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讀《水滸傳》有感範文

來源:才華庫 5.95K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學讀《水滸傳》有感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學讀《水滸傳》有感範文1

好漢林沖被奸佞誣陷卻無處伸冤;曹蓋等人在綠林打劫的卻被稱為好漢;英雄魯智深行俠仗義卻落得個落荒逃跑的命運;粗莽漢李逵這種濫殺無辜的人也能在江湖中立足;梁山好漢本以佔山為王,且力量足以和朝頂對抗,為何還要替朝廷出力,導致最後梁山落了個淒涼的結局……

這些都使我不解,我不明白施耐庵為何要這樣落筆。

我在疑惑之餘,被裡面的故事情節深深得吸引,我廢寢忘食、夜以繼日得讀完水滸傳,讀到第三遍時,才明白作者的深意。

讀完《水滸傳》,我才明白了其中的“荒唐”。

這些荒唐,是當時那個朝綱、民不聊生的社會造成的。

正是朝廷、徽宗昏庸、小人當道,才有了好漢林沖被高衙內和好友設計陷害,流放路上受盡折磨,幾次三番地遇險,差點丟了性命;正是當時社會民不聊生,老百姓處於水生火熱之中,才有人打著“劫富濟貧”的旗號搶劫官府、富商,並受到尊重;正是那個社會朝廷力量日益變弱,遭遇內憂外患的局面,才有各地好漢揭竿而起、佔山為王,與朝廷作對。

不過也正是那個社會,那個社會的忠君報國的主流思想,才導致了宋江掌權後,要把梁山這艘船駛向朝廷,像皇帝靠岸。

但是那個奸佞當道的朝廷、昏庸無能的皇帝卻不是梁山的港灣,所以,梁山最終被小人所滅,真是嗚呼哀哉!悲哉!

大學讀《水滸傳》有感範文2

《水滸傳》被譽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施耐庵所著。講述了梁山泊一百零八將的故事,情節曲折,充滿了蕩氣迴腸的英雄氣概。梁山泊一直劫富濟貧,同時也為朝廷作出了貢獻,但最後卻被奸臣所害,以悲劇收場,讓人可歌可泣。

《水滸傳》是圍繞宋江帶領一批起義軍發展壯大到失敗的過程來寫的。而“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這句話說的正是梁山泊上的英雄好漢,有行者武松、花和尚魯智深、黑旋風李逵、小李廣花榮、豹子頭林沖、智多星吳用等等,他們有的粗俗豪放、暴躁固執,有的性情耿直、重情重義,有的聰明伶俐、足智多謀,有的仗義疏財、大公無私……只要是梁山上的人,都是真英雄、真好漢。但是在書中,也有像吸血鬼一樣的統治者,例如高俅、蔡京、樑中書、蔡九知等等,都讓人恨之入骨。

《水滸傳》中,將世界上所有的俠士豪情和英雄氣概都寫得淋漓盡致。書中的一百零八將更是讓人印象深刻。我最記憶猶新的就是智多星吳用了,別聽他叫“無用”,其實他可厲害著呢,在梁山泊上還是個軍師呢,可見深得大家的尊重。他為晁蓋獻計,用酒藥麻暈了青面獸楊志,奪了那樑中書送給蔡京慶賀生辰的十萬貫珠寶;宋江在潯陽樓吟反詩被抓時,設計劫了法場,將戴宗和宋江一起救了出來;盧俊義、石秀被關進大名府死牢時,吳用設計放火燒了翠花樓,奪下了大名府死牢。這些事蹟都證明了吳用的聰明才幹,真不愧為“智多星”。

其實《水滸傳》中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有很多:機智勇敢、知錯就改、忠心耿耿、仗義疏財等等,但最可貴的還是——講義氣,說到做到,書中也充分體現了講義氣,說到做到的重要性。

《水滸傳》不單以情節的生動緊張取勝,還有較豐富真實的細節描寫,它確實是一本非常耐人尋味的好書。看了《水滸傳》這本書,我更好地領略到我國古典文學名著的藝術魅力,也更加喜歡閱讀古典文學了。

大學讀《水滸傳》有感範文3

《水滸傳》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是作者施耐庵花了多年的時間嘔心瀝血完成的一部著作,書中精彩的內容像磁石一樣把我牢牢地吸引住。

整個故事跌宕起伏。梁山泊好漢行俠仗義,後來全體招安,歸順國家,幫國家打敗了國虎、方臘等農民起義軍,定平戰亂。在攻打方臘起義軍時,許多好漢戰死,宋江被高俅、童貫、楊戩、蔡京這四個賊臣毒害,吳用與花榮也自殺身亡。故事悲壯感人,催人淚下。

故事人物眾多,情節複雜,背景恢巨集,社會形態扭曲,作者通過自己的努力將這樣的故事寫得有聲有色,婦孺皆知,將一百單八將鮮活地展現在我們眼前,真是一個奇蹟!

