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者》讀後感(通用7篇)

來源:才華庫 2.99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孤獨者》讀後感(通用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孤獨者》讀後感(通用7篇)

《孤獨者》讀後感1

首先來說一下,何為“孤獨”?“孤獨”是時下較為流行的詞語之一,這如現在正在流行的“給力”二字一樣。很多同學都喜歡把“孤獨”放在嘴邊。已沒有人陪了,就說自己孤獨,一看旁邊有個帥哥獨自經過,就說他酷,說他孤獨。漸漸地,“孤獨”似乎成為了時下年輕人心中“fashion”的另一種表現形式。那麼一個人,如果大家都知道你很孤獨的時候,你還是不是一個孤獨者?問題就在這裡,真正的孤獨者,大家都知道你很孤獨嗎?如果大家都知道你很孤獨,說明大家都很理解你,說明你並不孤獨。從本質上講,如果一個人真的很孤獨的話,那麼大家並不理解他,甚至並不知道他是個孤獨的人,大家可能認為他很隨和、很幽默、真逗,那麼容易和人溝通,那麼善解人意??恰恰在這樣的人中,可能存在著真正的孤獨者,我們大家都認為理解他了,其實我們根本就不懂,或者說我們懂了一半,懂到某個層次,再往前就不懂了,這樣的人才是孤獨者。

真正的孤獨是別人真的不知道你,你心裡面洶湧著一種波濤,這種波濤別人不知道,甚至你的愛人,你的親人都不理解你,這才叫“孤獨”。正如上課時一個同學說的一樣:“真正的孤獨,是一種精神上的孤獨,是難以找到共鳴的孤獨。”

《孤獨者》基調是陰暗的,魏連殳是魯迅本人的投射。像匹荒野上的頭狼,黑色的孤獨充斥著。而魏連殳的妥協是徹底的,由於現實所迫,當了軍官的師爺,從而發達了,但是他卻說自己是“真的失敗了”,因為放棄了自己先前信仰的一切,轉而去做自己反對過的一切事,原因只是他要“活”,這是個哈姆雷特式的命題,生存還是死亡,魏連殳選擇了苟且偷生,但是他的偷生卻是一種自殺性質的,發達後他故意糟蹋自己的身體,以驅遣自己的不平。這反映了魯迅的自我矛盾。

其實《孤獨者》可以算得上是魯迅文集中較為反抗型的作品之一。魏連殳五一是孤獨者中最為清醒的一個,她的掙扎是最驚心動魄的,她的復仇是最殘忍的。她早年失怙失恃,與謫居的祖母相依為命。在愚昧保守孤獨的環境中長大。不幸的人生遭際和環境造就他孤獨性格的基調。在她心目中,只有孩子是“天真”的,並視之為中國的希望。他對於舊文化和生存於其中的環境的激烈的“無念顧忌”的攻擊,都鮮明地體現了她作為叛徒這的反叛態度。二終於在生活的逼迫下,放棄了了自己原來的理想和價值觀。從舊勢力的生活叛逆中迴歸到舊的營壘。生活的優越並不能避免內心的混亂。她的心靈永難平衡。不得不靠酗酒麻醉自己,以報復別人的方式報復自己。魏連殳似乎就是這樣一個殘毒的復仇者。當他在祖母的葬禮上出現時就是一個絕對的`孤獨者,她隨便他們如何擺佈“都可以”。她驚心動魄地“兀坐著號哭”,“鐵塔似地動也不動”,這對看客們就是冷酷的復仇,是他們“這得無趣地散開”。他向原視為希望的孩子報復,對自己的生命也只是看做一種可以破壞的工具甚至必須破壞的物件。魏連殳死了,與其說死於生理的“病”,倒不如說死於心裡的“病”——自我心靈痛苦,人格分裂的痛苦折磨。他是痛苦的由反抗而至淪落的孤獨的知識者。

