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讀後感之四十一_讀後感

來源:才華庫 2.32W

讀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論語讀後感之四十一_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論語讀後感之四十一_讀後感

論語讀後感之四十一_讀後感1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智慧的結晶,是一份讓人受益匪淺的文化寶藏。讀過之後,我對學習態度有了更深的認識。

有人說“態度決定性格”,我覺得“態度決定學習的一切”。因此,我認為,學習要有一種“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態度。我們在學習上要坦然地承認自己不知道什麼,要正視自己的無知。面對問題,應該開動腦筋,勤于思考。對於文化知識和其他社會知識,我們應當虛心學習、刻苦學習,儘可能地多加以掌握。人的知識再豐富,總有不懂的問題,那麼,就應當有實事求是的態度。只有這樣,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

學習中除了正視自己的無知,秉著實事求是的態度學習外,還應將學到的知識加以應用,也就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學習的快樂在於練習,因此除了重視“學”,我們更要追求“習”。“習”就是在“學”的基礎上加以應用,也就是實踐。孔子帶領著弟子周遊列國時一邊學習一邊應用知識,他們將知識應用起來應該是有個人學習的目的。作為學生,我不僅要努力學習,更要去享受學到知識的滿足感和在生活中應用知識的成就感。前幾天,天空中出現美麗的魚鱗雲,我從學到的地理知識懂得,“魚鱗雲”是秋冬季強冷空氣來時的一種天氣現象,說明天氣將轉晴,並且在未來兩三天都是好天氣。果然接下來一連幾天都是晴天。這使我感受到了在生活中應用知識的成就感。

在學習中我還保持“謙虛”的態度。“謙虛”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它所體現的不僅是個人修養,還是在學習上的一個態度和一種風範。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每個人身上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欣賞並學習別人好的方面是謙虛的基本。“虛心使人進步”這不僅在個人體現,一個國家在國際上也應有這種態度。孔子的理論雖在古代產生,可在現在仍有不少可取之處。雖然“半部《論語》治天下”略有誇張,但這並不妨礙《論語》對我們的影響。

學習是我們學生的首要任務,端正學習態度有利於我們的學習,我們只有做到正視自己的無知,才會踏踏實實去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學習知識後我們還要將其應用到生活實踐中,感受學習知識的成就感,在繼續學習中保持一種謙虛的態度,做到學無止境。

論語讀後感之四十一_讀後感2

初讀《論語》,無外乎“之乎者也”,無外乎“仁”,無外乎“克己復禮”,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長,越來越覺得,《論語》是我一生受用的精神財富。

汪國真曾經說過:“我不管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是啊,人生百態,誰能夠一生無憂呢,孔子在許多人的眼裡,不過是個渺小的夫子,可真正懂得孔子的人,都認為孔子是個聖人,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論語》一書,有很多精闢的話語,其中我認為能夠真正形容孔子的就只有這句:知其不可而為之。

生活中的我,不善辭令,苟於言笑。是《論語》教會我堅強是人生的準則,永不放棄,永不拋棄。於是,我對生活中的許多應接不暇的事情都付諸一笑,無論前方的道路多麼泥濘,我都會堅強到底,永不服輸。我堅信,堅強為人是智者的選擇,我無悔於青春,因為我有堅強的人生。

堅持,是一種無愧於心的表現。孔子一生周遊列國,在當時,它的學說並沒有被應用,也很少有君王重視,但孔子堅持了一生。它認為自己是對的,不被採納的意見,不能阻止孔子前進的道路,孔子一路坎坷,但是他的成就是當代人無法想到的,一絲文明的曙光照耀著中華大地,映出來的是孔子,是大成至聖的先師。這是孔子一生堅持的結果,當年嘲笑孔子的人,都被淹沒在歷史的波濤之中,只剩下了孔子。

《論語》一書,可以說的上是中華民族的根,是我們的民族之魂,而珍重堅持到底的精神更是《論語》教給我們的瑰寶。有了它,我們可以戰勝一切艱難危險,不畏人生中的坎坷,不屑於路人的嘲笑。

每當遭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我都會靜下心來,默默地詠讀《論語》,覺得有一位千年前的智者在告訴我一些道理,這已經使我一生受用。

