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讀後感(精選5篇)

來源:才華庫 2.23W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道德經讀後感(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道德經讀後感(精選5篇)

道德經讀後感1

在孩提時代的我就曾經接觸過聖人老子的《道德經》,大家可以輕而易舉猜到當時懵懂孩童的我,對於這本書可謂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我對老子以及《道德經》的初步認識還得追溯到我爺爺跟我講的故事。爺爺跟我講了很多的古代傳說,其中就有關於聖人老子的傳說——相傳老子一夜間就寫出了流傳千古的《道德經》,騎著青牛,西出函谷關而去,成為神話傳說中的太上老君。小時候聽著這些傳說比較神祕、玄奧的東西,都是和老子相關的,但是老子是誰,什麼是老子的學說,他所著作的《道德經》講述的是什麼又有什麼意義,卻知之甚少,而且那時根本看不懂。

讀懂一本書,首先讀懂一個人。這是我閱讀書籍的座右銘,若光看一本書所講的內容,而不去深入瞭解作者為何做此書的種種原因,那就與作者做此書獻於世的真正目的了。我不乏有些人著書純粹是為了賺取稿費或者立名,那樣的人不配叫作者,只能勉強稱為寫作工作者罷了。老子生活在春秋末期,那時天下大亂,諸侯紛爭,廣大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時代造英雄,時代也會造就文化精神上的佼佼者。

如今很多人稱《論語》為做官必學,《道德經》為做人必學,想必有一定的道理可遵循,但便不是如如今說法那樣的片面。一本《道德經》涵蓋了政治、經濟、軍事、為人等多方面的內容。換一種比較概括的話說可算為一本百科全書,但是《道德經》真正的分類還得算為哲學著作。

老子道家的學術充滿著辯證法,從探討宇宙天地、自然規律的變化入手,提出“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真正地以人為本,直接從關注明民生,關注社會弱者,弱勢群體出發,老子之道算是弱者之道,對社會人事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道德經》揭示宇宙萬物、自然天地、社會與人等及其運動規律,因而是一個博大的哲學思想體系,提出了很多反映事物運動一般規律的哲學概念,對中國文化以及整個世界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黑格爾曾經感慨:世界的哲學故鄉在中國!

在老子《道德經》諸多哲學概念中,我最熟透的算是立身處世這方面知識。下面簡單的敘述一番。

修身為本的主張在《道德經》中有諸多名句:“罪莫大於多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等等。細細體味一下老子對人生修養和處世的見解,我覺得他的很多話語,句句啟迪心靈,不時地在敲打警示,使人醉之復醒,感到好像在痛飲千年陳釀,愈久愈香。

做人修身處世,是一個古老卻又常新的話題,每每與人細談老子哲學時談到修身處世這話題時,心中總會盪漾起新的體會新的感受。在立身處世這個主張中有一個極為經典的句子——“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取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弱之勝剛,天下莫不知。”柔弱勝剛強,是老子哲學思想中充滿相反想成、對立轉化的辯證法的命題,帶有普遍真理性的意義。剛剛提到老子以水為例的句子的意思是:天下沒有東西比水更加柔弱,可是攻克堅強的東西沒有能勝過它,因為沒有東西可以代替它。微弱的勝過強大的,柔弱的勝過堅硬的,天下誰都知道。可謂水滴石穿,柔軟的水能夠把堅強的石頭穿透。在老子看來,柔弱勝剛強是自然界的一條法則。它比起強能勝弱,剛能勝柔這一表面膚淺的認識而言,柔勝剛,弱勝強,無疑是認識論上的一個飛躍和深化的例項。這句話告訴我們,新生的、弱小的、暫時處在劣勢的事物,最終是要戰勝舊的、暫時貌似很強大的事物的強有力的論證。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這句話是中大家最熟悉的當屬“上善若水”了,老子提倡應該向水的柔弱品質學習,即守柔。為什麼呢?因為世界上最柔弱的是水,水能穿透堅硬的石頭。推及到人,若人能夠做到“上善若水”,所賦予的精神和意義,那麼他的心胸會像水那樣曾經深邃,待人像水那樣愛親,言談像水那樣真誠,處事像水那樣靈活圓通。這樣德行高尚的君子,你說是不是一個完美的人,是不是值得我們去學習效仿的人呢?

