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海底兩萬裡》讀後感600字

來源:才華庫 1.87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名著《海底兩萬裡》讀後感600字,歡迎閱讀與收藏。

名著《海底兩萬裡》讀後感600字

名著《海底兩萬裡》讀後感600字1

這個寒假,我可是收穫頗豐,既讀了歷史書,又讀了許多著名作家的書,其中還有幾本外國作家的作品,我最喜歡的當屬法國著名作家儒勒凡爾納的作品——《海底兩萬裡》。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鸚鵡螺號”載著它的主人尼摩艇長以及阿羅納克斯教授等人以每小時20海里的速度前進,在十個月的旅途中,發生了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事情。“鸚鵡螺號”途徑太平洋、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最後竟離奇地消失在了挪威西海岸的大旋流中。

從這本書中,我可以感受到:尼摩艇長是一個沉著冷靜、博學多才卻又有一點詭異多端的人,因為他的身份我至今未知。他駕駛著“鸚鵡螺號”潛水艇幾乎戰無不勝,在大海底下漫遊著,做著自己喜歡的科學研究,蒐集海底的金銀珠寶。但是,我還有一個疑問仍未解開:為什麼他對陸地上的人們如此憎恨?而阿羅納克斯教授,以及他的僕人孔塞伊,他們都那麼的聰明好學,把他們所見到的海底奇觀向我們描繪得淋漓盡致。我對他們的才識感到十分的敬佩!

在這本書中,我不僅瞭解到一系列事情的真相以及人物形象,而且還掌握了一些有關地理和生物方面的知識。比如阿羅納克斯教授介紹了什麼是太平洋黑流、珊瑚礁是怎樣形成的,以及海洋生物的迴圈系統是怎樣的……這些自然現象和特點都十分的有趣,而這些現象的科學解釋也讓我大開眼界、增長見識。我對他們的“知識寶庫”也是刮目相看!

《海底兩萬裡》這本書裡蘊藏著許多豐富的知識,它既能讓你身臨其境感受海底世界的瑰麗多姿,又能讓你震撼於大自然的神奇奧祕。

閱讀心得:《海底兩萬裡》這本書告訴我們,人沒有夢想、沒有理想,是不行的。但夢想、理想也不能僅停留在空想,需要實際行動來積累實現。只有夢想加上行動,我們才會不斷有進步,才會最終取得成功。

名著《海底兩萬裡》讀後感600字2

《海底兩萬裡》是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的原著。他從小就幻想海底世界的奇妙旅行,但他的父親是一名律師。一心希望兒子繼承他的事業。當他11歲時,曾經想要上船當見習生,遠航印度。但後來被他的父母發現。為此凡爾納捱了一頓揍。當時凡爾納躺在床上流著淚說“以後保證只躺在床上幻想海底旅行”也許正是這一童年經歷,促使凡爾納後來著名的海底作品誕生。

這本書講的.是一八六六年發生的一件奇異的事情,在大洋裡出現了“海怪”。這隻“海怪”給人們帶來了無窮的災難。於是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被任命捉撲“海怪”。但這次追捕過程中他和他的助手以及另一名捕鯨手不幸的跌入海中,後來又泅到了“海怪”的脊背上。才發現這並非什麼海怪,而是一艘“鸚鵡號”潛水艇。潛水艇是尼莫船長在大洋上祕密建造的。尼莫船長於是邀請他們一起來做航海旅行。他們從太平洋出來,經過珊瑚海、印度洋、紅海、地中海,進入大西洋。看到過許多奇異的海底世界的壯觀氣象,也經歷了許多令人驚奇的險情。最後當船到達挪威海岸時,阿龍納斯不辭而別。將自己所經歷的全部事情與海底的祕密公佈於世。

這本書的故事情節曲折生動,人物形象也刻畫的栩栩如生。文中的尼莫船長是一個聰慧、知識淵博的人,他也是一個浪漫的帶有神祕色彩的人物。他在海底躲避敵人,尋求自由。但也對自己的孤單旅行感到悲傷難過。同時他也是一個十分負責任的人,當船上的人生病死亡時他悲痛欲絕,並深海里埋葬他們。

並不是所有的科幻書都可以這麼生動的。這本書從海怪開始,漸漸的把我們帶到一個奇妙的另一個世界。講述了許多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讓後人看到了古人的聰慧和博學。

名著《海底兩萬裡》讀後感600字3

手牽手,一起去暢遊海底。

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雨把玻璃打地好像蒙上了一層薄薄的霧,從裡面看向外面什麼也看不清楚。此時的我正坐在書桌前,藉著明亮的燈光,聽著鬧鐘的滴答聲,讀著一本科幻小說——海底兩萬裡。

本書介紹了尼摩船長開著《鸚鵡螺號》帶著康塞爾、尼德·蘭和博士一劉共闖海底。他們穿過太平洋,跨過印度洋,走過紅海,渡過地中海,越過大西洋以及南背極海域,成功地克服了種種困難,飽覽了海底奇觀。其中給我印象深就康塞爾,他老實、堅強、善良、熱心、勤勞、聰明、忠於主人。特別是他最後一點氧氣都讓給主人的那件事令我無比感動。

