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照常升起》讀後感

來源:才華庫 5.25K

《太陽照常升起》是美國作家海明威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小說最主要的便是講述了在戰爭中“迷惘的一代”的人物的生活與思想變化。小編有看過一次,似乎還沒有全領悟其中的內涵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有關《太陽照常升起》讀後感,一起來看看吧!

《太陽照常升起》讀後感

《太陽照常升起》讀後感一

很喜歡看老電影《乞裡瑪扎羅的山》、《太陽照常升起》等美國老電影,後來才瞭解原作者是大家熟悉的美國作家海明威,他是1954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1961年以62歲高齡自殺身亡。他以自己硬漢子的形象也以作品中主人公的硬漢子形象而著稱。中國人比較熟悉他的作品當首推《老人與海》,然後有《永別了,武器》,以及《戰地鐘聲》等。所謂“迷茫的一代”就是從海明威這裡而起。

說實話我一直都不太明白“迷茫的一代”為什麼不能積極起來面對人生與社會,就像我一直不太明白如此成功的一個硬漢子何以用自殺來了結自己。

《太陽照樣升起》具體劇情我就不用介紹了,大家可以直接去看他的同名小說作品。其主要人物和其他作品一樣是個男人,中間穿插一些奇特的情感糾葛。《太陽照樣升起》因故我只看了前半部,就覺得改編的很成功,人物刻畫非常細膩。同時在電影中就可以感受到海明威的特殊品味。這集中體現在男主人公那軟中帶硬的形象,充滿了可信的人格魅力。

這個影片讓我想起來許多外圍的東西,比如海明威的自殺,一戰後迷茫一代的形成。影片開頭就是一戰的殘酷場景,然後就展示一群美國老兵在戰後法國的生存狀態,主要是他們的心理狀態。看了這部影片就不再迷茫為什麼會有迷惑的一代。而且直接參戰的海明威的心靈創痛很明確地告訴了我們它們發生的根源。

海明威對於人類的絕望,含蓄的哀傷,心理上不能癒合的創傷,都直接來自殘酷的戰場。連愛情都不能挽救他,實際上是連愛情他們都拋棄了。與殘酷的死亡相比,愛情能有什麼作為呢?能夠創造出這樣角色的作家本人,讓人神往。海明威的許多作品中其實都有他自己的身影。可惜,這個人主動離開了我們,用的是一管槍。

為什麼海明威要取這樣一個看似樂觀的名字來作為他作品的名稱。“太陽照樣升起”,他在用這樣的話來勸說過自己多少遍,忘記過去忘記過去,但看來他還是不能忘記。

《太陽照常升起》讀後感二

1926年,還藉藉無名的海明威推出了首部長篇《太陽照常升起》,個人以為是他最好的長篇之一,雖然在當時算不上石破天驚。之前,他也有過一系列短篇投石問路,縱然水波不興,也成為長篇準備中的練筆,使長篇處女作絲毫沒有生澀的痕跡。當然這也有巴黎的良好催化作用在其中——飢餓與貧窮的磨練,良師斯坦因小姐的指點,與第一任妻子哈德莉恩恩愛愛、相濡以沫。

起初並不明白科恩在《太陽照常升起》中所起的作用。他顯然不是一個應該被忽略的人物,開首就是一篇科恩小傳,將其人交代清楚:就讀於老牌名校——普林斯頓大學,曾是大學拳擊冠軍——身強體壯,出身富有的猶太家庭——身家清白,為人厚道,對女人尤其心軟——要麼被女人拋棄,要麼被女人捏在手心。看起來並無不妥,中產階級的普通一員,卻無值得大書特書之處。看到後來發現苗頭不對,他與書中正派的主人公及其寓公朋友總是格格不入,就象牛欄裡那頭想與公牛處好卻被孤立的犍牛。後來我恍然大悟,科恩是作為一個未曾受過創傷的參照物而存在。所謂受過創傷,就是吃過戰爭的苦頭,象巴恩斯被戰爭閹了就是一個直接的象徵。

科恩壓根不明白這裡面的遊戲規則,他跟那幫人處不來,極少喝醉,又特別較真,將逢場作戲的阿施利夫人當作女神,隨時準備為心上人作出奮力一擊,而他確實這麼做了,又傻乎乎地直言鬥牛可能會令人感到乏味。總之,他所做的一切都不入那幫身懷戰爭創傷、經常爛醉如泥、到處尋歡作樂的寓公們(哪怕是破產者)的法眼。而他只是再正常不過的一個大好青年,戰爭象一條河,涇渭分明地將他攔在另一邊。

受傷的區別於未受傷的,最本質的一點是,什麼都沒所謂了,日常生活乏味難耐,沉醉於酒精、鬥牛等一切刺激之物方是正途。就享樂主義的角度而言,本書可以成為上世紀二十年代巴黎咖啡吧指南和潘普洛納鬥牛的專業解說。有文化的中產階級彷彿是特別脆弱易潰的群體,在戰爭創傷這個合理的理由下,他們以往遵循的一切土崩瓦解,又自行形成了一套易於接受且互相認同的準則。

就比如家庭有重大變故,孩子就不能夠做一個正常的好孩子。實際情況是,破碎家庭亦有健全的孩子,神經大條的未必是文盲,而解甲歸田、如常生活者比比皆是。而巴恩斯最終發現,即便他沒有受傷,如美少年鬥牛士羅梅羅那樣生猛,與阿施利夫人也撐不了多久,這才是致命打擊。

