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你學不會》讀後感範文1000字

來源:才華庫 1.56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海底撈你學不會》讀後感範文1000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海底撈你學不會》讀後感範文1000字

《海底撈你學不會》讀後感1

在步入經管這個專業之前,在聽教授講完管理學的第一課之前,我從來沒有關注過企業管理類的書籍,更不用說知道什麼《海底撈你學不會》了,儘管它是20xx年最火的暢銷書之一。然而,在課上聽完教授的一番介紹後,我對海底撈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我買了本海底撈,開始走進海底撈。

海底撈是一家火鍋店,源於四川一個普普通通的麻辣燙店。老闆張勇以其過人的膽識和獨特的理念將海底撈推向了中國餐飲業的大舞臺。如今,海底撈的分店已經遍佈各大城市,在北京,海底撈是最火的飯店之一,排隊兩小時吃頓火鍋很常見。要說海底撈為什麼這麼火,並不是它的底料多麼特殊,也不是因為它多麼物美價廉(很貴很貴~),而是它那超乎你的想象人性化服務。在此就不多言,反正你能想到的、想不到的服務都能在海底撈享受到。

看完這本書後,你要問我為什麼海底撈會成功,我會告訴你,這是一次有把握的的勝利。放給其他任何人同樣的資源,打死我都不認為有第二個張勇敢這麼幹。張勇是個能透視人性的傢伙,他知道一個人想要的是什麼。他知道,人活著要有尊嚴,任何人都不想無尊嚴地活。於是,他給農民工租公寓住(北京東四環內),不讓他們露宿街頭或是住地下室。用書中的一句話說就是:把人當人對待。其實最讓我驚奇的事並不在此,而是張勇對員工高度的信任。信任是尊重的最好體現。在海底撈,每個服務員都擁有包括免單權在內的自主權,只要服務員覺得有必要,加菜、換菜、免單,都是可以的。這其中也體現了張勇時刻以顧客為上的理念。因為,絕大多數情況下,真正與客人面對面溝通的是服務員。然而,我對此政策的最初看法,卻是認為張勇真大膽。你就不怕遇上貪圖私利的服務員把店賠光?你就這麼放心你的員工?事實證明,我多慮了。因為張勇太強大了,他深諳人之初,性本善的古訓,他知道人性是善良的,尤其是在民風淳樸的農村,這種人性並沒有被物慾汙染。你對他們好,他們沒理由背叛你。此外,張勇建立了一套獨特的職位升遷機制,其中最大特點便是任何人都必須從服務員幹起,表現得好才有可能升職。這在很大程度上也保證了服務員的工作積極性,也就讓他們更願意為海底撈做事。高明!當然,我還是堅持認為這是一次冒險,因為書中也確實提到有員工因為濫用權利而被開除,只不過張勇把風險降到了最低,讓自己的成功更有把握。

其他一些東西,我就不多說了,大家有機會可以自己親身體驗一下海底撈。我想說的是,不止是辦企業要這樣,生活中我們都該學會尊重別人,信任別人。同時,努力、踏實地學習和工作,是我們通向成功的必經之路。

《海底撈你學不會》讀後感2

連著多日終於把《海底撈,你學不會》讀完了,從這裡面我學到了很多知識,現在分享給大家。

首先是海底撈的——模式

任何一種商業模式,都有一個基本的前提,即要有巨大的市場想象空間,也就是市場的容量要足夠大。餐飲業作為一個傳統而永恆的行業,市場容量足夠大,可持續性特點也較強,顧客吃完一次,如果感覺好,過一段時間還會繼續消費。海底撈的發展模式也很大程度上依託於他的行業特性,充分享受了餐飲行業的特點,給他提供了無限擴張的可能性。

再次是海底撈的——服務

海底撈專注於“服務”。從書中我可以很強烈的感受到他的企業氛圍,從員工的福利建設,層級管理、績效晉升最後落實到客戶的終端服務感受。海底撈的最終目的是在於通過服務品質能讓用餐者感受到家的溫暖,而海底撈抓住了捷徑就是通過給員工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讓他們感受到家的快樂,然後讓客戶最終感受到家的'溫暖。

當其他餐飲企業都在搞服務標準化的時候,海底撈反其道而行之,一心一意從顧客的角度出發,用心體貼的提供個性化服務,為此甚至是偏執式的堅持:對顧客像家人一樣好,甚至服務到讓你“煩”。