在低谷裡,我遠眺山峰。

在挫折中,我笑納苦果。

在淡薄裡,我靜思明志……

論語讀後感之四十一_讀後感3

隨著中國近代社會的到來,各種西方學說陸續傳入中國,形成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強烈衝擊,甚至連長期在中國思想界佔統治地位的儒家思想也不能倖免。五四運動曾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號,文革期間“批孔”思潮也曾盛極一時,而在現在,我們也可以不時地聽到“新儒家”等給傳統儒學重新定位的概念。然而,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今天,如何看待儒學的現代意義,成為一個思想界爭論不休的問題。“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在學習了半個學期的《中華元典導讀》課和閱讀了《論語》這部書後,我認為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從儒學的根,即孔子的《論語》說起。《論語》大概包括的以下幾種思想,即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以下分別加以介紹。

仁:愛人。孔子思想體系的理論核心。它是孔子社會政治、倫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標準,也反映他的哲學觀點,對後世影響亦甚深遠。仁體現在教育思想和實踐上是“有教無類”,春秋時代學在官府,孔子首開私學,弟子不問出身貴賤敏鈍,均可來受教。仁體現在政治上是強調“德冶”,德冶的基本精神實質是泛愛眾和博施濟眾,孔子把仁引入禮中,變傳統“禮治”為“德治”,他並沒有否定“禮治”,他的“德治”無疑是對“禮治”的繼承和改造。愛人既為仁的實質和基本內容,而此種愛人又是推己及人,由親親而擴大到泛眾。

義:原指“宜”,即行為適合於“禮”。孔子以“義”作為評判人們的思想、行為的道德原則。

禮:孔子及儒家的政治與倫理範疇。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禮”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的道德規範和生活準則,對中華民族精神素質的培養起了重要作用,但隨著社會的變革和發展,特別是封建社會後期,它越來越成為束縛人們思想、行為的繩索,影響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論語讀後感之四十一_讀後感4

《論語》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這本書是孔子的學生及再傳弟子所編纂的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是著名的《四書》之一。

我第一次接觸到《論語》時,剛滿10歲,那時我的學習成績中等。為此,我的父母很為我的前途擔憂,但我那時卻滿不在乎。

一次暑假,我來到阿姨家“度假”,本想在阿姨家痛痛快快的玩一下,可沒想到阿姨聽了爸爸的訴說後,竟把我給“禁足”了,每天不是讓我寫作業就是看書,可我一門心思想著玩,哪裡是在看書。所以只要阿姨不在,我就不寫作業,在那裡玩。當阿姨發現了我的計劃後,並沒有處罰我,而是把她剛買的《論語》遞給了我,並且還有一本“翻譯書”,就這樣,我第一次接觸到了《論語》。因為我不懂文言詞語的意思,所以帶著孩子特有的好奇心,認真的看了下去。就這樣越學越覺得有意思。漸漸地我愛上了《論語》。我發現了其中許多的奧妙。如“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讀懂這則論語後,我明白了學習的正確方法,也知道了我學習成績不高的原因。又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則論語_也是談學習方法的。它告訴了我學與思的關係:只讀書不思考,就會迷惑兒無所得;只是空想卻不去讀書,就有陷入邪說的危險。而我最喜歡的卻是“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也就是這則《論語》讓我明白了什麼是智慧,明白了某些道理就是明白,不明白就不明白。不要不懂裝懂。不懂要敢於請教別人。這才是智慧的選擇。

現在學校開展了“經典誦讀”活動,參加這一活動後,我能更好的理解《論語》精神。是《論語》教會了我正確的學習方法,端正了我的學習態度。把我從學習成績的“低谷”拉了上來,也是它讓我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是它讓我知道了“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默而識之,誨人不倦。”、“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其實世上並沒有聰明與愚笨之分,我們感覺的聰明與愚笨僅僅是我們的心理感覺而已。一個好的學習方法,或許是你走向成功的關鍵,也許你沒有發現,沒有察覺。那你現在從頭開始,好好地讀讀《論語》吧,裡面有很多關於學習方法、學習態度的經典名言或許會對你大有裨益。

論語讀後感之四十一_讀後感5

《論語》是我國的經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細細品來,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觀、世界觀、教育理念等幾乎都包含在語錄的字裡行間。

