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秒思考》讀後感

來源:才華庫 3.29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零秒思考》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零秒思考》讀後感

《零秒思考》讀後感1

很長一段時間我對於思考的理解,就是坐在書桌前正襟危坐,始於書桌,終於書桌。我是學設計的,乾的就是無中生有的活,“思考”就是職業的核心。我深知思考是一件非常非常非常痛苦的事情,甚至有時候一想到要思考就會很牴觸。但是沒辦法,生活得繼續下去。於是我給自己自嘲了個名字,「ku坐的little」。ku代表“哭”和“枯”。可以想見我的痛苦和無奈。

開始看這本書不外乎源於垂死的掙扎。我想要擺脫這種狀態。之前很多次的掙扎都無濟於事,本來以為這一次也一樣,沒想到還真有點不太一樣。書寫得非常非常囉嗦,可是作者用他囉嗦的語言改變了我長久以來對“思考”的固化認知。

整本書的核心其實就是隻有一段話:隨時隨地地在一分鐘以內快速地將想法記錄下來。可是為什麼我認為這短短一句話改變了我對思考的認知呢?一直以來我會下意識地把思考“固化”為一個在書桌前正襟危坐的形象,始於書桌,終於書桌。可是大腦不會因為你離開書桌了就停止執行,也不會因為你現在坐在書桌前了就按照你想要的方式執行。大腦會源源不斷地產生想法,有價值的,沒價值的。有意義的,沒意義的。這種感覺在冥想的時候最為強烈。那些紛雜的思緒噴湧而來的時候,你甚至會質疑“這強烈的腦內活動真的來自於你自己麼?”。作者給出方法的關鍵就是抓住這大腦活躍的時刻,將腦海中的想法捕捉下來。而筆記只是實現捕捉的一種方式而已。它幫助我們把思考具象化。

可是這種記錄跟我們平常的零星的記錄靈感的方式又有所不同。這個方法不僅要求我們記錄瞬間的靈感,而且要求要記上4到6行;不僅要記正文,還要寫上標題。以前我經常隨手記錄靈感,但是有時候因為太“隨手”了,短到只有一個短語,一個詞,以致於我之後都不能充分回憶在那一瞬間我到底想要表達什麼,更別說充分挖掘“那一瞬間”的腦力了。

這“三言兩語”過於概括,以致於在後期失去了延展性。因此我非常贊同作者的建議,寫靈感的時候要寫上四到六行。當寫得多了,這些被先寫下來的文字甚至可以進一步激發其他的想法。

作者還要求寫上標題,在我看來這簡直是神來之筆。因為標題在帶給你限制的同時,也帶來了通往標題背後更廣闊世界的階梯。每一個標題就好像是一扇門。在我們意識到它並且將其寫下來之前,它們一直隱形地存在著,將我們和它們背後的世界隔開。但是將這個標題寫下來的過程,就像是你自己給創作了一把鑰匙,這個隱形的門頓時出現我們面前,並且開敞著向我們展示它背後的世界。這個道理就像是,當你問自己,房間裡面有什麼,你不會想到蔬菜水果牛羊肉,想到的大概率是冰箱,椅子,床;可是當你問的是,房間裡的冰箱裡有什麼,你就很容易聯想到這些食物。當你給了自己一個限定,其實也給自己創造了更多的可能性。私以為,此處的“標題”就起到了這個作用。

這個方法除了將“思考”從正襟危坐的形式中解放出來,還有一個好處在於把自己從心理的禁錮上解放出來。

“在這種應試製度下培養出來的絕大部分學生,都會過度注重自己能不能做到、優秀不優秀、聰明不聰明、有沒有受到表揚。在這些條條框框的束縛下,他們並沒有發揮出與生俱來的能力。”

我們從小被灌輸慢工出細活的觀念。然而一旦開始“慢”下來,我們的思緒就會不由自我被“結果”所控制。這是不是最終想要實現的?是不是會被接受?如果不被接受怎麼辦?可是諷刺的是,一旦我們開始進行這種對“結果”的懷疑,往往當下的事情就不能被做好。想象中的壞結果可能就會演變成真的壞結果。因此這個方法中所限定的“一分鐘”實際上就是不給“自我懷疑”留有任何餘地。寫出了好點子當然皆大歡喜,就算寫出來了壞點子,反正也就是浪費了一分鐘而已。

然而書桌前的枯坐時刻和這散佈與生活中的時刻記錄並不是相互矛盾的。在生活中積累下來的思考不能成為無根的浮萍,它們需要成為我們有所產出的養料才行。而在書桌前的思考就是將這零星想法匯聚在一起,編入我們的知識網路的過程。只有生活中的.思考記錄,這些好點子最終只會流於表面;而只有書桌前的枯坐,“思考”最後會演變為無源之水,最終油盡燈枯。只有將兩者結合起來,才能形成一方活水,汩汩向前。這篇文章就是用這方法寫成的,思如泉湧。

《零秒思考》讀後感2

最開始只覺得《圍城》道理的精妙與普適,哪想到書中的圍城單隻講的愛情婚姻是座圍城吶。最開始只是好奇書中故事,哪想到錢老透著濃濃濃濃的中國味的文字會這樣吸引我。行文用詞不必說,讀起來只覺親切。文中的比喻真的可以說是絕了,有趣又精妙。最重要的是,如書中序所說的“我想寫現代中國某一部分社會、某一類人物”,書中人物隨著文字真就緩緩走進了我心裡,隨其而來的還有那個動亂的年代,混亂的社會,舊的中國,野蠻湧入的新思想。一筆一劃,彷彿在眼前。

這個結局真讓我有“猝不及防”的感覺,本來一切還平穩流暢的進行著,最大的變故不過是辛楣離開了學校,鴻漸剛熟悉了自己的教學內容,孫小姐范小姐各自小心思,學校間派系的小打小鬧。我還好奇著隨後會如何發展,鴻漸最後會遇見誰呢。哪料章節都沒有換,直接一個急轉彎彎到了結尾,鴻漸糊塗娶了孫小姐,陰差陽錯下高校長解聘了鴻漸。這下可好,人物地點全要換了。期待的女主角沒有來,剛認識的幾個主任教授等人這就要說再見了。我還有點留戀,鴻漸可是一點餘味沒有回味。

去到重慶的趙辛楣踏入了職業的圍城。回到上海,鴻漸入了婚姻的圍城。全書在黑夜中落幕,牆上鍾還在敲,人也還在聽。只不過明天的故事已經沒有描寫的必要了,不過是一天又一天地重複罷了。

哎!誰能逃的出這樣的圍城呢。有些東西,你一旦感知不到它的改變,它就遲遲停留在原樣。不論人是多麼的積極,在圍城外時對自己多麼地有信心。進城之後那從生活的每個邊邊角角的細節裡趁你注意或不注意時一點點一點點席捲而來的改變,會在某個長夜和你徹底攤牌,猙獰著臉面與你眼對眼,逼迫得你只想逃離。

比起方鴻漸,我真心喜歡的是趙辛楣。雖說一開始他錯看了蘇文執,但畢竟大洋相隔,難有接觸,幾年的堅持反倒體現他的好。蘇文執、沈太太,辛楣是喜歡知識多又厲害的這一掛的吧哈哈,要是有另一個世界,真希望和他談場戀愛,雖說他沒啥特別好,但沒啥特別不好。普通的他和普通的我哈哈,我貪心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