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故事》讀後感(精選12篇)

來源:才華庫 1.9W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二十四孝故事》讀後感(精選12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二十四孝故事》讀後感(精選12篇)

《二十四孝故事》讀後感 篇1

“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孝敬父母是我們做人的根本。從古至今,從偉人到平民百姓,再從老人到我們身邊的同齡人,很多人都給我們樹立了最好的榜樣!

《二十四孝故事》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個孝子們的孝心及行動。他們為了盡孝可以付出一切,時間,骨肉,生命。

《臥冰求鯉》中的王祥,年少的時候母親就過世了,繼母朱氏對他非常不好,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壞話,還對他百般的挑剔刁難,年幼的王祥受盡了委屈。

一天後母病了想吃魚,就叫王祥去抓魚,可是當時正值天寒地凍,冰河封面,哪裡抓得到魚呢?於是王祥頂著嚴寒來到河邊,脫掉衣服趴在冰面上,希望用體溫化開冰面,可以抓到鯉魚。這時,冰面忽然自己裂開,盡然有兩條鯉魚躍上岸來,凍得渾身發抖的王祥終於如願以償。

是什麼力量支撐王祥這麼做的呢?我覺得唯有一個“孝”字。最終也正是王祥的一顆孝心感動了後母。

歷史上感恩的故事很多。黃香九歲溫席,李密陳情報祖母,花木蘭替父從軍,陳毅元帥為生病的母親洗尿褲,還有失去父親的八歲女孩唐銀花,唐銀花安慰自己失明的媽媽說:“媽媽——我就是你的眼睛!”他們那一顆顆滾燙的孝心,凝成了一道道愛的長城。

我們的父母曾經為我們付出了許多,等我們長大,本應該享福的他們卻還在為他的孩子們操心。同學們,鮮花可以枯萎,滄海可以變成桑田,但我們感恩的心卻不能沒有,也不能改變!讓我們從現在開始,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好好的去感恩父母!

《二十四孝故事》讀後感 篇2

你讀過《二十四孝》這本書嗎?這裡講的都是有孝心的故事,這二十四個小故事寫的生動感人,每一個故事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更值得我們去用心去體驗。

《孝感動天》這個故事讀後令我感觸很深,這個故事講了古人舜的故事。

舜是中國上古時代的“三皇五帝”之一,他開創了中華道德文明。舜是一個品行兼優的人。他很小的時候就沒有媽媽,他的爸爸又是個雙目失明的人,繼母對他很苛刻,多次和自己的兒子想害死舜。一天,舜的爸爸叫他修補糧倉,後母想趁這個機會燒死他,舜在倉頂上看見起火了,但找不到梯子,他就把自己隨身帶的兩頂斗笠當做翅膀,然後像鳥一樣往下跳,結果他輕輕地落在了地上,一點也沒受傷。他後母和弟弟並不甘心,又叫他去淘井,舜跳下井後,他們就把土石扔下去,把井填平,想把舜活埋在裡面。舜有井邊掘了一個孔道,鑽了出來,雖然他知道這些事是後母和弟弟做的,但舜還是像過去一樣和和氣氣地對待他的父母和弟弟,不過從此以後,後母再也不敢暗地裡害他了。舜高尚的品德打動了堯,最終促使堯把他選定為自己的繼承人,成為了一代英明的君主。

舜以德報怨的故事深深的打動了我,他不僅教會了我們要孝,更讓我們學會了在生活中要寬容,要大度。“百善孝為先”,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通過讀這些故事讓我懂得感恩,懂得孝順父母,並用好好學習,用優異的成績來報答他們。感恩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從每一件小事做起。

《二十四孝故事》讀後感 篇3

最近,我看了《二十四孝故事》,這裡面敘述了二十四個感人的孝心故事,其中,我喜歡《孝感動天》這則小故事。

這篇故事主要講述的是,古代的五帝之一,舜。他從小家境貧窮,卻生來就孝順。他的父親脾氣古怪,繼母又性情變化無常,同你異母的弟弟象也很不懂事。他們多次去陷害舜,可舜卻毫無嫉恨,總是以德報怨。

舜的孝心感動了上天,於是舜耕田種地時,大象跑來替他耕犁,小鳥也飛來為他播種。堯舜聽說了舜的事蹟後不僅讓自己的九個兒子拜舜為師,還把自己的二個心愛的女兒嫁給了他,最後又把天下禪讓給了舜。

