後,大衛的母親便去世了。這是他的繼父便霸佔了家產,還把大衛送去工廠工作,儘管他當時只有十歲。讀到這裡,我不免為大衛的悲慘童年感到萬分同情與難過。相比之下,我的童年簡直太幸福了。我享受著父母的關愛,在學校裡又和藹的老師與友愛的同學,我是多麼幸福啊!可是大衛卻生活得如此悲苦,這是多麼的可憐啊!

然而大衛卻沒有放棄一切希望,他逃離了工廠,準備投奔他的姨婆——一位貌似嚴肅卻有著菩薩心腸的人。在她的幫助下,大衛開始了全新的生活:他被送往一所正規的學校並且在那裡完成了學業。然後就做了一名律師。儘管大衛現在生活得很好,但它周圍仍有心懷歹意的人——尤賴亞·希普。

大衛的生活還真是一波接一搏。他擺脫了殘暴的繼父卻又碰到了很有心機的系譜。我想,如果換做是我, 也許早就放棄了,然而大衛憑著他堅定的毅力,勇敢地走下去了。

主人公大衛他是個助人為樂的人,這個人的人生遇到了重重困難,但是他面對困難毫不逃避,因為他深刻的明白逃避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於是他在自己遇到種種困難時,都努力的想辦法去解決。在解決過程中,他沒忘記自己助人為樂的本分。他一邊幫助人,一邊解決自己的困難。最後他獲得了成功的事業和幸福美滿的生活。

他的那種堅強和勇敢深深的打動了我,同時也啟發了我不管自己遇到多少困難,只要不逃避,只要勇敢堅強的去面對,想法設法去解決,才能戰勝自己,才能成功。這才是對我們人生的考驗。就拿我們國小生而言,也許幼小的我們還不需要挑起生活的重擔,不要經歷種種磨難,但擺在我們面前的是學習,大衛這種不怕遇到困難,勇敢面對困難的精神正是我們最需要學的。

有些同學在學習生活中一遇到“攔路虎”,便馬上唉聲嘆氣,第一個想法就是請教老師或者同學,再者就是放棄。從來沒想過,靠自己的雙手去解決問題,去探索問題的出路,沒想過那樣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才能,我也不例外。希望這本書啟迪了我,也能啟迪廣大讀者,特別是像我一樣的國小生,讓我們一起加入學習大衛精神的熱潮中來吧!

大衛科波菲爾讀後感6

《大衛科波菲爾》是19世紀英國批判現實主義大師狄更斯的一部代表作。在這部具有強烈的自傳色彩的小說裡,狄更斯借用“小大衛自身的歷史和經驗”,從不少方面回顧和總結了自己的生活道路,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學和道德理想。

《大衛科波菲爾》具有很強的藝術魅力,吸引人的是那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具體生動的世態人情,以及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徵。如大衛的姨婆貝西小姐,不論是她的言談舉止,服飾裝束,習慣好惡,甚至一舉手一投足,儘管有誇張之處,但都表現出她生性怪僻、心地慈善的老婦人形象。

《大衛科波菲爾》通過主人公大衛一生的悲歡離合,多層次地揭示了當時社會的真實面貌,突出地表現了金錢對婚姻、家庭和社會的腐蝕作用。小說中一系列悲劇的形成都是金錢導致的。書中最令人痛恨的是尤賴亞希普。在別人面前總表現得很卑微,似乎要博得別人的同情,他在任何時候都這樣。其實別有目的,在成為威克菲爾的合夥人以後,他要讓威克菲爾崩潰,使他沾上了酗酒的惡習,並挪用公款交試圖吞掉威克菲爾的事務所。類似這一類人在商場上我想是不少的,他們總是以破壞別人聚斂財富為快樂。他們讓我們痛恨,不正當的競爭,即使自己是當中的勝利者,恐怕,任何一個有良知的人都不會為自己的行為感到高興和自豪吧。

我們不會忘記水手哈姆的“真”,他那“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精神將被永恆地延續。讓我們感受其中純真的人性,但也要記住那醜陋的行為,讓我們永遠遠離那些不好的行為,是我們的人生綻放出美麗的花朵。

大衛科波菲爾讀後感7

我很慶幸自己能接觸並讀完這本書。事實上,當我剛接觸到這本書時,並不是很喜歡。首先是這麼厚的兩本(上下),不僅沒圖片連字也是密密麻麻的;則是,我以前從未聽說過這本書的作者,所以無論是對書還是對人,我都不感興趣。因此,剛開始時我是以應付的態度去讀它的……可,讀著讀著,我竟為讀此書而放棄欣賞自己非常喜歡的電視劇。現在,回想起來,不得不感嘆其不愧為世界名著。

《大衛科波菲爾》主要是描繪一個人的一生,通俗的說,這是作者的自傳。我將整部書的內容概括成如此:出生——母親另嫁他人——受到繼父的虐待——母親去世——逃離魔掌——受到姨婆的照顧——遇到眾多有意義的人(密考伯夫婦,狄克先生,艾妮斯,朵拉,博士夫婦……)——姨婆破產——自力更生——小有名氣,娶朵拉——故人發生眾多變故(小彌麗失蹤,尤利亞被揭穿……)——朵拉逝世,娶艾妮麗——愛情事業雙收。

我認為他的一生並不完全處於無奈與痛苦之中。當他還是兒童的時候他是痛苦的,但是由於他明智的選擇,找到了姨婆,從此他就不在那麼痛苦了。

在他是個兒童的時候,他就十分崇拜斯提福茲,直到青年時,才發現了斯提福茲的真面目。一個表面上溫和可親的英俊少爺,可事實上卻是滿心的壞心眼。尤利亞是大衛一開始就不喜歡的人,但是同時他又很欣賞他那為脫離貧窮而拼搏的精神。可是誰都沒有想到,這個有志氣的青年人竟是一個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的十惡不赦的小人。同這兩位同齡人相比,他是一個高尚的人。無論是對待自己的事業還是愛情,他都是名正言順,腳踏實地的為自己的目標而奮鬥。對了,在他的一生中,他有過兩位妻子,一個是非常孩子氣且十分討人喜歡的朵拉;另一個是艾妮斯,她從小時候開始就是大衛的知心好友,每次一有困難他就會請教艾妮斯。

這本書,對我而言。不僅僅是讓我知道了一個人的一生,也讓我明白了一點道理。人是應該,要有志向要有志氣。但是,勿像尤利亞,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應如大衛那樣腳踏實地,永不言棄的追求自己所想所要。還有就是,人與人之間交往應真誠相待。

但是,我還是有一點很納悶,就是自己根本看不出它跟一些較好的小說比較有何獨特之處而成為名著,較好的小說也能讓我痴迷。看來,我的鑑賞能力還很有待加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