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幸福超越完美有感

來源:才華庫 2.4W

在《幸福超越完美》這本書裡,我學到了一個心理學屬語:同一性法則。說的是每件事就是它們自己的本身,不管一個人或者是全世界都希望他成為什麼樣子。

讀幸福超越完美有感

關於這一點,這裡有一段有趣的對白。林肯有一次問亞里斯多德:“如果你把尾巴比作一條腿的話,那一隻狗有幾條腿?”根據同一性法則,你說亞里斯多德該怎樣回答?對,依舊是四條。“四條。”亞里斯多德不假思索地回答, “因為你把尾巴稱作腿,它也不是一條腿。”

同一性法則是一個客觀存在的定律,我們雖然不奢望成為哲學家,但同一性法則這個定律的含義是我們每個人都受用的,即沒有認識到或者拒絕承認一件事物本來的樣子,會帶來可怕的後果。

一個人就是一個人,一種情緒就是一種情緒,一隻貓就是一隻貓,一個數字就是一個數字……如果你把卡車當作鮮花,會有交通危險的;如果你把毒藥當做美食,同樣會付出生命代價的。

我上高中文科班的女兒,數學是她毋庸置疑的短板,這一點和我像極了。每次試卷下來,貌似情感細膩、做事穩妥的女兒總是在計算題上失一大些分,有些可能是真弄不懂題意的失分,但數字從上行抄到下行,就會出現小數點遺漏或數字抄錯的現象。很簡單的加減乘除也經常犯迷糊把搞錯。我安慰自己,女兒只是和我一樣對數字不敏感。因為除了數學,孩子其它科目都蠻優秀的。

有次,我去接女兒,見面她就說:“媽媽,我說了你可別批評我昂,這次計算題又扣了二三十分。我分明很細心啊!為什麼還會出現這等低階的錯誤呢……”她一股腦兒把我想教育她的話都說出來了。我,那情那境,我只有無話可說的份,因為這個問題是伴隨著我和女兒的共同困惑。

現在看來,大概這裡面存在著一些我們對錯誤原因認知上的偏頗吧?我一直在思索,但一直找不到失分的本質。同一性法則,應該是詮釋這種現象的最合理的解讀了。潛伏在馬虎背後的應該是另一種原因所在,只是現在我和女兒以及她的老師還沒有找到突破此障礙的路徑。真希望誰能指點迷津,在人生的關鍵時候幫幫我的孩子,幫幫像我孩子一樣的這些在迷途中掙扎的學子。

另外,我想說的是,關於同一性法則,對於一個實物,我們很容易遵守同一性法則,尊重事實,比如電腦不是電視機。但一旦涉及到情緒,就是很難扯得清的事情了。

心理學家海姆.吉諾特主張:父母的角色應該是在孩子的感受和情緒面前成為一面鏡子,把孩子的情緒如實地反饋給他們,讓他們看見自己的情緒。以此教給他們瞭解情緒的真相,不加扭曲,不必分析和解釋。做到這,並不難,我們只需要這樣說:“我看得出來,你為這件事真的很難過。”或者“我想,你大概真的十分難過。”這樣的話已足以幫助你的孩子驅散他們的難過和憤怒了。泰勒教育自己孩子大衛這個案例,一直刻在我的腦海裡。孩子在上學的時候因為帽子大而使性子,摔帽子,大聲嚷嚷,拒絕去學。

泰勒說:“兒子,這讓你很難過,對嗎?你喜歡的帽子居然不合適。”

“是的。”兒子說。

“你本來是想戴這頂帽子去幼兒園的,現在它居然太大,真是夠人心煩的。”

“是的,我今天真的很想帶它出門。”

然後,幾乎一瞬間,兒子的'狀況一下變了。笑容出現在臉上。他說:“爸爸,我像恐龍一樣走路,就不會掉了。”

泰勒慶幸,自己沒有講一大堆道理試圖說服孩子,沒有說:“你看,你有帽子戴就行了,還挑什麼呢,我們小時候上學哪來的帽子戴啊,有衣服穿就算慶幸了。”泰勒也沒有說:“你身在福中不是福了昂,看看災區的孩子,知足吧兒子。”泰勒更沒有說:“要學會感恩,媽媽為給你買這頂帽子也是轉了好半條街了。”泰勒回憶說,這些完全可以放到孩子情緒緩和了再說。

是呀,當孩子處於強烈的情緒時,他們不會聽從任何人的話,他們無法接受任何勸告、安慰和建設性的批評建議。他們所要的是我們的理解。唯有當聽者充滿同情與理解地接受了他們的情緒,這些情緒才會真的降低強度和傷害性。這對孩子是有效的,對大人也如此。

對此,我感同身受。記得剛畢業那會兒,我的主管上司對我的要求可以說是達到了苛刻挑刺的地步,向來隨性的我長期受之束縛,實在憋屈難耐。一次,學校的老教師似乎看出了什麼端倪,和我暢談中,我訴說了我的困境。老教師很快地和我的感受達成了一致,說:“不對,那他做的不對,事情不是那樣做的。”我的委屈好像立馬削減了大半,哎呦呵,能得到同事的認同,尤其是老教師的認同,看來真的不是我的錯了。繼而老教師話鋒一轉:“在一塊兒幹工作嗎,都互相擔待點,都是為了工作,沒有什麼可以記在心上的。”我忽地想:“是呀,是呀,儘管是苛刻又有幾何呢?制度對於從來守時守紀,積極工作的人僅僅也是一張廢紙而已。至於規定的多與少,與咱又有何干呢?”瞬間,心中釋然,天空似乎也高遠了很多。每每想起這件事,尤其是讀了“同一性法則”之後,打內心深處深深地感恩那位老教師,是她,在我的工作之初、人生的轉折處,引領了我心靈的成長。尤其是她說話的方式方法能夠讓一個憤世嫉俗的叛逆的我接受,現在想來真的難得。感恩、感謝!

讓花成花,讓樹成樹,讓孩子成為他本來要長成的樣子。成全別人,解放自己,讓我們身邊的一切都愈發地和諧自然吧。

《幸福超越完美》,掩卷擱筆時,一股暖流湧上心頭。真的是這樣的:幸福是一種能力!世上原沒有至善至美境況,有的只是我們的感知幸福的能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