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讀後感500字

來源:才華庫 2.88W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學經典讀後感500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學經典讀後感500字

國學經典讀後感500字1

最近,我書包里斯本又多了一份重量,是我最珍惜的國學經典讀本,雖然它個很小,頂多就A4的2/3那麼大,可講述的道理卻非常適用。

比如,什麼季文子行儉,講述的是季文子非常樸素,而仲孫它卻很瞧不起季文子的做法,便去譏諷他,而季文子仍認為他的做法是正確的,經過一番對話之後,季文子把這一件事告訴了仲孫它對的父親孟獻子,孟獻子聽了很生氣,於是讓仲孫它閉門思過七在,最後勤工作仲孫它受到了教育,並以季文子為榜樣,季文子便說:“知錯改錯,才能有所作為啊!”不久,仲孫它被升為大夫。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不要愛虛榮,或是炫耀自己還有就是去奢侈,反而相互一點他的為人更高尚。

再教育比如毛遂自薦,就是說平原君要帶20個賢能之士去向楚國求救,可只選了十九人,這時毛遂走了出來,他告訴平原君,他也願意去,而平原群認為沒有人稱讚過他,如果是賢能之士他自己就會在口袋裡發現錐子一樣快,而毛遂卻認為平原君不有將他放進口袋裡,於是平原君很是驚奇,便帶他去了,果然,毛遂立下了奇功。個故事告訴我們要敢於推薦自己,自己才能有更多的機會去表現自己。這本書講的雖然都是些小故事,可是它們告訴我們的卻是大道理,我不僅會讀書避的故事,還會試著去理解文言文,我們應該多讀一些古文,因為古人真的很聰明!

國學經典讀後感500字2

最近學校給我們推薦了一本書名叫《國學經典》。我雖然才讀了一半都不到,但我深感受益匪淺。

《千里送鵝毛》這個故事是《國學經典》裡的第二個故事,它說得是在唐朝時,雲南一少數民族首領為表示對唐王朝的擁戴,派特使緬伯高向太宗貢獻天鵝。緬伯高在過沔陽河時,他想給天鵝洗個澡,從籠子放出來時,天鵝展翅飛向天空。緬伯高伸手去抓,只抓住幾根鵝毛。禮物飛走了,緬伯高想了一個辦法,將一個精緻的綢緞小包敬獻給了唐太宗。太宗一看,是幾根鵝毛和一首小詩。詩曰:“天鵝貢唐朝,山高路途遙。沔陽河失寶,倒地哭號啕。上覆聖天子,可饒緬伯高。禮輕情意重,千里送鵝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緬伯高隨即講出事情原委。唐太宗連聲說:“難能可貴!難能可貴!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這個故事深深的打動了我,它讓我明白了,做人應該誠實守信,象緬伯高那樣,天鵝飛走了,只剩下鵝毛,就誠實的將鵝毛敬獻給了唐太宗,送給別人的禮物,重要的是情意,而不是禮物本身。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真誠相待,要想別人真誠待你,你就應當首先主動真誠的去對待別人。你怎麼待人,別人也會怎樣待你,你與人為善、真誠待人,別人通常也會如此待你。就如莊子在《莊子。漁父》中寫到“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國學經典讀後感500字3

我是一個愛讀書的人,我看過許許多多的書,今天我就來說說禮儀方面的《三字經》吧,禮儀三字經讀後感。《三字經》,這本書雖然不長,但對我來說可是意味深長啊!

