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來一路讀》讀後感-七年級讀後感

來源:才華庫 8.36K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路走來一路讀》讀後感-七年級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路走來一路讀》讀後感-七年級讀後感

一路走來一路讀,在林達眼裡旅遊就不僅僅是旅遊,它已經昇華為心靈深處的沉澱。每一個故事都裝在小鎮裡,這些故事與歷史就形成了美國的根基。

提起美國,我們總會聯想到它短短兩百年的歷史。而說到美國的歷史,我們多少帶點嘲笑的意味。的確,美國兩百年的歷史在中華五千年曆史面前不算什麼。但是,你卻能從美國處處感受到一種濃厚的“歷史感”。

外界常常以為美國人缺乏文化底蘊,有時候美國人自己也這樣認為。可正是因為如此,一般美國人對歷史文物、對文化遺產,有一種以稀為貴的珍惜。

在美國,每一個微不足道的小村鎮,都會有他們的歷史保護建築。小鎮上的博物館其中的展品可能只是些舊時的農具、鋤頭犁耙什麼的。但是他們卻因此而認認真真的在那籌款、做義工。也許,這是一種對家鄉的熱愛;也許,這是對栽樹的前人的一種敬重;也許這是保護文物的一點意識;也許,這對於他們來說並不算什麼,而是生活中自然而然的舉動。

而我們呢?我們是如何保護文物的呢?我們不但沒有好好保護文物,反而破壞文物。景點裡那些“xxx到此一遊”便是最好的證明。

然而,中國人與美國人的差別遠不止這些。

1920年3月25日,紐約市發生了一場工廠火災,一百四十六條生命消失。《紐約時報》和其他新聞媒體對此做了詳細的報道,並對此進行強烈的反省。美國各種民間團體呼籲建立防火局,並提出大量新立法的建議,因為美國人認為“哪怕一個微小的社會進步,也要靠大家共同的努力推動甚至抗爭,而不能坐等政府的施捨”。這事件推動了美國勞工權利和利益的變革,使得美國弱勢群體的保護得到尊重。

美國的媒體、民間團體、州議會在遇到這種社會問題時,並沒有只是當茶餘飯後的談資,並沒有嘆息一下默哀一下就不當回事,而是用自己的力量去改變現狀。這對中國來說,是有很大的借鑑意義的。國內的有關百姓的、弱勢群體的事件一再發生,大家都屢見不鮮、麻木不仁了。但是沒有多少人真的`想去為這做點什麼,都是最多評論幾句,然後就沒有任何行動了。於是,很多人的權利和利益就這樣被剝奪了。“容易遺忘罪惡的社會,必定會一再地姑息罪惡。一個遺忘和姑息罪惡的社會,必定走的是道德的下劃線”。如果我們的社會再這樣發展下去,沒有一個人願意站出來捍衛我們的權利,沒有人來指出和反思我們的錯誤,那我們的未來真的岌岌可危。

一路走來一路讀,生活的點滴都會告訴我們歷史的沉澱,努力改變現狀,讓善良灑滿人間。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