看完後,我被舜的孝心深深地感動了,也暗下決心,一定要向舜學習,在家中做一個孝順的好孩子,在學校裡做一個尊敬師長,團結友愛的好學生。

記得在我小時候,脾氣太壞,經常肆無忌憚的與爺爺奶奶頂嘴,時常不尊敬他們、孝順他們,又談何而來是個乖孩子呢。有一次,姐姐在幫我晒被子,而我卻因為找不到心愛的涼鞋,而對奶奶發起火來,心想,肯定又是奶奶當寶貝一樣“藏”起來了,每次都這樣,不經過我的同意就私自拿走我的東西,討厭死了。過一會兒後,奶奶放下手中的活,幫我找到了涼鞋,我穿上了,可嘴裡卻還在不情願的嘟囔著,煩人。我對奶奶向來都是這麼的不尊敬,也不孝順,直到我長大後,才真正懂得了什麼叫親情;什麼叫敬;什麼叫孝順;什麼叫奶奶對我的愛。

孝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德,媽媽曾經與我講過,百善孝為先,所以,作為一箇中華民族的子孫,《二十四孝》是我們必定要看的。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一個孝順的人,向《二十四孝》中的人物學習,從每一件小事做起。

《二十四孝故事》讀後感 篇4

最近幾天,我讀了《二十四孝故事》,一個個都吸引著我,但我最喜歡“賣身葬父”這個故事,這個故事讀完讓我深有感觸。

這個“賣身葬父”的主人公是董永,相傳為東漢時期千乘(今山東高青縣)人,年紀幼小時母親早亡,因避兵亂遷居安陸(今湖北),後來父親也死了,董永為把父親埋葬,吧自己賣給富農家為奴,換取喪葬費用,上工路上,與槐蔭下遇一女子,說她無家可歸,二人結為夫婦。女子以一個月織成三百匹錦緞,為董永抵債贖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蔭,女子告訴董永,說自己是天上的仙女,奉命幫助董永還債,言畢凌空而去,因此,槐蔭改名為孝感。

這《二十四孝故事》每一個都深深地吸引著我,我想:“我們應該學習《二十四孝故事》的主人公一樣孝敬父母和長輩,雖然不必像古人一樣,但我們也要從生活的點點滴滴做起,報答他們,孝心能感動天地。

《二十四孝故事》讀後感 篇5

《二十四孝》這本書裡的二十四個故事,每個都很精彩,每個都很感人。

像第十七個故事——《哭竹生筍》這個故事,它主要是講了晉朝的孟宗,年少時父親就去世了,母親將他撫養成人。在母親的督促下,他終於有個成就。孟宗十分孝順。有一年,母親突然病倒了,難以嚥下飯菜,只是很想喝竹筍煮的羹湯之類的東西。可當時是冬天,哪兒有新鮮的竹筍呢?孟宗跑到竹林裡找啊找,可是找不著,他急得扶著竹子大哭。這時,奇蹟發生了,他淚水飛灑處,都長出了新鮮的竹筍。孟宗很高興,挖了幾棵捧回家,精心做成羹湯,母親喝了湯,病也治癒了。

說是竹筍羹湯把孟母的病治好的,倒不如說是孟宗的孝心把孟母的病治好的。孟宗能力有限,自然會在如此矛盾的情況下手足無措。

但孝心還是感動了天地,使冬天長仙筍。無論這是真的故事還是神話,孟宗的孝心十分難得呀!

總之,《二十四孝》這本書幾乎每個故事都這麼引人入勝,令人歎為觀止。

《二十四孝故事》讀後感 篇6

假期讀了魯迅先生的《二十四孝圖》。這樣的一篇文章,雖然名叫《二十四孝圖》,但其實並沒有寫出如何孝順父母,沒有起到教孝的目的。其中的臥冰求鯉卻讓童年的魯迅產生了恐懼,他一直認為孝順父母無非是“聽話”,“從命”,以及長大之後,給年老的父母好好地吃飯罷了。從文章中可以讀出魯迅先生對封建制度的厭惡。試想這種常人不能做到的,卻又拼命引導要求人去做到,是便於統治,不從根本上解決貧窮問題,卻要求人們做出十分極端的行為並以此為孝道,而且還對這種孝道加以宣揚。

