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三國演義》讀後感400字

來源:才華庫 5.42K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四年級《三國演義》讀後感400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四年級《三國演義》讀後感400字

四年級《三國演義》讀後感400字1

三國演義這本書演義了三個國家,一個是蜀國,一個是吳國,還有一個是魏國,這本書就演義了這三個國家的戰爭。

主要人物有: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曹操、孫權等人物。劉備愛幫助百姓,重視兄弟情意,有領導的才能。關羽是一員大將,武藝高強,智勇雙全。張飛特別愛生氣,特別暴力,愛傷害士兵。諸葛亮特別聰明,是三國中的最聰明的人物。曹操特別的壞,詭計多端,還有句成語叫“說曹操,曹操到”就是這個曹操。孫權我就不再評論了。

我最喜歡諸葛亮了,每次都能想出好的辦法,就連臨死前還能想出辦法讓別人照他說的去辦。有一集名叫“空城計”,魏國來攻打蜀國了,但諸葛亮已經沒有多少兵馬了,於是就心出一計,讓城中老兵扮成老百姓,在城門前掃地,自己在城上撫琴,魏國以為有埋伏,便不敢進城最終撤兵了。這就是有名的空城計。

我還喜歡劉備,有一次,他為了請諸葛亮出山,下著雪也來了,他對關羽和張飛說:“這樣才能表示我們的誠心啊”。並且前後來了三次請諸葛亮出山。這就是有名的“三顧茅蘆”。

這本三國演義我覺得不太好看,其他書的最後,都會有一個好的結尾,這本書最後不好,不過三國演義中也有些內容很好看。

四年級《三國演義》讀後感400字2

賢哉徐母,流芳千古。一個老太太有如此高的評論,真了不得;臥龍岡上劉備三次訪賢,說明這諸葛孔明也真是了不得。

賢哉徐母,流芳千古。徐庶的媽媽真的太剛烈了,寧死不讓自己成為奸臣,而且對兒子要求嚴格,要求他有作為,要輔佐明主。當兒子徐庶被人騙時,她勃然大怒,她罵的徐庶拜伏於地不敢仰視,說明徐庶怕媽媽,徐母的話都是對的。徐庶“降曹”之後,徐母引以為羞辱,自盡了,啊,她是一個多麼仁義的人啊!竟死了,說明了徐母的剛烈。賢哉徐母,流芳千古!

再說劉備去臥龍岡去找諸葛孔明,曾見到六個人,以為是諸葛孔明,劉備都認為是諸葛孔明,可都不是,劉備懷疑一定有根據呀,他們一定也十分有才華孔明一定更有才華,這六個人給孔明當“託”,來反襯孔明的才華,來證明臥龍的才華。劉備這兩次來都沒見到孔明他本人,而他的親人朋友倒見了不少,在這種環境下,在這眾人影響下,諸葛孔明一定吸收他人之長處,最厲害,這一點深深吸引著劉備,才讓他三番五次的來諸葛亮出山相輔,與他共商大業,共成大事。

也許是劉備一而在,再而三的踏雪訪賢士,打動孔明,但願他下次在家。

四年級《三國演義》讀後感400字3

今天本人向您介紹我最愛看的《三國演義》這部不朽名著。

《三國演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歷史演義小說,以描寫東漢末年亂世群雄紛爭為主,反映了魏、蜀、吳三個政治集團之間的軍事鬥爭。大概分為黃巾之亂(黃巾之亂:指張角、張寶、張樑三兄弟號召天下百姓反漢靈帝。)、董卓之亂(董卓之亂:指董卓進京後實施暴政。)、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鼎立:指魏、蜀、吳共分天下,形成犄角之勢。)、三國歸晉(三國歸晉:指司馬懿造反於魏,又滅蜀、吳兩國,後司馬懿長孫司馬炎即位,國號晉。)等五個部分。在廣闊的背景上,演了一幕幕波瀾起伏、氣勢磅礴的戰場畫面,成功刻畫了一千多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周瑜、關羽、張飛等人物膾炙人口,不以敵我敘述方式對待各方的歷史描述;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三國演義》的內容與陳壽所著《三國志》基本相同。根據固定的人物形象,進行發揮:誇張、美化、惡搞、醜化等。《三國演義》開創了歷史演義小說的先河。從那以後,文人紛紛效仿,但成就都沒有超載《三國演義》。

四年級《三國演義》讀後感400字4

這個暑假,我把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看了一遍。

《三國演義》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羅貫中,這本書描寫了歷時半個世紀的魏、蜀、吳三國的興衰的過程。把人物的形象、特點、性格表達得非常清楚。曹操的詭詐,劉備的謙遜,孔明的謹慎,周瑜的心胸狹窄等,一個個栩栩如生。

《三國演義》中有很多故事如:三顧茅廬,火燒赤壁,草船借箭,空城計等等。書中還有很多的'人物,像劉備,趙雲,諸葛亮……其中,我最佩服的是諸葛亮,因為他料事如神,足智多謀。

其中,我喜歡《火燒赤壁》:曹操率大軍攻打吳國,吳蜀聯合抗曹。因魏軍不善水戰,孔明、周瑜決定火攻。龐統假意投奔曹操,建議魏軍船隻用鐵索連在一起抵禦風浪;周瑜假打黃蓋,後者假裝降魏;孔明推測出東風將至。黃蓋帶數十條船降魏,船裡裝滿柴草。快到魏軍時,黃蓋點燃柴草,火借風勢向魏軍燒去。魏軍不熟水性,船又連在了一起,死傷無數,魏軍逃跑。