君子是一個意義深刻的詞。從小就聽說什麼“君子動口不動手”、“觀棋不語真君子”等,感覺君子就像個呆呆的人似的。事實上,君子就是孔子他們儒家學派的一種自稱,是理想的“中庸”的人。比如“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後從之鬥”,都體現了君子的優良品質。孔子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在孔子眼中一個可以稱為君子的人一定要有一顆寬容待人的心。藺相如以寬容之心對待廉頗的刁難,展現了君子的博大胸懷。“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由古至今的名人雅士,那些品德高尚、學識淵博的君子們哪一個是沒有寬容坦蕩的胸懷呢?與君子相對的當然就是小人了,小人並非是壞人,只是素質沒有君子高罷了。《論語》花了相當篇幅直截了當的闡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點,如“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然而,君子的物質地位往往與小人相差甚遠。毛澤東說過:“小人累君子,君子當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可見君子的物質生活是那麼的悲慘!

君子還應講求誠信。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一個沒有信用的人,在社會生活是很難立足的。“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治理國家也應該講求誠信。季布“一諾千金”使他免遭禍殃。可見,講求信用不但是君子有的品德,還能給人們帶來福運。

當然,作為君子還應當有很多別的品質,比如善於反省,敏而好學,虛心求學,不恥下問。還要胸懷天下,以天下為己任。要注重禮儀,不做違法亂紀的事等等。儘管並非孔子的所有思想觀念都與我們現代社會相符合,但是在《論語》一書中所講的做人道理值得我們去反思,去學習。

論語讀後感之四十一_讀後感6

孝是我國自古以來最重要的道德規範,“百善孝為先”,孝是德之本。《論語》中“孝”的論述,今日讀來,仍覺微言大義,對社會有益,對家庭有益,而對於一個人的心靈,是一種淨化,也是一種亮化。

記住父母的年紀:

做父母的,沒有不記得兒女的生日的。可做兒女的,不知道父母生日的卻大有人在。是否知道父母的年紀,不要簡單地把它看作是一件小事。孔子說:“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里仁》)意思是說:“父母的年紀不可不記掛在心上,一方面因他們添壽而欣喜,另一方面又為他們的高壽而擔心。”

這是孔子對一個孝順子女應有心態的描繪:當看到父母一年比一年衰老時,喜的是父母健在,是兒女們的福氣,因為父母長壽並享天倫之樂而高興,就希望父母更長壽;可生命總是有限的,歲月總是無情的,隨著光陰荏苒,歲月流逝,就為父母年高而擔憂,惟恐深恩未報,孝心未盡,而時機過矣……

人生有許多痛是不可避免的,有一種痛更是讓人難以忍受,而這種痛並不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流逝,那就是“子欲孝而母不在”。一位朋友曾這樣回憶:母親健在時,自己總是感覺日子還早,機會尚多;總是對自己說,等生活好些了,一定好好地孝敬母親。

然而一場大病,母親竟然去了。十餘年來,每次想起母親,心中總是遺憾、悔疚和傷感。每當母親節到來,這種情緒就更加充滿心靈。如果母親能夠生還,即使工作再忙,也一定要常去母親身邊坐坐;即使生活再窘迫,也要多給母親一點零花錢。“子欲孝而母不在”,是一種無法解脫的、說都沒處說的痛……

“一則以喜,一則以懼。”簡簡單單八個字,讀來覺有千斤之重。看到父母年事已高,一方面感到高興和自豪,但又膽顫心驚,對父母的衰老而恐懼,這是出於自然,也是出自孝子的良知。永遠也不要覺得為時尚早,機會還多。記住父母的年紀,常回家看看。節假日,或是在父母生辰的時候,一束鮮花,一盒蛋糕,一個電話,一句“祝您健康長壽”,一頓閤家團聚的家常飯,都是濃濃的親情,都會給年邁的父母帶去無限的喜悅和慰藉。

論語讀後感之四十一_讀後感7

先看最明顯的: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論語先進第十一)

子貢問說:“師和商這兩個人哪個更賢?”孔子回答說“師做得過了,商又做得不夠。”子貢說:“那麼師更好些?”孔子說:“做得過頭就像做得不夠(一樣不好)”。

的確,人的一生,也就是處理各種矛盾的一生。對於這些矛盾,要把握得恰到好處,既不“過”,也不“不及”,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論語》裡面就列舉了許許多多這樣的矛盾。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論語公治長第五)