因為垮掉的是主流,所以科恩便成了不合時宜的怪物。反之,如果科恩是主角,那鬥牛是乏味的有望成為名言。其實如果沒有經歷過戰爭,他們也就是他,想必能夠和諧相處。

《太陽照常升起》讀後感三

這本《太陽照常升起》是海明威的第一本長篇小說,也是他的成名作。

在這部小說中,主人公巴恩斯在大戰中受傷,此傷讓他不能與他所愛的女人過正常的生活,而且更要命的是,他愛的這個勃萊特又天性活潑、熱愛生活。勃萊特和巴恩斯很早就認識並且相愛,但就因為上述原因沒有結婚。小說開始的時候,勃萊特已經經過兩次不幸福的婚姻,正準備結第三次婚,小說的故事也就在這個時間段裡依次展開。

首先從這個小說框架裡,我們就可以想像巴恩斯心裡應該具有的複雜滋味,內疚、隱痛、妒疾、失意、孤獨、無奈,還有空虛、屈辱等等。而這種種複雜滋味也就是海明威要隱匿下的那"八分之七"。讀這小說如果沒有先認同一下巴恩斯的感受,那麼你去讀這小說中巴恩斯與其它人的所有的酒桌前的閒言碎語都會覺得平談無味。而這小說中有八分之一又是由這樣的"閒言碎語"所構成。

當然,聽到這裡你可能會認為,我是想說只要學會"聽話聽音"就能看懂那些"閒言碎語",從而也就能讀懂這本小說了,不過你可能會問,讀懂是一回事,喜歡又是另一回事。下面就說一下,海明威的小說真正讓讀者熱愛的`到底是什麼東西?

海明威小說的魅力首先是在他對人心的洞察力上,這表現在他的角色塑造上,他的角色正象是人們都知道的就是一個“打不垮的人”,這個“打不垮的人”的本質不是拒絕向命運低頭,而是拒絕自己的命運被別人操縱。與上帝認同,為自己的選擇負責,這無損勇敢和堅強。但是任由別人插手自己的命運,這就不可忍受。這些人總把手插在你的錢袋裡,把腳踩在你的肩膀上,把路上修在你的土地上,或者總是要求你為他們的事業獻身,然後賞給你一個你再也無法享用的東西。只有在這種人面前,這個"打不垮"的形象才真正的金光閃閃,具有真正的價值。

在這篇小說裡,圍繞著這個"打不垮"的形象塑造的其實是三個人,一個是巴恩斯,一個人科恩,一個是勃萊利的最後一個男朋友羅梅羅(他是一個鬥牛士)。在巴恩斯身上,我們首先看到一個安於命運的人,這是個被天意命運"打敗了"的人,但他是"敗而不垮"。他的形象只有投射到那個追求勃萊利的猶太人科恩身上,就會顯現"打不垮"的真諦。

科恩這個人,我們首先看到的是一個生活得意的人,但是他最後不僅垮掉了,而且垮掉的醜陋無比。他雖然把巴恩斯揍暈了,把羅梅羅打得爬不起來,但是在勃萊利、巴恩斯和羅梅羅他們眼裡,他卻一敗塗地。他最後只好灰溜溜的走了。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愛情奴隸,他不是被命運擊敗的,而是被勃萊利這個人擊敗的,而勃萊利之所以能擊敗他,是因為他本身就是個可以輕易被什麼人都可以擊敗的、一個可憐的傢伙而已。

正是從他身上才反襯出巴恩斯對生活的認識,對打不垮的精神的認識。而羅梅羅這個人,海明威用他與科恩(前拳擊冠軍)的決鬥把那種"打不垮"的精神展現的更確實。決鬥那一段寫得簡直太精采了。一個是鬥牛士,一個是拳擊手,鬥牛士用鬥牛的那種不屈精神面對拳擊手的凶悍。最後的結局是:拳擊手比公牛難鬥和鬥牛士比拳擊手頑強,也就是說“打不垮”的本質不是凶悍而是頑強(海明威最喜歡的兩個主題“拳擊”和“鬥牛”在這本小說裡發生了撞擊,只不過這個拳擊手有點菜)。從這裡看,海明威對人性的洞察力就很讓人著迷。

另外海明威講故事的技巧也是非凡的。科恩這個人的心理在這個小說中被他從頭抓到尾,僅僅這一點,就非常不簡單,小說中對科恩和勃萊利之間發生的事沒有一點正面的描述,但是他們之間所發生的事卻讓讀者感到非常清晰,就彷彿海明威在小說裡全都講過。而這只是因為他在描述科恩那些怪異的行為時描述的非常真實。

最後把海明威關於"冰山理論"的一句話作為本文的結尾:"如果一個散文作家充分了解他所寫的東西,那他就可以省略他和讀者都瞭解的東西;如果這個作家寫得極為真實,那他會強烈地感覺到那些東西,就彷彿作家已經講述了它們。"(摘於《午後之死》)上面這句話裡最重要的一個詞是"極為真實"。

海明威絕不僅僅是一個打不垮的漢子,而是一個無論生活還是寫作中都散發著既聰明又老練、既謹慎又判逆、既認真又玩世不恭魅力的男人魅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