《二十四孝圖》是一本講中國古代二十四個孝子故事的書,配有圖畫,主要目的是宣揚封建的孝道。魯迅先生從自己小時候閱讀《二十四孝圖》的感受入手,重點描寫了在閱讀“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兩個故事時所引起的感受,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以及了中國兒童可憐,對荒謬愚昧的封建孝道進行了抨擊。

其實我們只要真正地愛我們的長輩,用親情,用溫暖感動他們就能真正做到孝順,並且做好孝。

《二十四孝故事》讀後感 篇7

孝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傳統美德。從古至今,它都指引著我們的思想和價值取向。讓我們從中得到領悟和思考。然而古代和現代還有很大差距,並不是每一個故事都值得我們追捧和領悟,我們要懂得從中篩選,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百事孝為先”的道德思想,始終根植在無數人民的內心深處。“親嘗湯藥”中漢文帝劉恆以仁孝之名,聞於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百里負米”中仲由自我常常採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扼虎救父”中楊香為救父親,全然不顧自我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盡全身氣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最後放下父親跑掉等等這些無不體現著他們內心深處的孝感,讓我們從中去領悟如何關心、侍奉和感恩父母。

孝的傳遞者源於我們每一個人。在現代社會,我們應領悟瞭解父母和懂得父母的需要。父母的付出,我們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他們或許不求我們給予他們什麼,只是期望我們將來過的比他們好,他們處處為我們著想,時刻為我們擔憂,唯恐自我做的不周,這就是父母——我們最可愛的人。因此在我們沒有能力的時候,我們應懂得為父母分憂,讓他們為我們放心,而在我們有能力給予的時候,我們不能以金錢的多少來衡量我們對他們的愛,他們或許並不在乎這些,他們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慰藉,和他們在一起是他們很愉悅的時光。因此,我們要常回家看看。

孝指引著我們行善。對待每一個人都用善意的眼光,讓我們的周圍充滿溫馨。然而在現代社會中充滿了爾虞我詐,事事都得提防,讓很多人感覺很累,當你給出一個微笑的時候,別人會認為你是假慈善,或認為你不懷好意,有什麼不軌的目的。幹嘛要想那麼多呢?此刻真是就應重新溫習我們古代文化的時候了。

領悟如何孝奉父母,領悟我們的生活中善意的對待每一個人,這是現在的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懂得的,還有待我們去繼續發揚。

《二十四孝故事》讀後感 篇8

大家都說“百善孝為先”,這麼多善舉當中孝是排在第一位的,然而,大家知道古代的人是怎樣盡孝心的嗎?這個暑假我讀了二十四孝的故事,讓我給大家講個臥冰求鯉的故事吧:

晉朝時期,有個叫王祥的人,心地善良。正因小的時候失去了母親,之後繼母朱氏對他很不慈愛,還常常在王祥父親面前搬弄是非,父親漸漸對兒子也冷淡了。王祥的繼母鐘愛吃鯉魚,王祥不計前嫌,為了能得到鯉魚,赤身臥在冰上,他渾身凍得通紅,仍在冰上禱告求到鯉魚,正在他禱告的時候,右邊的冰突然開裂,王祥喜出望外,突然跳出兩條活蹦亂跳的鯉魚,他高興極了,就把兩條鯉魚供奉給繼母。他的`舉動,在十里八鄉傳為佳話。人們都稱讚王祥是人間少有的孝子。有詩頌:繼母人間有,王祥天下無。至今河水上,留得臥冰模。

大家看,王祥不僅僅有一顆純潔的孝心,我覺得他還有寬巨集大度的品質,他的繼母居心不良對他心存厭惡,還藉著父親百般刁難他,而王祥不管繼母怎樣,總是孝敬她,尊敬她,為了繼母的愛好歷經千辛萬苦。雖然故事的結尾沒有寫到繼母,但我想繼母必須被王祥的孝心感動了。

除了這個故事,二十四孝裡還有忠孝雙全的沈雲英、打虎救父的楊香、棄官奉親的潘岳、賣身葬父的董永、都能給咱們帶來感動。

讀完二十四孝,想想咱們此刻的生活,我突然覺得滿足。正因咱們此刻不愁吃,不愁穿,一向在長輩的愛中成長。有什麼事都能夠由家長代勞,咱們有什麼需要他們總是儘量滿足,身體不舒服或受到打擊,前來關聯的也是他們,指導領悟,糾正錯誤的還是他們。長輩給予咱們太多的愛,咱們就應孝順他們,不用像古人那麼極端,泡一杯茶、捶一捶背、洗次腳、或是使成績提高往往就是孝順長輩的最好方法。

讓咱們懷著一顆孝心孝敬長輩吧!

