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蘭河傳》讀後感850字

來源:才華庫 3.27W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呼蘭河傳》讀後感850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呼蘭河傳》讀後感850字

《呼蘭河傳》讀後感850字1

讀完《呼蘭河傳》,我想到了羊。比起人,《呼蘭河傳》中的很多人更像一群羊。在人頭攢動的娘娘廟集市,在圍觀小團圓媳婦洗澡的院子,在寒暑易節而永不停息的、呼蘭河人們看熱鬧的路上,我看到一群羊。

全書最戲劇性與諷刺性的部分無疑是圍繞小團圓媳婦展開的部分。在為小團圓媳婦“治病”的過程中,我總是反反覆覆看到三個角色:其一提出一個偏方,其餘之人紛紛附和,小團圓媳婦的婆婆欣然採納。如此往復,直到小團圓媳婦的慘死。提出偏方的人往往只是聽從了不加證實的傳言,紛紛附和之人卻不假思索地“做了他的跟隨者”,小團圓媳婦的婆婆見支持者如此之眾多,便也十分信任地對小媳婦用了藥。這像極了我曾經看過的一則故事:一隻頭羊到了懸崖邊判斷錯誤跳了下去,而後跟從的一眾羊群非但不對頭羊墜崖身亡的事件總結教訓,反而是想都沒想直接跟著頭羊跳了下去。我想這大概是因為它們習慣於跟隨,卻不習慣與思考,才釀成的悲劇。呼蘭河的人,便是跟在頭羊身後跳下懸崖的“羊”,換個詞來解釋,就是“集體無意識”。

“集體無意識”的呼蘭河人不會認為自己正在殺死一個本活潑、有生命力的女孩。在他們眼裡,這樣做是正確的,是“合規”的。他們的領頭羊不是某一個人,而是傳統封建禮教思想。在這一無形的“領頭羊”帶領下,他們殺死了愛笑的小團圓媳婦,用言語摧殘著善良的馮歪嘴子,男人打著女人,婆婆虐待媳婦。在接二連三跳下懸崖的同時,他們沾沾自喜自己沒有掉隊,嘲笑著還沒跳下懸崖的異類…….

與其說呼蘭河的人們是羊,不如說,從古至今,人們都始終沒有擺脫“羊”的一面。二戰中的納粹士兵,總是在各種作品中被比作凶猛的惡獸。其實,他們大多數也僅僅只是“羊”罷了。他們種種駭人聽聞的惡行,只是因為他們沒有審視自己的行為,終淪落為領導者與軍國主義施暴的工具。這種集體無意識的“平庸之惡”,往往會因為它的群體龐大型而釀成更可怕的結果。

今天的人們,也處處有“羊”的影子。男孩們看到流行的“AJ鞋”,即使還不瞭解它的好處,甚至那鞋不適合自己,都願意花費上千元爭相購買。再比如網路謠言一天一個所謂的“真相”,卻一再被推翻、反轉。還有一個例子,就是盲目崇拜的“追星族”。他們總是不經思考地無條件支援偶像的行為,成為了明星榨取金錢的工具……

從古至今“羊”的形象,便是盲目、逆來順受,最後免不了被吃掉的命運。我們什麼時候才能學會理性思考、慎重判斷,那時候,我們才能擺脫如此命運,逃離羊群,朝一個真正的人前進。

《呼蘭河傳》讀後感850字2

慵懶的週末,在陽光的催促下,我拉開散滿墨香的書櫃,捧出一本《呼蘭河傳》。坐在柔軟的沙發上,我輕輕地翻到扉頁,漂浮的目光落在了黑色的字型上。

嚴冬封鎖了大地,則大地滿地裂著口。在那座逼仄簡陋的呼蘭河城裡,在那條從南到北五六里長的東二道街上,上演著一幕幕悲喜劇:賣豆芽菜的王寡婦的獨子到河邊去洗澡,掉河淹死了,王寡婦也從此瘋了;染缸房裡兩個年輕的學徒為爭街頭上一婦人,其中一個把另一個按進染缸裡淹死了;豆腐坊裡兩個夥計打仗,把拉磨小驢的腿打斷,使一個婦人的眼睛哭瞎了……寒冷荒涼的東北大地,卑瑣平凡的生活,對生命漠然的人們……“滿天星光,滿屋月光,人生何如,為什麼這麼悲涼?”蕭紅如是感嘆。

火燒雲上來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臉紅紅的。那片園子,便是蕭紅童年無拘無束的小天地。花開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鳥在天上逛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會說話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

蕭紅跟著祖父在菜園裡溜平土窩,卻一腳把菜種踢飛了;她跟著祖父澆菜,卻拿了水瓢,拼盡力氣把水往天上灑;她……園子裡盪漾著她的笑聲,一串一串追著人走,只是滿世界的流光溢彩。生機盎然的園子,多姿多彩的生活,與祖父快樂著蕭紅……“只是天空藍悠悠的,又高又遠。”蕭紅回憶趣味橫生的園子和舒展她人生的祖父。

掩卷沉思,蕭紅為呼蘭河城所做的傳,何嘗不是她自己的人生閱歷呢?蕭紅用生動的字句娓娓道來的,何嘗不是對歲月易逝,人生無常的嘆惋呢?小城人們麻木不仁的態度,何嘗不是封建剝削和壓迫導致的呢?

