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的讀後感三篇

來源:才華庫 1.85W

讀書時要深思多問。只讀而不想,就可能人云亦云,淪為書本的奴隸;或者走馬看花,所獲甚微。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論語》的讀後感三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論語》的讀後感三篇

《論語》的讀後感1

讀《論語》使人知仁義。孔子說“仁者愛人”,“仁”就是愛別人,一個人愛別人,才叫愛心。成就別人才是無私。“仁”也就是愛自己,世上沒有隻愛別人不愛自己的人,連自己都不愛的人,哪裡能愛別人呢?

仁義必須是快樂的,否則,必將要與人性背道而馳,不會是真的仁義。真的仁義出自真心,所以就會真正的快樂。人生真正的成功必然要伴隨快樂,如果一個人的財富,名利,各項成就,不能給你帶來快樂,那麼這些東西還有什麼價值呢?由此,我們要學孔子的快樂主義和包含的快樂人生觀。

聯合國21世紀教育委員會提出21世紀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做人。而“學會做人”是四大支柱的關鍵和核心,也是教育的目的和根本。學會做人,這是我們每個人都要面對的問題。不管一個人有多少財富,多少知識,如果不懂得做人的道理,這個人最終不會獲得真正的成功和幸福。

那麼我們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學習並實踐做人的道理,學習孔子的人生觀?

在不同的時期、通過不同的視覺學習了《論語》,這也讓我懂得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比如人在一生中遇到的困境與不如意的事很多,我們如何看待它們,在《論語》中就能找到答案。

人這一生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不如意的事情:《論語》中說到,有一天孔子的學生司馬牛憂傷地說:別人都有兄弟,偏偏我沒有。孔子的另一個學生子夏就說:“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這代表了《論語》所倡導的一種價值觀念:人首先要能夠正確地面對人生的遺憾,要在最短的時間裡接受下來。每個人相對與他人都有不如他人的地方,或者某天不如意的事情“砰”地降臨在你的身上。

如去年的地震中的青海玉樹人,特大山洪泥石流的甘肅舟曲人。他們(她們)有的瞬間失去了父母、兒女、兄妹等親人;有的瞬間失去了熟悉的家園,這時要他們(她們)用怎麼的心態來面對?!天災,人們無法預見、有時又無法避免。在天災已經發生時,只有去接受它。不要過分地糾纏在裡面,整日呼天搶地,這隻會加重你的苦痛,就像魯迅筆下的祥林嫂一樣。

《論語》中告訴我們的第二個人生態度就是儘自己的可能、用自己的能力做事去彌補遇到的遺憾。

災害已發生、悲劇已上演、迅速地正確面對這些困苦,思考如何去減少損失、重新站起來。此時,支援我們站起來的是內心的淡定與坦然。在現實中,我們看到重建後的汶川,人們一片忙碌:人們紀念逝去的親人、重組新的家庭、修補破損的房屋、生育新的生命。通過用自己的能力去“做事”,汶川的人們漸漸地彌合心裡的傷口,去逐漸減輕心靈的苦痛,通過勞動,汶川重新獲得了新生。《論語。憲問》中談到“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如果你心懷很敞亮,內心很仁厚,你就有一種坦然的勇敢,去直面你的悲痛與遺憾。當一個不幸降臨了,悲痛是難免的,而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它儘快過去,這樣我們才能騰出更多的時間去做更多有價值的事情,我們才會活的更有效率,更有好心情。這就是《論語》中所提倡的“坦蕩蕩”的心境。

此外,還要加強自身的修養。除了樹立明確的目標之外,還需要良好的習慣作為約束自我和提升自我的手段。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也就是說:我每天必定用三件事反省自己,替人謀事有沒有不盡心盡力的地方?與朋友交往是不是有不誠信之處?師長的傳授有沒有複習?”曾子所說的“三省”說了兩個方面:一是修己,一是對人。對人要誠信,誠信是人格光明的表現,不欺人也不欺己。替人謀事要盡心,盡心才能不苟且,不敷衍,這是為人的基本德性。修己不能一時一事,修己要貫穿整個人生,要時時溫習舊經驗,求取新知識,不能停下來,一停下來,就會僵化。而這一切都通過“每天反省”這一習慣來支撐和維繫,使個人的修養日漸完善。

