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賀的超級阿麼》讀後感(通用8篇)

來源:才華庫 2.61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總結呢?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佐賀的超級阿麼》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佐賀的超級阿麼》讀後感(通用8篇)

《佐賀的超級阿麼》讀後感 篇1

今天我讀了《佐賀的超級阿麼》這本書,這本書讓我明白了:我們要有一種開朗的精神,不能看不起窮人,只要有開朗的精神,生活會變的更加美好!

故事的主要內容是:有一個小男孩昭廣,他的家裡十分貧窮,爸爸在他很小的時候就死了,所以他的媽媽把他寄養在佐賀的外婆家,與外婆相依為命。因為農村的生活沒有城市的好,所以一個星期只能吃上一次肉,當時家裡很貧苦,所以上學有的東西只能向同學們借,儘管家裡貧窮,昭廣也很開朗,和許多同學交了好朋友。因為趙廣的成績不是太好,不過體育就非常好了,每年的運動會都是第一名,可是每年運動會,昭廣的母親都沒來參加,因此,昭廣很傷心,而且每次都會有老師來和他換盒飯吃,直到最後一次運動會,他的媽媽終於來了,所以昭廣再次得到了第一名!

讀完這本書,我明白了:讓我對生活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人生的齒輪永遠的轉動著,我們要積極樂觀去面對生活,也讓我明白了我們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讓我懂得了父愛與母愛,讓我明白了人生的道理!

《佐賀的超級阿麼》讀後感 篇2

《佐賀的超級阿麼》講的是作者的父親在廣島上被原子彈炸死,所以生活失去了經濟來源。後來母親騙我到了火車站,把作者推上了火車就來到了阿麼這了。阿麼在生活聲很節儉,但從不抱怨,有一種樂觀的心態。作者想當棒球隊員時,阿麼會教他另一種運動,那就是跑步,阿麼害怕把鞋磨壞,所以就不讓佐賀穿鞋跑。在一年一度的運動會上,老師總會說自己肚子疼,就會跟作者的便當換一下,佐賀在每次跑步比賽上得第一。當作者當上了棒球隊隊長後,阿麼給作者買了一雙1萬塊錢的釘鞋。就這樣佐賀度過了國中該回去了,阿麼不想讓佐賀走,但沒有留他。

從這我想到了:“窮人是能做的,就是展露笑容。”洋七和阿麼是貧窮的卻活的那麼好。而我們生活在富裕的環境裡,卻沒有貧窮的他們那麼樂觀,為什麼呢?這是因為洋七和阿嬤時刻保持這種樂觀的心態,在物質匱乏的現實裡擁有著精神上的堅韌、自信、積極、正確而富有創意的處事方式和內心的力量才可以活得那麼健康快樂,再看看現在的我們,浮躁、不安於現實,作為教師卻追求物質上的虛榮和滿足……

《佐賀的超級阿麼》讀後感 篇3

路上出差,帶了這本書。書很不厚,一口氣讀完,很過癮。在我看來,現在日本是發達的一線國家,代表的繁榮與富裕。

但是戰後普通人家也是如此困難,看到普通日本人的日常生活和煩惱,還有人性中共通的部分。雖然我也知道日本在戰後是很困難,但是具體沒有概念,這本書從一個普通孩子的視角和家庭日常來描述自己的生活,書中內容讀的我感同身受,困難的時期,都不容易。

書是按照時間的順序寫的,其中穿插的是主人公一個一個生動有趣的小故事。書中的最大特色主要就是真實,其中談不到什麼排比,修辭,比喻,但是寫的就是真實,特別真誠。

其中最大收穫就是體會到這家人以苦為樂的精神世界,真的很讓人佩服。在困難面前,還能這麼理解思考問題,真的是需要很大的勇氣和智慧,這是作為年輕人需要學習的地方。

看的我甚至是笑中帶淚,淚中帶心酸,心酸中帶敬佩。作為年輕人,面對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難,要有信心。讀完這本書後最大的收穫就是要有轉換困難的思想,不但是對自己有積極的作用,對教育後代和身邊的人都是很好的典範。

自己合作自己的關係最重要,要對自己有要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佐賀的超級阿麼》讀後感 篇4

讀完了《佐賀的超級阿嬤》這本書,我認識了貧窮而樂觀的阿嬤,熱愛生活的德永昭廣,美麗的昭廣母親……但是我最喜歡的還是佐賀的超級阿嬤。

昭廣每次吃飯都會說吃不飽,說要賺很多錢。阿嬤雖然住著又小又簡陋的房子,但還是回他:“不要老提錢啊錢啊,就是有一億元也造不出一條金魚來!我們的祖先世世代代都是窮人!”說著,便去做事了,卻也不是板著臉做,她微笑著聊天,微笑著洗衣服、洗菜,微笑著做飯,微笑著去打掃學校……就這樣,阿嬤帶著動人的微笑度過了九十一年的快樂時光,雖然窮,但還是過得有滋有味。

“我和你說,窮有兩種:窮得消沉和窮得開朗。我們是窮得開朗,而且,我們不是由富變窮,不用擔心,要有自信。要和阿嬤一起努力哦!”看,阿嬤多樂觀呀!換作我,過著這樣清貧的生活,吃不飽穿不暖肯定會不高興地大發脾氣,哪裡還會有快樂的“生活經”啊!