小城人們聽天由命,對生老病死置之不顧,無疑是對生命的不尊重。——我想,生命不是彩排,對生活以無限熱情,擁抱無限精彩的明天。宗璞亦說“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因此,我們要永懷希冀,將有限的生命匯入無限的生命長河,共創輝煌。

對生命憧憬的馮歪嘴子,敢於打破封建傳統規矩,勇敢地追求幸福,任憑人們奚落,仍與王大姑娘結了婚。婚後,打擊接連落在他肩頭。然而,馮歪嘴子卻頑強與命運鬥爭。冰凍的黑泥之上,生命正在昭示光輝。我想,風雨來臨之際,應以堅韌、永不言棄的態度而對。在失敗中找到轉機,在成功中奠定基石,在逆境與順境中同樣保持奮鬥的姿態。

漏粉房裡飄蕩著悽婉卻不息的歌聲,演繹著生命的本色。

陽光從腳尖悄悄爬上眉睫,我慢慢合上書。

風拂過,吹走心靈廢墟,頑強以待。

風拂過,吹散心靈喑啞,重現笑靨。

《呼蘭河傳》讀後感850字3

今日我讀了一本叫《呼蘭河傳》的書,書裡講了好多“我”和祖父趣味的故事,如果想明白就往下看吧。

我記得有一段異常趣味,講了“我”在後園裡摘了一束玫瑰,給祖父戴在草帽上,而祖父不明白,還說:“今年春水大,花香二里都能聞見。”從這能看出祖父十分幽默,十分疼愛我。

我為蕭紅筆下的人物感到悲哀。他們每一天忙忙碌碌地,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成不變,沒有色彩和花樣,僅有脆弱和枯槁。那裡的人是如此的冷漠,應對他們好比應對一堵厚牆。他們一生都在這樣的環境中度過,可那樣忙碌,到底是為了什麼?

蕭紅的童年是灰暗的,她身邊的人一個個像被抽去靈魂的木偶,早已對生活麻木了。他們固執而又愚昧,唯一不一樣的僅有蕭紅的祖父。祖父是一個樂觀的人,他從來沒有絕望過,成天開開心心的,並且他還保留了一顆童心,蕭紅每次調皮地做“惡作劇”,祖父發現了不但不生氣,反而和蕭紅一齊哈哈大笑。如果換作別人,恐怕早已把蕭紅教訓一頓了。所以,蕭紅算是幸運的,她有一個令她驕傲的爺爺,關於祖父的記憶是她極少有的幸福回憶。

比起蕭紅,我們不知要幸福多少倍: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吃喝玩樂無一不全,時常還能得到零花錢,城市裡有好多公園,裡面娛樂設施一應俱全,五花八門、妙趣橫生,和那灰頭土臉、死氣沉沉的呼蘭河沒法比。此刻的我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呀。

作者出生時祖父都已經六十多少了,作者三、四歲時,祖父快七十了,七十歲的祖父十分愛作者,他們爺倆在後園笑個不停。祖父的後園就是小作者的天堂,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想怎樣樣,就怎樣樣,一切都是自由的。

書裡講到在東二道街上有個大泥坑,六、七尺深,在那個大坑裡淹死過人、豬、狗、貓、馬,那個大坑家家戶戶都明白,有的人說拆牆,有的人說種樹,就是沒有說把這個坑填平。

在作者的描述中,她的童年是歡樂的,也是寂寞的。她從小在後園裡長大的,作者和祖父在後園裡一齊玩,一齊幹活,作者和祖父時時刻刻在一齊,童年充滿了歡樂。

文章中寫到團圓媳婦是一個美麗可愛的小姑娘,才十二,本該是有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而她卻早早的賣給了一戶人家做童養媳,是多麼的可憐!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我們的新社會,人們用知識變得智慧,用自我的雙手去創造自我完美的生活,沒有男女的不平等,沒有可怕的戰爭。

啊!我真想永久地停留在童年,可是時光總是要走的。那就用一顆善良、熱情的心好好珍惜,感受這完美的時光吧!

《呼蘭河傳》我讀完了,可我的思想還停在那灰色的境界裡。

《呼蘭河傳》讀後感850字4

讀了《呼蘭河傳》,心中生出幾多感悟。

許多作家描寫自己的童年,描繪一個光明燦爛的童真世界,或許他們忘了,只要是紀實,便沒有完美生活,縱使孩子,也會有屬於自己的灰暗的哥特風。蕭紅兒時的那個階段,那是一個沉重甚至沉痛的社會。對於一個孩子來說,這樣的社會在她眼裡是怎樣的,那些人、那些事又會是什麼樣的姿態,的確很難想象。把人物融入背景中,這一直是一個令人困擾的難題。這本書中,以一個孩子的視角,把那些愚昧與無奈不著痕跡地烙進故事裡,給予這段往事足夠的尊重,卻又不會使人感到厚重。讀來是一個有質感的年代,每一個人物都充滿張力,每一個故事都濃縮著一段歷史,所有的見解都源於一個孩子的敏銳、無知,諷刺、批判、讚揚、歌頌,這些歷來對封建的評頭論足都與這本書沒有干係,平淡的敘事,如同中國水墨的留白,別有一番韻味。

《呼蘭河傳》最入人心的是它的意境。開篇,文字帶著利刃劃出嚴冬乾冷的刺痛,字裡行間舊社會市井生活的氣息撲面而來。寥寥幾人的勾畫,彷彿耳畔就響起了清冷小鎮上的幾聲嘈雜。我讀時動筆批註,卻無從評談,似乎哪裡多了或者少了,都會留下無法彌補的遺憾。有了意境,文字才有了深入的可能。這是這本書獨有的意境,通篇都是這樣,極具渲染力,每一句都是陳述,每一句都是詩。