當個人的修養到達一定程度後,他的思想和人生就會發生迥於常人的變化。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時常在生活中總結體驗,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知音來相聚,不是很快樂嗎?沒有人瞭解自己,並不煩惱怨怒,這不才是君子嗎?這是何等高尚的境界啊!而這一切都不是虛無飄渺的,而是可以通過提高自身修養而實現的。

思想修養的提高不僅關係到個人,也是與社會有著密切的聯絡的。“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一個對人謙恭友愛的人,很少去做犯上作亂的事情。每個人都能如此,那我們的生活環境和社會秩序無疑就非常安定了。

再大而化之,國家的治理與安定也和為人的基本修養有關。“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就是說,治理一個大國,就應當嚴肅認真、恭恭敬敬的對待自己所從事的工作;講求信用,節省開支,不奢侈浪費;對百姓有仁愛之心,在合適的時間調動不同的人幹不同的事。除去統領者的特殊身份,其中有不少要素(嚴謹、守信、節儉、仁愛)都是與個人修養密切相關的。由此可見,治理國家也是從提高自身修養的基點開始的,的確是值得重視的大事。

如何做人,是一個終生的課題。《論語》告訴我們許多為人處世的道理,這是一座思想的寶庫。認真地研讀,細心地體會,努力地實踐。我們的境界必將得以提升,我們的人生一定會產生積極的變化。

讀《論語》令我受益匪淺。今後,我還要更加細讀《論語》,細讀這中華悠悠千年的智慧,讀懂這其中的做人道理與處事方法,品嚐這暖暖的心靈。

《論語》的讀後感2

經過這一學期的學習,在老師的詳細講解下,加上自己對《論語》研讀,對於論語有了更系統、全面的認識,對其中所滲透的孝道的感悟也更加深切了。

課堂上,老師經常用一個個通俗易懂卻震撼人心的小故事對《論語》中孔子的一些為人處事作了經典的詮釋。還通過觀看電影《孔子》,使我們對幾千年來的傳統文化有了一個再認識,也使孔子的形象在我們的眼中變得清晰、親切而溫暖。這對我的生活觀、為人處事觀、教育教學觀等各方面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孝,是中國文化中最悠久、最根本、最重要而且影響最為深遠的中華傳統美德,是個人修身之道。我們每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不可能擺脫三種人的關係,那就是長輩、平輩、晚輩。而孔子所向往的就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即希望自己能做到讓老人得到安頓,讓朋友對自己信任,讓年輕人對自己懷念。這其中,擺在第一位的就是孝。孔子認為,孝是一切道德規範的根本及其發展的前提。就我們個人而言,孝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質,體現在君子的品德中,是內心真實情感的自然流露。而《論語》中的孝義也是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們的道德和意志品質的形成。《論語》呼籲天下的兒女尊重父母,及時行孝,對於我們現代人而言,具有非常大的現實意義。下面,讓我們走進《論語》,感受其中的孝義。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就是說父母健在的時候,觀察他的志向,父母去世了,就要觀察他的行為,三年不更改父母的為人之道,那麼他的行為就能算是孝了。所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往往父母對我們的影響也是潛移默化的,在父母去世之後,依然謹記父母的教導,那他就算是孝子。

子曰:“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就是說父母在的時候,不要出門遠遊,如果非得要遠遊在話,就要有一定的方向。近年來流行過年出去旅遊,對於這種做法,大家的觀念也不同。而我認為,過年就是家人團聚的日子,我們應用更多的時間陪父母在一起,不要等到父母不在了再取追悔。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就是說父母的年紀是不可以不知道的事情,我們一來對他們的壽命感到喜悅,一來又時時刻刻為他們的衰老而擔憂。通常,父母會把我們的生日記得清清楚楚,給我們慶祝,讓我們每年都過一個開心快樂的生日。然而又有幾個人能記清父母的生日呢?又有幾個人能在父母生日這天給他們慶祝?父母的要求不多,哪怕是一條簡訊、一個小禮物、一句問候、回家的一杯水、一個小舉動,就能讓他們非常開心。