我感受最深的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它是說人在剛出生時,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

但隨著各自生存環境的不同,每個人的性情就會產生差異。每個人都會有一些芝麻綠粒大的壞習慣,只是這種壞習慣在有些人眼裡並沒有引起太多的關注,比如亂扔垃圾,有些父母看見了並沒有嚴肅地進行批評,而是隨手拿走了,這樣下去這個孩子哪裡還有什麼衛生意識啊!而有些父母看見孩子隨手亂扔垃圾之後會很嚴厲地進行批評,不僅要他把垃圾放進垃圾桶,而且還會進行小小的懲罰,比如我媽媽就會罰我負責一週的垃圾清理,受罰當然不是好事情,但是我也因此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還有兩句話我也挺喜歡的:“融四歲,能讓梨。悌於長,宜先知。”它是講漢代人孔融四歲就能讓梨,這種謙讓尊重他人的禮儀,每個人都該先知道。中國是個禮儀之邦,千百年來的這種傳統美德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比如我每一次拿到新玩具都要給弟弟先玩,或者每次有好東西都要讓大人先品嚐。這就是我們生活中的禮儀。古人說:“熟讀三字經,便可知天下事,通聖人禮。”《三字經》,讓我懂得了許多的道理,我喜歡《三字經》這本書。

國學經典讀後感500字4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值得我們學習。《國學經典》這本書正是中國小生國學啟蒙的一本好書。

這本書分行節儉、強自信、講智慧這三個單元,每個單元都由經典要義、故事、生活、實踐和經典誦讀四個部分組成。不僅有名家名言,還有貼近生活的人、事,以及一些膾炙人口的著作選讀。其中如“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早已耳熟能詳,還有的如“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艱辛”也在民間廣為流傳。這本書使國學之精華更接近人們平時的日常生活,讓中國小生更容易理解,方便記憶,能把聖人之訓用在實處。

讀了這本書,不但讓我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行為的規範,更讓我明白了要把這些道理應用在生活中。比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就是警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勤儉節約,不要奢侈浪費。又如“恃人不如自恃也”,就是教育我們要從小努力學習,不斷增長自己的知識才能,增強自己的獨立性;漫長的人生道路上,我們不可能總是依靠父母和他人,而是應該自立自強。

《國學經典》這本書在擴大我們的閱讀量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地塑造著我們的思想、行為。,讓優秀的國學經典始終伴隨著我們健康成長,讓我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傳承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並使之發揚光大!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其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不僅產生了眾多的本土學派,也不斷有外來文化的傳入,這些不同的學派和文化,在矛盾衝突中相互吸收和融合,其中有的豐富了、發展了、壯大了,有的則被吸收了、改造了、消失了。大約從東晉開始至隋唐時期,中國文化逐漸確立了以儒家為主體,儒釋道三家既各自獨標旗幟、同時又合力互補以應用於社會的基本格局。

國學經典讀後感500字5

國學,你是沙漠中的綠洲,給了我期望;國學,你是黑夜中的明燈,給了我光明;國學,你是陽光雨露,沐浴我茁壯成長。國學,是我的最愛。

此刻,我已經跨入了國學的大門,準備去這浩瀚的知識海洋暢遊。國學,能讓我讀聖賢書,立君子品,做有德人,與經典通行,與賢為友;國學能讓我瞭解更多的課外知識,讓我學習做人的道理。讓我們做國學的好夥伴,國學的讀者吧!

《論語》教我們做人要政治磊落,要視仁德;《弟子規》教導我們為人處事的規範;《孔記》告訴我們修身做人的準則;而《大學》教導我們要格物致和……

說實在的,我覺得古人挺幸福的:小時候就有這麼一套叫你怎沒做人的書,使自我不斷改善。“德”是《弟子規》主要講的資料,他教會你如何尊重長輩,愛護小輩,孝敬父母教師,關心兄弟姐妹。時時刻刻都要以“德”為先,分分秒秒都要以“孝”為重,真正的做到尊師重道、尊老愛幼。

學習《弟子規》之後,我感觸異常深刻,因為自我平日裡的一些舉動,使自我對《弟子規》有了更深刻的瞭解。當我讀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的時候,我想到自我,腦子裡浮現出了一幅畫面:在學習的太少太少了!時間抓得不緊;在處事做人上還有很大差距。

記得有一次,我正在聚精會神、津津有味的看著電視,忽然聽到奶奶叫我:“吃飯了彤彤!”而我對著電視機跟奶奶說:“明白了,一會就來。”之後又埋頭看電視,奶奶一而再再而三的催促才來吃飯,這是多麼不應當啊!

