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夢鄉》讀後感1000字

來源:才華庫 1.16W

磨蹭好久,才慢慢看完《金色夢鄉》。

《金色夢鄉》讀後感1000字

之前確實看的慢,因為前面確實壓抑,本來是一樁政治事件,卻莫名牽扯上了青柳雅春——一個兩年前出了名後又淡出人們視野的小人物,他成了“替罪羊”——老實說,在看到這個人成為“凶手”的時候,我就覺得他只是替罪羊了。

事件的回溯所佔篇幅並不長,描述事件發生後的影響的篇幅以及涉事人的結局——大部分是意外死亡——也寥寥幾筆帶過。接下來的篇幅,全是人物的描述,包括青柳雅春,樋口晴子,森田森吾,小野一夫等等,最開始看的慢,確實是有些跟不上伊阪的跳躍的敘事,感覺有一種記憶閃回的過程在裡面,然後又跳回現時現刻,敘述青柳被“認定”為罪犯後的逃亡過程——他確實並不是罪犯,只不過是另一個“奧斯瓦爾德”而已,但是,媒體管你是不是罪犯,官方說你是你就是,不是也得是,反正真相本就不重要,重要的只是一個解釋而已,最好青柳在逃亡中被斃,那更是再好不過了,那樣套什麼罪名到他頭上都不會有人出來申辯了。

這最長的一節的前半部分基本都是逃亡的過程以及穿插其中的回憶閃回,老實說我並沒有很認真思考這些閃回的用處,但也並不妨礙我看懂後面的故事,裡面的警察被塑造出來的樣子其實也是我的腦中對警察的刻板印象——高傲,冷漠,一言不合就動用暴力讓一個無辜的人屈打成招。而書中的仙台彷彿讓我看到了《1984》的影子,反而沒有任何情節或是內容讓我有“金色夢鄉”的'感覺。

但從中段開始,事情開始出現轉機,我看到了巖崎、三浦、阿一、晴子、還有那五個並不知道姓名的人,還有醫生、保土谷康志等等許許多多的人,哦對了,還有煙花廠的洛基,我終於開始有一些陷入金色夢鄉的感覺了,在冷漠的社會,依然有這麼多的朋友幫助,在被政府“認證”為凶手後,朋友們依然願意幫助他,甚至三浦——也即“切男”——一個從未謀面的人,甚至是一個殺人犯,雖然看起來像是在陷害青柳,卻事實上是幫助了他。這讓我想到了電影《追捕》裡面杜丘逃亡時躲到一個流浪漢聚集地,他慌忙地坐到一個老人旁邊,警察來搜捕的時候,杜丘轉過身去,老人把身子後仰,對他說:別擔心,這裡都是我的朋友。杜丘說:謝謝,您知道我是誰嗎。老人說:我看過電視了,我看你,不是殺人犯。

電影裡的情節和書中每一個願意信任青柳的人哪怕被監視依然在默默幫助青柳的情節交錯了起來,真的讓我十分感慨,哪怕故事開頭森田森吾說“越信任的人越危險”,最終卻確實是青柳的朋友們幫助他擺脫了追捕,而另一個用來栽贓陷害他的整容人,最後成了犧牲品,青柳,以一個新的身份活了下去。

故事並不是完美的結局,沉冤或許永遠不可能昭雪,但是這可能也是這本書的主題吧——哪怕再絕望之中,依然有著金色夢鄉。書的末尾並沒有正面描寫青柳,而是側面寫了他拜訪和他相關的人的過程,給人留下遐想。

如果說書的前半部分給人的是徹骨的寒冷,那後半部分就是無盡的溫暖,以至於我前半部分磨磨蹭蹭讀了好幾天,後三分之一幾乎不到兩個小時就一口氣讀完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