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指導學生寫《讀後感》

來源:才華庫 2.49W

讀後感是讀書筆記的一種,是國小作文訓練的一項重要內容。從文體名稱上不難看出,這類作文重在“感”上。“感”,就是感想,心得,體會。“讀後感”即是讀某本書或某篇文章的過程中或讀完以後的感想。

怎麼指導學生寫《讀後感》

《寫寫自己的感想》這篇習作就是在學習了《王獻之練字》這篇課文後,請學生寫寫自己受到了什麼啟示,有些什麼感想,並結合自己的學習生活寫一篇讀後感。

寫讀後感對於三年級學生來說是第一次,從寫作方法到寫作形式都有一定難度。怎樣指導學生寫好讀後感,關鍵在於指導學生讀透材料,選準切入點,同時把握好“讀”與“感”之間的關係,尤其是結合實際,寫出真情實“感”。

怎樣讀透材料呢?一般說,像《王獻之練字》這樣的記敘文,就要指導學生抓住人物最突出的品質,最有價值的語言、行動或事件來領會課文的深刻意義。如:王羲之指著園裡的18口大水缸說:“你不是問祕訣嗎?祕訣就在這些大水缸裡面。你把這18口大水缸裡面的水寫完就知道了。”在這裡王羲之沒有直接對兒子說,字要寫得好全靠勤學苦練,而是用具體的做法告訴兒子:祕訣只有兩個字:苦練。王羲之在用事實向兒子說明,書法絕沒有捷徑好走,只有腳踏實地,不懈努力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又如:“從此,獻之學著父親的樣兒,每天早早起來寫字,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堅持不懈地勤學苦練。後來,他也成了大書法家。”這是故事的結果,同時也是本文對我們的.啟示: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勤學苦練,是一切成功者的不二法門。

不管是《王獻之練字》這篇文章還是其他文章,學生們的感受可能都是多方面的,但一篇讀後感只能容納一個感受點,不能面面俱到,泛泛而談,我們就要指導學生一定要在分析、思考的基礎上,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現實針對性最強、自己寫來又覺得順暢的一個感受點作為讀後感的中心,然後加以成文。其他感受點無論多麼好,都要忍痛割愛。明智之舉是抓住一點,不及其餘,並圍繞一個感點,聯絡實際,談深談透。

對於初次學習寫讀後感的同學來說,如何行文,如何安排結構是一個教學難點,教師可先出示一篇成形的讀後感範文(課件出示範文),引導學生自由讀文後,提出問題,如:這篇讀後感有幾個自然段?每一段都寫了什麼內容?通過分析範文,使學生明確讀後感的體例:讀後感通常可簡單歸納為四段。

第一自然段,就象一個帽子或引子一樣,先交待清楚讀了什麼書或什麼文章,有什麼樣的收穫,有什麼感想。這一部分一般來說要簡明扼要、開門見出,不要繞圈子。只要概括地說出感受就可以了。  如寫《王獻之練字》這課的讀後感時就可以寫:我前幾天學了《王獻之練字》這篇文章,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寫好字的祕訣就是勤學苦練、堅持不懈。

第二自然段,是分析原文談感想,就是概括地介紹課文主要內容或具體敘述文章中令自己感動的地方,抒發自己的感想體會。在這裡可以適當引用原文語句,但千萬不可過多,以概括敘述為主。不少同學為了湊字數,大段大段引用原文,簡直成了“讀後抄”了。不要忘記,寫讀後感要在“感”字上下工夫,扣住感受點,回到原作中,就事論事。目的是交待自己感受點得來的思想過程,即:對原作相關內容進行議論。談談自己對此的看法、感悟,對它作出自己的評價。老師可通過提問來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比如:《王獻之練字》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你覺得王獻之哪些地方值得你學習?

第三自然段,聯絡實際,要有感而發 。在這一段的寫作中,老師可引導學生想:你從王獻之練字這件事中得到了什麼啟發?比如:考慮如何解決自己在學習上、思想上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使學生緊緊圍繞感受點,通過生活的例項,找出與感受點相通之處,以及從中受到了哪些啟發。但要注意忌說空話、大話、套話。

第四部分:用一兩句話評價文章,進一步表達自己的主要感想或收穫。與第一自然段形成呼應。

最後,我再給各位老師提幾點建議:可以儘量給學生多提供一些名人名言、諺語、成語或名人成功的經歷,這樣會使學生的文章內容更豐富,並且更有說服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