遇到事情應該怎麼處理呢?這裡“決”和“慎”是一對矛盾。而太過“決”就會成武斷,太過“慎”則是優柔寡斷,無論走向哪個極端都不可取。聞而行之則太武斷,易犯錯,三思後行則太優柔寡斷。所以面對季文子三思後行,孔子說:再思之,可矣。

論語讀後感之四十一_讀後感8

論語,一部全世界矚目的經典著作。多少人在這本書的薰陶下成才。九歲時,我懷著好奇的心情翻開一本帶有註釋的《論語》,一下子就被文中每一句話蘊含的道理所吸引了······

什麼是論語?論語是由孔子及他的徒弟們的言行編成的一本書,書中的語言及其精簡,少了一個字就無法理解整句話的含義了。細細品讀,書中的每一個教悔都循循善誘,娓娓動人。

翻開《論語》第一句話便是“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我很早就聽到過這句話了,意思也早已記在腦中,便是“學了知識以後,按時去溫習他,不是很愉快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是很高興嗎?別人不知道自己,自己也不懊惱,不是君子嗎?”以前我總是不以為然,但如今我卻十分肯定這句話,就如我們背單詞一樣,若不去常常複習,很快就會忘記。只有常常去複習,一個單詞才能永遠記在腦中。遠方有來了一個可以與自己談心的朋友,可以與自己分享喜怒哀樂,難道你不高興嗎?一個平易近人,做事不張揚的朋友,難道不算是“君子”嗎?

就算是書中的第一句話,他也令我在生活中受益匪淺!

四年級的時候,我爸爸開始教我學《新概念1》。我們用一個本子當做“生詞本”,把每天不會認的單詞都記在這個本子上,沒過幾天,本子上已有了60多個單詞。爸爸叫我時常翻翻這本本子,可我去總是把這句話當耳邊風。幾天後,爸爸看我生詞本上的單詞一個都認不出來,嘆了口氣,語重心長的對我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像你這樣學了就忘,‘生詞本’還有什麼用?只有時常溫習,才不會忘記!”以後,我謹記爸爸的教誨,每天都翻翻“生詞本”,果然記住了所有的單詞。爸爸看我有了進步,臉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我自己也十分高興。學而時習之,果真“說乎”!

如今,再次翻開《論語》,一個個教誨又迴盪在腦中。《論語》的道理為何這麼多?都是“論”出來的!

論語讀後感之四十一_讀後感9

《八佾》是論語的第三篇。主要內容涉及“禮”的問題,主張維護禮在制度上,禮節上的種種規定,表達了孔子的倫理思想以及“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的政治道德主張。本篇重點討論如何維護“禮”的問題。對於典型的破壞週記的事件,孔子表現出極大的憤慨,“是可忍孰不可忍”一句,反映了孔子對此事的基本態度。樂是表達人們思想情感的一種方式。在古代,它也是禮的一部分。禮與樂都是外在的表現,而仁則是人們內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所以必須反映人們的仁德。這裡,孔子就把禮樂緊緊聯絡起來,認為沒有仁德的人,根本談不上什麼禮樂的問題。孔子在這裡還說到“君子無所爭”即便要爭,這反映了孔子和儒家思想的一個重要特點,即強調謙遜禮讓而鄙視無禮的不公正的競爭。但也要發揚積極進取勇於開拓的精神。

在思想教育方面,加強做人道理的教育,孔子“不學禮,無以立。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巧言亂德”等等。孔子把教育的作用概括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意思是說,在通過格物、致知做到誠意、正心——(即樹立正確的倫理道德觀念)從而達到修身的目的,形成完善的人格。孔子教育思想的精髓凝練教師人格力量,成才德為首,樹德先樹人。孔子提出的完人標準和發展模式,即使對今天的教育無疑有重大的積極意義。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人格的力量是無言的召喚。孔子的教育思想雖然經歷了無數朝代變遷,卻始終根植於中華民族土壤,生生不息,為我們提供了學習、思考和實踐的典範。他的教育思想與當前的素質教育有許多相通之處,很值得我們研究、學習和借鑑。例如,對教育物件,孔子倡導“有教無類”,強調的是人人都應有接受教育的權利:而“因材施教”的理論,體現了古代樸素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孔子主張仁、義、禮、智、信,作為一名教育家,他提出了“好學敏求”,不恥下問,學思結合,啟發誘導,舉一反三,因材施教“等先進的教學理念。

