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讀後感450字

來源:才華庫 3.25W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國演義》讀後感450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國演義》讀後感450字

《三國演義》讀後感450字1

在我讀過的眾多名著中,《三國演義》是最讓我感慨萬千的一冊書。從黃巾起義到一統三國,歷經了多少震撼人心的傳奇經典。

翻動書頁,眼前便浮現出曹操氣吞山河、劉備三顧茅廬、孫權胸懷大志、最後三國鼎立的生動場景。其中,最令我難忘的是蜀吳聯盟北伐曹軍,黃蓋僅率三十條船,用火攻殲滅曹操三十萬大軍,取得了以少勝多、以智取勝的典範。

烽火亂世時代,確實英雄輩出。以賣草鞋起家的劉備,用眼淚與誠意換取天下、獨霸蜀國;被後世稱為奸雄的曹操,憑謀略與霸氣馳騁江湖、傲立魏國;志存高遠的孫權,以內斂與智慧掠奪城池、創立吳國,三國鼎立局勢成也。

三國人物中,我最敬佩的便是臥龍諸葛,他舌戰群儒、火燒連營、三氣周瑜、七擒孟獲,成為了智慧的象徵。然而,雖說他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但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書中提到的空城計、借東風只是後人神話而已。

當然,《三國演義》中那些識時務、避鋒芒、等時機的人更是時代的俊傑、最大的贏家!司馬懿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而不被大家看好的劉禪其實也是大智若愚、聰明絕頂的人物,只可惜他的時運不佳罷了。

《三國演義》以獨特的筆觸刻畫了一個又一個鮮活人物,講述了一段又一段動人的故事,它在承載歷史的同時,也使讀者們產生共鳴、泛起思索,使大家忍不住讀之再讀。

《三國演義》讀後感450字2

《三國演義》這本書大家都知道,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元末明初著名的小說家羅貫中,講述的是東漢末年三國鼎立的局面。

相信大家小時候多多少少都聽過書裡的一些精彩內容,像《三顧茅廬》、《草船借箭》、《白帝城託孤》等等。在這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草船借箭》。諸葛亮那遇事不慌、冷靜沉著的性格吸引了我。嫉賢妒才的周瑜故意刁難諸葛亮,還讓他立下軍令狀,可是三天怎麼能造好十萬支箭?我都不禁為諸葛亮捏了一把汗。他明知是詐卻還是答應了周瑜,這讓我不得不佩服他的膽識過人。可他絲毫沒有慌亂和畏懼,讀到這我不得不懷疑諸葛亮是不是早已想好了對策?後來的一招“草船借箭”實在讓人拍手叫絕,諸葛亮他知天文,曉地理,識人心,彷彿他提前就料到周瑜的故意刁難。

其中,諸葛亮冷靜沉著的性格尤其值得我們學習。在學習上遇到難題,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我們也要靜下心來好好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慌亂也許只會讓我們更緊張,害怕。諸葛亮的為人處事總是有計劃,有安排,我們也要計劃好自己的時間,要有計劃的去安排好課餘時間。

周瑜這個人物也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為自己的才智比不上別人,就去故意刁難別人,傷害別人,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諸葛亮顧全大局,所以不和他計較。但是我們不能像他一樣,我們應該學習別人的長處,補全自己的短處,做個品德高尚的人。

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實在讓人回味無窮,裡面的情節跌宕起伏,細細回味,可以讓我們學到很多道理。

《三國演義》讀後感450字3

這幾天,我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主要內容是:從黃巾起義開始,經過了桃園三結義,王司徒巧定連環計讓呂布來刺殺董卓,曹操大戰呂布,曹孟德煮酒論英雄,官渡之戰,袁本初敗兵折將,劉備三顧茅廬請來了諸葛孔明先生,赤壁之戰,最後劉備打下四川,就形成了魏、蜀、吳三個國家。人物有:孫權、曹操、劉備、諸葛亮、周瑜、趙雲、關羽、張飛等眾多的人物。在這上表現了擁劉反曹的.正統思想和儒家的任正思想,同時也譴責了雄豪混戰及暴君的苛政,寄託了人民渴求的明君任正,社會安定的願望。

我喜歡《三國演義》裡的諸葛亮和趙雲。我先說諸葛亮吧!他姓諸葛名亮,字孔明,孔明聰明過人,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世界上的事都瞞不過他,像火燒新野、捉張任、大破魏兵、空城計、草船借箭,這都是誰精心策劃的?是孔明先生!據說孔明沒有打過敗仗,真是太聰明瞭!再說趙雲吧!他姓趙,名雲,字子龍,趙子龍勇冠三軍,超過關羽、張飛。他的銀槍上下翻飛,武力過人,像曹兵認識到趙子龍的厲害,有的都從馬上掉下來了!趙子龍外號小霸王。趙子龍單騎救主,這也太勇了!一個人去救劉備的夫人,超過想象!