總之,這是一本值得讓人反覆去看的一本書。

四年級《三國演義》讀後感400字5

在酷熱的暑假裡,我讀了很多很多的書,其中我最喜歡的書就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

這本書講述的是蜀、魏、吳三個國家發生的紛爭的故事。時間是從漢靈帝中平原年黃巾起義到西晉大康元年三國統一為止。

在這本書裡我最喜歡的人物是諸葛亮,因為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什麼計謀都瞞不過他。

在書中我最喜歡的一段是草船借箭。由於諸葛亮十分聰明,這便使周瑜十分嫉妒,想找藉口害他,於是對諸葛亮說:“與曹操水戰什麼武器最好?”諸葛亮說:“弓箭最好。”“沒錯,不過軍中缺箭,早就耳聞您足智多謀,這件事您可有辦法?”“沒問題,我願立軍令狀。”最後周瑜給諸葛亮三天讓其供上十萬支箭。什麼也難不倒諸葛亮,在第三天的時候利用當時的天氣、成束的草和二十隻船從曹操那裡“借”來了十萬支箭。周瑜詳細聽了諸葛亮輕鬆取來十萬多支箭後,大驚,感嘆到:“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是不如他呀!”

讀了這本書後,我決心要好好學習,做一個像諸葛亮一樣學識淵博的人,長大為祖國效力。

四年級《三國演義》讀後感400字6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眾所周知這是三國演義的主題曲。三國演義是我最喜愛的圖書之一,被列為四大名著。其中《千里走單騎》是我的最愛。

故事《千里走單騎》主要講了曹操愛慕人才,一心想要收服關羽,對他十分厚待。但是關羽不忘劉備,在得知他的行蹤後,立即掛印封金,離開曹營,前往投奔。曹操知道留不住他,便贈給棉袍、路費,親自送行。關羽經過五處關隘,斬了六員攔路的曹將。在古城會了張飛,終於與劉備相遇。

這個故事中關羽為了與兄弟相遇,捨棄了自己的榮華富貴。這讓我看到了關羽的忠誠、勇敢、俠義的精神,我很受感動,深深覺得關羽是值得我們敬重的一位大英雄。

但是在當今社會裡,許多人都為了金錢,名利不擇手段:詐騙自己的朋友、父母、同學......比如一些小店鋪為了使賣的食品更誘人,賺更多的錢,便往裡面加入新增劑,色素,讓食品變得更香,但因此卻讓吃這個食品的顧客的身體變得差,他們卻全然不顧,這些人完全辜負了顧客對他們的信任!很少會有人像關羽一樣,這一點讓我大失所望,我希望社會裡會出現更多正直,誠信的人。

四年級《三國演義》讀後感400字7

這個學期,張老師帶領我們讀的書不計其數,其中,我最喜歡的非《三國演義》莫屬,書中無數英雄令我敬佩不已。曹操給我留下的印象十分奸詐,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才雄大略,呂布十分善戰……

在這本書中有很多好故事,其中我最喜歡的故事有兩個,分別是《關羽刮骨療毒》《劉、關、張桃園三結義》。

《關羽刮骨療毒》的故事讓我回味無窮。有一次關羽帶兵出征,誤中敵人的毒箭,導致整個右臂都不能動彈,眾將都勸他暫時收兵。關羽只讓手下去請名醫華佗。華佗看過關羽的傷,告訴他需要刮骨療毒。關羽竟然笑著同意了。然後華佗開始給關羽刮骨療毒。我從“關羽竟然笑著同意了”體會到關羽十分勇敢、堅強,把刮骨療毒看成小事。

《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的故事讓多少後人羨慕他們朋友間的情深義重。劉備、關羽、張飛偶遇,並在桃花園裡結下這樣的誓言:劉備、關羽、張飛,願結為異姓生死兄弟,今後同心協力,救困扶危,報效國家,保衛百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如有背意忘恩,天地不容。我從他們的鏗鏘誓言中體會到,他們三人是真正的鐵哥們,他們也真的用自己的行動實踐了他們的鄭重誓言。

這本書益處多多,希望大家多多讀中國的名著!

四年級《三國演義》讀後感400字8

暑假裡,我看完了《三國演義》,翻來覆去看了很久,其中最使我難以忘懷的是五虎大將關羽,他身上的一個小故事讓我感動。那是關羽過五關斬六將的故事。

關羽和劉備、張飛是結義兄弟。一次,關羽被曹操圍困在小山丘上,無奈之下只好投降於曹操。但是和曹操再三約定,只要一打聽到劉備的下落,不管有多麼危險都要去找他。曹操爽快的答應了。

關羽在曹操那裡享用不盡的榮華富貴,但還是沒有忘記劉備和張飛。直到有一天,劉備派信使告訴關羽他的位置。關羽立即啟程,途中經過了無各關口。但每個守管的將軍說沒有看見朝廷的官文不讓過,關羽性情大變,斬殺了六個守管人直達邊界。這時,曹操和官兵來到邊界給關羽送行。最終關羽回到劉備身邊,成為五虎大將之首。

讀完這個小故事之後,讓我深深明白一件事深情厚意並不是紙上談兵,是應該有所作為的。關羽、劉備和張飛的兄弟之情把我深深的感動了。真不愧為桃園三結義啊!

看完《三國演義》後,提到蜀國有點感到悲傷,原本富饒的蜀國在和吳國的對抗中痛失精英。變得貧窮。從富饒到貧窮,從失敗到成功,《三國演義》體現出了歷史的悲傷。我非常喜歡這本書。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