《二十四孝故事》讀後感 篇9

最近,我讀了《二十四孝》,有戲綵娛親的老萊子,有鹿乳奉親的燕子,蘆衣順母的敏娟……其中我最感動的是戲綵娛親的老萊子。

他是春秋時期的楚國隱士,為躲避世亂,自耕於蒙山南,他總是孝敬父母,每次有好吃的他總是給父母。他七十歲還不覺得自我老,還經常穿上五彩皮衣,逗父母開心。有一次,她出去挑水回來的時候不留意摔了一跤,水全都灑了,他不想讓他的父母悲哀,便靈機一動,扮成小孩子一樣倒在地下玩撥浪鼓,二老看見了還以為他又向前此一樣玩,因此二老大笑。

讀完了這個故事,我不禁思緒萬千,知道古代人都那麼孝順,咱們現代人就更就應孝順父母了。這使我我想起了一個詞“百善孝當先”。只有好好做人,發奮領悟,做力所能及的事,才是孝順。此時我想到了,我有沒有像老萊子一樣孝順父母?有沒有讓父母開心?

這使我想起了春節前的一件事;那天晚上,只有母親和我在家。突然,母親的肚子疼了起來,母親叫我拿藥來,但是藥竟沒了,只能我親自下去買藥。這麼黑的天,身手不見五指,我最害怕了;但是為了母親,我一咬牙一跺腳豁出去了。出門便一路小跑到了藥店,往家走的時候,我累得不行了。這時,我腦子裡浮現出一個身影,那是母親,他肯定為我買藥的時候也一路小跑。此刻,正好讓我有一次表現的機會,因此我的步伐加快了,最後以最快的速度跑回了家。等我回到家,已經大汗淋漓了。吃完了藥母親說:“有兒子真好。”我開心地說:“還是有用的。”

我堅信,我以後會向二十四孝裡的孝子好好領悟,做一個孝順的好孩子。

《二十四孝故事》讀後感 篇10

我看了二十四孝這個故事,裡面許多孝子都很有孝心,如舜……等人都很孝順父母,都很有孝心,而現在都是父母疼我們,而不是我們孝父母,以前舜的弟弟象串通父母要殺了順,可舜仍對父母很孝順,什麼事都以父母為天,因為是父母養活了他,他幹什麼都依著父母,而不依自己。

還有人為了讓父母吃米刮多大的風下多大的雨都不怕,拿著錢去買米。直到排上隊買上米才肯回家。想想以前那些人多麼有孝心,多麼孝父母啊!我們現在卻不孝父母,而是父母疼我們。看來我們也要學他們一樣孝父母,讓父母不吃苦,讓父母過上好生活!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要世代相傳,把孝傳到千秋萬代,讓每個人都有孝心,來孝順父母。

《二十四孝故事》讀後感 篇11

你看過二十四孝嗎?它是一些以“弘揚孝道精神,構建和諧社會”為主題的非常有教育意義的孝心故事。其中講述了二十四個生動的小故事,不僅有古代人孝敬長輩的故事,還有當代人如何尊敬長輩的典範,都是值得我們去用心體驗的。

其中的每一個故事都深深的吸引著我。其中有一篇講述了古人舜的故事,令我感觸特別深。舜的父親是個失明的人,繼母又蠻不講理,他還有個異母兄弟叫象,從小被嬌縱慣了,好逸惡勞,遊手好閒,孃兒倆成天合計著怎麼傷害舜。有一個冬天,颳了幾天的北風。風把家裡糧倉頂上的稻草都掀翻了,舜就讓象在下面幫他遞送稻草,自己在屋頂修倉頂。不料這時糧倉著火了。他趕緊跳下屋頂。可是,火勢很凶,已快燒到住房了,他顧不得自己,就衝進了火海,先救出了父親,接著又救出了繼母,這時他身上的衣服已經全燒爛了讀到這兒,我的眼眶溼潤了,舜的行為讓我深受感動,繼母平時一直傷害他,但在最危險的時刻他還是忘我的去救她,這是一種多麼高尚的境界啊!此時,舜不只是教會了我們孝,更是一種寬容大度的心態。