讀完《三國演義》我覺得諸葛亮非常聰明,趙子龍很勇敢,一個智,一個勇,這是奇才呀!我們要儘量去學他們,雖然我們比不上他們,但是要努力呀!

《三國演義》讀後感450字4

說到四大名著,大家應該都很熟悉,每本書都影射了當時的社會背景和環境,而在這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

羅貫中所在的時代是元末明初,社會矛盾尖銳,農民起義非常嚴重,多年戰亂後,朱元璋剿滅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期間人們流離失所,作為底層知識分子的羅貫中,在《三國志》的基礎上吸收民間傳說和話本、戲劇故事,寫出了《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全名顯《三國志通俗演義》講的是東漢末年到西晉初期這100年裡魏、蜀、吳三國時期的矛盾與鬥爭。在書400多位人物,中我最喜歡關羽,他因斬華雄、戰呂布而聞名天下。後來,一把青龍偃月刀,過五關,斬六將,更是威風八面。但最終,他卻因為驕傲而敗在了麥城,最後被孫權所殺,死時58歲。

關羽一生重情義,智勇雙全,武藝絕倫。我從關羽身上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個人即使再強大,再優秀也不能驕傲。我曾經深有體會,有一次我和我的弟弟比跑步,我比弟弟大,自然跑得過他,可我卻因為驕傲,之後就不繼續鍛鍊了。結果,只過了一個學期,我就被弟弟反超了。

永遠都不要覺得自己比別人厲害,因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是否為看過《三國演義》這本書呢?你有哪些收穫呢?

《三國演義》讀後感450字5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四大名著作為中華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對於中華兒女來說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和意義。最近重讀三國演義,溫故而知新,有了一些新的感悟和體會,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下。

之前我只知道關羽是一介武夫,只會帶兵打仗,重讀三國我才發現關羽是粗中有細,他是一個十分熱愛學習的人,只要一有時間他就會讀《春秋》,這時我才發現關羽不僅武功蓋世,勇猛無敵,還十分懂得學習的重要性,這讓我感觸很深,強如關羽,也要學習,更何況是我呢?俗話說:知識改變命運,看來我得加強學習了。

重溫“白帝城託孤”這一部分內容,我也有了一些新的感悟,第一次讀的時候我只覺得諸葛亮很忠誠,面對劉禪這樣無用的後主他也盡心盡力地輔佐,但這一次重讀我才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那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所包含的情感,諸葛亮明明知道後主劉禪是扶不起來的阿斗,但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他寧願奉獻出自己的一輩子,寧願一次又一次地循循善誘,不管後主是多麼軟弱無能,他始終是任勞任怨,無怨無悔。他的這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深深地打動著我。

重讀三國我感悟很多,也發現了很多新的有趣的東西,現在我只覺得像《三國演義》這樣的經典名著值得反覆閱讀,細細品味。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希望我以後能夠學習到更多優秀的中華文化,這是作為一箇中華兒女值得驕傲和自豪的事情。

《三國演義》讀後感450字6

閱讀,是人生的引導,幫我們找到智慧的源泉。一本書像一艘船,帶領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生活的無限廣闊的海洋。

《三國演義》是歷史背景上的著作,它描述的是約百年間的的歷史:三國鼎立。它從黃巾之亂至赤壁之戰為第一階段,三國鼎立到諸葛亮五丈原病逝是第二階段,而魏國司馬懿家族興起,晉朝統一天下就是第三階段了!

《三國演義》中最讓我驚心動魄的有兩個故事:

第一個是《救阿斗趙雲護公子》,它的大概資料是這樣的:劉備兵敗,而他的家人由趙雲保護,但如同滔滔江水一般的、源源不斷的曹兵還是將趙雲和劉備的家人衝亂了。於是,趙雲他孤身闖敵營。只見他在千軍萬馬之中橫衝直撞,如入無人之境,威武異常,勢不可擋,殺得曹兵血肉橫飛。雖然曹兵人多勢眾,但武功高強的趙雲還是突破了曹兵的圍攻,救出了阿斗和甘夫人,可是,糜夫人投井自殺了!