讀魯迅小說中的人物,往往可以聯想到魯迅此時此刻的內心寫照。而在“孤獨者”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彷徨,孤獨的魯迅。“五四”落潮後“因為成了遊勇,布不成陣了”二產生“新戰友在哪裡呢”的苦悶彷徨。但作為新文化運動的“一卒”,她仍然“獨自彷徨”,尋找新的戰友和新的出路。在魏連殳身上所體現的濃重的苦悶孤獨趕,也正折射著魯迅瓷器的心靈和思考。

我一直在嘴邊掛著“孤獨”二字,認為沒人陪我一起上課,沒人陪我吃飯,甚至是一個人呆在寢室,我都覺得是孤獨。但從沒有想過,在我們的身邊,還有一類看似熱鬧,內心深處卻找不到共鳴,找不到知音的人。之於他們,之於魏連殳,更之於魯迅,我的孤獨似乎確實如此的微不足道。

有的人說:“只有偉大的孤獨才能造就偉大的人格。”正如我在一本書中看到的一段話寫到的:“真理的創造者,永遠是孤獨者,失敗時,他孤獨,勝利時,他同樣孤獨。他永遠凝視那最遠最遠的,向那最難於解答的問題挑戰。在這種境界,任何現實的勝利對他都是負擔,其實他太深切地追求新的勝利了,以致每一個勝利才變成紅熟的蘋果,旋又被他精神運動的大風暴搖落,墜入泥土,漸漸腐爛。於是,他又抬頭,找那更新的蘋果。”我想可能正是因為魯迅的這份孤獨,讓他在逆境中尋找新戰友,尋找新出路的那種孤獨,才造就了她他寫出瞭如此偉大,如此令人震撼的作品,使我們能在他文章的字裡行間思考,成長。

《孤獨者》讀後感2

《孤獨者》收於魯迅小說集《彷徨》,《孤獨者》寫於1925年10月17日。當時魯迅正處於受敵的狀況,對現實狀況的思考和探究,內心世界充滿苦悶,孤寂而又渴望衝破這種桎梏,尋求希望,已而陷入迷茫,虛空的孤獨。

正文:時勢造英雄,英雄之所以突出於人群之中,稱之為英雄,是因為時勢決定人的思想,決定人的思維,一時代有一時代之思維,奴隸時代必有時代的奴隸。

然而人普遍都是時代的奴隸,便也不覺得自己身為奴隸,必有一“孤獨者”來做打破時代思維的英雄,才能使人覺察得自己身為奴隸的處境。魏連末,一個時代的“孤獨者”,他的存在讓人們聞出了一絲叛逆,但已習慣於奴隸時代的人們又怎能讓他這個“孤獨者”打破奴隸時代的寧靜的水面。

《道德經》雲:“明道若昧,進道若退。”於是“就時時聽到人們提起他的名字,都說他很古怪”,“彷彿將他當作一個外國人看待,說是‘同我們都異樣的’”。處於奴隸時代的人都有一種時代奴隸的秉性,即對“孤獨者”的排斥和逼迫,一切都要按奴隸時代的規則。

老子說:“上士聞道,而勤行之;中士聞道,若存之;下士聞道,大笑之。”他們對於新鮮事物,只是大笑和排斥。魏連末的祖母死後,“他們的'第一大問題是在怎樣對付這個‘承重孫’,因為逆料他關於一切喪葬儀式,是一定要改變新花樣的。”而“聚議”的結果,“是全都照舊”。

甚而至於,連魏連末的失聲長嚎“這模樣”,也“是老例上所沒有的,先前也未曾豫防過”,於是“大家都手足無措”。他們不允許有“新花樣”的存在,必須排斥新鮮事物。讀《孤獨者》,我感受到了其中的孤獨,每一類人的孤獨,不是僅僅幾個人所處的孤獨,更是一個時代所賦予的孤獨,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孤獨!