國學經典讀後感500字6

國學經典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化的精髓;是華夏沃土燦若晨星的瑰寶;是一根堅韌的紐帶,將形形色色的中華文明之珠串連在一起。亙古歷今,經典名句滋潤了一代又一代華人的心靈,炎黃子孫在“經典”的搖籃中孕育。

我國最著名的國學經典是“四書五經”--《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為四書;《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為五經。《四書五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載體,更是中國歷史文化古籍中的寶典。儒家經典《四書五經》包含內容極其廣泛、深刻,她在世界文化史、思想史上具有極高的地位。

《論語》主要講述記錄了孔子的言論和做人的準則與學識的方法;《孟子》主要講了孟子與其他思想家的爭辯和對弟子的言傳身教;《大學》主要講了弘揚光明的品德;《中庸》主要講了怎樣修養人性;《詩經》中主要記載了各種詩詞曲樂;《尚書》是一本歷史典籍;《禮記》是一本門類雜多的典章制度書籍;《周易》主要講了古時的八卦之術;《春秋》主要記載了魯國的編年史。

作為一個國小生,我不僅僅要學習現代的文學,更應該繼續領略和發揚古代的經典文學,使華夏的精髓得以儲存。國學經典用記敘語言的方式引導著華夏人民做人處事的方法與歷史的傳承,讓人們學會怎樣將書本上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不說將“四書五經”、“四大名著”等文學寶典一一記之,但你心中也必須存有一盞指引你嚮往社會與生活的“明燈”,如果你沒有,那你就是一位盲目前進的徒行者。所以無論你性質如何也應該擁有一盞“明燈”。

而“明燈”出現的唯一途徑就是--探索國學經典的奧祕與神奇,併發揚它,使它得以儲存。

國學經典讀後感500字7

《國學經典》這本書在擴大我們的閱讀量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地塑造著我們的思想、行為。,讓優秀的國學經典始終伴隨著我們健康成長,讓我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傳承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並使之發揚光大!

國學是我們中華民族豐富的傳統文化瑰寶,傳承國學有利於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質,使人們共享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接受教育,提升境界。現在就請你跟著我們一起進入這詩歌的世界吧!

通過誦讀國學經典文章,讓我在這很美好的春天裡感受別一樣的情懷。古代的詩人們也寫了不少讚美春天的詩呢!我知道不少呢!比如說《詠柳》、《早春》等等。《詠柳》這首詩抒發了作者對於春天的讚美之情,借柳樹來抒發春天的美。其中“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這句是把二月的春風比作了剪刀,多恰當的比喻啊!

我不僅瞭解了春天的詩歌,而且也學到了不少夏天的詩歌呢!就說《小荷》吧,詩人把初夏到來的時候寫的惟妙惟肖。荷花剛開始的時候在詩人筆下變得更美了。“小荷才露尖尖角”就是荷花剛剛開的時候樣子。

夜晚來臨,月亮也隨之出來。讓我們來看看詩人中的月亮是怎樣的吧。《中秋月》、《關山月》這些都是描寫月亮的詩歌。讓人感覺到空中皎皎明月的美麗。

總之,詩歌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意識絢麗的奇葩,他的無窮魅力值得我們長久而深入的探究。

國學經典讀後感500字8

《大學》是孔子及其門徒留下來的遺書,是儒學的入門讀物。《大學》這本書讓我感受最深的一句話就是“君子必慎其獨也”,這句話告訴我們,君子在獨處獨知的時候也一定要言行謹慎啊!