同樣令人稱歎的是書中的人物。這是一部沒有“神”的小說。無論歷史、文學,我們習慣了絕對,美好與醜惡在不同人身上分辨的如此清晰;厭倦了完全正面的“神”,厭倦了“萬惡”。在呼蘭河畔的那個小鎮,那些凡之又凡的平民,他們每個人身上都有封建落後的影子,每個人又都有人性不可泯滅的良知,他們有屬於自己的是非認知,他們不完美,但他們是完全的、活生生的,在書中哭笑悲歡。

一個不為人熟知的小城,一段漸漸為人遺忘的歷史,一個天真無知的孩子,一個無法觸及的世界。

這就是《呼蘭河傳》的全部,這就足夠了。讀文學作品,讀的無非是一種感覺。把瑣碎的往事收集起來,用平實的語調講述一個明媚而滄桑的故事,讀書人放下書後意猶未盡,一口氣想嘆籲卻最終淺笑著撥出。透過一本書,可以領略到呼蘭河畔的世界,碰觸到蕭紅的寂寞,彷彿她就在嘆息,這對於一本小說,是最大的價值。

幾多感悟,結為一談。

《呼蘭河傳》讀後感850字5

灰色的色彩,平靜的敘述,黯淡的畫面把我們帶到了二十世紀 初的小城呼蘭河 ,這個小城並不繁華,春夏秋冬 ,一年四季來回迴圈地走。在故事發生的小村莊裡,到處都顯得那麼蕭條:灰色的天空,灰色的畫面,灰色的人生。整個村莊就像是籠罩在一片黑暗的天地中,烏雲蔽日,見不得半點陽光。在這裡,到處可見由於人們的無知、愚昧而引發的一場又一場的災難,人們只是為了活著而活著,為了死去而死去。一個又一個畫面,一個又一個悲劇地出現,讓我不知道該如何去評判哪個更值得我同情,哪個更值得我痛恨……

在東二道街上有個大泥坑,六七尺深,人們和家畜 無論是在晴天,還是在下雨天 都會遭受到災難,淹死過小豬,用泥漿 悶死過狗,悶死過貓,雞和鴨也常常死在這裡邊。人們說拆牆 的有,說種樹的有,但從來沒有任何一個人想過把泥坑填平。這是在文章的第一章所出現的一個鏡頭,它讓我感慨:多麼愚昧的人民呀!在他們的腦海裡就要順應社會,順應天 意,人是不能違抗天命的,這不能不是他們的悲哀!

作者在文章中一直寫到“我家的院子是很荒涼的”,這就為裡面人物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文章中的團圓媳婦是一個美麗可愛的小姑娘,她才十二歲,本該是一個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年齡,()而她卻被過早地賣給了一戶人家做童養媳 ,剛來時是那樣的健康、活潑,一個人孤單地生活在一個陌生的環境裡,盡心盡力地做事,可動不動就會遭受到婆婆的打罵,在人們眼裡,婆婆打她是為了讓她更聽話、更懂事。沒多久她就匆匆地離開了人世,讓她的家人辛酸的不是她的死,而是自己為了她用了那麼多的錢,使了那麼大的勁,這是一個賠本的買賣。與其說團圓媳婦的死是被嚇的,還不如說她的死是被封建社會 害的。我不知道在這個村莊裡,在這座城市裡,在舊中國 這片土地上,還有多少像團圓媳婦這樣受到迫害的人,一個團圓媳婦死去了,還有更多的像團圓媳婦這樣的女人在受著迫害!王大姑娘的死,胡家媳婦的死……在那個年代裡,她們的遭遇在人們看來是司空見慣 的,是自作自受 的,是沒有人可以挽救的。這不由得讓我想到了我們的新社會,人們在知識中變得更加的睿智,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自己美 好的生活,沒有男女的不平等。

《呼蘭河傳》讀後感850字6

我喜歡寫上世紀真實鄉村生活的作家,我總認為通過他們的眼睛,我能窺探到最純真、最自由的生活。蕭紅的《呼蘭河傳》就完美地展現了呼蘭小城的風土人情。

書中以兩個部分為主——蕭紅的童年與小城故事。蕭紅以細膩卻又質樸的語言向我們展現了一幅栩栩如真的小城市井生活,不但屬實,還有著獨屬於百姓的生活經歷與幽默,稱得上是反映百姓生活的一面鏡子。

書中作者對自己生活的描寫堪稱一絕。小時候作者是個調皮的孩子,熱衷於看各種熱鬧,東跑西跑。如果不說,我絕對想不到作者是地主家庭出來的。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早上作者請祖父給她講詩,祖父唸了一首又一首,作者卻總是聽不夠。這一場景可謂溫暖至極,像是熱牛奶與熱巧克力的搭配,溫暖到了人的心裡。

還有作者小時候,去雜物間玩,找東西的片段。作者像個好奇寶寶,東翻翻西翻翻,找到好玩的就據為己有。這讓我想到陽光下、草地上的小女孩,穿著蓬蓬裙,手裡握著心愛的玩具,一會兒跑,一會兒跳,一會兒又在草地上坐著玩玩具的場景。這生活就像一幀幀復古而華美的影像,令人豔羨,又令人神往。

作者對自己童年生活的描寫是美好的,但呼蘭小城的生活不全是美好的。

首先可以看全書開頭。作者描寫了一個賣饅頭的老頭,在冬天上街兜售饅頭。他一不小心滑了一跤,把饅頭撒了,就有人撿起就吃,也沒有給錢。老人無可奈何,只能說幾句,又離開了。

然後還有對團圓媳婦的描寫。那位團圓媳婦只有12歲,但因為婆家的盲目迷信與吝嗇,活活葬送了年輕的生命。那團圓媳婦性格活潑陽光,不怕生,也吃苦耐勞,但只是因為她的無畏與熱情,與大多數的團圓媳婦不一樣,就被婆家不認可,以至於認為她是病了,請毫不講科學的江湖道士來看病,不但賠了錢,還葬送了一條年輕的生命,這讓我感受到了當時對女性生命的不看重,與人們的麻木愚昧。這樣病急亂投醫的舉動難道不可笑嗎?

