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教訓》讀後感

來源:才華庫 1.61W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歷史的教訓》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歷史的教訓》讀後感

《歷史的教訓》讀後感1

《歷史的教訓》本書是美國著名學者、終身哲學教授、普利策獎(1968年)和自由勳章(1977年)獲得者威爾·杜蘭特及其夫人阿里爾·杜蘭特的代表作。近日終於把這本書讀完,在此與大家分享一下個人感受。

杜蘭特夫婦於1968年寫作出版了《歷史的教訓》一書。該書通過提綱挈領的線條,勾勒了歷史與人類生活各方面的關係,體現了他們對人類歷史的巨集觀總體思考。可以說,書中到處閃耀著哲學家睿智的思想光芒,是一本值得大家靜下心來仔細品味的作品。

《歷史的教訓》一書體現了杜蘭特夫婦對人類歷史的巨集觀總體思考。該書共有十三章,包括“猶豫”、“歷史與地球”、“生物學與歷史”、“種族與歷史”、“性格與歷史”、“道德與歷史”、“宗教與歷史”、“經濟與歷史”、“社會主義與歷史”、“政府與歷史”、“歷史與戰爭”、“增長與衰退”和“真有進步嗎?”全景式地展示了各種因素與歷史的關係,博古通今,新見迭出,引人入勝,可以說,書中到處閃耀著歷史學家睿智的思想光芒。書名《歷史的教訓》隱含鑑古知今的寓意,其中許多教訓都是歷史經驗的總結,通過格言、定律式的高度概括呈現出來。比如,在論及生物學與歷史的關係時,作者提出生物學賦予歷史的第一個教訓就是生命即是競爭。他把戰爭比喻為一個國家的覓食方式,戰爭促成國家間的聯合,除非各國組成一個更大的和更有效的保護性群體,否則國家間必然不斷重複生存競爭的邏輯。這對我們深刻認識今天世界各國與各個國家集團之間競爭與合作的關係會有所助益。

作者不論是在重要研究問題的選擇和聚焦上,還是為研究重要問題所採用的廣闊視角以及方法上,都值得人們學習和借鑑。正是因為杜蘭特夫婦的研究選擇了最為重要的問題,採用瞭如此廣闊的視野和方法,因此,其研究所獲得的一些結論:人類文明史提供給人類的教益,就具有重要的價值,至少值得人們去深思。

對於這本書我感觸最深的有幾點:一是在大自然面前要謙遜,人類歷史只是宇宙中的一瞬間,我們要充滿敬畏地學會與大自然的和平共處,不能為所欲為;二是國家之間要以合作為主,文明是合作的產物,所有的民族和國家都對此做出過貢獻,要求同存異,不能你死我活;三是在社會改革方面要適度,不能過於激進,有時保守的態度其實也是很有價值的;在社會進步方面,也要注意公平、正義的適度。四是自由不是絕對的,個人的自由需要行為規範加以約束,不能為所欲為,要有所為,有所不為,政府的首要工作是建立合理的秩序。

其實,人是歷史的產物。汲取歷史智慧,總結經驗教訓,指引未來道路,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一代又一代的歷史學家,都在為這一目標而辛勤耕耘。《歷史的教訓》一書正是其中的傑出代表。沒有昨天的歷史,就沒有我們的今天和明天。學習歷史,會讓我們今天面對不論是教育還是金融,不論是改革還是反腐,學會用歷史的視角、歷史的視野去看問題、思考問題。不能忘記歷史,不能割裂歷史。我們學習歷史,是為了傳承,也是為了更好的前進。

《歷史的教訓》讀後感2

其實,看到書名,我就產生了偏見。

這兩天,我翻了一遍此書,雖說依然對其有偏見,但我對作者核心思想的認知已有所改變,覺得這本書不應該被理解為“物競天擇”的鼓吹書。我認為應該這樣理解——這本書的書名叫“歷史的`教訓”,而杜蘭特在P172說了“歷史是如此的豐富多彩,以至於只要在事例中加以選擇,就可以為任何歷史結論找到證據”,彷彿在告訴我們,歷史本身產生不了固定的教訓,反而是讀者想要什麼樣的教訓,就會從歷史中讀出什麼樣的教訓。以本書為例,有豆瓣網友讀出的是“人天生不平等”、“物競天擇”進而國家民族要如何如何“尚武”。但是,大家仔細看會發現,作者雖然承認人類歷史及當下部分現狀是“人生而不平等”,卻並未表示過今後就一定還是維持不平等而不作任何努力,也並未說過“戰爭是國與國關係的唯一終極選擇”,P135“雖然人們不能做到生而平等,但是教育和機會的獲得會讓他們越來越平等”(機會平等的可能性),P146“無論我們需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我們也不應該在中國境內製造上百個廣島那樣的悲劇”。