看著阿嬤,我不禁想到了自己。記得有一次我因為一件小事被老師批評了,其實我是被冤枉的,無緣無故被批評一頓,心裡感到很不服氣,滿肚子惱火呢。這時候有個男同學無意間撞了我一下,我正一肚子火沒處發洩,於是對他大吼大叫,又抓又撓,大發小姐脾氣,那可憐的男生一臉無辜地看著我,然後默默地走開了……我想如果當時換做阿嬤,她肯定一笑而過,並用樂觀的語言安慰自己,也不會斤斤計較,多好呀!現在回想起這件事,我感到了自責以及對那位男生的愧疚。

一個人只要活得樂觀向上,就會讓世人都愛他;反之,如果你不熱愛生活,那你的身邊一切都會是死氣沉沉的。

《佐賀的`超級阿麼》讀後感 篇5

貧窮,在許多人眼裡是辛酸的,而在島田洋七的阿嬤眼裡窮分兩種。一種是窮得消沉,一種是窮得開朗。她就窮得開朗,這使貧窮的生活變得有滋有味。

阿嬤是名清潔工,在學校工作,她每天早晨4點出去工作,上午11點左右回家,但薪水並不高。她每次出門都會發出“嘎啦嘎啦”的聲音,原來這是阿嬤的妙招。她腰上繫了一條繩子,繩子一端綁著一塊磁鐵,她邊走邊吸起一些廢鐵。這些廢鐵可以賣不少錢。這還不是阿嬤最神的地方!

阿嬤的房子靠河,上游有個市場,一些賣不出的蔬菜都被丟進河裡。她在河上架了一根木棒,木棒把木片、樹枝、奇形怪狀的蔬菜都攔住了。木片、樹枝晒乾後可當柴燒,不僅有了免費的柴火,還使河水保持乾淨,真是一舉兩得!蔬菜雖然變了樣,但味道一樣。還有一些果皮受損的水果,也因賣相不好被扔,但在她的眼裡味道一樣。有一次,漂來一個蘋果箱子,裡面塞滿了米糠,米糠上都是腐爛的蘋果。正當作者要劈箱子時,她說:“你先摸摸米糠裡面。”作者半信半疑地一摸——裡面竟還留著一個好蘋果!

作者在佐賀和阿嬤一起的時候,雖然淪為赤貧階層,但有了一段一般人體驗不到的快樂時光。

阿嬤有許多名言,如:“一萬個人生下來,總有幾個出故障的。”我覺得她說得很對,不可能人人都是天才、神童。我們應該幫助他們。從這本書裡我學到了許多:只有可以撿來的東西,沒有應該扔掉的東西;讓人察覺不到的關懷,才是真正的體貼、真正的親切;窮有兩種,一種是窮得消沉,一種是窮得開朗……

《佐賀的超級阿麼》讀後感 篇6

窮,分為兩種,分別是窮得消極和窮得開朗。有的窮人因自己沒有錢財而時常抱怨,這就是窮得消極;有的窮人即使很窮,但每天仍然是積極向上,毫不氣餒,這就是窮得開朗。窮得開朗是很多人都難以做到的,可超級阿嬤卻做到了。

《佐賀的超級阿嬤》這本書講述了作者小時候和鄉下的阿嬤一起生活的日子,心情不好的時候翻一翻,你會很有收穫。作者和阿嬤每天吃的都是從河裡打撈上來的瓜果蔬菜,那些都是因賣相不好而被人扔到河裡不要了。而這些東西,在阿嬤手中卻變成了和普通蔬菜一樣好吃的食物。對比之下,我們每天都吃大魚大肉的,還有什麼要抱怨的呢?

我有一個朋友她品學兼優,身邊朋友也對多,媽媽醫生,爸爸大學老師。家庭經濟條件很好,可謂很富有了。可她經常抱怨,什麼事不合她心意了就要哭,少拿一張卡片也要哭。有一次我們出去玩,當時一起在玩一個遊戲,而我和其他人都累了,不想玩了,而她差點就贏了,就還想玩,因此大發脾氣,把所有人的心情都變壞了,這害人害已有什麼好的呢?

