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與子》讀後感(通用5篇)

來源:才華庫 2.03W

讀完某一作品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地震中的父與子》讀後感(通用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地震中的父與子》讀後感(通用5篇)

《地震中的父與子》讀後感1

有句話我深深的記在了心裡,那就是:“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我覺得這句話特別能打動人心,觸控人的心靈,也能突出父親教育兒子要堅強,我讀這篇文章後還體會了:父親的艱辛和兒子的堅強,從父親挖了8小時,他滿臉灰塵;12小時,他雙眼佈滿血絲;24小時,衣服破爛不堪;36小時,到處都是血跡。寫出了父親的堅強和執著;從“爸爸,先讓我的同學出去吧!”中我看出兒子是一個心中充滿愛,而且是個樂觀的人。

記得在我很小的時候,爸媽帶我去樹林裡學騎四輪車,我剛會騎車,就被一顆小石子擱到了,可是就在要倒的時候,爸爸眼疾手快的用他那雙有力的手扶住了我,我才沒有傷到!現在我長大了,常拿這件事來敬佩爸爸,誇爸爸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人。

讀了《地震中的父與子》我懂得了世界上父母的愛是最偉大的!

《地震中的父與子》讀後感2

自從讀了《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文章,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文章講述的是1994年美國洛杉機發生大地震後,一位父親冒著生命危險抱著堅定的'信念,不顧勸阻,歷經艱辛,救出自己的兒子以及同學的故事

這篇課文讚頌了偉大而無私的父愛,讓我感觸最深的是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了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這一段內容。這是一位多麼偉大的父親啊!為了救出兒子,在一片廢墟之中挖了這麼長的時間,不是任何人都可能做到的事情,是什麼東西一直支援著這位父親挖了這麼長時間呢?對,沒錯。正是偉大的父愛。父愛,是父親從內心發出的。父愛與母愛不同,父親是在教育方面,而母親是無微不至。所以,有人認為父親不愛我們。其實,父親在你做錯事時批評你,就是父愛的表現。

讀了《地震中的父與子》後,我懂得了父愛和母愛同樣偉大。

《地震中的父與子》讀後感3

今天,我們學習了《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課文,學完後,我很受感動。

文中主要講了:美國洛杉磯的一個父親在大地震後,歷經千辛萬苦,經過三十八小時的挖掘,終於救出兒子的事。

這讓我感受到,這真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父親的了不起是因為他在得不到任何幫助的情況下,自己一個人歷經三十八個小時終於救出兒子。兒子的了不起在於他能在漆黑的瓦礫下不懼怕,還能鼓勵同學堅持下去,當父親的身影出現,要救他出去時,他可以讓同學先出去,這樣的謙讓之心是多麼偉大啊!父親的堅持是因為他答應兒子“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他要實現這個承諾,他做到了言出必行。兒子的堅持是因為他堅信父親一定會兌現自己的承諾。父親的承諾給了兒子生的希望。所以說,兌現承諾是多麼重要。如果這位父親沒有履行自己的諾言,那後果是不堪想象的。

“言必行,行必果。”在以後的生活中,我一定努力做到它。

《地震中的父與子》讀後感4

有一次,洛杉磯發生了大地震。有一個男孩兒在一所學校遇難,當他的父親安頓好妻子後,衝向孩子的學校,想救出兒子,有好幾人在阻止他,但都沒作用。最後,父親救出了兒子……

讀完《地震中的父與子》,我不禁流下了感動的熱淚。那深深的父愛,父親為了兒子堅強、堅定的精神使我感動。

以前,母親關切地照顧我;父親細心地教導我,我都不在意。但是在這個時候,我才真正體會了母愛的偉大,父愛的堅強!親情是人間至高無上的寶貝,一個人如果沒有了親情,就像失去鳥巢的雛燕,也像沒有根的小草。這時,對他來說,生活根本沒意義。因此親情是寶貴的,是多少金銀財寶都換不回來的東西,所以我們應該去珍惜它,愛護它。

親情是我們值得用一輩子去珍惜的,我們每個人都不應該忽略了它。

《地震中的父與子》讀後感5

我讀了《地震中的父與子》後,心裡很受感動。

課文主要講的是:有一次,美國洛杉磯發生大地震。一位父親安頓好了妻子,奔向兒子的學校,那裡已經變成一堆廢墟。這位父親十分傷心,他突然想起了自己常對兒子說一句話“無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他緊定地挖起來,別人阻擋他,他也一直挖,他相信兒子還活著,而別人以為他傷心過度快要瘋了。他挖呀挖,12小時,24小時,36小時……當他到第35小時,他突然聽到了兒子的聲音,最後,這對偉大的父與子,緊緊地擁抱在一起。

這件事情使我明白這樣一個道理;互相信任的重要和父愛的偉大。 如果,這對父與子不互相信任那孩子就沒有堅持下去的信心,父親也缺少了營救的動力,後果或許是悲劇,孩子們可能會餓死,渴死,悶死……後果不堪設想。

在這個故事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那位父親堅定地挖了12小時、24小時、36小時,這使我驚憾不已,這需要多大的力量啊!這就是父愛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