當然,對於父母來說,生日是喜憂摻半的,喜的是父母高壽,得享天年,做兒女的現在還有機會孝敬他們;憂的則是父母年事又高了一歲,我們還有多少時間能夠陪在父母身邊盡孝呢?我們還能夠有多少心願真正來得及完成呢?也許,現在的我們並不能完全體會這句話,我們可以看現在父母給爺爺奶奶過生日的樣子。他們更多地是擔憂,因為我們能做的'太少,父母能給的太多。所以,這個世界上,有一種至深的悲愴叫做“子欲養而親不待”。等到那一天,不管我們再怎麼追悔,一切也來不及了。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以為孝乎。”是說,子夏問什麼是孝,孔子回答說,孝之難就在於孝敬父母的時候的臉色一定要和顏悅色。有好的食物,要首先拿來孝敬父母。今年來,子女不孝的醜聞也經常搬上新聞,對於生我養我的父母,我們欠父母實在太多,唯有在我們懂事之際、父母有生之年盡足孝道才能報答父母的恩情。什麼是孝?在我看來,能讓父母天天開心就是孝。我們盡力做到父母滿意,生活裡多關心父母,這些並不是難事,但在父母看來,卻十分欣慰。

《論語》的讀後感3

讀聖賢書,立君子品,做有德人。

幾千年的中華文化,沉澱在一本散發著油墨書香的《論語》之中,任憑他在歲月的風箱裡被剝落的斑駁朱漆,任憑他在時間的長河中刷洗的一字不剩,然而這其中的靈魂所包含的所有美麗文化都以他安詳的姿態靜靜的躺在那泛黃的紙張上。像陽光,播撒我心中知識的種子;像雨露,滋潤我向善的靈魂。

讀《論語》,本只是為了完成老師看好書,寫感想的任務,可看著看著竟在書中發現了一個個靈魂,一個個穿梭於“仁”、“學”、“君子”與“小人”之間的靈魂。我還看見了一個“君子坦蕩蕩”的孔子,一個“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孔子,一個“剛、毅、木、訥”的孔子,一個“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孔子,一個“事父母能竭其力”的孔子,一個……

孔子是很講究學的,在他的《論語》中就有學而篇。“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告訴我們“學”與“思”之間的相輔相成:“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告訴我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樣的學習態度才會進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告訴我們其實學習也是一件十分快樂的事,重要的是把握好自己的心態;“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告訴我們要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捨地治學:“溫故而知新”告訴我們學了就要重新再複習一遍才能學到更多的東西……

同樣的,孔子也是個孝子,大愛存在他的心中,不只是對人民的博愛,還有對長輩們的孝愛。可是如今的人們漸漸地對孝這個字的認識越來越淡薄,原本閃光的字眼逐漸褪色逝去了原本的光彩,而人也就因此這樣墜入了一個他們自認為的美麗卻又失重的世界。孔子說:“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這句話完全顛覆了平日裡人們眼中的孝子形象。也許你以為孝就是聽父母的話,幫父母幹活,有好吃的就給他吃,那你可就大錯特錯了!孝,是在心理上的安慰,而不是物質上的豐富;是對得起父母的期望,而不是為了他們的期望而去做一些損害道德的事情;是愛自己,而不是不顧自己的安危讓父母擔心、憂慮。

在《論語》中有一句話令我深思熟慮:“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是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才能,就是我們班這個小小的集體也會有“姚明”“王羲之”“達芬奇”“宋祖英”“華倫庚”“冰心”等。有的人學習不好,可是籃球卻是動若脫兔;有的人體育不好,可是書法卻是龍飛鳳舞;有的人書法不好,可是繪畫卻是栩栩如生;有的人繪畫不好,可是唱歌卻是娓娓動聽;有的人唱歌是五音不全,卻是滿腦子的數學;還有的人對數字一點兒也不感興趣,倒是寫起作文來便妙筆生花了……

都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話不假啊。每個人的優點都值得我們去學習,每一個不起眼的普通人都能夠成為我們的良師益友,教導我們,使我們更上一層樓。我們要多向我們身邊的所謂平凡人學習他們好的一面,就像是置身在一片樹叢中的一小株嫩苗,在旁邊許多的植物滋養下茁壯成長,並且長成一棵堅韌不拔的大樹。樹之所以高大,因為有了嫩苗;山之所以偉岸,因為有了石子;海之所以壯闊,因為有了水滴;人之所以閃光,因為有了那些所謂的平凡人!

《論語》是道德與智慧的凝結,是中華文明的匯聚,是一位諄諄教導的老師教會了我們為人處事的道理,更是引領我麼向上的階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