當然孔夫子還提到與人交往應當有氣度。當一個人能夠自立於天地之間,視野已達到一定境界時,什麼人不能容許我成為她的朋友?雖然時代早已不同,但是我們在交友上要”切切、偲偲“這一點上還是想同的。

論語讀後感之四十一_讀後感10

《論語》有很多切實可行的東西,比如教人如何交友。

人的一生中,很多時候是因緣而聚,緣盡即散。

聚聚散散,身不由己。

所以,交朋友往往是被動的,沒有選擇的餘地,這是很可惜的事實。

人生無法選擇父母,無法選擇生辰八字,無法選擇種族、國家、文化傳統,無法選擇成長的經驗。

如果連朋友也無法選擇,那麼這一生剩下能選擇的實在很有限了。

人的價值在於以某種方式突破限制,突破的程度越高,自主性也就越強。

人生有許多無奈,但所有的無奈都比不上與和諧生存相去甚遠。

交朋友要化消極被動為積極主動,且不要對朋友存有太多的幻想,不要渴望一定要結識到高度合乎理想、心曲完全相通的朋友。

朋友少一些不要緊,尋覓不到完美無缺的朋友也不要緊,要緊的是相知投契、和諧相處。

讀《論語》後,不免捫心自問,人的一生的目標是什麼?我想,就是對自己的一種交代。

交代什麼呢?那就是我一旦覺悟自己是一個人,可以作出有限的選擇之後,我就要去辨明我的選擇應該往哪裡發展。

自我選擇來自於瞭解自我,認識自我,必須考慮人類共同的追求途徑——真、善、美,以及個人特別的途徑——志向與興趣。

我覺得,應該把這兩者結合起來,努力在人的一生裡既滿足自己的志向和興趣,又能夠接近人類共同的價值取向。

具體說來,就是努力追求人與人之間和諧關係的充分實現,而不是因為自己的存在,讓彼此的關係變得更復雜,更混亂。

故此,人只要活著,就有一個內在的使命,這使得他在世間任何地方都不會覺得很委屈、很貧困、很失意。

其實,外在的世界所藉以判斷的名利權位,種種所謂得意或失意的價值判斷,對於內在自我的實現都沒有必然性。

人活在兩個世界裡,一個是社會意義上的,這差不多是命定的、必然的、難以選擇的。

人生在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世界——內心世界。

所謂向善,當然不是抽象的虛無的,而要放在人與人的具體社會關係中來衡量。

所以,儒家思想還是入世的,關懷人世的,是以人作為中心來思考的。

讀《論語》,批判地領悟儒教思想,也會產生一種使命感,自覺有一種責任,努力想要使自己的存在而惠及身邊的人。

論語讀後感之四十一_讀後感11

一直對中國文化中動輒扯出的“神聖”一詞心存疑惑,甚至於只是把他們當作一組一起使用的字詞,而不加以辨析。

可當我看到于丹所說的“神於天,聖於地”時,我才恍然驚覺,這原來“神聖”可以這麼理解:神是接近天空的,遙遙遠望,纏繞著一種不可言說的飄忽感和出塵感,像是遙遠到天際的巴別塔傳說,被口口相傳,卻從未有人見過它的真面目;聖卻是貼近土地的,帶有一種泥土的樸實的質感,就像是我們身邊的氧氣和水,你不用刻意的強調,因為它一直在。

中國古代的文人,骨子裡有種也許在我們現在的人看來可能會嗤之以鼻的神聖責任感。“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亦或者是“窮則獨濟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準則,都明明白白的體現了“天、地、人”的觀念:頭頂一片理想主義的天空,希冀天下大同;腳踏一片現實主義的土地,勤勞務實肯幹;一身錚錚傲骨,兩袖清風,瀟瀟灑灑的活在這凡世塵囂中。

林語堂先生認為:“中國每個人的社會理想都是儒家,而每個人的自然人格理想都是道家。”

此話我翻來覆去思索良久,確實如此。

我們的社會理想大抵都是希望最終求得封王覓侯,求得人生的意義,也不枉來這世上走一遭。不得不說,在這方面講,社會理想的確是功利的。我們也許是為了名聲、地位、生活質量而開始採取行動,以求得提高自身的.社會價值。文天祥早在幾百年前就道出了真相,無非是“留取丹心照汗青”罷了。