這一本書中的好漢都可以用“忠義”兩個字來形容。忠,梁山泊好漢們都忠心耿耿地和頭領宋江殺富濟貧、抗拒官府、打抱不平,這從梁山好漢第一次招安可以看出。天使道:“除宋江和盧俊義其他好漢都可赦免。”花榮大怒:“不赦免宋江,決不投降。”一箭射死天使。這點足已看出好漢們對宋江忠心。義,梁山泊好漢都打抱不平,行俠仗義,從魯智深打鎮關西可看出。魯智深原名魯達,有一決魯達與李忠喝酒,見一婦兒和一老頭啼哭,問了得知鎮西關要這個婦人做妾,後以將其打走,雖然他與這一婦人非親非故,卻義氣十足,他找到了鎮關西,並三拳把給打死了,這怎麼不能看出梁山泊好漢是多麼有義氣?

《水滸傳》也寫出了宋朝黑暗的制度,是一個賊臣當道的社會,地主收刮百姓,百姓沒有一點民主。讓我明白了我們生活的現代社會主義生活是多麼幸福,文明、民主、富強,是一片光明的社會,我會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生活,心存忠義,好好學習,以後為我們國家多做貢獻。

已經讀完了這本文學著作,但書中的精彩片段仍在我腦海中浮現,讓我慢慢品嚐回味……

大學讀《水滸傳》有感範文4

“就因為衣服肆無忌憚,今天在草澤看到了七雄。”你讀過嗎?水滸傳?我強烈地感受到了古代英雄的英氣和品格。

《水滸傳》年,108個勇士是兄弟,為了朋友赴湯蹈火。他們與朝廷的對抗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統治階級的黑暗和腐敗,讓我深刻地理解了當時社會的複雜和普通人生活的艱辛。

其中,我最喜歡的角色是吳用,雖然不如青面獸楊志強壯;也不像宋武的堅強性格;但是,他深諳此道,學識淵博,足智多謀。經常拿自己和諸葛亮比,名字叫“突出老師”,被人稱為“足智多謀”。是梁山起義軍中知識分子的代表,是梁山起義軍的軍事家,是基層人民智慧的體現。

吳用曾經為晁蓋出力,智取生辰班,打倒青面獸楊志,帶走京中名府樑中書送給蔡太師過生日的金銀珠寶十萬件。宋江在潯陽樓讀反詩被抓,和戴宗一起被帶到刑場。待欲斬之時,吳以權謀劫賜田,救了宋江、戴宗。武慣破連環馬,發兵偷甲,騙徐寧上梁山。他一生屢立奇謀,屢立戰功。

不過我覺得吳用也有一些缺點,就是太執著於名副其實的宋江。因為宋江要“招安”,整個梁山都被利用了,108英雄被派去鎮壓農民起義。結果只剩下36個勇者,法院就利用這一點實施謀殺。他壯大了梁山,卻親手滅了梁山。他又因為李悝jy的臉而毒死了他。所以我對宋江的印象不是很好。因為他的意志,整本書的結局成了悲劇。宋江被殺,吳用上吊,讀來可惜。

雖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但我認為我們青少年應該讀《水滸傳》:它反映了人們反對封建經濟中的貧富懸殊,反對封建社會的階級剝削和政治壓迫。這是對封建地主階級統治思想的宣戰,反映了被壓迫人民的願望,與我們現在的社會恰恰相反。

大學讀《水滸傳》有感範文5

要問中國哪幾本書最出名?非中國四大名著莫屬。中國四大名著的版本五花八門,有繁有簡。這四本書中,我最不理解的就是《水滸傳》了。於是,這幾天,我又重新品味了這一本流傳千古的書籍。

《水滸傳》是我國最早的一部白話長篇小說,也是形象真實的`描寫農民起義故事的章回小說。書中栩栩如生的刻畫了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漢的形象,描寫了北宋末年朝廷腐敗,百姓民不聊生,宋江等好漢奮起反抗啊、舉行起義的故事。作者筆下這一個個精彩的故事都讓我們深深陶醉在其中。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一次仔細品讀書籍,也都會有不同的感悟和體會。在這一百零八位好漢當中,我最喜歡的便是他們當中的魯智深了,魯智深是梁山泊排名第十六的英雄,人送外號”花和尚魯智深”。他見義勇為、嫉惡如仇、愛打抱不平,是一塊名副其實的”硬骨頭”。在關於他的故事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魯提轄拳打鎮關西”,在這則故事中,他與金家父女素不相識,卻只因聽了他們的悲慘遭遇就立馬要為他們報仇。

這是一個多麼正直而又勇敢的英雄好漢吶!試想,若我們聽到他人的悲慘遭遇,會立馬就為他人打抱不平嗎?恐怕更多的是懷疑吧。有人說,魯智深只是一個會點拳腳功夫就衝動行事的人,沒有吳用的聰明才智。可我認為,一百零八位好漢都有各自的本領,更何況,如果魯智深沒有這樣的”衝動”,又怎麼可能會做到”三拳打死鎮關西”呢?

細細品味下來,水滸傳真是一本難得的好書!那些好漢在當時的時代下都這麼努力,作為青少年的我們又有什麼可抱怨的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