其實我的偏見毫無益處。作序者郭小凌教授說了:“他在書中表達的觀點遠遠不是終極結論,讀者儘可以見仁見智。但從我個人的治史經驗經驗看,說他的多數結論不是偏狹之見,而是具有啟發意義和參考價值的益智良言並不為過。”此言甚為中允。實際上,我很喜歡P122中的這句話“唯一真正的革命,是對心靈的啟蒙和個性的提升;唯一真正的解放,是個人的解放;唯一真正的革命者,是哲學家和聖人”和P165中的“創造性思想的這種經過考驗的存在能力,才是真正的永垂不朽,才是真正的有益人心”。

社會達爾文主義不該是我們從杜蘭特氏書中得出的“教訓”。

《歷史的教訓》讀後感3

《歷史的教訓》是美國著名學者、“普利策獎”獲得者威爾杜蘭特及其夫人阿里爾?杜蘭特的代表作。

本書濃縮了11卷《世界文明史》的精華,以現實、殘酷而又冷靜的語言,提綱挈領地勾勒出歷史與地理、生物學、種族、人性、道德、宗教、經濟、社會主義、政府、戰爭、盛衰定律等的關係,展現了人類恢弘壯闊的發展史,並總結了人類歷史程序中的經驗教訓。正如本書郭小凌教授的序及前言所述,本書固然有不精準甚至謬誤之處,但卻是一本開卷有益的好書,展示出歷史留給人們的巨大精神遺產,這些精神遺產給現代人類以啟迪與警鑑,使其更加智慧地面對當下和未來。

雖然篇幅不大,卻是作者長期讀史、治史經驗的積累與萃取,與其說它是一本歷史經驗談,不如說是對人類史的哲學思考,涉及史學本體論與客體論的一些基本問題,如歷史是什麼?歷史的價值是什麼?書名《歷史的教訓》隱含鑑古至今的寓意,其中許多教訓都是歷史經驗的總結,通過格言、定律式的語言高度概括呈現出來,勾勒了歷史與人類生活各方面的關係,體現了作者對人類歷史的巨集觀總體思考。該書共分十三章,包括“猶豫”“歷史與地球”“生物學與歷史”“種族與歷史”“性格與歷史”“道德與歷史”“宗教與歷史”“經濟與歷史”“社會主義與歷史”“政府與歷史”“歷史與戰爭”“增長與衰退”和“真有進步嗎?”全書全景式地展示了各種因素與歷史的關係,博古通今,卓見迭出,引人入勝。它縱覽人性改變國運的痕跡,洞察財富聚斂分流的軌跡,沉思道德塑造社會的力量,字裡行間到處閃耀著哲學家睿智的思想光芒,是一部值得人們靜下心來深思細品的佳作。

人類相對於宇宙時空,只是短短一瞬、匆匆過客,但正是人類的渺小和侷限,如果不保持警惕,學習前人的經驗,我們將重蹈覆轍。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與技術的水平不斷提高,我們越來越清晰地意識到科學的中立性,知識不僅僅只是正面的力量,它如同雙刃劍一般,如果一再努力地擴大手段而忘記改善我們的目標,無異於自取滅亡。感謝歷史上無數的聖哲賢明、政治家、發明家、科學家、詩人、藝術家、音樂家、有共同愛好的人以及哲學家,他們留下了足夠多的文明遺產,賦予人類超越死亡的生命意義,幫助我們擴大自身的理解能力、控制能力、審美能力和享受生命的能力。因此,對我們而言,研究歷史、牢記教訓不僅僅在於對人類的愚蠢和罪惡給以警示,也是要鼓勵人類銘記有價值的先人,同時也激勵著我們儘可能多地收集文明遺產並傳遞下去。

美國的尼布林博士說:“祈求上天賜予我平靜的心,接受不可改變的事;給我勇氣,改變可以改變的事;並賜予我,分辨這兩者的智慧。”如果剛好渴望增長自己處事的智慧,不妨可以嘗試品讀《歷史的教訓》,思考人類的哲學,也許在面臨選擇時會有更加廣闊的思維,更加明智的行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