我知,這一切都是因為當時社會的黑暗,造成了人們無法科學的解決問題,只能靠迷信自欺欺人。另外,蕭紅的語言文字也讓我欣賞。她在文中運用了大量方言,極具地域風味,讀起來質樸又妙趣橫生。但這語言的質樸,併為影響描寫的細膩。文中有許多細節描寫,比如雪、茅草屋等。所以,蕭紅才會成為女性作家中獨樹一幟的那一位。

讀《呼蘭河傳》,讓我感受到呼蘭河城的人情,也讓我感受到了蕭紅既細膩、又質樸,還具有野性的文字,實在是佩服啊!

《呼蘭河傳》讀後感850字7

農村的這些迷信陋習我不是不可以理解的,他們也是在遇到難題的時候暫時還沒有找到一個好的解決辦法或者實在找不到解決辦法,而把希望寄託於神靈,寄託於旁門左道,以尋得心理上的安慰和精神上的寄託。這本無可厚非,無非是花點錢,欠些人情。若能在之後解決掉問題,那也是皆大歡喜的。可有些就不那麼幸運,有點讓人無可奈何,甚至是痛恨了。

這件事就發生在我身邊,也是我所親近的人身上。她是我五奶,生病好幾年了。生病的幾年裡,兒女也都很孝順,輪流侍奉,盡職盡責。五奶到了晚期已經臥床不起了,可屋漏偏逢連夜雨,恰恰在我二叔回家照顧老母親的時候我二叔家的兒子,也就是她的孫子,不幸也得了病。去醫院被診斷為急性腦膜炎。這是一個很嚴重的病,二叔二嬸就帶上弟弟去了不少醫院,來回輾轉,求了不少醫生,花了不少錢,可弟弟仍不見好轉,一度處於昏迷狀態。

沒辦法二嬸讓她孃家人去找“陰陽仙”瞧瞧,一瞧說是原因在我五奶,她奶倆犯衝,必須有一個死了另一個才能好轉。救子心切,不用說二嬸一定是希望五奶趕緊去世好救她的孫子。於是整天給家裡打電話催五奶吃xx藥。叔叔姑姑一開始堅決反對,一個是他們的親孃,一個是他們的兒子侄子,他們哪一個都不想失去。可眼看著弟弟一直昏迷不醒,他們也很痛苦很無奈,就偷偷的去買了xx藥放在親孃床頭。五奶明白了意思,夜裡吃了下去,可五奶命硬,昏迷了幾天幾夜又醒了過來。

兒女們怕做這傷天害理又觸犯法律的事會遭來懲罰就不再做這樣的事。可斷了五奶的進食。五奶有時餓的直嗷嗷叫,兒女們看在眼裡疼在心裡,可還是沒給一口水。就這樣五奶被活活餓死了,死的時候成了皮包骨,樣子十分恐怖。可恨又可惜的是她的孫子最終還是沒搶救過來,緊步奶奶腳步而去。

親孃不在了,兒子也沒搶救過來。這對二叔自然是巨大的打擊。對於兒子他實在無能為力,醫學解決不了的問題他能有什麼辦法。可對於母親,他肯定是愧疚的。他原本是個孝子,對待母親也一直盡著兒子的本分。可偏偏讓他為難的是他更要救他的兒子。他沒有了別的辦法,又經不起身邊的人連番的攻擊。他信了“陰陽仙”的話,他妥協了,他默許了。就這樣他看著自己的母親被活活餓死。

《呼蘭河傳》讀後感850字8

其實我早在國中的時候,就在語文課本中讀過有關蕭紅的作品《祖父和我》。當時為了豐富閱讀內容,老師讀了一段的結尾部分,配著音樂,聽著聽著,就使人的心揪在了一塊,鼻子有些酸。就如身臨其境般,感受到了蕭紅當時孤身在香港,心中懷念著她的祖父與後花園,而湧現出寂寞的悲傷。

初入我眼的《呼蘭河傳》是封面中間有幅土黃色的插圖,樹上沒有樹葉做點綴,天空中的鳥兒沒有在樹上棲息,一路飛行,幾座屋頂矗立在樹根上。整幅插圖,也就如蕭紅筆下的呼蘭河那般寂寞、荒涼。

我打開了《呼蘭河傳》,熟悉的筆觸、色彩、用光。蕭紅再一次用她那喃喃自語般平靜的敘述將我帶進了那正處於內憂外患的九十多年前的東北,一個衰弱的村莊整個村子裡到處都是封建禮教,灰色的背景,灰色的人物。除了蕭紅,那個出生在一個大財主家庭的女孩,以及她的祖父整個村莊就像暴風雨前的天空一樣,烏雲蔽日,沒有半點陽光。

而小團圓媳婦之死,就如呼蘭河畔的一曲悲歌,為精神貧窮,人性淡失的呼蘭河人所創作的。我的心很是疼痛。一個單純活潑健康的小團圓媳婦折磨、作弄以至慘死。可愛的小團圓媳婦來了沒過幾天就被婆婆打了,原因是媳婦不受氣,不打得狠些,是不能規矩出一個好人來的。而左鄰右舍也幫襯著落井下石。不久,小團圓媳婦就病了。殊不知,愚昧的胡家人就用跳大神、吃偏方、扎紙人來治病,還用一隻活雞連毛帶血吃下去。最終,跳大神出了個主意,用滾燙的.開水連續洗三次澡,村裡無聊的人聽了,也都想去開開眼界。一次、兩次、三次,小團圓媳婦終於受不住了沒過幾天就死去了。然而在那個時代,他們家的媳婦死了,不會傷心。只會讓婆婆們心酸他們使了多少錢,費了多大的力氣就想讓這個媳婦 “ 活 ” 過來。

