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文章讀後感

來源:才華庫 2.4W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愛心文章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愛心文章讀後感

愛心文章讀後感 篇1

今天我和爸爸一起讀了五六篇關於愛的文章。我感受最深的是一個不幸的故事。因為故事裡的羅貝蒂看見一個小男孩跌倒在馬路上,有一輛公共汽車向小男孩開去,情況危急,羅貝蒂就飛快地跑上去抱開了小男孩。不幸的是小男孩得救了,而她自己卻沒有躲開,她的腳卻被汽車壓斷了。我覺得她真棒,真勇敢,不顧自己安危,敢於救人。我一定要學習羅貝蒂捨己救人的精神。

愛心文章讀後感 篇2

今天上午梅煜霖告訴我,老師讓父母和自己的孩子一起讀《愛的教育》這本書。於是我讀了《在一個閣樓上》 ,《 我的高小一年級教師》,《學校》。《我的朋友加羅內》 這四個故事。

令我難忘的是《在一個閣樓上》這個故事,主要內容是我和母親去到一個閣樓上送衣物給一位窮苦的女人,到了那裡後,我看見窮苦女人的兒子在黑糊糊的房間裡跪在一張椅子前面寫作業,連一張桌子都沒有,太可憐了。我母親又給了她很多錢要她兒子好好學習。看看現在的小孩上學的條件要多好有多好,教室寬廣明亮,家裡燈光同樣也好,書桌椅子齊全。可孩子就是貪玩,不愛學習,寫字馬虎。我又讓梅煜霖看了一遍,讓她記住那個小孩是在多麼艱苦的環境下生活學習的,並且是那麼認真專注。我告訴梅煜霖,你一定要珍惜現在舒適的環境好好學習,不要辜負老師和爸爸媽媽對你的希望。

愛心文章讀後感 篇3

讀了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我被李老師對學生的'那份真情,那份真摯而無私的愛震撼了。

讓愛走進學生的心靈,讓愛永駐學生的心田,李老師換來了學生的健康與幸福的成長,桃李芬芳。記得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說:“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成為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愛學生,才能無微不至地關心、注視他們成長中的每一個細節,才能感受他們的苦惱和困惑,並且為幫助學生而費盡心思。李老師以自己的行動踐行愛的教育。特別對待“後進生”,傾注了更多的愛。用心靈贏心靈,在“後進生”萬同身上得到充分的展現,萬同是一個上課擾亂課堂紀律,常與街頭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經常打架鬥毆,鄰近幾條街“家喻戶曉”的人物,在李老師愛的感召下,後來萬同成為我們國家的“最可愛的人”。這當中李老師付出了多少愛心、耐心教育。老師對學生的那份愛是真摯的、是無私的,也只有這種愛,才是感染學生的情感魅力。正像李老師所說:“我們對學生的愛,不應是居高臨下的‘平易近人’,而應是發自肺腑的對朋友的愛。”李老師與學生一起過生日,為學生送上生日禮物——書籍、筆記本、賀卡;有高大的喬木,也有茂盛的灌木,有參天的巨樹,也有纏繞的藤蘿,有鮮豔的花朵,也有青翠的小草……但都在陽光下展現自己的勃勃生機。通過書信交流,拉近了師生的距離,達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李老師的教育實踐告訴我們:愛學生,就必須善於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須首先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在平時的教育實踐中,我們何嘗不努力地愛著自己的學生,但有時很難做到自然而然,往往居高臨下,以至於學生不能接受。班上總有個別學生懶做作業,儘管軟硬兼施,既耐心地開導過他,也讓他罰做過作業,但過不了幾天,缺交作業問題依然存在。

反思再三,是我們缺少了李老師那顆童心,李老師說:“只有童心能夠喚醒愛心,只有愛心能夠滋潤童心。”我們用一種十分純粹的大人的視角去看待學生,沒有站在學生的立場為他們設身處地想問題,結果學生內心不接受,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達不到預期的教育效果。因此,在平時的教育工作中,我們要學會“變學生”,用“學生的眼睛”觀察世界,用“學生的情感”體驗生活,用“學生的愛好”培養興趣。真正自然而然地走進學生的世界,與他們進行心靈的交流,把自己融入到學生中去。用我們的童心、耐心、誠心,把愛傾注在學生的心靈,我們相信我們的教育之舟定能駛入成功的港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