第二個是《借東風火攻燒赤壁》,它講得是曹操中了周瑜的連環計後,周瑜又請諸葛亮“借”東風。於是,諸葛亮故弄玄虛,“借”來了東風。結果,這一場火、一陣風,再加上東吳的水陸兩軍,打得曹軍落花流水、狼狽不堪,八十多萬大軍迅速瓦解,但曹操還是逃離了周瑜設下的埋伏圈!

《三國演義》讀後感450字7

《三國演義》這本書我個人認為是比《三國志》好看的,因為《三國演義》這本書自己編了很多角色而三國志裡面沒有;三國演義裡面編了很多故事,而三國志裡面還是沒有;三國演義裡的東西都比三國志有意思。

特別是三場大戰疫

No:1官渡之戰,曹操就是在這個地方用3000兵馬打敗了人家袁紹30000多人,原因只有一個,曹操帶人去把袁紹的糧倉給燒了,人是鐵,飯是剛,一頓不吃餓得慌。袁紹沒糧草,曹操大軍直接打過來,袁紹跑回了老家,曹操率軍打過來,袁紹,卒。

No:2赤壁之戰,這個應該很多人聽說過吧,從蔣幹中計開始,諸葛亮和周瑜就一直使用計謀來騙曹操,又到蔡中蔡和投降,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諸葛亮借東風,最後火燒赤壁。其實為什麼曹操這場戰役會輸呢?就怪了他的戰船背後還有一片湖水,太陽使勁地晒那片湖水,那裡就越來越熱,在旁邊的冷氣就過去佔位置,所以就西北風成了東南風。

No:3彝陵之戰,這一戰是這三場戰役裡面大多數人聽說過最少的一個,但是這一場戰役是這三場戰役最重要的一個,這場戰役過後才成立了三國。戰後,劉備大病,劉備,卒。

可能有些人知道說曹操曹操到這一句話,那有人知道下一句嗎?

下一句就是曹操和呂布發生的故事,呂布在攻打曹操時,遇見了曹操,當時呂布不認識曹操,但是曹操認識呂布,呂布就問:“哪一個是曹操,說出來,就放你一命!”曹操就指著典韋說:“那邊那個騎黃馬的就是。”

所以這一整句話就是:“當說曹操,曹操就到,當面錯過,豈不好笑。”

《三國演義》讀後感450字8

我看過電視劇《三國演義》,小時候還讀過《三國演義》的小人書。今年寒假,我又一次閱讀了小說版《三國演義》,我一邊一邊想,有時甚至會情不自禁地問問父母和弟弟:三國裡誰是好人?

曹操是好人嗎?爸爸說他雄才大略,以弱勝強,打敗了袁紹,平定了北方。媽媽更是把他的那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墓年,壯心不已”常掛嘴邊,說他是個大詩人。可我認為曹操並不是一個好人。他“挾天子以令諸侯”諸侯的行為是一個好人的行為嗎?他常說:“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這句話應該出自一個好人之口麼?

周瑜心胸狹窄,幾次要加害諸葛亮;孫權今天和劉備要好,明天又與曹操聯手去攻打劉備……

弟弟說:“劉備有婦人之仁,是個好人。”是個好人。我說不見得。呂布武藝高強,號稱“天下第一”,在當時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馬中赤兔的俗話,他曾經救過劉備一命,當時劉備對他十分感激。後來,呂布被曹操捉住,曹操愛惜他的才能,不像殺他,回頭問劉備怎麼辦。呂布聽見,心中暗喜,以為劉備會為他說情。可劉備卻冷冷地拋下一句話:“別忘了董卓是怎麼死的?”曹操一聽,抱著腦袋大聲喊道:“快推出去斬了!”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三國演義》裡塑造了一個個活生生的人物,令我百讀不厭,但裡面多數人物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出賣朋友,濫殺無辜。看來,《三國演義》中的好人真是稀少!!