當然,令我最感興趣的還是他們被困在冰層裡的那件事。想想看,鸚鵡螺號的氧氣只能提供兩天了,但要打破冰層還得四天五夜。這樣的情況下,怎能不讓人著急?可是,他們並沒有太慌張,而是保持冷靜,想到各種方法可以加快鑿冰的速度。終於,他們在最後關鍵時刻用鸚鵡螺號那大功率的螺旋槳的推動衝破了冰層,讓大家都吸著了海上的清爽空氣。

看了這本書,我感觸極深,我被他們那種英勇無偎的精神驚呆了。如果換成我去,我說不定早就上天堂報告去了,只會在船艙裡著急地亂跑,和他們相比,我們的氣勢相差太遠了!看他們、挑戰凶猛鯊魚,智擊食人族,勇斗大章魚,逃出冰層……哪一個不是令人驚心動魄的大冒險?我想,我們以後得一改那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開始磨練自己的勇氣與毅力!

雨仍在淅淅瀝瀝地下著,風仍在呼呼作響地吹著。我明白了,想要去冒險,光有想法是不夠的,還要將勇氣與智慧合在一起,才會有一次完美的冒險經歷。

名著《海底兩萬裡》讀後感600字4

本是把《海底兩萬裡》當做老師交代的一個任務,可看了一會後,便覺得十分有趣,愛不釋手。

它為何使我那麼喜愛呢?因為在讀這本書時,我似乎正在大海中遨遊,體會這海底世界的神奇,這蔚藍的大海之中,會有什麼奧祕呢?

故事的主人公阿龍納斯教授因參加追捕一隻大怪物的任務而登上“林肯號”,不幸的是他落入了水中,而這時他才發現,原來這不是什麼怪物,這只是一艘名叫諾第留斯號的潛水艇,驚奇詫異之中,他跟隨著船長尼摩開啟了一段長達兩萬裡的海底冒險,跟隨他的冒險旅途,我也見到了許多奇趣的事。

儒勒·凡爾納栩栩如生的描述,使我猶如身臨其境。我看見了各種動物相互依存,相互嬉戲,各種海底植物五彩斑斕,這是多麼美好的畫面啊。可是在這美好之中,也暗藏著種種危險。

他們在印度洋的珠場和鯊魚進行搏鬥;他們在大西洋中與章魚進行血戰。這些驚心動魄的事情中,有喜也有憂,可他們依舊繼續前行,探索海底世界。

其中,尼摩船長最讓我敬佩。他是個知識淵博的工程師,遇事沉著冷靜,聰明機智。他蒐集海底金銀財寶,願為被壓迫民族的正義鬥爭。他嚮往著自由,於是他在大海中生活著,遨遊著。文章最後,尼摩船長攻擊了其他國家的戰船並銷燬,這使我捉摸不透……可在他的個性中,我看到了他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與偉大的民族精神。

未來的路還很長,這大千世界中還有許多新鮮、有趣的領域等著我們探索。像尼摩船長一樣,堅定地追逐夢想。

來吧!我們一起去暢遊《海底兩萬裡》!

名著《海底兩萬裡》讀後感600字5

我輕輕合上凡爾納的科幻小說《海底兩萬裡》,書中精彩的故事情節使我難以忘懷,尼摩船長他那愛國的心更是久久留在我的腦海裡,永遠也抹不去。

文中寫印度王子——尼摩船長因自我的祖國被殖民奴役,他的父母妻子犧牲了,他憑著自我的知識設計建造了“鸚鵡螺”號潛水艇,為被壓迫被奴役的人們奉獻著海底採集的財富,並在航海中撞沉了英國戰船,為祖國人民復了仇。

從書中可見,尼摩船長時時懷著一顆愛國的心,他儘自我所能,為祖國復興努力著。作為一箇中國人,我們不正需要這種愛國之心嗎?

古往今來,有多少仁人志士在祖國危急存亡的關頭,拋頭顱,灑熱血,為國捐軀。“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是曹植的慷慨悲歌;“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顧炎武的金玉良言;“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是林則徐的錚錚誓言;“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是譚嗣同的悲壯抉擇。他們為什麼能夠這樣大義凜然,從容應對生死禍福?是祖國在他們的心中,他們和祖國在一齊,祖國人民永遠記住他們!

但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有許多不愛國的表現。紅領巾是我們少先隊員的象徵,可總有人忘記佩戴,難道說是那些人忘記了紅領巾是五星紅旗的一角,是一種榮譽、一種象徵?更是一顆顆愛國心在燃燒;當國歌響起,有些同學還在東張西望、交頭接耳,要明白升旗敬禮是對祖國的敬意呀!還有少數人“崇洋媚外”,正如《家有兒女》中劉星說的:冰箱裡有哈根達斯冰淇淋,還吃什麼中國破冰棍!這些現象在我們生活中十分常見。可見,他們與尼摩船長相比,有多大差別啊!

《海底兩萬裡》這本書,讓我懂得了愛國、報效國家,我真期望每一箇中國人都能從點點滴滴、一言一行中體現愛國,為國爭輝。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