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談美有感1500字

來源:才華庫 6.85K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談美有感1500字,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談美有感1500字

很久之前我就對朱先生的這本《談美》有所耳聞,因為種種緣故,一直無緣拜讀。直至近來,耐不住友人的強烈推薦,將早以束之高閣的此書翻找出來,拂去封皮上的塵埃,細細品讀。讀罷,帶給我深深的震撼和回味悠長的思索。

談美,究竟何為美?美是一種主觀意向,是一種以"無所為而為"的精神來進行欣賞。正如朱先生在文中所講的,談美的主要目的在於研究如何"免俗"。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作為在凡塵俗世中沉浮的我們,沒有多少人能夠真真正正地做到"免俗",但我們卻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在研究美,追求美的過程中,領略到些許"免俗"的樂趣。

這也正是我一直苦苦所追求的:在玩味一首詩、一幅畫,或是一片自然風景時能夠領略到一種樂趣,知曉什麼樣的經驗才是美的,然後再把美的態度推到人生世相,把人生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讓人生美感化、藝術化。

藝術都是情感的流露。美,是經過人情化的,個人的情趣不同,所以個人所得於鬆、山、水的也不一致。美景於心,是經過藝術化的自然,得益於一雙發現美的眼睛。

藝術作品中的情感和載體相互融合,產生一個完整的境界。美,就在這情感的綜合中迸發出來。超以象外,得其環中。藝術家們透過他的所看,將他的所想轉化成意象,融合於他的作品之中。

觀賞者則通過藝術家的作品,透過其物象,將其感受的意象翻譯出來,從而感受到藝術家通過他的作品想要傳達的感情,再結合觀賞者自身的情感與經歷,進而引發出強烈的共鳴,達到一種與藝術創造者在精神上相互交流的境界。

藝術家所要傳達的融入作品中的情感就是作品的神韻風骨。這也是一個藝術作品的靈魂。

文以文而工,不以文而妙。工在格律而妙在風骨神韻。孔夫子自道修養經驗有云,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道德家的極境,也是藝術家的極境。

"從心所欲"者往往"逾矩";"不逾矩"者往往又不能"從心所欲"。藝術家都要能打破這個矛盾,遵循藝術的形式而能脫化藝術的形式,行雲流水,自成一派,猶如戴著鐐銬跳舞,卻依然能使觀賞者感受到舞的靈動和灑脫。

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業。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裡所講的,古今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之第一境,"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每天在俗世中生活,目之所見,迷於五光十色;耳之所聞,亂乎五音六律。我們的追求,我們的想法都被世間的繁雜,世間的奢華,世間的迷亂所誘惑。

有出世精神的人會把遮蔽在自己眼前的這些俗世的誘惑都超越過去,抱著這種"出世"的精神,才能看到更高遠的理想,才能夠"望盡天涯路"。這種出世的,"無所為而為"的'精神,使他們把所作的學問和事業當成一件藝術品來看待,只求滿足於理想和情趣,不斤斤計較於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偉大的事業都出自於巨集遠的眼界和豁達的胸襟。

人生本來就是一種較廣義的藝術,離開人生便無所謂藝術,離開藝術便無所謂人生。

完美的生活,大到進退取與,小到聲音笑貌,都是美好人格的體現,如水行山谷之中,行於其所不得不行,止於其不得不止般的恰到好處,完整、自然而又和諧。

人生之路,猶如靈魂在一段段藝術作品中冒險的旅途。你讀過的每一本書,走過的每一里路,經歷過的每一件事都會在你的身上形成印記,在你的舉手投足之間不經意的流露出來,默默地展現出你人生中的每一段冒險。

人生之路亦是尋美之路,慢慢走,欣賞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