《三國演義》讀後感450字9

“不是英雄,不讀三國。”這不僅僅是一句歌詞,更是對《三國演義》的讚美。一部《三國演義》,留下了三英戰呂布,千里走單騎的美談;有隆中對,定分天下,助劉皇叔成就帝業的智謀;有借東風,火燒赤壁,大破曹軍的巧用天時;有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的“忠”和“義”;有呂布愛貂蟬,衝冠一怒為紅顏,斬殺義父董卓的痴情……在這麼多英雄人物之中,我最喜歡關羽。

關羽有忠、有義、有勇、有謀。“千里走單騎”,“華容道釋曹操”,“過五單斬六將”,“水淹七軍”……將他的忠義勇謀展現得淋漓盡致。

關羽更是被稱為“義絕”,不管曹操給他再多金銀財寶,讓他吃再多山珍海味,他都不肯歸順曹操、背叛他大哥劉備。這不正是現代人缺少的“忠”和“義”嗎?想到這裡,我自己也感到很慚愧。

我們班的班長很愛幫助人,他也幫了我不少忙。一次,班裡同學都在吵鬧,班長讓我幫他管理一下,可那天語文老師下午因為有事便把當天的家庭作業提前佈置了,我為了回家早點寫完作業出去玩,便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他。想到這裡,我真的感覺很慚愧。關羽沒有為了金銀財寶而背叛劉備,而我卻因為自己的利益拒絕了幫助過我很多次的班長,實乃不“義”啊!

現代人最缺少的就是古代人的“忠”和“義”了,所謂“黃金萬兩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只有對朋友有“忠”有“義”,才能覓得知己。

讀《三國演義》,得友人相處之道。

《三國演義》讀後感450字10

“話說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相信三國演義乃是家家戶戶都知曉的一本經典名著。此書記載了春秋時期,繼楚漢爭雄後天下大亂。三國雄起,每個國家都想一統天下,三國英豪都勇猛無比,強大陣容裡的英雄豪傑鬥智鬥勇,弱肉強食,適者生存。可三國勢均力敵,難分高下,可是蜀魏兩國後繼無才,只能衰敗,最終吳國一統天下。

在三國中,每個人物都有著自己鮮明的性格,比如心胸開闊的諸葛亮,一身忠膽的趙子龍,忠兄敬友的關羽。每個人也是有著驕人的戰績,如諸葛亮舌戰群儒,趙子龍帶幾十人便敢浴血奮敵。即便是大反派曹操在我眼中也是位大英雄,“寧叫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他也是為了自己的國家,在他們眼中,曹操確實是有勇有謀,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桃園三結義,雖然他們三個人只是憑當初的誓言便待相互為兄弟。但是他們的兄弟情深是一般人沒個十年半載磨合不出的。關羽對大哥劉備十分忠心,劉備送他一件衣服,他穿了好幾年,而曹操無論給了他什麼衣服,他也只穿在裡面,無論曹操給了他多少好處,他也不背叛劉備。

《三國演義》生動又有趣,值得一看。

《三國演義》讀後感450字11

我推薦大家讀《三國演義》這本著名的小說。

《三國演義》生動的描繪了東漢末年到三國歸晉這個歷史時期的故事。三國時期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曹操、關羽、諸葛亮,留下了一段段膾炙人口的英雄傳說,如這段:曹操教釃熱酒一杯,與關公飲了上馬。關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來。”出帳提刀,飛身上馬。眾諸侯聽得關外鼓聲大振,喊聲大舉,如天摧地塌,嶽撼山崩,眾皆失驚。正欲探聽,鸞鈴響處,馬到中軍,雲長提華雄之頭,擲於地上。其酒尚溫。看,三國的細緻描寫精彩吧!只用了幾句話就把一個能征善戰的關雲長描繪在我們眼前。

三國的故事十分精彩,我剛讀三國時最崇拜蜀國的關羽、趙雲,我認為擁有五虎上將的蜀國一定會統一天下,可後來,我看到魏國實力強大,吳蜀只好聯合抗曹,在赤壁大戰後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而三國演義裡最吸引人的不是武將的勇猛,而是各路英雄豪傑的奇思妙計,周瑜施苦肉計騙倒了曹操,諸葛亮用空城計嚇得司馬懿不敢進城,諸葛亮和陸遜都是用火攻的高手,尤其是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打敗劉備的七十五萬大軍,蜀國從此走了下坡路,在三國中第一個滅亡。三國中的許多精彩故事反映出我們古人的智慧,在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廣為流傳,據說日本甚至把《三國演義》當做教材呢!

同學們,我們一起來讀《三國演義》吧!

