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今寓言》讀後感

來源:才華庫 2.57W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國古今寓言》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中國古今寓言》讀後感

這學期,我利用幾個節假日,讀了鄰居趙奶奶送給我的《中國古今寓言》這本書。

從書中我瞭解到,中國寓言文學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自先秦以來,可謂名家輩出,佳作如林,膾炙人口的寓言精品,燦若秋夜繁星。許多精湛的寓言被古人凝鍊成了一條條精警的成語,如諱疾忌醫、葉公好龍、高山流水、杞人憂天等等,它們一直沿用至今。這些成語都具有極強的表現力,是其它國家的寓言比不上的。

這本書中有一篇古代寓言讓我特別欣賞,名為“得不償失”。

趙簡子要攻打齊國,行軍時他警告士兵們反對這次軍事行動者,格殺毋論。可有個叫公盧的武士,每次看見趙簡子都會發笑,趙簡子問他為什麼,他給趙簡子講了一個故事。他說,自己小時候去採桑葉,看到鄰居家的`丈夫去調戲漂亮的桑女,碰了一備鼻子灰不說,連妻子也離開了他。趙簡子聽後立即收兵回國。

讀完這個寓言,我掩卷深思,心想:公盧真聰明,“指丈夫說簡子”,既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又巧妙地“說”了趙簡子。趙簡子如果真的發兵齊國,那真的是得到的抵不過失去的。所以,這個故事給我的啟示是,我們做事時要權衡利弊得失,不能只圖一時而不顧後果。

還有一篇名叫“喜鵲老師”的現代寓言,我也很喜歡。

這個故事的大意是:喜鵲做的巢很好,很多鳥兒都向它請教,於是它就給大家做示範,可喜鵲做巢時,畫眉、老鴉、麻雀等鳥兒都不虛心,只學了一半就自認為學會而各自回家了,只有小燕子仔細觀察,認真學習全過程,最後做了個實用、好看的巢。學習要虛心勤奮,要有始有終,學成之後要親自實踐,只有這樣才能把本領學到家。這是我讀這則寓言後所得到的體會。文中有很多這樣的故事,生動而又有趣。

讀小故事,懂大道理。《中國古今寓言》讓我獲益良多,而且我也知道了我國古代寓言是世界三大寓言體系(另外兩個是古印度寓言和古希臘寓言)之一,很值得驕傲吧?

我喜歡這樣的書,它讓我增長智慧。希望大家也都能閱讀一下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