《孤獨者》讀後感3

魯迅的小說在中國小語文課本上並不少見,每一篇都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孔乙己》《社戲》《背影》《阿長與山海經》《藤野先生》《雪》《拿來主義》《紀念劉和珍君》······這麼一數,我著實被驚到,原來從國小到現在,我們已經學習過魯迅這麼多篇文章了!由此也可見魯迅的小說在中國現代主義文學史上佔著不可忽視的地位。

這期我要說的是魯迅的另一篇小說《孤獨者》,《孤獨者》是魯迅小說集《彷徨》裡的一篇。

這是中國現代文學老師要求閱讀的小說,能被拿入大學課堂來研讀,想必其文學價值一定不會小。

在課上,我瞭解到一個重要的概念,就是現代主義文學:通過變形的、隱晦的方式來傳達某種思想或感情。如《孤獨者》就是現代主義文學。而現實主義文學則是直接的、明顯的流露出作者的思想情感。

我讀第一遍《孤獨者》的時候,我其實是不太能讀懂的,在我印象當中,魯迅的小說都很難讀懂,先不說魯迅的作品總是很耐人尋味,單單就我們的思想境界來說,如果不借助任何輔助材料根本就是不知所云。

我讀這篇小說最深刻的感受就是主人公魏連殳的'孤獨,我相信很多普通讀者都跟我一樣。魏連殳的孤獨不是顧影自憐,也不是被遺世孤立的孤獨,而是那種深深地、壓抑著的、如大漠孤狼般的那種孤獨。

這是原文的一個片段:

後來祖母死了,他從城裡趕來奔喪。他是有名的洋學堂裡出來的異端人物,所以村裡的人都很緊張:他來了,能否按照我們的傳統規矩辦事呢?於是提出三個條件:必須穿孝服,必須跪拜,必須請和尚道士。魏連殳來了,大家沒想到,他毫不猶豫地很爽氣地答應了,而且他裝殮祖母的時候,非常地耐心,這些都出乎人們意料之外。但更奇怪的是,當一切都正常進行,許多女人又哭又拜,他作為孝子卻一聲沒響,大家都在哭,他不哭,這就引起了"驚異和不滿",等到大家哭完了,要走散了——"連殳卻還坐在草荐上沉思。忽然,他流下淚來了,接著就失聲,立刻又變成長嚎,像一匹受傷的狼,當深夜在曠野中嗥叫,慘傷裡夾雜著憤怒和悲哀。"

魏連殳從小就失去父母,由祖母撫養長大,並且還不是他的親生祖母,是他父親的繼母,不管在祖母面前如何搞怪逗樂,祖母總是對他淡淡的、冷冷的,所以造就他對人愛答不理的性格。村裡人都認為他是異類,因為只有他一個人是外出遊學的人,他有自己先進的細想,但總是被打壓,他沒有朋友,沒有同事,確切來說,他也沒有親人。

在這個世界上,如果沒有可以愛的人或是沒有愛自己的人,該是一件多麼絕望的事,或許,這就是極致的孤獨。

其實魯迅這篇文章最讓我欽佩的地方是,通篇完全沒有提到"孤獨"二字,然而卻可以將主人公魏連殳的孤獨描寫得這麼淋漓盡致。大家都知道,凡是有文學價值的小說,作者都是以當下的社會背景為題材基礎的,很多小說的主人公都可以用來當作當時社會眾多同類人當中的一個縮影,而魯迅的這一篇,我認為不僅是能夠反映當時社會的很多現象,而且又有著超乎時代的價值,引領人們對孤獨的思考。

魯迅的小說有時是一場心靈的搏鬥,有點像讀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樣,是一種心靈的拷問。你要深切地貼近作者,貼近那個時代,有時又好像要拷問自己。