讀了這段話,讓我想起了南北朝時期的一個故事。

南北朝時期,齊國有一個叫甄彬的人,有高尚的品質和出色的才能。有一次,他用一束苧麻到荊州長沙的當鋪作抵押換錢,後來贖回苧麻時,發現在苧麻中包著五兩金子。甄彬看到金子後二話沒說,立即送還當鋪。當鋪的人非常吃驚,於是用一半金子作為酬謝,並讓甄彬把名字詳細的告訴他,兩人往復推辭了十多次,甄彬堅決不肯接受。從此,甄彬還金的美名遠播。

甄彬在別人不知道的情況下,把金子還給了當鋪,就做到了“慎獨”。《大學》中說,君子必慎其獨也,因為君子在人前人後表現如一。而小人正相反,常常是人前一套,人後一套。通過學習《大學》,我知道了,要做君子,不當小人,自己在獨處獨知的時候也要做到“慎獨”。比如,在朋友家,如果看到喜歡的玩具,不能偷偷拿走。在商店裡如果看見了喜歡的文具,又沒有帶零花錢,不能趁店主不注意偷偷拿走。

學習《大學》,讓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學到了許多其他書本中學不到的知識。今後,我要好好學習,做一個好孩子。

國學經典讀後感500字9

“學而優則仕”,取得一定的成績就得給予相應的官職,否則便是重視不夠關懷不到。當然,沒有一官半職也無法說明你取得了成績。正是這一句辛辣的書評吸引了我,從頭至尾,一氣呵成!

書中對人物的刻畫可以說做到了極致,心理描寫更彰顯了人物百態,然而讀罷給我最深的感覺卻是:這裡不是校園。沒有莘莘學子的朗朗讀書聲;沒有青春校園的生機和活力;沒有學術論壇的筆劍爭鋒。

這裡是一個工廠,專門負責生產經營的地方;這裡是一個圍城,城裡城外的`人們各顯神通;這裡更是一個集市,到處都是呼喊叫賣的聲音。

文章還在陸續的連載之中,我還沒有讀到故事的末尾,我不知道文章的作者會以什麼樣的結局來結束這所謂的大學。暫且不去談那些領導們的爾虞我詐、勾心鬥角,杜小春的見異思遷,高歌的形骸放蕩,馬長有的拾階而上,這哪裡是大學教師的模樣!

正如一位網友評論的那樣,到底是我上了大學,還是大學上了我?在這樣的校園裡,這樣的潛規則作用下,我不禁感到非常的悲哀。文章開頭的杜小春很像現實中的我,所以讀到她出現的地方,我是一路同情,直到我再也不能忍受——因為我知道,我是永遠不會成為杜小春那樣的人。我可以與名利無緣,我可以生活得辛苦貧寒,但我要永葆我心中的明燈不滅,走過悠長的黑暗,迎來的定會是燦爛的黎明。

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人生最好的境界莫過於此吧!

國學經典讀後感500字10

上國小後,我一直非常喜歡《中華誦·國學經典誦讀》這本書,它每學期的文章都不同,每次讀完後我總是感想很多,受益匪淺,現在我就和大家一起慢慢來分享吧!

《國學經典誦讀》裡記載的都是我國曆史上流傳下來的許多精美華章,內容很豐富,既有最美的古典詩詞以及《弟子規》、《千字文》、《三字經》等經典,又有《論語》、《孟子》、《大學》等諸子典籍。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每個單元后面的《千字文》,儘管每期書上選登的都只有短短几個字,卻字字是經典,內含著很深刻的道理。比如在三年級上冊的第十六篇《千字文》中僅有“尺璧非寶,寸陰是競”八個字,它的意思很容易理解,就是“美玉不能算是真正的寶貝,即使是片刻時光也要努力爭取利用”。但通過這簡單的八個字它卻告訴了我們這樣一個終生適用的道理:在這個世界上,很多東西都是有價的,可以用金錢來衡量,但只有時間是永遠也買不來的,失去了,就永遠不會再來。所以,必須好好珍惜時間。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現在我已經是一名三年級的國小生了,我一定要懂得時間的寶貴,好好珍惜,充分利用每一分每一秒來做有意義的事情。上課時專心聽講,下課後認真完成作業,空閒時多讀各種像《國學經典誦讀》這樣有益的課外書,還要合理安排時間,把我的圍棋和乒乓球愛好堅持下去,爭取做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孩子。

