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爾登湖》讀後感600字

來源:才華庫 2.62W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瓦爾登湖》讀後感600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瓦爾登湖》讀後感600字

聽桃子提到這本書,便下載下來作為茶餘飯後的聽本,到今天終於粗略的聽玩了,大概花了二十天。聽完發現這本書不適合茶餘飯後,適合在陽光下捧起細細品味。

梭羅是美國作家、哲學家,超驗主義代表人物,愛默生的粉絲。1817—1862,美國南北戰爭前。《瓦爾登湖》是一本哲理散文,美國作家亨利·戴維·梭羅曾經在瓦爾登湖湖畔自給自足生活了兩年,過著極簡生活,遠離城市和喧囂,寫下了自己的所思所想。

梭羅也是一位廢奴主義及自然主義者。梭羅一生都是廢奴主義者,對公民不服從的見解,代表作《公民不服從》影響了托爾斯泰、聖雄甘地和馬丁·路德·金。很多著作闡述了研究環境史和生態學的發現和方法,對自然書寫的影響甚遠,也奠定了現代環境保護主義。

一生未婚,過著苦行僧般的生活,感覺與我們戶外人有很多相似之處。

儘管梭羅學識和能力甩了我幾條街,但仍覺得本書並不難理解,因為作者追求的人生也是我非常向往的人生——一種至簡至真、迴歸山林返璞歸真的生活。因此作者所言所行也就很能體會。

作者幽居在森林中,希望生活得從容淡定,找到真實的自己,而不是像很多人等到彌留之際才發現自己從未真正生活過。現在人們的生活太放蕩不羈了,我們的生命消磨在瑣碎之中。他要求生活簡單簡單再簡單,很多人不是被生活承載,而是承載著生活。

人類之所以想要一個家,想要一個溫暖的地方,首先是為了獲得身體的溫暖,然後才是情感的溫暖,他一生未婚,卻寫出瞭如此溫暖的語句。

不管你的生活多麼的卑微,你還得面對它,繼續生活,而不要逃避,更不要詛咒他。生活未必像你想的那麼壞。哪怕再貧窮,你都要熱愛生活。無論在貧民窟或是富人區,陽光在窗戶上的反射都同樣閃亮,積雪同樣在早春融化。我覺得內心寧靜的人,無論生活在哪裡都像在皇宮一樣,心境開朗,生活知足。

我愛獨處,我從來沒有發現比獨處更好的.夥伴了。在多數情況下,我們外出,到人們中間去時,比呆在自己的屋子裡更為孤獨。

如果一個人跟不上他的同伴,也許是因為他聽到不同的鼓聲。讓他踏著他所聽到的音樂拍子走,不管節奏如何,或是有多遠。他能不能像一棵蘋果樹或—棵橡樹那樣快成熟,其實都無關緊要。他應該把他的春天轉變成夏天嗎?如果我們應該做的事條件尚不成熟,能用什麼現實條件代替呢?

靈魂所需要的東西都是用不著錢來買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