在《孤獨者》裡,魯迅就是通過兩種聲音,"我"的聲音和主人公魏連殳的聲音相互對峙,互相辯駁,寫出了自己內心深處的困惑。所以小說有兩個層面,一個是對歷史和現實的孤獨者命運的考察,但在更深層面上展開的是關於人的生存狀態,人的生存期望,以及人的生存意義和價值的思考與駁難,而且這種討論是極致徹底的,因為本來為愛我者活著就已經是生存意義的底線了,還要追問在底線之後還有沒有可能性,幾齣現了為敵人而活著這樣的殘酷選擇。

《孤獨者》讀後感4

魏連殳在世俗人的眼裡是一個不被理解的人,是孤獨的。就連自己的本家看來,他彷彿也是一個外國人一般。他的行為:所學的明明是動物學,卻去做歷史教員;對人愛理不理,卻常喜歡管別人的閒事;不重視家庭,卻極孝順祖母。在別人眼裡是古怪的。以至於在他祖母的葬禮上,他們都要嚴陣以待的對付他。因為他是“吃洋教”的新黨,向來就不講什麼道理。他這樣的命運其實是當時五四時期啟蒙者的普遍命運——不被世人理解。所以他只能在祖母的葬禮上,用嚎啕大哭來哀悼自己的祖母,哀悼像他自己一樣不被理解的孤獨者。這哭聲裡透著淒涼,悲哀,無奈,憤怒。

其實他早已看明白了,像他這樣的人,是親手造成孤獨,又放在嘴裡去咀嚼的人。所以他對別人總是冷冷的,淡淡的,因為他對著個世界是有些絕望的。然而,他又不是徹底地絕望。他把希望寄託在孩子們的身上,就算是看到房東又髒又醜的孩子時,他的眼裡也會出現平時少見的歡喜。在他看來,孩子是天真的,是沒有大人身上的陋習的,是中國的希望。

但最後,他的這一點希望也隨之破滅了。

接踵而來的失業,讓他不得不開始逐漸向現實低頭,甚至願意去幹“鈔寫”這樣的活,此時的他還想活下去,為自己活下去。但是生活的殘酷,卻不給他機會,使他連寫信的郵票都買不起。

他一點點的被逼是“死”了,終究向現實低了頭,得了一個杜師長顧問的職位。一個在別人眼裡是前途無量的職位。但他知道此時自己已經死了,在別人眼裡所謂的.成功,在他看來他是徹底地失敗了。活著的只是一具沒有靈魂的軀體。風光的背後有著無奈和悲傷。

其實魏連殳就是五四時期啟蒙者的縮影,他們懷著滿腔的熱情與夢想想改造這個社會。卻不被人理解。是一些在心靈上和生活中的孤獨者,世人眼中的異類。後來很多人不得不向現實屈服,過上世人眼裡的“上層生活”但他們的內心仍舊是不如意的,煎熬的,正如魏連殳一樣,他用今天買進,明天賣出,弄破來表達他的不滿,所以最後他死了反倒是解脫了,讓他顯得十分的平靜,用含著冰冷的微笑,來嘲笑自己,嘲笑這個社會。

但魯迅先生並不是絕望的。文章的結尾用“濃雲已經散去,掛著一輪圓月,散著冷靜的光輝’s說明他還是感覺到有些希望的。

《孤獨者》讀後感5

當魚兒完全失去了希望,才看清了身邊猙獰的網繩,春天在哪兒啊,它含著眼淚,重又開始了冰層下的旅程。

——食指《魚兒三部曲》

我鬆下一口氣,終於把魯迅的《孤獨者》讀完了,這是一篇僅為十幾頁的短篇小說,可我卻分了幾次才讀完,不僅是因為魯迅先生文筆的晦澀與深奧,更是文中的冷峻與黑暗讓我難以品味。

