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事內》讀後感

來源:才華庫 1.34W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置身事內》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置身事內》讀後感

《置身事內》讀後感 篇1

兩個週末讀完了這本書。對這個作者大愛,因為看到了冷靜的分析後面是那個活生生的人。

錯覺

最喜歡的是“結束語”的第一句:“寫書是需要幻覺的,我必須堅信這本書很重要,很有意義,我才能堅持寫完它。”

大實話敢於這樣說出來的人不多。正如我現在敲下這些文字,能有多少有深度的見解,能產生什麼幫助。幾乎是沒有。但對於我個人依然是成長,至少是一種情緒的抒發

“我的樂觀並不需要這些頭頭是道的邏輯支撐,它就是一種樸素的信念:相信中國會更好……它影響了我看待問題的角度和處理資訊的方式,我接受這種侷限性,沒有改變的打算……”

再次回到主觀和客觀之間的關係上。我們對於世界的認知是我們大腦對於客觀世界的主觀理解。這種理解一定是有偏見的,不全面的。我們一生追求都在追求對不正確的理解的修正。但是,對於整個人類社會的程序而言,我們能夠觀察到的事情太少了。我們的修正往往也受到了時間、空間上的侷限,甚至受到了別人主觀認識的影響。

我們是人,無論如何保持清醒,我們依然不可能完全的客觀。別忘了,幾千萬年來,生命除了繁衍以外沒有意義,畢竟“we, and all other animals, are machines created by our genes”。我們天生對於世界的非線性缺乏深理解,甚至不要說是理解,哪怕是最起碼的敬畏都沒有。否則哪來的一次次經濟危機,哪來的一次次災禍橫行。我們天生就是沒有長期的概念,推動歷史程序緩慢變化(說的是歷史程序,而非一個單獨的歷史事件)的驅動力並不神祕,但是我們的注意力往往被生活中的七情六慾(動物大腦)所主宰。我們覺得自己就是這個宇宙的中心,我們成天就在為雞毛蒜皮而廢寢忘食。我們就是短視的,沒法為長期而投入。定投數字資產兩個大週期(大概也就是8年的時間),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就是天方夜譚,畢竟很多人的婚姻都走不過十年。回望過去的三年,我們覺得每天都在看電影。這一方面當然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另一方面,也是資訊的編輯和傳輸飛速發展後的結果。但其實,歷史上的每一年每一天都從來不缺乏“精彩”。只是對於普通人來說,很多事情太過遙遠。正如作者所言,“站在岸邊只看到波瀾壯闊,看不見暗潮洶湧”。

從這個角度來看,面對不確定性,面對我們天生短視、片面的思考模式,需要保持最後一點的清醒。需要一點信仰來提供支撐我們走下去的勇氣。“沒人知道未來會怎麼樣。哪怕只是五六十年,也是一個遠超認知的時間跨度,信念因此重要。”因為相信,所以看見。其實這不僅僅是信仰,還是我們處理資訊的法門。哪有那麼多的事情值得關注,那些茶餘飯後的談資,不過是歷史長河的起起伏伏,終將湮滅於真正的趨勢當中。用十年為尺度來判斷眼下的事情是否會對長期產生影響,是一個非常有用的方法。幫助我們聚焦,幫助我們抬頭往前看,幫助我們建立長期快樂的信心,幫助我們走出眼前的陰霾藩籬。

發展經濟學

喜歡作者的那句點評“發展經濟學的核心就是理解發展過程,因此必須理解初始條件和路徑依賴,對‘歷史’的延續性和強大力量心存敬畏,對簡單套用外來理論心存疑慮”。

這也就涉及到中國所有改革的最底層的策略:漸進式改革。任何改革都需要設立緩衝期,因為利益的重新劃分,關係的打破和建立,都需要時間來適應。“激進改革多半欲速不達,以社會動亂收場”。這是中國幾千年以來無數次試驗後的結果。

如今某些國家對我們的指責其實都是一個調調——何不食肉糜。但“經濟落後的國家之所以落後,正是因為它缺乏已開發國家的很多硬體或軟體資源,缺乏完善的市場機制。所以在推進工業化和現代化的過程中,落後國家所採用的組織和動員資源的方式,註定與已開發國家不同。”不能簡單的照搬,不能政府、市場傻傻的二元對立。“有效的市場機制本身就是不斷建設的結果,這一機制是否構成經濟發展的前提條件,取決於發展階段”。所以,社會主義是自己幹出來的,不是別人教出來的,因為“經濟學的主要作用仍是發現和提出問題,而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案只能在實踐中摸索和產生”。包括現在廣泛討論的創新,“創新當然是經濟持續增長的源動力,但創新買不來的,只能靠自己做。創新必須基於知識和經驗的積累,所以只能自己動手‘邊做邊學‘,否則永遠也學不會。只有自己動手,不是靠簡單的模仿和引進,才能真正明白技術原理,才能和產業鏈上的廠商深入交流,才能學會修改設計以適應本土客戶的要求,也才能逐步實現自主創新”。

我們該有的自信是我們面對巨大差距的時候最強大的力量。我們敢於死磕。我們這麼大的國家,就是聚集了大量偏執的“瘋子”。我們一點一點、一天一天、一代一代的改善,就是一定會創造屬於我們自己的文明。

我接受這種侷限性,沒有改變的打算!

