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一本書讀後感(精選5篇)

來源:才華庫 1.76W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一本書讀後感(精選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一本書讀後感(精選5篇)

讀一本書讀後感1

退伍後我踏上了工作崗位,一晃十幾年過去了,什麼都好像改變了,又似乎什麼都沒有變。讀書這個東西對我來說就好像是一個家住遠方的戰友,雖然偶爾能想起但卻又不常聯絡。從以前熱鬧喧譁到現在漸行漸遠,什麼時候、什麼原因我們之間產生那麼遠溝壑?說實話我自己真的不知道。偶然之間碰到一位良師在給我上課的時候談及如何閱讀以及閱讀的益處我才感覺到真的好像很久沒有捧起一本書,在閱讀中獲取知識和靈感更是無從談起。

良師在上課之中推薦了一本《如何閱讀一本書》,這個可真是我需要的,既然要拾起那就從頭開始,從如何閱讀開始。我這個人讀書習慣和我打乒乓的習慣一樣,快、急、躁。一本字典厚的《三國演義》我竟是能5天從桃園結義看到了三國歸晉,裡面的內容細節的理解就不言而喻了。但這次既然誠心誠意的靜下心要去看《如何閱讀一本書》我也是頗費功夫,甚至帶著一點儀式感的開啟快遞並叮囑兒子一起看,並不準其將書帶進廁所,一是怕捧書久坐對身體不好,但主要是嫌棄那汙穢之氣染壞了這書香之風。

其實在提筆寫讀書感悟的時候這本書我還是沒有全部看完,我也不準備為寫感悟去加班加點、或者一目十行的去看完它,因為這於我的初衷不符。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我一直認為,國小、國中9年的學習生涯,應該把絕大多數的閱讀本領學會了。讀完這本書,我才知道,中國的九年義務教育的學習僅僅能達到閱讀的第一層次,那就是基礎閱讀。作者認為,閱讀可分四個層次,分別是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而基礎閱讀又分四個階段,分別是閱讀準備階段、會學習讀一些簡單讀物階段、快速建立字彙能力階段、精練與增進前面技巧階段。回想自己的閱讀,似乎一直在閱讀的第一層次基礎閱讀上徘徊,用作者的話來說,還沒真正進入閱讀的層次,所以總覺得自己沒什麼提高。我是這樣的感覺,我想一定也會有很多的人與我有同感,看來閱讀是無止境的,真的得好好修煉,才能進入閱讀的更高層次,也才能真正體會到閱讀帶來的進步。

我是覺得當然世上很多書是不必也不配用這種方法去讀的。只有那些值得一而再再而三重讀的經典,若不如此這般,按作者的說法就屬於暴殄天物了。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啟發就是讀得多就不一定是讀得好。有些書必須要精讀,即使讀不懂,也要找到自己能找到的切入點來堅持下去愉快閱讀。有了這點啟示,我心中泛起一個念頭“閱讀!我王慧偉又回來了”!

讀一本書讀後感2

不得不承認,選擇這本書的原因是迫於工作要求,但郝明義的譯序提起了我的好奇心。

讀書,它不就是拿一本書,然後翻開扉頁,或精讀或略讀,把書中所寫都看完而已嗎?難道讀書還有什麼特別的規則?我雖不愛讀書,但是至少也看過幾本。簡單來說就是讀完的和未讀完的。既然喜歡讀書,當然要看看別人是怎樣讀書的,並尋求一個更科學的方法。

閱讀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謂精神食糧便是如此了。作者的許多觀點在我看來非常受用,當然,由於時代的侷限性,這本書關於閱讀的看法也不一定盡善盡美。但是,以現在的觀點來看,書中提及的一些分類,觀點仍具科學性。同時,現代社會快速發展的電子產業,將閱讀逐漸帶向電子書時代。但我認為書中的觀點不僅實用於閱讀紙質書籍,對於電子書、網路資訊的閱讀也有很大的指導作用。

儘管很多時候我們閱讀也許是為了放鬆或打發時間,但我們也應當以嚴肅的心態去閱讀。一本好書是作者的人生歷練的凝聚,是作者的心血,是作者對世人的告誡。我們應當懷著尊敬,感恩的心情去閱讀。