道德經讀後感2

縱觀幾千年來各家對道德經的瞭解可謂是百花奇放,從修身到治國,再到宗教的崇拜都有,種種的一切所言之道只不過是停留在人的一切現象學上,我對老子的道的解釋用一句話來概括:靜是相對的,動是絕對的。這即是道。

對道的瞭解首先不執著於道這個名字,老子起這個道也是不得已而為之,我能夠打個比如:就我們生活的地球來說,人從現象去看地球它是靜止,所以說是相對的,但是地球又是從白晝到黑夜再到一年四季之變化,所以說地球又是運動著的,迴圈不息,而且也是絕對的。有了這個絕對的動之後,地球展示給我們面前的並不以人的意志而刻意運動而是展示在我們面前是靜,而這種靜是人客觀所發覺不到的。我能夠用風來比喻,風吹到你的臉上你覺得一絲的涼快,但是你看不到,摸不著,但是又存在著,看似無其實有,由於你不曉得它什麼時分吹過來,這就是老子首篇道的宇宙自然觀,而從人的角度上,要到達這種境地,是需求修行的,而這種修行是要讓人理解萬物變化開端,老子說過人的道就如嬰兒的一樣,人從生命降生開端,運動曾經存在了,而這種運動不斷到人死為止,而老子的道並不是生也不是死,它是對一個絕對運動著的生命要做到像風一樣的靜靜的運動著,只要做到靜你才幹到達這個道,而我說的這個靜不是絕對的靜,而是運動著的靜,老子的水就是一個最好的比喻,水是運動著的,而這種運動是如此的自但是不加修飾!

對如今所謂的唯心唯物強加給道是不適宜,由於道曾經包括了一切現象中的唯心和唯物。

道德經讀後感3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天長地久”、“上善若水”,很早之前就對《道德經》中這些句子耳熟能詳,但是一直對這些話“不求甚解”,困惑不已。對《道德經》總是望而卻步,只在不同的場合讀過一丁點片段,只能算是驚鴻一瞥,管中窺豹,難以談得上有什麼深刻體會。上《政治學》時,楚老師為我們列的13本必讀書目中,中國的經典讀物有三本:《論語》、《孟子》《道德經》,這些文章是流傳千古的經典之作,治國教材,不得不認真拜讀。“明德人生導航計劃”啟動後,我們與人生導師張學長達成共識———集體閱讀《道德經》,並將其思想和公共管理實踐結合起來進行思考。

這對我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因為《道德經》內容艱深晦澀,語言精練而思想深刻,本人文言文水平不高,因此閱讀過程中經常感覺一頭霧水,不知所云。《道德經》流傳千年,不同的讀者有不同的解讀,不同時代有不同的處境,到現在,在國學熱的大潮中,對《道德經》的研究如火如荼。文章版本可謂千奇百怪,多種多樣。我看的是北京燕山出版社版的,是在北大的週末書市上買的,和《論語》、《孟子》三本十元,買來之後,認真的看了兩遍《論語》,正在看《孟子》和《道德經》。目前看到第十九章,還不到四分之一,都好像似乎沒有真正看懂。下面就簡單說一下似懂非懂的感受。第九章中,老子說:“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拿的多了裝不下,差不多夠了就行了;揣的東西太多凸起來,不可能長久,大家都會發現。滿堂的金銀玉石,是守不住的,富有高貴但卻驕奢淫逸,就是自己惹禍上身,咎由自取。大功告成,全身而退,這才是天道。啟示我們對待物質享受時要適可而止,秉持“中庸之道”,要懂得進退自如。這使我想起了我國政界的“59歲現象”,有一些有作為有追求的好乾部,在光榮隱退之際,經不起物質誘惑,抵擋不知內心不良思想的蠱惑,廉潔一生,糊塗一時。誠然,這與我國官員的考核的激勵體系有關,我國的官員體制中,有大量與職級職位匹配的福利待遇,不能隨著官員退休帶走。在法治建設不健全,人們思想價值體系混亂的年代,會渾水摸魚遊走於制度缺陷的人如日中天,而嚴格遵守規則辦事的人則很難有所作為,在這種獎劣懲優的體制中,官員大多自身難保。需要有機會,同時也需要有動機,前者是制度環境,人人面對的制度約束一樣,權力不同的機會就有所不同,如果你潔身自好,沒有的動機,那就不會侵蝕到你,這就是為什麼政亡人息的封建王朝末期,總有一些道德高尚、為民請命的清官和青天。從這個意義上講,老祖宗已經為我們指明瞭道路,物質追求適可而止,進退自如才是王道。

道德經讀後感4

道家文化源遠流長,早在幾千年前,老子就以著成《道德經》一書,並被後世奉為道家經典。後世的好多經典都出自或繼承了《道德經》其中的主要觀點,比如說,《莊子》中的逍遙遊,以及後代的黃老之學的“清靜無為”。並且在以後的數千年裡,與儒家思想相互碰撞、辯駁,甚至其中的一些觀點或認識逐漸成為中國精神的內在品質,“上善若水”,就是一種開朗樂觀的人生態度。