那小團圓媳婦呢?她本該是一個天真可愛的孩子,享受著家人的關愛。實際才十二歲的小團圓媳婦卻以為人妻,為人媳。她一個孩子要如何去承受夫家人的打罵呢?然而在那個時代一切都是司空見慣的,無人能夠挽救。而有是誰害死了小團圓媳婦呢?是封建禮教,封建迷信思想,舊的傳統意識以及麻木、殘忍、愚昧的看客庸眾們。這個悲劇而又更深層次的揭示了一種強大愚蠻的背景環境,集體無意識下的相互同化,異化和扼殺人性。

呼蘭河這座小城是寂寞的,蕭紅的童年生活就像在這樣的寂寞環境中過去,只有祖父在後花園陪她。這在她心靈上留下的烙印有多深,自然不言而喻,老胡家的小團圓媳婦終於死了,有意識的反抗著幾千年傳下來的的習慣而思索而生活的蕭紅則以含淚的微笑回憶這寂寞的小城,懷著寂寞的心情,在悲壯的、鬥爭的大時代走完全程。

《呼蘭河傳》讀後感850字9

《呼蘭河傳》描寫了作者蕭紅自己小時候發生在呼蘭河的趣事。

這本書寫作方法很獨特。雖然總是在寫人物,但是沒有主角;雖然寫事情,但沒有主軸。今天這裡發生了什麼,明天那裡發生了什麼,寫的很輕鬆、隨意,一件事一件事下來,甚至像流水賬。這本書一共有七章,完全可以看做獨立的七篇作品,也是不可分割的一整體。

從蕭紅的描述我能感覺到,呼蘭河是一個迷信、自由、有時熱鬧有時沉寂的小城。什麼都是自由的,願意幹什麼就幹什麼,所以呼蘭河給我的感覺是荒涼的。在這種荒涼中,人們枯燥無味,甚至有點無情。誰家死了一個人,過幾天都淡忘了,無人再談了,搞完什麼演出也就不再想了。他們沒有報紙,什麼事情過去就算過去了,不值得去回憶。書的最後大體意思是這樣的:一年一年過去,房子的老主人去世了,小主人逃荒去了,有二伯老了,廚子年紀也不小了,東鄰西舍怎麼樣也不曉得。這似乎是很正常的事,並不能引起憂傷,因為城裡人的冷漠、迷信構成了荒涼的感覺,一切似乎都很平常。呼蘭河就是這樣一個小城。

在蕭紅的童年裡,祖父給她的印象最深刻,是怎麼也忘不了的一段回憶。祖父有一個園子,是蕭紅唯一的遊樂場所,所以才會記得那麼詳細。祖父的園子很自由,植物想長多高就長多高,想不結果就不結果,作者在自由的環境中更加自由,使園子充滿生機,園子的生機和呼蘭河城的荒涼形成了明顯的對比。所以園子給我的印象是光明的,充滿活力,是正本書中的閃光點。如果我去呼蘭河城的話,寧願去園子裡也不願去呼蘭河城的其它地方。

因為呼蘭河城很迷信。經常有坑人錢的人擺個攤子,說抽籤來看看命運怎麼樣。當然,有些看熱鬧也挺有意思。比如跳大神,有一個大神和幾個二神,不停地跳著,說著,雖然我不知道跳大神是什麼東西,不過我感覺身臨其境,能想象到那是什麼樣的場面。還有團圓媳婦。團圓媳婦嫁到呼蘭河城就開始生病,人們都認為她中邪了,以為她已經精神不正常了。不過團圓媳婦挺正常的,就是重病在身,吃什麼藥也不好。有一天人們把她放在大盆裡用滾燙的水洗澡,結果被燙死了。迷信真害人啊,這就顯示了當時一種不良的社會狀況。

《呼蘭河傳》雖然沒有故事情節,但是也很吸引人,我不由得對蕭紅的自由生活羨慕不已。

《呼蘭河傳》讀後感850字10

喃喃自語般平靜的敘述將我們領進了那接近80多年前的東北,一個衰落的村莊。整個村子裡面,到處都是蕭殺,灰色的背景,灰色的人物,整個村落就像雨前的天空一樣,烏雲蔽日,見不得半點陽光。那麼多交替出現的人物,我甚至都來不及辨認出哪個是我應當同情的,哪個又是我該鄙夷的……呼蘭河人遵循著一種“屏息低頭,毫不輕舉妄動,兩眼下視黃泉,看天就是傲慢,滿臉死相,說話就放肆”(魯迅語)的生活規則。偏偏小團圓媳婦正是這種極度卑瑣低下的生活方式的背叛者。她本性天真、善良、活潑,走到哪兒永遠都掛滿了笑容,打破了呼蘭人所遵循的生活陋習。因為她“頭一天來到婆家,吃飯就吃三碗”,因為她“太大方了”,“一點也不知羞”,所以她被人們認為是“團圓媳婦不像一個團圓媳婦”。

小團圓媳婦的這些行為,只不過是一個正常人正常的欲求和需要,但在這個人性扭曲的世界裡,這些都是不允許的,在這種非人的環境中,她的本性始終被壓抑著,她希望盡情展示自己的本性,不願像其他人那樣屈服,過著卑瑣低下的生活,所以她感到苦悶。她的苦悶、沉默被認為是一種病,她的婆婆按照習俗請了大神並按大神的指示把她扔進開水缸之中,用開水燙。這個“奇聞盛舉”招來了很多的看客。這些人還七手八腳幫忙,直到黑乎乎笑呵呵的小團圓媳婦死了。”

