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讀後感(精選5篇)

來源:才華庫 1.07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目標》讀後感(精選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目標》讀後感(精選5篇)

《目標》讀後感1

這本書剛開始我以為是一本理論書,因為這本書我是無意中看到借回來的,我當初也不大清楚我為什麼要借,後來我想了一下,可能我當初需要尋找我自己的目標吧,我好像一直都沒有固定的一個目標,我總是隨心而欲,每次都是當發生什時候才想到做什麼,我甚至不知道我的前路是什麼,誰也沒法給我答案,所以我只能通過書給我答案。

但讓我很意外的是,這本書主要是講企業管理中的簡單而有效的常識管理,這本書讓我愛不釋手,其中一個原因是這是小說,我比較喜歡看小說,另外一個原因是,它是講管理方面的,我也不知為什麼,我突然上喜歡管方面的書。或許,這給了我一個啟示,往管理方面走……

《目標》這本書用洗練的小說筆法,闡述作者獨創的“TOC制約法”。通過對工廠實施TOC之後,從危機四伏,到逐步化險為夷,進而否極泰來這一過程引人入勝的敘述,帶出許多企業管理的基本法則。

身為物理學家與企業管理大師的高德拉特博士,將物理學法則及邏輯推理的思維方法應用於企業管理,獨創出可解決企業諸多問題的“制約法”,並以此寫下了一系列企管小說,現已風靡全球。

這本書以一家工廠為背景,以蘇格拉底式的問題為引線,伴隨著書中的主人公羅哥——這位受過專業技術及管理訓練的廠長,一起經歷墜入困境、從谷底爬起、化解壓力、挑戰和推翻被奉為圭臬卻十分有害的管理概念的心路歷程,找出行動與結果的因果關係,從而獲得一種適用各種企業的、明瞭快捷的、簡單到接近常識的解決複雜管理問題的方法。

就是因為有了一個目標,才能使羅哥化險為夷,讓一切都有方向,雖然危機重重,但他始終不放棄,為了幾千名員工,為了自己,找出一條新路來;同時,羅哥面臨著另外一道難題,因為羅哥的太太受不了羅哥的不聞不問離家出走,他需要找回他以往的家……

營救工廠,挽會愛妻,是他的目標,正是因為新穎管理的法,挽救了他的事業;他的執著,挽救了他的家。平時我們或許沒留意細節,每件事都是從細節出發,羅哥與兒子玩的火柴遊戲,是與生產流程相關;瓶頸問題就是以為發揮作用最大的問題……

這些或許很多人都不理解,但只要你有略看一下這本書,你就會發現這其中包含的含義了……

《目標》讀後感2

去年我讀過的一本書《目標》,書裡所記述的理論和精髓思想至今仍使我印象深刻,對我現階段有著很大的幫助,閱讀之後結合自己讀後的感悟,得到了以下三點體會:

書中的主人公羅哥前期似乎是在進行“改善行動”——購買機器人,這似乎提升了工作效率,但如果企業的目標是為了多贏利,購買機器人並不能幫助企業多贏利,這樣的行動也只能定義為改變,而不等於改善。反思我們的企業,大到決策,小到決定,是否有偏離目標、故此失彼、丟了西瓜揀芝麻的時候?

小目標是否圍繞大方向,決策是否圍繞戰略,是我們不能不關注的。對於我們日常的工作也是如此。否則,企業似乎總在變革、我們似乎總在創新,但效果卻甚微。只有聚焦目標,才能圍繞目標進行有效改善。那麼如何聚焦目標呢?只有認清目標,才能聚焦目標;而只有理清現狀,才能認清目標。

這本書中提出了聚焦思維的聚焦五步驟,這也是TOC思考程式的精髓。我的理解是,聚焦思維就是問題導向的思維方式,但是,思維的出發點是站在系統的角度,即在思維具有高度和廣度的前提下,俯瞰現狀,發現核心問題,再圍繞核心問題,深入思考解決方案

在生產系統內部,限制可能來自於一個工序;在企業的整個系統中,限制可能來自於一個部門或一箇中心;在整個價值鏈中,限制可能來自於企業外部的市場。因此聚焦思維的第一步驟,聚焦於限制資源(或稱為瓶頸、問題),是理清現狀的關鍵。而能否做到這一步的關鍵是跳出問題看問題,從整體的、系統的鏈條中權衡問題的輕重、緩急、對系統限制的程度。”正如高德拉特所說的“我們只需要看清現實,然後很有邏輯而且精確地評估一下見到的現狀就好了。”