餘傑說:“我習慣在夏夜最燥熱的時候讀魯迅。沒有一絲風,室內像個蒸籠。翻開書後,黑色的方塊字一行比一行涼,如冰一般涼入骨髓裡,一行比一行苦,如黃連一般,要治病就得慢慢咀嚼。漸漸覺得靈魂被掏空了一般,欲笑卻又無可笑,欲哭亦覺無所可哭。”我同樣也是在這麼一個酷夏讀著魯迅的小說,“靈魂”真若“被掏空了一般”,空曠而迷茫,失落而無望。有時我真恨魯迅,他首先為我們揭示一個黑暗的“現實”,然後再隱約點亮一絲希望,最後當這點零星的“希望之光”還尚為火星之時,再迅速拈滅它,如從未出現過一般。

如《藥》中的夏瑜的墳上縱有憑空出現的花環,但連烏鴉也不願棲在上面;又如《孤獨者》中作者借魏連殳的話表示:“孩子總是好的。他們全是天真……”然而又讓“天真”的孩子“拿著一片蘆葉”指著魏連殳道:殺!而那個孩子“還不很能走路……”我知道這怨不得魯迅,魯迅先生是講真話的人,事實如此。只是我還像很多人一樣,即使相信這個殘酷的現實卻還要寄託一絲美好的希翼,中國人歷來喜歡圓滿。

這個故事是送殮始送殮終,“滿臉黑氣”的革命者魏連殳走了,不是死於革命,而是死於癆病。為他送葬的一切也是“死一般靜,死的人和活的人都是”,這些是“敬”他的人,是他死前去做顧問“交運”賺來的“敬”,是的`,他為了擺脫生活的慘狀,他從事了他所反對的。他不再是孤獨者與異人,而是人們敬重的“魏大人”。這些是他“躬行先前所憎惡,所反對的一切,拒斥先前所崇仰,所主張的一切”所換來的,也就是說他放棄先前畢生所追求的崇高理想,而俯就於所反對的現實黑暗。他叫老人家為老太太時不得敬,他溫和恭敬的請孩子們吃花生時不得敬,而他“交了運”後喚老人為老傢伙,給孩子們東西讓他們學狗叫或磕頭時卻得了敬,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可悲?魏連殳雖然改變了自身的生活慘狀,但用他的話說卻是“已經真的失敗”。

這是一種精神上的失敗,身處絕境尚有生還之機,而心處絕望就無復活之望了。可怕的不是黑暗存在的本身,而是習慣黑暗並歌頌黑暗,艱難的不是為追求理想去對抗現實,而是放棄理想俯就現實。精神上被殺死了,剩下的肉體不過只是精神的屍體。其實我們往往在夢想的追求之路上遇到“好心人”的“現實”相勸,讓我們現實一點,學會圓滑,奉迎與媚笑。但我們內心真是隻願為生存而俯就“現實”嗎?肉體死去倒不是終結,夢想死去我們就真的如行屍了。面對現實但不是放棄夢想。魏連殳最終也未能改變什麼,他依然是孤獨者,落寞的孤獨者……

《孤獨者》讀後感6

《孤獨者》是一個獨戰多數的孤獨者的悲劇。魏連殳常說“家庭應該破壞”,樂於接待失業、失意的人,認為孩子總是好的,將老屋無限期地租給女工住,愛發沒有顧忌的議論,可見不乏進化論、人道主義、個性主義的思想及民主、自由的新觀念,是個敢於獨戰多數的具有五四新時代精神的新青年,對於閉塞、停滯、守舊、自私、愚昧而且容不得異類的一般大眾而言,他確乎是個異類。魏連殳的思想、個性與強大而守舊的環境的衝突,決定了他孤獨者的悲劇的命運。通過魏連殳的故事,魯迅在小說中展開了“現代”受到傳統中國圍困的主題,其提出的“現代知識分子的歷史命運與道路”的主題,在中國現代思想史、小說史上具有開創意義。