《三國演義》讀後感450字12

暑假閱讀了一篇古典名著,叫《三國演義》,雖然之前四年級的時候已經初略的看過,但這次,我花了很多的時間好好的把這本名著再一次品味了一遍。

春秋戰國時期,整個中國被分成三個國家,分別是由孫權、曹操和劉備掌管的吳、魏、蜀。劉備從初始時在鄉村中召集而來的500人慢慢發展成文三國期間最強的一國,期間付出的艱辛可想而知。可是在東吳派人暗殺劉備的二弟三弟之後,劉備悲憤交加,決定帶領軍隊討伐東吳,但復仇心切的劉備卻被東吳的軍師設計火燒軍營。雖然劉備一心為民,仁慈待人,可是卻被仇恨矇蔽了雙眼,因為一個小小的決策失誤,導致了蜀國受到如此的重創。儘管諸葛亮獨樹一幟,聰穎無比,但還是無力迴天蜀國的滅亡。尤其是在孫權去世後,他的兒子劉禪繼位,他不但不理軍事,在曹軍來襲的時候懦弱地選擇了投降,把長安拱手相讓。讓我想起了那句著名的:扶不起的劉阿斗。蜀國的消亡是從一個小小的錯誤開始,但它對整個蜀國的發展起的影響是巨大的,使得之前很多年的努力都白費了。

我們學習中也會碰到各種的小事,小到就一個公式沒有理解,一個單詞不會拼,一個詞語不會寫。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我們只有把每一個公式都理解了,每一個單詞都會拼會讀了,每一個漢字都會寫了,才能積少成多,才能真正的學好。

《三國演義》讀後感450字13

近期,我看完了《三國演義》。這本書描寫了很多英雄豪傑,有孔明、劉玄德、關雲長、張翼德、曹孟德、周瑜等等。

先說說周瑜吧!他一把火燒得曹操聞風喪膽。不過,周瑜是個心胸狹窄的人,容不下比他高明的孔明。周瑜幾次想害他,但孔明神機妙算,每次都他巧妙地逃脫了。有一次,周瑜命令孔明監造10萬支箭,但孔明玩了個小花樣,用“草船借箭”的辦法,從曹操那兒“借”到十萬支箭,順利地完成了任務,讓周瑜無可奈何、自嘆不如。

再說說曹孟德吧。雖然他有很多次被諸葛亮打敗了,但是他有一個優點,就是能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這一點值得我們學習。

劉備,也是我喜歡的人物。自從得到了孔明的輔佐,就一直聽取孔明的意見,不過,劉備徵吳這件事沒有聽孔明的,最後失敗得很慘。

孔明,那可是我最喜歡最崇拜的人物。他神機妙算,用兵如神,總能想出好的辦法來對付敵人。

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曹雪芹的《紅樓夢》、施耐庵的《水滸傳》、吳承恩的《西遊記》被我們稱為四大名著,但在我的眼中,他們還是我國古典文學中四座最高的山峰,裡面有著很多很美麗的風景。閱讀這些書,能讓我們經歷一次次驚心動魄的旅程,讓我們一起走進書中,好好感受這些美妙地風景吧!

《三國演義》讀後感450字14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提起這首詞,人們都會想到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是從黃巾之亂的桃園三結義開始,講了黃巾起義之後,東漢政府的反擊,出現了劉備,曹操等英雄,而東漢政權也快滅亡了。

在《三國演義》這本書中,我最欣賞的人物是諸葛亮,他是一個國家的統治需要忠臣,需要一個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火燒新野,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七擒七放孟獲,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

《三國演義》這本書不僅讓我瞭解了古代文化,而且讓我知道三國中每個人的獨特之處,我喜歡看《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讀後感450字15

《三國演義》寫了三個國家的興衰史,從桃園三結義至三國歸晉共經歷了五大時期,便是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群雄割據(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三分天下和天下歸晉.

黃巾之亂是從桃園三結義開始,講了黃巾起義之後,東漢政府的反擊,出現了劉備,曹操等英雄,而東漢政權也快滅亡了.

董卓之亂是講董卓入京前後的故事,從何進與十常侍對戰到少帝逃出京城,結果被董卓救駕.董卓入京後收買了猛將呂布,又廢少帝,立獻帝,大權獨攬,實施暴政,逼得群雄聯軍伐董卓,雖然後來聯軍失敗了,但是董卓最後也被呂布所殺.

群雄割據是講董卓死後,中原諸侯群龍無首,為了擴大自己的地盤互相廝殺,最主要分為三個戰區,即北方的袁紹與公孫瓚,江東地區孫策的崛起,中原地區曹操,劉備,呂布,袁術之間的戰爭.

再後來的三分天下和天下歸晉我就不一一細說了,最主要的我想談談自己對三國演義的一些認識和看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