我還有一個朋友,她雖然家境不富裕,可她每天都很開朗,無論見到什麼人都笑,每天都讓人的心情變得特別好,和佐賀的超級阿嬤一樣。不管什麼時候,都應該把快樂放在第一才對。

生活中,我們要做那種窮得開朗的人,不能和窮得消極的一樣。要隨時保持快樂,這樣才能讓人生無憾。無論在哪兒,請記住,快樂第一!

《佐賀的超級阿麼》讀後感 篇7

這個星期我讀了《佐賀的超級阿嬤》這本書,讓我受益無窮!

《佐賀的超級阿嬤》這本書講的是昭廣在八歲那年離開了廣島來到佐賀鄉下的阿嬤家,迎接他的是一件破爛的茅房,以及曾經帶著七個子女熬過艱難歲月的阿嬤。雖然家裡非常窮,但是樂天知命的阿嬤總會有神奇而層不出窮的生活絕招,在物質匱乏的歲月裡快樂的生活了下來。

阿嬤說過一句話:“窮有兩種:窮得消沉和窮得開朗。我們家就是窮得開朗。”這句話讓我得益匪淺!是啊!無論遇到什麼麻煩,如果你以開朗樂觀的性格去看待的話,那一定會讓這件麻煩的事情變得簡單,正是這種樂觀自信的精神讓阿嬤和佐賀生活的十分溫馨、充實和快樂。

阿嬤十分“聰明”,給佐賀許多安慰,“我英語都不會”“那你就在答案上寫?我是日本人?。”“漢字也不太會……”“就寫?我可以靠平假名和片假名活下去?。“我也討厭歷史。”“歷史也不會?那就寫?我不拘泥過去?。佐賀擔心會有小偷,阿嬤就說:“即使小偷來了,也沒東西可偷,因為實在一無所有。說不定他還會給我們留點東西呢。”從這段話裡透露出來的還是阿嬤那種自信、開朗、樂觀的精神,如果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抱著這種心態去生活的話,那世界該多麼美好啊!

腰間綁塊磁鐵回收路上的釘子和廢鐵,用木棒攔截順水漂流而下的爛水果,在貧窮的日子裡,阿嬤的創意遠遠不止這些,阿嬤帶給我們的永遠都是快樂、溫馨的感覺,《佐賀的超級阿嬤》這本書激勵了我的對生活的積極性,讓我的每一天都充滿百分之百的快樂,對每一件事都充滿了信心!

《佐賀的超級阿麼》讀後感 篇8

今天天氣不錯,暖洋洋的陽光照在身上,還時不時地刮來幾陣涼爽的微風,對於這幾天不是下雨就是打雷的天氣來說,這可是照太陽光的好機會!於是,我從書櫃裡挑出了一本叫《佐賀的超級阿嬤》的好書,找了把小凳子,立刻跑到了陽臺,看起書來。

《佐賀的超級阿嬤》是日本的島田洋七著,是島田洋七自己真實的童年故事,由南海出版社出版。本書講述了1945年8月份,小島田的父親因為在廣島的原子彈而去世了,只剩下小島田和小島田的母親,但小島田的母親因為工作原因,借小島田的姨媽回廣島的機會,將小島田從火車站推到了火車裡,讓小島田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跟在佐賀的外婆一起生活。當小島田來到外婆那個小房子時,學習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蒸飯,之後還和外婆學習了許多技能。雖然外婆很窮,但是小島田和外婆一起學會了苦中作樂,還有許許多多感人肺腑的故事。

《佐賀的超級阿嬤》令我感觸很深,最讓我喜愛的人就要屬小島田的外婆啦。她的吃苦耐勞和苦中作樂都令我敬佩,雖然外婆已經窮的不行了,但卻還是將自認為珍貴的白米飯分給來討飯的乞丐。這本書裡的故事有一處也十分讓我感動,有一次,小島田當上了學校的棒球隊隊長,外婆知道了,立馬從櫃子下拿出一張嶄新的1萬日元的鈔票去,去給小田買一雙嶄新的、漂亮的釘鞋,外婆雖然自己貧窮,但是無論如何都會將最好的留給小島田。這是一種多高尚的品質啊!再說說外婆每天工作的地方吧,小島田的外婆是學校裡的保潔阿姨,每天都會清掃廁所和老師辦公室,而外婆卻每次都會選擇先清掃髒兮兮的廁所,再去掃老師辦公室,原因卻很簡單,當打掃冰冷的廁所後,再去打掃老師辦公室,就似乎進入了天堂。這也應了那句老話:風雨過後總有彩虹!

佐賀的超級阿嬤教會了我很多,以後不管身處何種逆境、困難,都是暫時的,我們要樂觀勇敢的去面對,困難的時候終歸會過去,有這種精神的人是值得欽佩的。如果你也想知道小島田和外婆的更多故事,那就趕快去看看這本書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