其實,小團圓媳婦的悲劇是必然發生的。首先,在這個畸形的環境之中,她的善良、活潑的本性使她成為一個越軌者。如果她不想向這個環境屈服,那麼她必然遭到扼殺。其次,這個環境產生了殺害小團圓媳婦的凶手——呼蘭河的人們。呼蘭河的人們,他們也是可憐人。他們是無知的,是愚昧的,是保守的,是腐朽的。儘管他們的本性是善良的,但是愚昧的善良比單純的惡毒更可怕,惡毒令人憎恨,愚昧的善良則不同,它其實是惡毒的一個分支,只是掛上了“善良”的頭街,因為愚昧無知,所以總是被人們諒解。正因為人們對它的縱容,它才會一次又一次地變相地“殺人”。他們的畸形變態心理無以發洩,而小團圓媳婦的離經叛道正好成為他們排洩無聊的工具。人的健康成長被阻礙,人的心靈殘缺不全,心理扭曲,於是成就了小團圓媳婦式的悲劇。從本質上來講,小團圓媳婦的悲劇,是一個社會的悲劇。

作品總的筆調是沉鬱哀婉的,如同一曲末世的輓歌,低低地吟唱著無盡的淒涼與落寞。一段已經逝去的遙遠的記憶,但在蕭紅心裡卻留下了永遠抹不去痕跡。過去與現在,已然達成了某種契合,並折射出人之命運的脆弱和不堪。

《呼蘭河傳》讀後感850字11

最近我讀了《呼蘭河傳》。蕭紅的這本書讓我深有感觸,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感受到呼蘭河城裡人們那種讓無法理解的愚昧至極的封建思想。

這本書主要在講呼蘭河城裡的大街小巷,那裡的大泥坑,扎彩鋪;跳大神治病,四月十八逛娘娘廟大會,七月十五盂蘭會放河燈,秋天唱野臺子戲;這些都是衝著鬼神做的,只有在正月十五唱秧歌是為人準備的。“我”就出生在這裡,常常跟著祖父到花園裡玩耍。“我”愛念詩,吃鴨子,去儲藏室裡找東西玩。“我”的家卻是荒涼的,許多人在這裡租房子。其中老胡家來了個團圓媳婦,結果被折磨死了。長工有二伯的性情古怪,喜歡跟動物談天。磨坊的馮歪嘴子和王姑娘私下結婚,受盡了大家的非議。王姑娘被人“說”死了,馮歪嘴子仍然堅強地活著,照顧兩個孩子。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情節就是小團圓媳婦被老胡家折磨死的情節。讀的時候,我彷彿看見小團圓媳婦,那個頭髮黑亮,臉蛋紅撲撲的小姑娘。她變得又黃又瘦,最後被弄成瘋子,死去了。我為小團圓媳婦感到憤憤不平。小團圓媳婦就因為第一天來家裡吃三碗飯,大方得體不怕羞而被奶奶婆婆毒打,說什麼要給一個下馬威。其他的左鄰右舍沒事找事,相相呼應,這下好了,小團圓媳婦也就有點瘋了。小姑娘生病了,卻被說是什麼鬼魂附體,什麼狐狸精的小狐妖。一傳十十傳百,每個人都加上了自己的奇特誇張,搞得事情一團糟不說,還極其迷信地去請跳大神來。不知從哪來的“雲遊真人”來給她治病,泡沸水澡,吃怪藥劑。人們還評頭論足地提出了各種不良偏方,如吃帶毛的雞鴨,黃連豬肉啊等等。這些週三奶奶,楊老太太等人就是火上澆油,雪上加霜。小團圓媳婦就像木偶一樣被欺負,胡亂吃藥,病就更加嚴重也是理所當然的。

這些“看客”實在讓人大開眼界,讓人無話可說。這些人說是要去救她,給她開各種奇怪的偏方。還有一次竟然讓團圓媳婦當眾洗熱水澡,燙一次,昏一次……這些“看客”們是在善良地治小團圓媳婦的病嗎?這難道不是狼心狗肺?他們麻木的迷信正在毒害著正常健康的人,這愚昧的思想是生命價值的低廉和浪費。

《呼蘭河傳》在作者平淡的語言敘述裡幾乎不含任何的感情,全都是從觀察的角度來描述這些人和事。可是讓我感受到了深深的悲傷和無奈。我推薦你也來讀一讀這本書,你也可能和我有同樣的感受。

《呼蘭河傳》讀後感850字12

今天我讀了一本叫《呼蘭河傳》的書,書裡講了好多“我”和祖父有趣的故事,如果想知道就往下看吧。

我記得有一段特別有趣,講了“我”在後園裡摘了一束玫瑰,給祖父戴在草帽上,而祖父不知道,還說:“今年春水大,花香二里都能聞見。”從這能看出祖父非常幽默,非常疼愛我。

我為蕭紅筆下的人物感到悲哀。他們每天忙忙碌碌地,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成不變,沒有色彩和花樣,只有脆弱和枯槁。那裡的人是如此的冷漠,面對他們好比面對一堵厚牆。他們一生都在這樣的環境中度過,可那樣忙碌,到底是為了什麼?