任何企業系統內的事物一定存在因果關係。順著因果關係就能找到導致所有問題的核心問題。解決了核心問題,其他問題自然就迎刃而解。因此改善是聚焦於核心問題的。在聚焦五步驟裡的第二步至第四步(挖盡瓶頸、遷就瓶頸、打破瓶頸)強調了改善的目標是圍繞已經識別的核心問題。

在這裡,比較難做到的是聚焦思維的第五步,強調了改善的另一層境界是持續改善。我的理解是,對組織來說,問題永遠只解決了一半,除非持續改善。解決了一個問題容易,難的是有始終可以解決問題的心態,即持續改善的心態。

當企業萌生改變的願望或渴望時,正如書中所說,“主要都是在三個條件都滿足的時候才會放手去實施。首先,有真正的壓力必須改善。第二個條件是他們很明確地看到,在現有思維模式中是找不到解的`決方案,也就是說,所有其他辦法他們已經都試過了。第三個條件是有一股力量推動他們踏出第一步。這種東西可能是一本工具書,也可能是一個課程,或者是一個顧問。

但是,當燃眉之急的問題解決之後,當初救火的痛或被火燒的痛會漸漸忘掉,這也是人性的弱點——惰性,而企業的管理離不開人,自然組織中也會存在惰性。等到新的問題又迫在眉睫,又再意識到改善的迫切性。如此,改善總是陷於被動的、救火式的惡性迴圈。

《目標》一書的精髓遠不止於此,相信不同經歷的讀者閱讀後,還會有更多不同的感悟。

正如高德拉特所一直倡導的常識管理,也許書中所介紹的只是我們習以為常的常識,只是被梳理一下,深化一下,再塞回我們腦子裡,期望我們引起注意,引以為用,讓它們在生活、工作和管理中產生效果,發揮更大的作用。

在實踐中檢驗理論的效果,也正是我們一直秉持的理論聯絡實際的原則。好的理論只有聯絡實際,才能轉化為生產力。

《目標》讀後感3

《目標》一書是由以色列物理學家高德拉特以小說的形式寫的一本企業管理類的小說,可能也正是這種獨特的身份和視角才鑄就了此書的不同凡響。故事講的是一個瀕臨倒閉工廠的羅哥,在面對嚴重延遲交貨,生產效率低下等問題時,如何在物理學家鍾納的指引下,通過與自己的團隊一起努力,發揮團隊精神,各司其職,找出了挽救工廠的方法,並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最終轉虧為盈的故事。看的雖然是小說,卻不僅僅是小說,而是企業管理的著作。

首先,提到高德拉特,當然就少不了他的約束理論(Theory of Constraints,TOC),其基本理念是:限制系統實現企業目標的因素並不是系統的全部資源,而僅僅是其中某些被稱之為“瓶頸”的個別資源。約束理論認為,系統中的每一件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一個組織的行為由於自身或外界的作用而發生變化,儘管有許多相互關聯的原因,但總存在一個最關鍵的因素。找出制約系統的關鍵因素加以解決,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管理的藝術就在於發現並轉化這些瓶頸,或使它們發揮最大效能。約束理論就是一種幫助找出和改進瓶頸,使系統(企業)效能最大化的管理哲理。文中羅哥通過跟自己兒子遠足,然後運用邏輯推理來玩火柴的遊戲,從而得到了工廠的管理問題——有效產能是由瓶頸制約因素決定的,也為此做了更加形象,有力的解釋。

忙碌並不代表有效率。忙碌有時只是一種表面現象,和效率沒有必然的聯絡。只有在明確了目標之後,伴以專注和堅持的精神,以及不斷改進和創新的方法,才有可能真正做到高效率。文中也通過現實證明了,只要所有環節各自能做到最好,企業整體必然會有最大改進的觀點是不正確的。所以,單單個別改進每個環節,往往事與願違,必須集中有限的資源用在整個系統的瓶頸,才能達到最大的效益。也再次證明了TOC約束理論的實用性。

羅哥雖然是在鍾納的指引下渡過了難關,但他本身也是個優秀的領導者。生產線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僅靠羅哥一個人是不可能完成這一工程的,更不用說提高業績了。但是羅哥善於藉助手下的力量,善於溝通,和員工一起思考,一起討論,從而讓手下也傾注全部熱情來拯救工廠,找出問題的本質。也正是因為有了生產經理唐納凡的排程、會計劉梧的核算、史黛西的存貨控制和雷夫的電腦模擬等,才使得羅哥能夠在一個瀕臨倒閉的工廠裡,運用TOC制約法取得起死回生的奇蹟。