想想舜當時的生活環境,不管繼母怎樣對待他,舜仍然時時想著孝順父母,再對比一下我們現在優越的生活條件,我突然感到很殘酷,父母平時辛苦的工作,儘可能地給我們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學習環境,讓我們吃好的,穿好的,可我們總是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孝”的觀念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說,已經非常淡薄了。我想:我們應該向

這些故事中的二十四位主人翁學習,尤其要向丁巧菊大義勸夫、河南大孝子背母打工、湖北老學生求學救母、北國好男兒割肝救父當代人物好好學習,有句話說得好:“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神州大地最源遠流長的中華美德,我們應該像他們那樣,懂得感恩,懂得孝敬父母、尊敬長輩。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個有責任心的、高尚的人。

讀完這些孝心故事,我覺得我也要更加的尊敬父母長輩,雖然不必像古人一樣做那些激烈的行為,但是我也可以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去感恩他們,報答他們。

《二十四孝故事》讀後感 篇12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從古至今,我國都非常推崇孝道,正所謂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長輩是良好品德的核心!因此,《二十四孝故事》在我國廣為流傳,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社會在進步,時代在變化,《二十四孝故事》中的精髓,對現在的我們仍具有積極意義。

今天我給大家推薦的一篇孝道小故事是《行佣供母》。

《行佣供母》講的是:從前在一個小鎮裡,有一戶人家那一家人只有那家人裡只有一個年邁的老母親和一個老母親的兒子。老母親的兒子,便是江革。

江革在廚房做好飯出來給母親吃,這時有一個弓箭射向了他們的廚房,江革嚇壞了把碗摔破了,這時他的母親便問:“革兒,你這怎麼了?”這時,有一個村民把他們的門推開,便著急地說:“殺過來了,趕快跑吧,能跑多遠就跑多遠。”那村民便急急忙忙的跑了。老母親對江革說:“革兒,你快跟村民們逃命去吧!”這時江革問:“那你呢母親?”“我老了,走不動也跑不動了你自己逃命吧!”但江革卻說:“那我背您跑。”江革便揹著母親逃命。

逃到了森林中的時候,有三個強盜從樹上跳了下來,要讓江革拿江革對他們說:“我們是逃命的,身上沒有錢財。”強盜看了看江革,想讓他當強盜,但江革卻沒有答應。搶到問江革為什麼不想當江革回答:“我還有一位年邁的老母親,若我當了強盜那誰又能照顧我的老母親呢?”搶到看江革如此孝順,便放過了他。

江革揹著老母親來到了一個小鎮上,他邊走邊想:我不如到一個富人家去當傭人拿工錢去孝順母親。他便把母親放到了大樹旁邊,對母親說:“母親,我到那邊去去就來,你在這裡等我。”江革敲了敲富人的門,那富人來開門了。富人問他有什麼事情,他說:“我和我母親逃難至此,想掙些工錢來孝順我的母親。”不然看了看他,便答應了,讓他先找一個安定的地方住下來。江革非常的高興,邊找了一間房間,讓母親住了下來。

江革每天要抬水,每天要砍柴,每天要做飯,雖然很辛苦,但他為了讓母親有好吃的,也沒有任何怨言。這個月的月底江革發工錢,他便買了許多好吃的,拿回去孝敬母親。母親對江革說:“革兒,你也來吃。”江革卻說:“母親我不喜歡吃這個,您吃吧,我去打掃院子了。”母親讓個兒休息。母親讓江革休息一會,但江革拒絕了,江革一人獨自在外面吃著腐爛的麵包。江革為人非常孝順,最後被鄉親們推薦成了大官,從此以後,她和母親過上了幸福的日子。

這個故事我明白了,我最敬佩的人是江革,因為他沒忘記了養育他多年的父母。我要 從小事做起做一個孝敬父母的新一代好少年。為報答父母好好學習學會知識好好孝敬他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