蕭紅的童年是灰暗的,她身邊的人一個個像被抽去靈魂的木偶,早已對生活麻木了。他們固執而又愚昧,唯一不同的只有蕭紅的祖父。祖父是一個樂觀的人,他從來沒有絕望過,成天開開心心的,而且他還保留了一顆童心,蕭紅每次調皮地做“惡作劇”,祖父發現了不但不生氣,反而和蕭紅一起哈哈大笑。如果換作別人,恐怕早已把蕭紅教訓一頓了。所以,蕭紅算是幸運的,她有一個令她驕傲的爺爺,關於祖父的記憶是她極少有的幸福回憶。

比起蕭紅,我們不知要幸福多少倍: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吃喝玩樂無一不全,時常還能得到零花錢,城市裡有好多公園,裡面娛樂設施一應俱全,五花八門、妙趣橫生,和那灰頭土臉、死氣沉沉的呼蘭河沒法比。現在的我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呀。

作者出生時祖父都已經六十多少了,作者三、四歲時,祖父快七十了,七十歲的祖父非常愛作者,他們爺倆在後園笑個不停。祖父的後園就是小作者的天堂,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想怎麼樣,就怎麼樣,一切都是自由的。

書裡講到在東二道街上有個大泥坑,六、七尺深,在那個大坑裡淹死過人、豬、狗、貓、馬,那個大坑家家戶戶都知道,有的人說拆牆,有的人說種樹,就是沒有說把這個坑填平。

在作者的描述中,她的童年是快樂的,也是寂寞的。她從小在後園裡長大的,作者和祖父在後園裡一起玩,一起幹活,作者和祖父時時刻刻在一起,童年充滿了快樂。

文章中寫到團圓媳婦是一個美麗可愛的小姑娘,才十二,本該是有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而她卻早早的賣給了一戶人家做童養媳,是多麼的可憐!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我們的新社會,人們用知識變得智慧,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自己美好的生活,沒有男女的不平等,沒有可怕的戰爭。

啊!我真想永久地停留在童年,可是時光總是要走的。那就用一顆善良、熱情的心好好珍惜,感受這美好的時光吧!

《呼蘭河傳》我讀完了,可我的思想還停在那灰色的境界裡。

《呼蘭河傳》讀後感850字13

美和追求美人類固有的天性,人們欣賞自然的美,創造生活的美。而作家藝術家們開墾出人類美的藝苑,以自己的才華和心血培植出一株株千姿百態的藝術之花,為人類生活增添無比絢麗的色彩。

“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這是大作家茅盾先生對《呼蘭河傳》這部作品的評價。這部書是著名女作家蕭紅後期的重要作品。在中國三十年代文壇上,年輕的女作家蕭紅以她清新自然的筆融描繪了東北邊陲小鎮呼蘭河的風土人情,展示了女作家獨特的藝術個性,為世界文苑開出一朵美而不豔的奇葩。

在這部溫婉如詩的小說裡,蕭紅筆下的“我”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孩童,滿懷著對於廣闊世界的好奇和爛漫的童真,用一雙清澈的眼打量著四周的一切。祖父、後園和她自己,就成了全部的天地在小說的開篇,作者細細的描繪了小城呼蘭河的風俗人情,在她的眼裡,這個小小的縣城裡,有著心智未開的居民和鄉村應有的純淨生活,雖然不如大城市的繁華,但也別有一番風味。

作者描寫童年時的愛玩的花園:花開了,就象花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象飛上天了似的。蟲子叫了,就象蟲子在說話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無限的本領,要做什麼,就做什麼,要怎麼樣,就怎麼樣,都是自由的。倭瓜願意爬上架就爬上架,願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黃瓜願意開一個謊花就開一個謊花,願意結一個黃瓜就結一個黃瓜。就是一個黃瓜也不結,一朵花也不開也沒有人問它。玉米願意長多高就長多高,他若願意長上天去,也沒有人管……我特別喜歡這一段,童話般的意境,詩意的語言,又簡單活潑,寫得多麼好!

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小團圓媳婦那一章,看得讓人透不過氣來!和蕭紅同樣大的一個女孩,也就12歲。12歲一個天真爛漫的年齡,本該在父母面前撒嬌,卻千里迢迢到這裡當童養媳,因為活潑,不像媳婦,所以受到婆婆的打,叫她變得更懂事更聽話,這打持續一個冬天,不管白天黑夜,“一天打八頓,有幾回,我是把她吊在大梁上,叫她叔公公用皮鞭子狠狠地抽了她幾回。

我也用燒紅過的烙鐵烙她的腳心……”她婆婆這樣說,打她是為了讓她懂規矩!後來女孩子給他們折磨得快發瘋了,他們就聽跳大神的話請人給她洗熱水澡,滾水,昏過去用冷水澆醒再洗,洗了三回,就這樣活活把人折磨死了!愚昧,可悲!

整篇小說樸素流暢,宛如你與作者在一個美麗的繁星當空的夜晚,聽她娓娓講述著呼蘭河—她美麗的家鄉。儘管悽婉,儘管優鬱,卻仍然美麗得動人。恰如茅盾所言,比象一部小說更為誘人。

看完這本書,我在想,每個人的童年竟然如此的不一樣,作者童年生活的地方儘管那裡充滿著無知、愚昧、苦難、悲涼,甚至絕望。但是她還是用最平和的語氣描述著一切,以一顆包容的心將一切的不美好都包容了,讓我們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吧,將來再來回味這份屬於自己的美好童年。

《呼蘭河傳》讀後感850字14

國中的時候就知道《呼蘭河傳》這本集子的存在,語文課本里曾經有一段節選的課文《我與祖父》。看了那篇節選,又看了後一篇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便片面地以為《呼蘭河傳》講的大概也就自己與祖父的快樂時光,似乎也沒什麼有意思的。