記得有人說過,讀書是一個人的修行。翻開書本,修行便開始了。我們要做的不僅是要汲取新的知識,更要增加我們的感悟力,我們的理解力。真誠地閱讀一本好書,對於作者,對於我們自己,都是一種嘉獎。

讀完這本書,我才明白自己最初的想法有多麼的不認真。體會領導教誨的苦心,世上沒有什麼事是簡單的,隨隨便便的。你心中認為理所當然的事也未必沒有它的章法。如何閱讀一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書,也是一種哲學。

讀一本書讀後感3

這本書是為那些想把讀書的主要目的當做是增進理解力的人而寫。

作者開篇指明讀者物件。如果讀書是為了消遣,那這本書不適合你;如果讀書是為了資訊,那這本書也不適合你。如果想在讀書之後,可以清楚知道:這本書是講什麼?作者的寫作架構是如何的?主張/主旨/訴求是什麼?和我的關係是什麼?那麼,這本書可以幫你。

知道這是怎麼回事,進而明白如果我們想做出什麼,應該怎麼利用他們。

這個時代,找到資訊/資訊並不難,隨手百度/google,即使不是直接的答案,隨著相關的搜尋結果也或多或少可以找到相關的內容。所以,我們不需要做個“百科全書”,而是要做好準備,隨時可以解決問題。怎麼準備?目前我找到的答案就是不斷自我學習,或者叫“思考”。思考包括觀察、記憶、想象、分析以及審思。

如果你不靠自己,只想依賴別人為你作判斷,那你就是奴隸,不是自由的人。

閱讀的過程,不是單純接受的過程,而是一種思辨的積極的批判的過程。如作者所寫,書裡回答了什麼?是所有嗎?它是如何來論證的?古人說“盡信書不如無書”,比爾蓋茨談到當讀到一本與他想法不一樣的書,是最難受的,最花時間的,因為他要去思考為什麼會這樣。

讀一本書讀後感4

讀書,似乎是一件簡單的事,但是也是一件複雜的事,該如何讀書,我在《如何閱讀一本書》裡,找到了些許答案!

在這本書的一開始,作者就在強調這樣一個觀點:“閱讀是一件主動的事,閱讀越主動,效果越好”。通過主動的閱讀,通過在閱讀中投入心思去不斷的思考,這樣的閱讀才會收效越大。閱讀的目標,是為了獲得資訊,以及為求得理解而讀。書中有這麼一段,說真正的閱讀,是“沒有任何外力的幫助”,“只憑著內心的力量,玩味著眼前的字句,慢慢地提升自己,從只有模糊的概念到更清楚的理解為止”。這是讀書最基本的目標,也是最終的目標。只有更清楚的理解,才可以讓自己獲得“全新的或更高層次的啟發”,收穫我們自己想要的.。“閱讀就是學習”,不但用來指導自己的學習,還要用來進行自我發現。在閱讀的過程中,不但要讀懂作者想表達的意思,還要懂得作者為什麼要這樣說。閱讀不是在聽作者唱獨角戲,我們更需要把它當作一種與作者的對話,通過對話,更多的挖掘作者的思路與思想,從而獲取一種閱讀之外的東西。

作者將閱讀分為四個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四個層次是依次漸進的,但又是建立在前一種層次的基礎上的。通過基礎閱讀,獲取一本書的內容;通過檢視閱讀,獲取一本書的架構和主題;通過分析閱讀,更深層次的咀嚼和消化一本書;通過主題閱讀,對同一主題的數本書進行整體的分析與研究。

檢視閱讀,是系統的進行略讀,粗淺的明白書中所表達的內容。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注意閱讀的速度,不能一味求快,而應該依照讀物的性質和複雜程度,用不同的速度來閱讀,儘可能的避免在閱讀中出現停留或倒退。通過檢視閱讀,我們需要從基本架構上讀出作者的整體思路,但不要企圖瞭解作者每一句話或每一個字句的深層次含義。“粗淺的閱讀。是閱讀者想要了解全書內容的第一個必要步驟”。

在閱讀的過程中,作為讀者我們要學會向提問,在這本書的第五章中,作者列距了一個閱讀者要提出的四個基本問題,無論我們讀什麼書,這幾個問題都是有意義的。同樣在這一部分,作者也給了我們教了幾種閱讀時做筆記的方法,以及三種做筆記的形式,這些都可以用在我們日常的閱讀中。