“送殮”一場表現了魏連殳獨戰多數的丰采。族人排好了陣勢,村人們興奮地等待兩面的爭鬥,可是魏連殳一句“都可以的”,便以無戲可看向看客們復了仇。雖然復仇,被那些呆滯、冷漠、麻木的“群”包圍著,其內心是痛苦、孤獨的。魯迅小說中曾經反覆寫過孤獨的個體被麻木的“群”圍困的場面:路人向“狂人”射出吃人的目光,黑暗中看客們伸長了如同鴨頸般的脖子品味夏瑜的就義,鹹享酒店的長衫客與短衣幫合力賞鑑孔乙己的尷尬、頹唐,魯鎮的人們用研究的眼色盯著祥林嫂額上“恥辱的記號”的傷疤,(它們都是魯迅在日本仙台學習時“幻燈片事件”經驗的紛繁多樣的表現,參見《吶喊自序》、《朝花夕拾藤野先生》)。這些眼睛對於被圍困個體意味著什麼?魯迅在小說中曾寫過懵懵懂懂的阿Q和復仇者眉間尺對於看客們眼睛的感受。在阿Q,它比“又凶又怯”“遠遠地穿透了他的皮肉”的“狼的眼睛”更可怕,“又鈍又鋒利,不但已經咀嚼了他的話,並且還要咀嚼他皮肉以外的東西,永是不遠不近地跟他走。這些眼睛們似乎連成一氣,已經在那裡咬他的靈魂。”對於眉間尺,“遇到這樣的'敵人,真是怒不得,笑不得,只覺得無聊,卻又脫身不得”,置身於此的魏連殳的感受則二者兼而有之,如同置身無物之陣、荒原,“像一匹受傷的狼,當深夜在曠野中嗥叫,慘傷裡夾雜著憤怒和悲哀。”孤獨導致悲傷,卻並不必然就失敗。

他有所希望,有所眷顧,“有所為”。他有韌的精神,他“願意為此求乞,為此凍餒,為此寂寞,為此辛苦。”然而,不久,願意他活幾天的“已被敵人誘殺了”,對於孩子的信心也動搖,而且他被解職了。活的意義、的價值、的條件均已失去,這是內外雙重的壓迫。生命已經沒有意義。“我自己也覺得不配活下去;別人呢?也不配的。”為愛、為希望而活既不可得,乃為恨而活。“偏要為不願意我活下去的人們而活下去”―――“躬行”“先前所憎惡,所反對的一切”,以自己的生命向社會進行復仇。魏連殳的悲劇不在於他的死,也不在於他的失業,他的悲劇在於生命意義的喪失。生命已經無處立足,死亡就不是悲哀,死亡只是他自由地使用生命進行復仇的盛典――為了恨!然而這樣的復仇除了啃齧自己的心――目睹自己的腐爛――之外,於大眾的愚昧、於社會的守舊、於舊勢力無損絲毫。倒是那戴著肩章“不妥貼地躺著”的帶著“一柄紙糊的指揮刀”的屍體,對於主人公不啻是個諷刺,人物的尷尬結局顯示了作者對於其人生道路的冷峻態度。小說的深刻之處還在於,這是一個幾乎無事的悲劇,“這也是向來如此的”,“S城人倒並非這一回特別惡。”並沒有特別的人、特別的事件、特別的迫害,圍困是由“無主名”的日常性的社會生活環境完成的,如此,小說顯示了社會改造的艱鉅性。

小說如一首詩,具有峻峭幽深的藝術風格。小說中的人物“我”既是敘述者,也是一個與魏連殳在精神、氣質上頗有相通之處的人物,他們彷彿是精神上的孿生者,然而他與魏連殳的取向頗有差異,他不信進化論,對魏連殳的多疑,看得人們太壞也不以為然。他對魏連殳是牽掛的,但又會不由自主地在內心對於魏連殳的“我還得活幾天!”的聲音冷峭地反問“為什麼呢?”。