如今從頭到尾看完了這本《呼蘭河傳》,我才知道即使是那段節選的我與祖父也是如此的荒涼。

蕭紅在這本書中不下五次地提到過我家的院子是荒涼的。我想她小的時候也不懂這麼多,長大後想起自己童年那些瑣碎的東西才明白荒涼這種複雜的心情。矛盾先生在序中提到:‘如果有使我憤怒也不是,悲痛也不是,沉甸甸地老壓在心上,因而願意忘卻,但又不忍輕易忘卻的,莫過於太早的死和寂寞的死。’

小時候的蕭紅也許不明白,她的童年已經埋下了寂寞的種子,祖父與祖母對待她的天壤之別,母親對她似乎也無太多關心,父親更是在整本書中不見蹤影。小的時候不明白,等到長大回想起來,那該是怎樣的一種童年的痛啊……她曾用這樣一句話來表達自己孤寂的心情:“逆來順受,你說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卻不在乎,你看著很危險,我卻自己以為得意。不得意怎麼樣?人生是苦多樂少。”

蕭紅童年的不幸是無奈的,正如呼蘭河的人們在黑暗、落後、愚昧的社會生活下的不幸。那種把別人尋死當做茶餘飯後的新鮮事、把對團圓媳婦的虐待叫做管教、把別人救命的東西偷偷留藏一些下來討好長輩的媳婦,這一切一切的變態心理和愚昧無知,真是令人髮指,當時的人們卻以此為生活的樂趣,饒有興趣地聊著談著在現代科學下顯得極其可笑的東西和觀點,他們的這種生活狀態讓我覺得太可悲太可悲。可是,在當時的閉塞農村裡,那些可悲的人們還有什麼辦法呢?而‘有意識地反抗著幾千年傳下來的習慣而思索而生活的蕭紅則以含淚的微笑回憶這寂寞的小城,懷著寂寞的心情,在悲壯的鬥爭的大時代。

當時的社會面臨的是愚昧迷信,現今的社會面臨的是現代的升級過的愚昧迷信。打著高科技的幌子,靠著化學新增劑的掩護,為了高額的利潤不擇手段,貪官奸商互相勾結,狼狽為奸,美國歐盟藉著保護人民的旗幟,一次次地要把非洲的國家俘虜成自己的奴隸。這個世界已經缺少正義,連把摔倒的老太太扶起來都要背上推倒她的莫須有的罪名。

如果說過去是因為落後使得人心愚笨,那麼現在是因為發達使得人心因慾望而複雜險惡,處處都是別人為你挖好的現成的陷阱,等待你為他當做替罪羊,這樣的社會景象若是給蕭紅看到怎會不更感悲涼?她的孤獨、她的寂寞,又會更深吧……

面對這個社會曾經的和現在的無奈,我們有時候除了扼腕嘆息,別無所能。

《呼蘭河傳》讀後感850字15

如果說小說一定以情節為標準的話,那呼蘭河傳的情節實在沒有多少跌宕起伏,但如果從藝術感染力為標準的話,那本書顯然是一座高峰。譬如作者描寫兒時的那個園子,“園子裡就只有一棵櫻桃樹,一棵李子樹,因為櫻桃和李子都不大結果子,所以覺得他們是並不存在的。

小的時候,只覺得園子裡邊就有一棵大榆樹。這榆樹在園子的西北角上,來了風,這榆樹先嘯,來了雨,大榆樹先就冒煙了。太陽一出來,大榆樹的葉子就發光了,它們閃爍得和沙灘上的蚌殼一樣了。”畫面總給我以一種真實的溫馨感。

從文藝學的角度,諸多大家都對此書評論諸多,我淺顯閱罷不足言之。但仔細思考,一本文學經典從來便不是以有趣和有用為目的的,它往往直擊心靈最深處,讓人莫名的為之感動。

作者在描寫勞動人民的生活,揭示他們的貧苦、愚昧、麻木的時候,諷刺幽致則使人感到悲涼、悽苦。但這種苦中又有種隱隱的溫暖,可能就來自人物的一句笑話,但又不會像看漫畫書一般笑,只是深切地感受到人物所遭受的一切,這也正是作者的諷刺幽默所產生的優鬱的美感效應。這種美感效應,往往使內心的不羈被慢慢馴服,對歷史和現實有更為成熟的認識。

《呼蘭河傳》讀後感400字2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呼蘭河傳》。它是我國著名作家蕭紅寫的一本書。

有人說《呼蘭河傳》不像是一本小說,而我卻覺的《呼蘭河傳》是對我引響最大的一本書。

《呼蘭河傳》寫的基本都是蕭紅童年的故事。那時的人們都很迷信,對蕭紅的只有歧視,而她的祖父對她的愛卻是無窮無盡。書中,蕭紅用輕盈的筆調寫下了她的童年,其中,蕭紅很多次提到了她的祖父與她嬉戲玩耍的場面,讀了讓人不忍發笑。

讀到這裡,我感覺蕭紅的童年是過得非常無悠無律同時也感到自己身在童年感到高興,是呀,童年是上帝送給我們小朋友最好的禮物,所以我們要好好珍惜自己的童年。蕭紅的童年基本上都在那充滿迷信的小城——“呼蘭河”裡渡過的。

在呼蘭河這小城裡,充滿了迷信的影子什麼海龍王啊,什麼叫魂啊的,跳大神啊。迷信還是迷信,跳了大神,給人去病。看了生日再去嫁,若是生日不好但家裡很有錢的男孩是可以嫁得的。生日不好的女孩子即使是家財萬貫也取不得。看,舊時代的人就這樣男孩子總比女孩子地位高,家裡沒錢人家根本不把你當人看。

《呼蘭河傳》裡的故事,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的,苦悶和寂寞也一樣,而這一心情投射在《呼蘭河傳》的暗影中,見之於全書的情調,也見之於思想部分,這是令人惋惜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