本書中傳達的並不僅僅是TOC約束法的思維理念,同時告訴我們作為一個企業的管理者,不僅要知道需要改變那些,朝什麼方向改變,更要勤奮的思考如何改變。同時要善於處理職場中的人際關係,平衡好上下級關係,更要平衡好事業與家庭的關係。

《目標》讀後感4

我第一次讀了《目標》這本書,當時感到很震動。很多情節似曾相似,羅哥遇到的一些問題恰恰是製造部經常面對的難題,印象最深的就是書中提出的瓶頸理論。再看《目標》,真是收益非淺。震動程度更甚於第一次閱讀。思維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不斷跳躍,種種舊思維中的定式逐漸被打破,很多習以為常的東西其實在深思之後發現其實並不是以前所想象的那樣。

賺錢是企業的目標,有效產出、存貨、營運費用是工廠表達目標的三個衡量指標,生產過程的目標又是什麼呢?我覺得是解決和減少瓶頸問題。解決的關鍵是要預知瓶頸或者稱之為預測瓶頸。如何預測瓶頸呢?首先,要建立觀測點。對於以往出現瓶頸次數較多的工程和工程能力相對較低的工程建立觀測點,根據工程能力負荷情況和以往的歷史資料情況,預測可能出現瓶頸的工程。其次,注意瓶頸出現週期。客戶需求的產品總有淡季和旺季,根據以往出現旺季的時間和需求產品的種類,預測出哪些工程可能會出現瓶頸。提前預知到瓶頸對於解決瓶頸問題和減少瓶頸帶來的影響贏得時間。

如何解決瓶頸問題呢?

1、擴大瓶頸工程的聯絡點。對於瓶頸工程互相聯絡的點認識得越廣泛、越深透,對各種條件之間的聯絡揭示得越充分、越深刻,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就越多,從而準確、全面地把握確定的方向。

2、根據工程特點擬定解決瓶頸問題思考角度的“清單”,好好琢磨一下那些“能否”的角度,以往的方法可否重複使用,創新的方法能否適用,這樣可以填補思考的空白點,減少漏洞。

3、解決瓶頸問題後要進行總結。通過對瓶頸的產生和解決過程的總結和思考,形成新的解決瓶頸問題的清單,能夠形成標準的要固化下來。

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解決瓶頸問題還要注意以下的操作細節:

1、追求物流的平衡,而不是生產能力的平衡。

所謂物流平衡就是使各個工序都與瓶頸機床同步,以求生產週期最短、在製品最少。生產能力的平衡實際是做不到的。因為波動是絕對的,市場每時每刻都在變化;生產能力的穩定只是相對的。所以必須接受市場波動這個現實,並在這種前提下追求物流平衡,根據瓶頸工程的出產,協調好與之相匹配的供產;

2、保證瓶頸工程100%的“利用”。

正如《目標》一書所言:“瓶頸”上一個小時的損失則是整個系統的一個小時的損失。一般來說,生產時間包括調整準備時間和加工時間。但在瓶頸資源與非瓶頸資源上的調整準備時間的意義是不同的。如果在瓶頸資源上節省一個小時的調整準備時間,則將能增加一個小時的加工時間,相應地,整個系統增加了一個小時的產出,在瓶頸資源上中斷一個小時,是沒有附加的生產能力補充的。所以,瓶頸資源必需保持100%的“利用”,儘量增大其有效產出。為此,對瓶頸資源還應採取特別的保護措施,不使其因管理不善而中斷或等工。

3、通過改變加工批量,加快產品流轉速度。

對於數量較大的特注品訂單,批量大小是可變的,而不是固定的。同一種工件在瓶頸資源和非瓶頸資源上加工時可以採用不同的加工批量,在不同的工序間傳送時可以採用不同的運輸批量,其大小根據實際需要動態決定。

4、合理地進行排產。

根據訂單需要的緊急程度和最大出產相結合的原則,對於瓶頸工程的在產和待產品進行合理而有序的排產。瓶頸工程必須按照排產表安排和組織生產,對於待產品要及時拉動。

5、編排作業計劃時考慮瓶頸工程的資源。

涉及瓶頸工程的作業計劃應採用有限能力計劃法,根據瓶頸工程的負荷和排產狀況,先安排瓶頸工程的生產進度計劃,以瓶頸工程為基準,把瓶頸工程之前、之間、之後的工序分別按拉動、工藝順序、推動的方式排定,並進行一定優化,接下來再編制非關鍵件的作業計劃。

人生本來就處於錯綜複雜的問題矩陣之中,要解決問題必須把瓶頸問題解決,如果瓶頸問題沒有得到解決,整個問題是無法解決的。解決問題的優先權就自然放到了瓶頸問題這裡,資源的分配自然也要偏向這裡。出現瓶頸問題並不可怕,通過逐個識別和消除這些“瓶頸”,使得改進方向與改進策略明確化,從而達到有效出產的目地。《目標》為解決瓶頸問題提供了思路,生產控制如此,人生何嘗又不一樣呢?

