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人生》讀後感800字

來源:才華庫 2.3W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路遙《人生》讀後感800字,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路遙《人生》讀後感800字

這是我從舊書店買回來後看完的第一本小說,買回的時間經歷了幾個月,由於自己的懶惰,拖沓到現在才看完。

本人看書有一個習慣,在小說看到一兩章後就會先去看看結局怎樣。名著類的書籍從開始就已帶上了悲劇色彩,現實主義的文學沒有那麼多歡樂。我不得不承認,這類小說並不是自己的閱讀偏好,這些也都是逼迫自己看下去,淺淺帶過,囫圇吞棗般。閒暇之餘更願意看些沒有營養的快閱讀文章和狗血小說。

聽到路遙這個名字,首先想到的是《平凡的世界》,之前在學校圖書館看到過這部小說,無論精裝、平裝還是怎麼樣的印刷,都是三冊,怎樣都改變不了的厚度。對於強迫自己閱讀的人來說,這並不是一個理想的閱讀長度,之後畢業了在舊書店再看見路遙,便是這本《人生》。

從市面上的通俗小說的角度來看,這並不是一個好結局。巧珍應該會等著高加林,在高加林再次被下放到農村時,重新與他複合。或者高加林從此走出縣城,與黃亞萍就此落地大城市,巧珍成為他過去的一筆。小說從高加林的角度出發,那麼理應考慮高加林作為“主角”的下場,可這畢竟不是市面上的通俗小說。

如果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高加林為了前途與巧珍分手,和黃亞萍在一起並沒有什麼錯。從他讀書認字的那一刻起,他與巧珍的精神世界就已經不在同一個階層,他對文學侃侃而談,但巧珍只知家長裡短,在高加林進入縣城當上記者的那一刻起,與巧珍之間的距離便已加寬。即使他內心對巧珍還依然存在著豐沛的情感,但這些情感反而更讓他煎熬。如果他是一個足夠自私的人,那在黃亞萍提出邀請讓他去南京時就不會如此備受良心上的折磨,跑到橋洞下痛哭。橋洞下的痛哭,與黃亞萍相處時內心不時出現的停頓,更加體現了他是一個矛盾的人,但前途與情感的選擇,他最終還是牽起了黃亞萍的手。

被下放到農村後,巧珍這時已經成為別人的妻子,但巧珍還是去請求高明樓讓給高加林繼續擔任教學老師。這更體現了巧珍的善良與真誠,與高加林形成明顯對比,就像順德老漢說的那樣:“你丟失了一個金子”。

印象最深刻的話是:“不要抱怨生活,生活是公平的,你應該抱怨自己”是啊,每個人都處在相似的環境裡,有些人成為了自己夢寐以求的樣子,而有些人一直這般碌碌無為。抱怨環境嗎?那為何同樣的環境,人卻百態?終究生活著的是自己。

我們都不是什麼高尚的`人,很難在前途與愛情裡做出最好的選擇,如果是身邊的人,在面臨選擇時,我們也很難勸解他,不要放棄那個赤忱的心,對你赤城的人。

人生往往有許多選擇路口,並不能保證每一次選擇都是正確的,錯過的、未踏出那一步的、漸行漸遠的,最終是否會後悔?停留在原地也是一種選擇。在沒有做出那一步之前,一切都是空白。伸手觸碰得到的只管向前走就是了,而碰不到的,那是虛妄。

小說最終章上寫著並非結局,那最終的結局該是怎樣,想要繼續看下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