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的興衰(上)》讀後感

來源:才華庫 2.85W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國的興衰(上)》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國的興衰(上)》讀後感

書的封面上還有一行字,寫著:“1500-20xx年的經濟變革與軍事衝突”,就衝著這句話,也必須想要看看。連續看的這幾本書,從時間軸來看,就算是有始有終了。

上冊只寫到了1918年,讀起來有點費勁,實在是沒有動力讀下去,等到什麼時候有興趣,再說下冊的事情吧。

全書基本講的是歐洲的事情,之前從來沒有讀過歐洲歷史,加上書中的各種人名、地名、戰役名稱讀起來有點拗口,所以閱讀的感覺不太好。不是那種吸引著我一直讀下去的感覺,而是邊讀,邊還要問自己:“這寫的是什麼?”,然後就是,讀完了啥也沒記住。現在我問自己:“學到了什麼?”,我好像一時答不上來,還得仔細想想。

大概幾個方面:

大概瞭解了這段時間歐洲各國的戰爭史。

大國興衰更替。

人口和人才對於一國社會地位發展的重要作用。

一國軍事與經濟的相關性。

理解維持一國的關鍵,以及官商的順位關係。

工業革命興起在戰爭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工業而非服務業在關鍵時刻起到的作用。

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各國間的聯盟形成相對勢力。

歐洲註定不能像別的大陸板塊一樣形成相對的統一。

壟斷避免了競爭,也失去了競爭變革的機會。

論營商環境的重要性,如“荷蘭”,“新加坡”。

這算是一本敘事類的書籍,一直在沿著時間軸敘述歐洲大陸板塊內各國的戰爭和工業發展,但是敘述得又不那麼生動,因為時間軸很長,國家很多,寫得簡略而生硬。

如果說這本書有什麼好?那估計就是可以通過一本書簡單瞭解歐洲各國這段時期的戰爭史和工業發展史,沒錯,就如標題這樣,也是很有價值。

閱讀的時候放慢一點,作為入門級的初步瞭解,還是不錯的。如果說對這段歷史有很深的興趣,需要挖掘更多的東西學習,那得好多本這麼厚的書才行。

簡單摘抄幾句話:

歐洲能在經濟、軍事方面雄居世界之首,亦得益於16世紀歐洲內部的權利鬥爭。

對於一個交戰的國家來說,擁有現金和可靠的信貸是絕對必要的。

最初由路易十四,後來又由拿破崙統治的法國,比歷史上任何國家都更接近於控制整個歐洲。

在這種花費巨大和耗竭資源的戰爭中,各方迫切需要的,是“錢,錢,更多的錢”。

“那些不前進的國家就會倒退,而倒退的國家就會滅亡。”

就工業實力而言,美國和德國已經走到了前面。昔日的“世界工廠”現在只能名列第三位,這不是因為它沒有發展,而是因為其他列強發展得更快。

實際上,美國才是整個歐洲大陸真正的競爭對手,它發展得如此之快,已接近或趕上整個歐洲的水平。根據這種推算,假如增長率繼續上升並能夠避免一場世界戰爭的話,到20xx年,它很可能成為最強的經濟大國而壓倒歐洲。然而,由於老牌大國在戰爭中所遭受的經濟損失和經濟失調,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這一推算的時間提前了6年,到1919年美國的經濟實力就已壓倒了歐洲。

由於書中有大量的戰爭例項,如果對戰爭感興趣,可以在書中找到一些戰爭取得勝利的關鍵因素。隨著戰爭的持續進行,過程中可參與的因素也會隨時發生變化,若某些制約因素得不到解決,則會導致一方在戰爭中失利。(一些因素包括:地理、人口、領導層、組織效率、錢、生產力、盟友等。)

關於工業化的分析,書中大量提到了煤炭、鋼鐵的產量和消耗量佔比,這大概代表了那個時代的工業化產能,可以作為產業結構方面的分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