《目標》讀後感5

《目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書,它用小說的形式講訴了一個瀕臨倒閉工廠的廠長羅哥在一個物理學家鍾納的點撥下,通過團隊的努力找出了挽救工廠的辦法,並提高了生產效率,壓縮了生產時間,還降低了生產成本。最終改變了整個工廠以及整個公司的局面。其實我是一個不愛看小說的人,一直覺得大部分小說又長又有點無聊,但是看這本書卻是一下午加一個晚自習就看完了,可以說是不間斷的看完的吧,明明是不愛看小說的我為什麼會如此反常態的咀嚼這本書呢?因為這本書一直給我一種身臨其境,不停思考,不停想會如何發展的感覺,最後看完了也頗有感覺。

一開始羅哥的工廠的生產秩序混亂,生產成本高,交貨週期長,甚至很少按時交貨等各種問題,逼得老闆沒得辦法下了最後通牒:如果三個月情況不能有所改觀就關閉這家工廠。羅哥沒辦法只得竭盡全力試圖拯救工廠,但是卻沒想到和家人越來越遠,各方面問題接踵而來。但是在偶然的機會,他遇到了以前的物理老師,在老師鍾納的點撥下他一步步解決了問題,這個過程中有很多很多值得我們思考和學習的地方。

一.仔細思考,瞭解現狀。

鍾鈉在匆匆與羅哥交談過程中,首先就是問他工廠的各方面情況,這個看似簡單的問問不僅讓羅哥明白自己對工廠現狀沒有好好思考,也讓他有了思考和整理如何去解決問題的開始了。

二.找到目標。

鍾鈉在上機之前還在問他目標是什麼,所以偶然相遇的那次鍾鈉跟他聊天真正想讓他明白的就是企業目標究竟是什麼。企業生存下來是需要花錢的,而開創企業就是為了將自己的產品賣出去,就是為了賺錢。所以一個企業存在的目標就是賺錢。這裡面談到三個方面:有效產出,整個系統通過銷售而獲得金錢的速度;存貨,整個系統投資在採購上的金錢,而採購的是我們打算賣出去的東西;營運費用,系統為了把存貨轉為有效產出而花的錢。

三.找到瓶頸,提高生產。

在有了目標之後,仔細思考,認清現狀,找到了瓶頸,並且為了提升生產力,便做了亮點:

1、絕對不浪費瓶頸的產能。

2、減輕瓶頸的負擔。

四.持續改善,不斷努力。

在初有成效之後要做的是絕對不能夠懶惰,必須堅持下去,不斷改善,讓其更加流程化,具體化,標準化,便於執行。

五、處理好工作與家庭的關係。

改革之前,羅哥每天都加班,處理這生產的問題,與家人共進晚餐的時間都沒了。就在其為如何挽救工廠而發愁的時候,妻子離家出走了。這樣一來,工作和家庭都給羅哥帶來很大的壓力。問題就在羅哥沒有處理好工作與家庭的關係。他每天用於工作的時間都佔用了該用於生活的時間,以至於沒有足夠的時間與家人相處。很多人往往就是在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忽視了家庭,造成了許多家庭的不和甚至最後的破碎,這些都該值得我們重視,也需要我們去調整。其實目標中並沒有很好的談及這塊,只是說最後解決了問題,羅哥有時間陪同家人了,問題也就解決了,但是我覺得家庭應該是每個人生活中很重要的一塊,必須足夠重視,就如同瓶頸一樣得到重視。

六.生活中處處都是知識,都需要我們思考。

小說中羅哥被迫去帶小孩的那幾段情節裡面就談到了一些生活給他帶來的啟示,讓他有所頓悟,明白該如何去解決問題。其實現實生活中我們又何嘗不是呢?

最後我想說,看一本書也許是書一時給我們帶來了某種刺激,也許還談到了一些我們受用的方法,但是這些都只是短時間內給我們的一種衝擊,我們要做的是如何把這些理解成自己,要學會漁而不只是得到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