國學經典讀後感500字11

“讀書不覺已早春,一寸光陰一寸金。”作為中學生,學習是我們的首要任務,時間也就成了我們學習的強有力的保障。我們青春正茂、朝氣蓬勃,時間就是我們的生命,為了美好的未來,我們就要珍惜時間,努力學習,不要造成“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髮放會讀書遲”的遺憾。

節 儉

“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勤儉節約,應從小事做起。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21歲中進士,前後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間他總是注意節儉,常常精打細算過日子。公元1080年,蘇軾被降職貶官來到黃州,由於薪俸減少了許多,他窮得過不了日子,後來在朋友的幫助下,弄到一塊地,便自己耕種起來。為了不亂花一文錢,他還實行計劃開支:先把所有的錢計算出來,然後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錢全部分好後,按份掛在房樑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為全天的生活開支。拿到一小份錢後,他還要仔細權衡,能不買的東西堅決不買,只准剩餘,不準超支。積攢下來的錢,蘇軾把它們存在一個竹筒裡,以備意外之需。總之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艱苦奮鬥是我們黨不斷取得事業勝利的法寶。經過歷史的積澱,勤儉節約、艱苦奮鬥已經成為一種精神品格和民族象徵。

國學經典讀後感500字12

話說,道是不可以片刻離開的,如果可以離開那就不是道了。

在中庸裡,有兩種人,一種受中庸思想的洗澈,做什麼事學會合度適中,做事有底線、有原則,這種人道德修養高“君子”。一種違背中庸思想反向而行,做什麼事不小心、猜忌心重、不穩重最後一事無成“小人”。

難以把持的中庸德行。中庸思想的薰陶是一個很長的過程,通過學習、反思而得到,學習中庸思想,獲得中庸品行。行是實踐,明是認知。中庸之道,聰明的人過頭自以為是,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世間萬物都是理開頭,有理當先,無理當後,做事的時候,要給自己自信,不要太過自卑,對於消極的思想要去除,對於積極的思想要推薦。

善於向人學習,光明正大發揚正能量。一個人在學習上遇到問題不懂時,向他人請教,經長時間積累,知識便加多,這才是成功之人。懂得欣賞別人的人,往往是勝利的人。中庸的立身之道。聰明的人不是智慧過高的人,而是做事小心翼翼,懂得保護自我,自己的利益大於一切,首先守護自己的利益,再去管他人。有的人說自己很聰明,可是,最後聰明反被聰明誤,做了太多的誤事。

一個人,做事以道德原則,往往可以使他走明確的路;一個人,做事以道德原則,往往可以使他有明確的方向;一個人,做事以道德原則,往往可以使他心靈開闊。懂得牢牢抓住,這種抓住是有道理的,沒有違背道德是有益的。中庸之道,不是輕易可以做到的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能以取巧之心去面對。中庸之道,是遙不可及的、深遠的。

通過讀《中庸》我知道了中庸是人心、道心的把持者。帶著虔誠的心,學習中庸之道吧!

國學經典讀後感500字13

我國文學博大精深,在歷史長河中有許多的名著,可謂是國之瑰寶。而我們學校為了引導我們從國學經典中領悟國學精髓,就安排了我們去讀《大學》這本書。

人類文明發展到了現代,當物質極度豐富的時候,人們更容易喪失了自己的本性,"心被物轉",越來越關注物質的重要性。技術文明愈發達,精神文明愈墮落,有如一把秤的兩頭,要做到比重平衡,非常不易。對於儒家孔孟學說"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的先賢明見,在我們現在的社會環境中,的確有重新認識、深思的必要。

古語說,"知人先知己",就是說人應該認識自我,知道自己是幹什麼的,先做什麼,後做什麼,該前則前,該後則後,前後不能顛倒。安份守己,按層次、級別盡職盡責,不越軌,不越級,不犯上作亂,把個人的道德修養應用於工作、生活當中,就會安定團結,興旺發達。

智中出禮,用禮來約束自己,做到克己復禮,誠於中,形於外。禮中出義(勇),義中生仁。仁、義、禮、智總歸一信(五德)。學以致用,使自己不斷提高,敢於攀登。一生無怨無悔,不半途而費,好好的做下去,做到至忠至孝,天人合一,就是真正的得道成聖。

仁、義、禮、智、信是人之根本,人以德為本。家庭和睦,社會和諧,天下太平,人民真正幸福!!!