老子的一些思想在現代也有確實的反映,比如他在《道德經》中曾經說過“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在他看來,世界的矛盾都是相存相依的',在激盪中求發展,在相補中求完善。愛因斯坦也曾反問過問他的人:“為什麼不能是既是這樣,又是那樣?世界本來就是矛盾的,這樣不好嗎?”而在我看來,矛盾是必然要存在的,沒有“有”,焉知“無”?它們本來就是相生的。這兒,我不禁想起了週末去聽的西川的主題為“我的詩歌革命”講座。他在演講中提到了一個詞——“矛盾修辭”,在某種程度上,我比較認同他對中國現狀的一些認識,比如他說的“在現代中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個矛盾修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是”。作為一個矛盾體,它們能如同“難易相成”、“長短相生”般,互相補充自己不足的一面,推動最終的發展。

在儒家經典文化中有“以人為本”、“民貴君輕”的思想,當然在道家精神中也有一些有利於解決民生問題的觀點方法,比如。“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絕聖棄智,民利百倍”、“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聖人慾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在此看來,道家文化與儒家經典在中國歷史中不斷激盪融合,並最終成為中華文化的精神內質也並非偶然了。

當然在道家文化中雖有“積極無為”,但也有一些“消極無為”的方面,“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這些都和那些“富國貧民”、“強幹若枝”的思想類似,一味地通過強調使民弱來相對地加強國家的富強,在我看來,這在本質上也是在破壞和諧,削弱國家。老子的精神博大精深,需要我們的慢慢體會,琢磨!

道德經讀後感5

衝,原寫作沖,表示水的湧動。衝又是繁體字衝的簡化字,衝字中間原來不是重,而是童,衝是形聲字,行為形,童為聲,表示通途、要道,引申為交叉路口。

道衝的衝應是沖,老子用水來比喻道。盈在這裡是溢位的意思,《周易·坎卦》:“水流而不盈。”因而,第一句的意思是說,道無論怎麼用都不會脫離自己的軌道和根基。

反過來說,沒有任何東西能夠超出道的範圍。因而道就如同深淵一樣,深不可測,乃至可以包容萬物,反過來,萬物似乎都是從道里生長出來的一樣,於是道就成了萬物的祖宗或本源。

所謂萬變不離其宗。宗與萬變相對立,因而宗就是那個相對不變的存在,換言之,宗就是主要矛盾,而相對變化的存在就是次要矛盾。區別主次的關鍵就在於判斷在一定條件下,究竟哪方是相對不變的,哪方是相對易變的。並沒有絕對的主次關係,任何主次關係都是以一定的條件為前提的,如果不知道這個使對立雙方處於主次關係的條件,那就落入相對主義的陷阱之中,就會成為詭辯家了。

正因為主要矛盾是相對不變的存在,所以是不能直觀到的,也就是不在人前凸顯出來的,相反,次要矛盾作為易變的存在才是可以直觀到的,才是在人前凸現出來的。

所謂鋒芒畢露,就是暴露了人的稜角,也就是暴露了人的行為處事的原則。之所以說鋒芒畢露不是好事,那是因為人的行為處事的原則暴露後就容易被針對,所謂君子欺之以方。身弱的人更容易受欺負,身強的人也更容易受欺騙。方與圓相對立。所以處事圓滑或者說那種不僵化的人更容易做成事。

因此,老子主張人不僅要抓住主要矛盾,而且要像道那般為人處事。掩蓋自己的鋒芒,消除雜亂的現象;抓住主動權,和群眾打成一片。道就是那種普照的光,它掩蓋了其他一切的色彩,改變了它們的特點。它可以轉變為任何色彩,因而保持了最高的靈活性,自然也就牢牢抓住了主動權。當然,絕對的光明等於絕對的黑暗。所謂揭示即掩飾,遮蔽與澄明同樣能夠讓人看不見事物的本質。

湛,在這裡讀chen(第二聲),與沈(chen,後作沉)是古今字,本義為沉沒。

老子對道的領悟完全是通過反思獲得的,並沒有直接的證據,因而,道對於他來說似乎存在又似乎不存在,說其存在,那是因為只有如此假設才能使現實世界的諸般矛盾獲得一個令人信服的解釋;說其不存在,那是因為實在沒有直接可以拿出來的證據證明道的存在,正因為在直觀的層面無法證明,所以就顯得這個理論不那麼徹底,因而也就很難讓人信服。

老子不知道道本身是怎麼來的,但他相信在天誕生之前,道就存在了。可見,老子已經認識到天本身是有生滅變化的。這裡涉及到的問題是關於存在者的存在。在老子的眼裡,既然天是可以被直觀到的,那麼天就還是屬於可以變化的東西,因而在一定條件下是作為次要矛盾存在的,那麼,必然存在一個與之相對的主要矛盾,這個主要矛盾就被命名為道。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