分析閱讀,是閱讀的第三階段,也是閱讀單獨一本書的最高階段。在這個階段的閱讀中,首先要對我們所閱讀的書進行一個準確的定位和分類。只有明白了這本書的分類,才可以幫助我們較好的完成下面的閱讀。在這一階段中,我們不僅要滿足知道作者在講什麼,還要能夠將作者所表達的內容清楚的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我們要能夠對整本書進行拆解,擬出這本書的大綱,並能夠用自己的內容對大綱進行適當的充實。通過這一過程,我們就能夠很好的掌握作者的思路,明白作者的條理。這個過程是艱難而複雜的,但通過這樣的過程,我們能夠更好的更透徹的理解這本書。在這一部分,作者講到了一本書的讀者與作者之間的互動關係,通過對這一關係的理解,可以幫助我們在成為一個“好讀者”的同時,也為我們能夠成為一名“好作者”打下一個基礎。

在分析閱讀的講解部分,作者總共列舉了他對於分析閱讀理解的十五條規則,這些規則在全書的第十一章有一個小的彙總,並對這十五條規則的聯絡進行了講解。這十五條規則之間,循序漸進,不斷深入,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全書。但如何更好的把這十五條融入我們的常規閱讀中,這還需要我們慢慢的在後續的閱讀中去理解、去體會。

在第十二章輔助閱讀部分,作者總結了他對於幾種外在輔助閱讀的認識和理解。在他看來,我們的閱讀,應該儘可能的保證獨立閱讀,排除他人的評論對我們的理解造成影響。儘可能的少利用導讀和摘要,或者在完成獨立閱讀之後再進行對輔助材料的閱讀。

第三篇中,作者列舉了多種型別圖書的閱讀方法,包括對實用型圖書、想象文學、故事戲劇與詩、歷史書、科學與數學、哲學以及社會科學等的閱讀方法的總結和概括。通過作者清晰的描述,我們可以有的放矢的進行閱讀,以提高我們的閱讀質量。

在全書的最後一章,作者談到了自己對閱讀的理解和認識。在他看來,我們需要不斷的閱讀,但不是任何書或文章都要讀,我們要讀那些能夠提升我們閱讀能力的書,“閱讀超越你頭腦的書”,通過這樣的閱讀,才能夠增進閱讀的技巧,從而提高自己。

用書中的一段話作結:“一本好書能叫你瞭解這個世界以及自己。你不只更懂得如何讀得更好,還更懂得生命。你變得更有智慧,而不只是更有知識。你會成為一位智者,對人類生命中永恆的真理有更深刻的體認”。

讀一本書讀後感5

讀完《如何閱讀一本書》,第一感覺就是一本閱讀指南,介紹怎樣閱讀的方法和技巧,閱讀所應具備的視野。一開始作者就強調了一個觀點:閱讀是一件主動的事,閱讀越主動效果越好,通過主動的閱讀,你會投入心思去不斷思考,這樣才會有更大的收穫。

說實話,最初是好奇的心態來讀這本書的,但是看過這本書後,確實學到了很多東西。首先意識到了自己很多不足之處。

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個良師的對話。一本新書彷彿就是一個陌生人,他包含學識卻不願吐露心聲,只有當你主動去開啟一本書時,才開啟了你與良師的交流之門。

閱讀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謂精神食糧便是如此。這本書關於閱讀者的看法不一定盡善盡美,但是以現代的觀點來看,書中提及了一些分類,仍具有科學性,現代社會快速發展的電子產業,將閱讀逐漸帶向電子書時代,認為書中的觀點不僅適用於閱讀紙質書籍,對電子書、網路閱讀也有很大的指導作用。

儘管很多時間閱讀是為了放鬆或者打發時間,但我們還是應該以嚴肅的態度去面對閱讀。一本好書是作者的心血結晶,人生歷練,更是對世人的告誡,我們應當懷著尊敬、感恩的心情去閱讀。讀書是一個人的修行,當你翻開書的那一刻修行便開始了。我們要做的不僅涉取新的知識,更要增加我們的感悟能力和理解力。真誠閱讀一本好書,對於作者對於自己都是一種嘉獎。

讀完這本書,才明白最初的想法有多麼愚不可及,世上沒有什麼事是簡單而隨便的,心中認為理所當然的事也未必有它的章法。《如何閱讀一本書》它也是一種哲學。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