但是,有時候又難免會產生倦怠的情緒。覺得就這麼得過且過,也沒什麼不好的。這就是我們自然人格理想的道家化。

于丹說:“聖賢的意義就在於,他以簡約的語言點出人生大道,而後世的子孫或矇昧地,或自覺地,或痛楚地,或歡欣地,一一去實踐,從而形成一個民族的靈魂。”

老話有說:“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聖賢之所以被奉為後世的行為準則,大抵是因為他們的以身作則。榜樣的力量或許就在於此,告訴我們什麼可以做,什麼應該做,什麼應該怎樣做。一套完整的行為體系。

這才是最應該鐫刻在一個民族骨子裡的東西。

論語讀後感之四十一_讀後感12

《論語》裡提出君子應“日三省乎己”,這裡“三”不是具體數字,是多次、反覆的意思。換句話說,就是要一遍一遍地問自己,有哪些事我還沒做到?有哪些事我還可以做得更好?

《論語“學而”》中曾子每日從“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三方面自省其身,我們每天也可以從這三方面入入手進行自省。

第一省——

“為人謀而不忠乎?”要自省的就是“忠”,我給別人做事,給社會做事,我忠於職守了嗎?真正的忠誠不是忠於一個外在標準,真正的忠誠只有一個標準,就是忠於內心的良知。“忠”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能夠對自己的良心有所交代,就是最大的忠誠,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第二省——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要自省的就是“信”,意思是和朋友在一起,你守信譽了嗎?信守承諾,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也是需要我們時常反問自己。信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根本,一個人如果失去了信用,任何人都不會接受他,所以一個人不可沒有信用。一個人要在社會上立足,“信”是多麼重要,只有守信的人才能獲得他人的尊重和支援。

第三省——

“傳不習乎?”要自省的就是“習”字,意思是說,老師教授的知識,你認真學習了嗎?對於知識,我們需要把它融進自己的生命裡,這個過程才叫“習”。學習之後要複習,學習之前要預習,溫故而知新。學習,其實不光是孩子的事,二十一世紀是一個終身學習的時代,要活到老學到老,要把知識的學習真正融入生命,時時不忘記學習,如此我們才可以說,我們真正有所長進了。

這三件事——對任務的忠誠、對朋友的信用、對知識的學習,用它們叩問自己的內心,其實就叩問了自己的三重生命角色。第一重是職業角色,第二重是社交角色,第三重是生命角色,我們終其一生都是為了扮演好這三重角色而努力。一個人如果能夠做到“日三省乎己”,那麼人生中又有什麼憂慮和恐懼呢?

論語讀後感之四十一_讀後感13

暑假剛開始,媽媽便讓我讀一本經典著作《論語》。

《論語》是我國的經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見論語在歷代的統治者心目中的地位了。粗看《論語》,它是一本記錄孔子教導弟子們的一些語錄。書中記載了大量個人修養和道德規範的言行,集中闡明瞭孔子“仁”與“禮”的核心思想。可媽媽告訴我,通過學習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觀、世界觀、教育理念等可以讓人受益一生。孔子的教訓在中國人聽來,似是老生常談,平淡無奇。但是孔子教訓獨特處在於他教各個人的心走向別人的心裡找安頓,找歸宿。教人心安放在人心裡。帶著這些深奧的讓我無法理解的疑問,我走進了《論語》。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一種樸素的人的一生計劃,我們從小就要有理想,有計劃。不能得過且過,平庸一生。

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中國人歷來以謙虛為教,誠信為本。這一點我深有體會,有時我在課堂上沒有搞明白的問題或做習題時不會的題目,過後似懂非懂得,也不再去深究,等到考試時我還是做不出來。因此我們平時在學習過程中,不能不懂裝懂,有不懂的問題應該虛心向別人請教,要不恥下問。我們平時與人相處時,要學習別人的高尚品德,不要只看別人的短處,如果別人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我們就要自我反醒一下。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孔子的聲聲教誨讓我心感慚愧。雖然我在優越的環境中生活,但是我卻沒有優越感,平時吃飯總覺得家裡得飯菜不夠豐盛,沒有葷菜就不吃飯。穿衣服嗎非名牌的不穿。別人有的東西,我也非要買到。平時還要媽媽給零花錢。可是一提到學習我就很不高興,總認為是件痛苦的事。學習了論語以後,我要改變我的學習的態度。我要學會在慾望不能滿足時應有的忍耐。