《大學》這本書我們知道了對國家要盡忠,對朋友要義氣,對長輩要盡孝,對身邊的人仁慈。還了解了許多古代的名人故事,使我大飽眼福。

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令我終身難忘!

國學經典讀後感500字14

最近在班級內掀起了閱讀《國學經典》的高潮,學生們讀得津津樂道,我也是樂此不疲。,每每端起這本書,就會開啟我一天的好心情。開啟書本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幾個醒目的大字。這使我不由地想到了歷史上那句:半部論語治天下,就這樣,我感受到了國學的魅力。這裡有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這裡有五經:《詩》、《書》、《禮》、《易》、《春秋》;這裡有《國語》、《左傳》、《資治通鑑》;這裡有“莊子”、“老子”、“韓非子”;更有《楚辭》、《李太白集》;還有《三字經》、《千字文》、《朱子家訓》。從“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從“天無私覆,地無私載”到“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一本國學誦讀完美的詮釋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文化不斷豐富、繼承、發展,最終形成了燦爛的中華文明。

《國學經典》中給我感觸最大的是《論語》。但是我認為《論語》中的所謂的“君子”和“小人”是一個純概念化的名詞,所說的君子是一個理想中的完人,是我們推崇的道德規範的化身,是做人的榜樣,是修身養性的最高境界。小人言行是做人的反面教材,是修身養性的過程中努力摒棄的糟粕。

隨後,我又讀了于丹教授的精闢講解,她的講解給我帶來很大的啟發,讓我明白了做人要:踏踏實實地做人、認認真真地工作、以誠相待地交友;學會放棄、學會捨得、學會寬容、學會立志等等,這樣,會使我們自己變得完美、強大,才會更容易地接近成功,才會享受生活的美滿與幸福。以後一定要再細細品味幾遍,相信一遍會有一遍的收穫!

國學經典讀後感500字15

誦讀經典能夠讓我們積累名言名句,還能教我們做一個品格高尚的人。因此,學校也要求我們誦讀經典,增長知識,弘揚傳統文化,提高思想境界,做一個有用的人。

讀了這麼久的經典,我最喜歡的是孔子的弟子司馬牛及子夏之間的一段對話。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無兄弟乎?”意思是說,司馬牛憂愁地說:“別人都有兄弟,只有我沒有。”子夏說:“我聽說過,生死有命運主宰,富貴在於天意。君子只要認真謹慎而沒有過失,待人謙恭有禮,天下的人都是自己的兄弟。君子何愁沒有兄弟?”

如果你表現很謙虛,恭敬,非常有禮貌,大家肯定都會喜歡你,但是如果你表現出一副自高自大,看不起別人的樣子的話,那就沒人會理睬你,更沒人會喜歡你。記得有一次,我在數學考試會考了全班第一,我便在班級裡不停地炫耀,還對他們說:“看,我厲害吧!”結果所有的同學都不理我了。我真是自討沒趣,只好灰頭土臉地回到了座位。我默默地想,以後不能驕傲自大了,要謙虛待人。

朋友之間也應該互相幫助,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不能在朋友有難之時坐視不管,甚至嘲笑別人。記得有一次,我在樓梯邊摔了一跤,腿上的皮破了,還流出了血。我的同學看見了,立刻走過來,把我扶了起來,又扶我進教室,再拿出乾淨的紙巾,小心地幫我擦拭傷口。我的內心不由地湧起一股暖流,傷痛彷彿也減輕了許多。

自從讀了經典後,我從中懂得了許多道理。只要我們誠心對待別人,就能得到別人的信任,只要我們經常幫助別人,就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同學們,讓我們讀更多的經典吧,讓我們變得更充實,更聰明,更有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