海底撈為顧客創造的是一種幸福感,顧客感到幸福了,則“心”就給你了,把消費者的心智模式牢牢抓住,就成功了。一不小心,海底撈做了一個“消費服務感覺”領域的第一品牌。

差異化的服務在我們行業是一道獨特的風景,差異化的服務源於我們行業的自主性。我們的家政服務,缺少一個標準化得服務流程,這個服務規範我們正在致力於制定,但是我們更重要要致力的就是將一個複雜的服務專案簡單化,明晰化,讓我們的客戶有更直接的感染。

最後是海底撈的——管理

任何管理都需要激勵與監控;不同的管理方式,源於對人性的不同假設。在現實中,每個管理者都會根據自己對人性的判斷,從而選擇一些東西。好的管理一定是以激勵為主,監控為輔,這樣才能讓大部分員工感到被信任。人被信任了,就會“士為知己者死”,管理就事半功倍。壞的管理一定是監控為主,激勵為輔,用防賊的方式監控員工。人被看低了,士氣自然就低,管理就會事倍功半。所以我們要特別學習海底撈對於來自一線農村的管理經驗,對於這些員工更重要的是以理服人,以情動心,用真誠打動員工,保證人員穩定性。管理、服務方式具有差異性,這是我們在市場競爭中有佔有唯一的先機。

其實上述海底撈,可以聯想到我們公司,他們是餐飲業,而我們是汽車行業,要想在這個行業裡邊立住腳跟,我們也是從模式到服務,先是打造自己,然後再做出屬於自己的品牌效應,道理其實是一樣的。

將複雜的事情簡單化,將簡單的事情細節化,這樣就會慢慢成就未來的成功。

《海底撈你學不會》讀後感3

選擇這本書其實非常偶然,當時我在博庫書城尋找想要購買的人物傳記的時候,經過一個轉交時發現了這本書。因為近期剛吃了火鍋所以看到這本名後很好奇地就拿起翻閱起來,結果沒忍住讀了好幾章,最後因為時間原因(書店9點30關門)我乾脆買回來細細品讀。

這本書和我之前讀的《馬雲傳》、《任正非傳》的視角不同,從第三人視角出發對海底撈的盈利模式、創業歷程進行了剖析。讓我比較意外的是海底撈的創始人張勇和大多數接觸過的創始人的最大區別就是張勇的文化是國中畢業,沒有創業資本,也沒有足夠的人脈,海底撈的註冊資本僅僅8000元,比任正非的華為的一半還少,起初人員+老闆總共才4人。按張勇的話:“海底撈的客戶是一桌一桌抓的。”我個人的理解應該是海底撈對每一桌的客人實行差異化服務。這本書我花了一週的時間,讀完後我對張勇佩服有佳,我大致分享下他的整個創業經歷。

海底撈最初的註冊資本僅僅8000元,員工加老闆一共4人,餐館面積不大,也只能放下4張桌子。但是他們的服務很特別,思路也很新穎,當時首創了四川第一家串串火鍋,這是他從麻辣燙的靈感而來。憑藉過人的口碑,張勇賺到了他的第二桶金(第一桶是賣麻辣燙),之後他們擴大了面積,招聘了更多的人員,逐步走上正規。接下來是研製海底撈湯底,海底撈的所有醬料都是自己研發的,菜品都是統一採購配送。按理說一個餐飲企業的技術含量是很低的(零門檻准入),並且市場上同類型的火鍋店有很多,但為何海底撈獨樹一幟?我每次去吃海底撈都要排很久。張勇的成功之處不僅在於火鍋的口味,更重要的是他的經營之道。

海底撈的服務員和其他餐飲店的服務員最大的區別就是“權利”,海底撈的服務員會根據每桌客戶的實際情況給予一定“優惠”,比如客戶生日了,會額外贈送一個菜,或者給客戶一個折扣,做的更精緻的會當場跑到隔壁蛋糕店現場給客戶購買一個蛋糕。海底撈的員工大部分都是同一個村子或者臨近村子的人,通過老帶新模式迅速培養出符合海底撈要求的員工。

讀完這本書後讓我的最大體會就是張勇在企業上的放權,這對餐飲企業是非常大的考驗,因為採購的一個輕微小動作分分鐘都可以讓老闆損失幾萬元。所以海底撈的模式是很多餐飲企業都無法學會的,即使學會了,也堅持不下去。海底撈創造了餐飲企業的一個奇蹟,那就是差異化服務,這個理念一般在金融行業會比較常見,而餐飲往往拼殺更多的是口味和價格。

海底撈的模式估計是無法學會了,但是張勇放權的勇氣是值得學習和借鑑的,如果未來想在餐飲行業創業,首先得考慮該如何適度“放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