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

來源:才華庫 2.56W

家長會的最後,彭老師給大家佈置了一個任務,就是讀《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讀完後寫篇讀後感。聽完以後,心裡不禁一樂,這本書以前聽朋友介紹說非常好、很有可讀性,就買了一本,就在我讀完最後一頁後,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它讓我對寶貝在成長中許多的教育方法和態度有了新的認識和思考。也感謝彭老師給大家推薦這本書,讓我也再次地細細品味其中的樂趣。

關於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

和孩子一起成長

在第一章如何提高愛的質量的第一篇就寫了“打針有些疼”。看到這個題目讓我想起了婧揚小時候打針的場景來。婧揚小時候體質較弱,上醫院打針的次數也較多,因為孩子生病時做家長的特別著急,到醫院後開好針立刻就想給打上去,也沒有過多的考慮孩子的感受,心裡總想哭就哭吧,哄一鬨就好了。自從看了書後,再去打針前,就先告訴婧揚“寶貝現在生病了,身體是不是不舒服?”“是”“那我們到醫院讓醫生看一看,聽一聽好不好”“好”“吃藥不能好的話,我們就需要打針,打針時有點疼,就像被小蟲子叮了一下,寶貝現在都長大了,我們要勇敢不哭,如果你感覺疼堅持不住想哭也沒關係”婧揚用力的點點頭。到醫院後,護士準備好後,讓婧揚把手伸出來,小傢伙下意識地往後縮,護士說“小朋友要勇敢呀”我接著說“生病會很難受,都沒有力氣和小朋友一起玩了,打完針就不難受了,寶貝要加油”婧揚好像受到了鼓舞,小手慢慢地伸出來,針剛一紮進去,小傢伙哇地哭了兩聲,眼淚在眼眶裡直打轉,出來後坐在椅子上,就已經不哭了,讀後感《讀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等到第二天再去打針時,小傢伙自已主動地告訴護士,“阿姨,你輕輕地打”出來時也沒哭還告訴我“媽媽,我堅持住了!”雖然現在再去醫院,婧揚還是說“媽媽我不打針”,但只要給她講清楚道理,她還是願意配合的。

現在回想起來,我發現孩子是不可以哄騙的。捉弄孩子,是家長居高臨下地利用孩子幼稚,故意讓孩子犯錯誤、哭泣和害怕。

家長的目的暫時達到了,但給孩子的心裡留下了難以抹去的陰影。給孩子真實的說明情況。不要輕描淡寫,也不要誇大其詞。信任孩子,並給孩子一段接納事物的時間。特別是家長,要相信每個孩子都是講道理的孩子。像婧揚那樣,雖然知道應該看病,但內心的擔心和害怕讓她不敢向前。

這個道理對於我們家長同樣適用。孩子生下來就是一張白紙,家長在首次教育孩子時也是一張白紙。那麼請我們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和孩子一起成長。

像海綿一樣吸收知識

婧揚從出生到現在,除去上班的時間,我都儘可能的抽出所有的時間和她在一起,因為孩子總有一天會長大,總有一天會離開父母,能和她們在一起時間真的是非常有限,特別是0-3歲不論是從身體、大腦的開發方面更是需要父母細心照顧的階段。從婧揚出生開始就給她放音樂聽,只要一聽到音樂聲響起,小傢伙的`眼睛就去尋找聲音的方向,非常專注的去聽,遇到歡快的節奏時,她的小手小腳也跟著歡快的揮動,小嘴也咧開,啊啊啊地叫著。大一點時自已就會和著音樂翩翩起舞,婧揚的模仿能力特別強,看智慧樹的開場歌曲時,每次都跟著一起跳舞,跳得可是有模有樣的噢!

除去在音樂方面,我認為中國的傳統教育也是不可缺少的。在婧揚還在呀呀學語時,經常拿著書給她讀《三字經》,讀書時,她總是盯著我的嘴在看,雖然有人覺得給她讀這些能聽懂嗎?能記住嗎?可事實證明,當婧揚兩歲時,一次看智慧樹裡的節目正放《三字經》,看了一遍後,她就能自已誦讀出來。包括後來的《弟子規》,通過動畫的形式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看了三遍後,婧揚就能跟著誦讀出來。嬰兒正是在這種無意識、不經意的狀態下吸收知識,儲存能量,一但開啟,就會無限的爆發。也正是這樣的積累,婧揚在語言發展方面,一直都沒有讓我擔心,在一歲半時已經能夠成句成句的說出來,並會使用“因為。。。所以、如果。。。就。。。”這樣的關聯詞。再大一些給她買了繪本書,告訴她已經長大了可以擁有自已的書了。由於小時候經常看到外婆在讀書,她也會拿來裝模作樣的翻來翻去的看,現在知道自已也有書了,興奮的不得了,也溝起了她的閱讀慾望,培養了閱讀興趣。

正所謂“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大量地讓孩子閱讀,讓她自己挑選喜歡的書來閱讀。才是讓孩子認真學習的最好途徑。在這當中,父母的陪伴和理解必不可少。父母也在不斷的學習中培養著對自己孩子的教育理念。

以上是我看完這本書後,結合婧揚事例自已的一點看法,非常有幸能讀到這本好書,給予了我很多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啟發,少走了許多彎路。希望有時間再讀第三遍、第四遍,不斷地找到最適合自己寶寶的教育方式,也希望我和婧揚在她的成長道路上不斷學習、不斷成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