禮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串聯起了悠久的中華文明,我將通過孔子的智慧來啟發我的智慧和人性的光明,陽光的積極向上。

論語讀後感之四十一_讀後感14

《論語》中的許多哲理近乎常識,卻仍然深沉,世俗中有高遠,平凡中見偉大,這就是以孔子為代表的中國文化精神。

讀《論語》,就好像是穿越千年和孔子對話,讓我明白了:要重視個人對家庭、國家、社會和歷史的價值!老子是以柔為主的辯證法,孔子則是以中為基點,法家和兵家提倡剛,這是中國文化的三足。

讀了《論語》之後,我更欣賞孔子的中庸之道和仁的精神。正所謂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作為儒學經典讀物《論語》可謂是把這一精神闡釋的淋漓盡致。孔子曾說:墨家兼愛,是無父也;揚子無我,是無君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這句話雖有失偏頗,但是卻讓我明白了,只有把個人放在社會的倫理體系裡面,個人價值才能真正得到體現,個人的人格才能得到彰顯。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就是教育我們要在學習生活中吧學和思結合起來,勤勉治學,才能學有所成。就如後世程子對其的解釋: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五者,廢其一,非學也。子曰:魚失水則死,水失魚猶為水也。以此教育君王要施行仁政,得道才能多助,要懂得民心所向。對於政治來講,要想成功的治理國家需要什麼?答案是得民心,若想得民心最好的方法是什麼?只有仁。這一點儒家的選擇是很正確的。

子曰:君子不器。這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句話。人並不是被控制的工具或機器,而是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思想特徵。人應該充分發揮自己潛在的才能,才能使個性獲得全面的發展。孔子自己後來也實踐了這一點,他後來收門徒三千,有教無類,可謂是一個偉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以,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這是一種多麼難得的對學生和真理孜孜不倦追求的品格!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在今天這個浮躁而喧囂,熙熙攘攘皆為利往的社會裡,這種精神又是多麼的難得!一部《論語》讓我感悟良多,裡面的很多道理和精神都值得我們後人的借鑑。尤其是其中的中庸之道更是與今天所提倡的和諧社會相契合。儒學的那種品德和功能,是可以成為人們安身立命、精神皈依的歸宿的。正如《論語.雍也》中所提到的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論語讀後感之四十一_讀後感15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著作之一,記錄了孔子與其弟子的言行。其中不少言論頗具哲理,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論語十則》主要講了兩個方面:一是講學習方法及態度的;二是講思想修養方面的。這十則教給了我如何處世待人以及正確的學習方法和態度。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說的是:學習了不思考就會迷惑,只思考不學習就會有害。國小學古詩《楓橋夜泊》時,其中有一句“江楓漁火對愁眠”老師給出的解釋是:江邊的楓樹伴著漁家的燈火,帶著思想之愁我難以入眠。可是我發現:楓樹“性惡溼”,不宜生長在江邊。我又查閱了一下,發現“江楓”還有一種說法為:“江邊的楓樹”且當時就有一座橋名曰“楓橋”。因此,我認為江楓應採取第二種解釋。我將我的想法告訴了老師,老師說:“現在大多采用第一種解釋,而且這兩種說法處於爭論之間,還是選擇第一種更為妥當。”老師還誇我善於思考、探究呢!既然“學而思”如此有益,我們又何樂而不為呢?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說的是:碰到了寒冷的冬季,這以後才能知道松樹柏樹是最後凋謝的。我們正應像松柏一樣堅韌不拔,無論何種境地都應堅貞不屈、高風亮節。文天祥面對著敵人提出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力誘惑,義正言辭地加以拒絕,忍受著敵人殘酷的嚴刑拷打,寧死也不肯背叛自己的祖國。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他表現得大義凜然,毅然地吼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們應當像他一樣堅貞不屈,不畏艱險的環境,保守自己的節操! 我們應勇於挑戰困難,像松柏一樣在寒風中挺立!

《論語》深深地影響了我們的生活,其中所蘊含的豐富哲理啟迪著我們的心靈,它告訴了我們如何為人處世,修身養性。

有人說過:“人做好了,世界也就做好了。”讓我們從自身做起,完善自我,讓這個世界更加和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