這兩個人物其實可以看作雙重性對偶式主人公,他們的關係正是一種論爭性關係,它是魯迅對於中國傳統小說中正副人物分身法的創造性運用。眾所周知,無論是魏連殳還是人物“我”都帶有魯迅自己的思想情感的某些特徵,魯迅運用這一獨特的方法表現了他對於孤獨的知識者的命運的複雜情思。

《孤獨者》讀後感7

《孤獨者》通過以“我”的口吻講述了三個故事:魏連殳的祖母的故事,魏連殳的故事,“我”的故事。在這三個故事中,描繪了三個變化:孩子的變化,魏連殳的變化,“我”的變化。

孩子本是天真爛漫的,心性應是純淨的,內心世界應是充滿兒童所應有的童真、簡單。然而,在《孤獨者》裡的孩子並不是這樣。故事裡的大良、二良開始時願意和連殳玩耍,會經常到他家玩,只要磕響頭,裝狗叫,便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如果說孩子初始還有那天生的調皮,好玩,而到了後來逐漸被環境同化成為了自己的目的而失去應有的尊嚴。魏連殳成了“異類”,孩子在大人的教化下,已不再和他玩,連魏連殳的東西也不要吃了,甚至是一個很小的小孩,拿了一片蘆葉指著他,喊“殺!”。此時的孩子們,儼然是像周遭的大人們一樣看待魏連殳,一樣逃避他,戕害他。這是怎樣一種無法言說的悲哀與憤怒,養熟了他們,寄予希望於他們,到頭了卻是遭到這種殘酷的背離。從《孤獨者》這裡對孩子變化的描述,可見出魯迅內心對待孩子是如何淒涼的悲憤。

魏連殳的變化可通過他對孩子們的態度和自身行為的轉變體現。魏連殳起初對待青年和孩子是熱情的,把他們看得比自己的性命還寶貴,也總喜歡逗小孩。他認為“孩子總是好的,他們全是天真”,認為中國的希望在孩子。當“我”反對他的看法,他竟至於“氣忿了”,便又顯出許久不見的“冷冷的態度”。魏連殳總認為孩子是天真的,沒有大人的勢利與貪婪,有不好的變化也是環境教壞,因此更得注重愛護教養。可惜三個月之後,連殳竟也被“天真”的孩子仇視了,他對孩子的態度開始憎恨,也默認了“我”的觀點。此時的連殳已變得憤怒,更顯出他的孤獨,因而會有後來對待孩子們的報復:要他們裝狗叫、磕響頭。與其說是連殳對背離了自己的孩子的報復,不如說是連殳對庸眾勢利與貪婪的報復。魏連殳對孩子的態度由充滿愛,繼而懷疑,最後是絕望甚至是報復。他的憤怒與悲哀正是由於自己對孩子們愛得太深,希望啟蒙孩子們去反抗大人們那樣的庸眾的麻木,最後卻以悲劇收尾。這又何嘗不是魯迅的真實寫照呢。

“我”是小說裡的經歷者,也是一個旁觀者,是一個敘述自我。從《祝福》到《傷逝》,再到《孔乙己》,魯迅的小說裡多出現這種“敘述自我”與“經驗自我”的`敘述視角。以一個知識分子的態度來敘述,實質上是隱藏著的作者在冷眼旁觀,平靜的語氣裡透著無盡的悲哀。因此,故事中“我”的變化不得不說更像是魯迅先生靈魂的自我解剖。

《孤獨者》的篇寫道:“我的心地就輕鬆起來,坦然地在潮溼的石路上走,月光底下。”魯迅在小說裡不停地重複著“走”,其實就是他在衝破桎梏的過程中思考得出的結論:以永不停止的行走徹底反抗絕望,在孤獨的荒漠中,如蒼狼長嗥般悲切而堅定的抗爭。用他無情之筆批判著敵人同時也解剖自己,帶著憤怒與悲哀,審視著這無法直面的冷酷人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