槓桿

不愧是經濟學家寫的書,自帶槓桿。這本書定價65元,打完折到手不到50元。但就作者推薦的書目,已經買了1,000多元了,至少20倍的槓桿。陰謀論的懷疑那些書目你否有拿回扣。但僅從作者推薦的描述,就看得出那是真的喜歡。而且很多都是相對通俗的讀物,完全瞭解非專業人員閱讀的偏好。

《置身事內》讀後感 篇2

讀完這本書,似乎找到了解經濟的初心和樂趣。如同公園裡老大爺手執象棋,來回拼殺時,自己圍觀般的樂趣。又似網上圍棋對弈,對方無聲無息在棋盤落子,看懂些許脈絡,深深著迷博弈之間。如果現在的年輕人沉迷於巨集觀敘事,沉迷於偉大構想,沉迷於想象中的事物,那麼理想或期待中的未來只會日漸縹緲。因此,結束語的“生活過得好一點,比大多數巨集偉更巨集偉”,更令我熱淚盈眶。

《置身事內》主角是政府和政策,講述或者討論政府職能,以及當前政策施行變化的脈絡。上篇介紹地方政府權力與事務,理解稅收和政府當時分稅制改革抉擇,政府在招商融資過程深深繫結在企業發展中。而下篇政府行為引領的市場引發的不平衡,巨大的債務和風險,並提出生產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變。本書在敘述中解答了多年,關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逆全球化現象的理解。

一個成熟的市場,人的最終屬性只有一個,消費。一個製造業大國,必定是重生產,輕消費的起點,也就註定導致出口貿易發達,最終會造成貿易逆差,形成國際間的`不平衡,由經濟全球化到逆全球化環路的終結。莫比烏斯環是否能夠再次打通,看接下來貨物全球化向資訊全球化發展歷程。另外一個方面,理解國家政策構建國內大迴圈要因,關鍵年份一個是2025年,一個是2035年,最後一個是2050年。

看書之前一度擔心此書過於強調巨集觀政策的分析,著重行業巨集偉敘事。的確如前言描述般,關注於“是什麼”和“為什麼”兩個方面,解釋當下實施的政策和改革,關鍵也提到了風險聚焦的本質。

“總的來看,我國債務風險的本質不是金融投機的風險,而是財政和資源分配機制的風險。這些機制不是新問題,但債務負擔在這十年間迅速上升,主要是因為這一機制已經無法持續拉動GDP增長。無論是實際生產率的增長還是通貨膨脹速度,都趕不上信貸或債務增長的速度,所以巨集觀上就造成了高投資擠壓消費,部分工業產能過剩和部分地區房地產投資過剩,同時伴隨著腐敗和行政效率降低。

政府的轉變目前沒抓住脈絡前進的方向和改革方向,後期可以多找找政策和規劃。2022年有一種經濟陷入泥沼,亟需新鮮政策或者理論破土而出的錯覺。可惜現在呀,舊時代力量未盡,新時代遲遲不見曙光,整個世界在一片氣悶而壓抑的狀態裡持續沉淪。

解決債務的方式無非兩種,一是償還已有債務;二是改革滋生債務的政治、經濟和環境。目前的三種方式,導致了2008年到2022年一系列的政治、經濟變化。

一是借更多的債務,新債還舊債,說不定優質資產還能盤活。

二是量化寬鬆,央行增發貨幣買入各類資產。央行印錢托住資產價格,將地方政府或其他部門的負債,轉移到央行。目前很多人猜測,2022年又有這類趨勢。因為“這種做法不一定會推高通貨膨脹,因為其他經濟部門受債務所困,有了錢都在還債,沒有增加支出,也就沒給物價造成壓力”,只會產生一種後果“難以把增發的貨幣轉到窮人手中,因此難以刺激消費支出,還會拉大貧富差距。央行“發錢”的方式是購買各種金融資產,所以會推高資產價格,受益的是資產所有者,也就是相對富裕的人。” 這也是央行在疫情過後一直精準的降準降息,沒弄大水漫灌的原因之一,導致2021到2022年七年級大片股市評論家翻車的原因。

三是“增加貨幣供給的做法是把債務貨幣化。政府加大財政支出去刺激經濟,由財政部發債融資,央行直接印錢買過來,無需其他金融機構參與也無需支付利息,這便是所謂“赤字貨幣化”。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前兩類增發貨幣的方式基本已經做到了盡頭,而經濟麻煩依然不斷,新冠肺炎疫情雪上加霜,所以近兩年對“赤字貨幣化”這種激進政策的討論異常熱烈,支援這種做法的所謂“現代貨幣理論”(Modern Monetary Theory,MMT)也進入了大眾視野”。

如果看懂這一點,施行MMT的政策那一刻,狂買入低價格資產,2020年股票市值是可以翻1-2倍。也許2020年有多少股神誕生,在2022後就有多少壯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