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讀書筆記

來源:才華庫 1.91W

老子又名老聃,相傳他一生下來就是白眉毛白鬍子,所以被稱為老子,我們看看下面的老子讀書筆記吧!

老子讀書筆記

老子讀書筆記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從辵,首。本義:供行走的道路。但此處的道可能指先於宇宙之前的混沌,莊子講《渾沌之死》,開七孔於頭,然後有了萬物或叫宇宙,而七孔在我看來不僅代表萬物,也可能指人類、慾望,‘名’。我覺得這章是在刻畫混沌之後,宇宙出現之後萬物(尤其是人)的差別與對比。道與名相對,妙與徼相對(前者為微妙之意,後者為考察,認識之意)。混沌死了之後,道卻永遠存在於宇宙當中,維持著宇宙的執行。

老子讀書筆記二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想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我覺得這章講的大概是相對論,然後從他的相對論中得出其處世之道。事物的價值只要是以人來判定的,總會是相對的。因為人本身就是一個主觀的東西,每一個人都有一個靈魂,而且認識事物都是由內向外的。因此後面講的無為,不有,不恃,弗居,可能更偏向於自然之道,而非人的價值。因為大部分人存在這個世界上,還是想有為,想擁有,想追求……

或許,用天道來養人道,會是人相對價值中的一個客觀標準,就像上帝的《聖經》一樣。不同的是,聖經已經寫就,而道提倡的向自然學習,則需要我們自己努力的去尋找。老子或許早在幾千年前就開始了尋找的歷程,而我們不但沒有很好的繼承,甚至越走越遠。

老子讀書筆記三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這是向自然學習的治國之道。老子講要削減人們的慾望,減少人們的競爭,讓其按照自然天性發展。甚至讓民不去追求知識,但是要注重強身健體。想起一句西方哲人的話來:“讓自己的慾望保持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站在這個角度,老子是想千方百計的減少我們的慾望,同時減少我們的'知識能力,他可能覺得知識也是人慾望來源的一部分。這是有一定道理的,“人生憂患識字起”,講的大概也是這個道理。人們懂得的道理越多,想得就越多,憂患和意識自然就多了起來。

不過,或許我們可以像老子本人一樣,在跨過了知識的這個階段而至無為之狀態,因為我們的社會已經不可能再直接造就簡單無為,因為慾望已經在人類和社會中產生且越來越強大。比如你出生了之後就知道有一種目標叫成功,成功後有什麼……所以,在這個時代,我比較傾向於“未曾拿起,何言放下;既已拿起,也理應而且終將放下”。如果能做到這一點,或許也是異曲同工之妙。又或許社會的發展也會經歷這樣的階段,現在的社會正處於多樣性急劇擴張、物質和慾望越來越‘豐富’的階段,或許以後會朝簡單、自然、無為的方向發展也未可知。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讓自己的慾望保持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我們的政府做得似乎正好相反。他一方面在用一元性的教育和言論把我們塑造成一個“機械人”,無形中扼殺了我們的創造力,一方面又(或許是不得不)讓社會的慾望越來越大,經濟發展了,物質更豐富了,人們的選擇也更多了,可是,我們人性的進化,卻是如此的緩慢,甚至在一直在倒退……

又看到“虛其心”,我覺得很像基督教說的,“把自己的心空出來,讓神進來”。人作為人始終是渺小的,如果以他自己為中心,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強大,或許可以在一個環境中獲得世俗的快樂和與人競爭之後短暫快感,可畢竟人不可能最強,人的力量也是渺小的,而且人很容易拜倒在權力、金錢、包括自己的情緒和慾望之下,結果很容易迷失自己,倒不如把自己空出來,只讓神來主宰,或許可以真正的做到“不後悔,不用怕”,自然而然享受塵世生命帶來的樂趣。

老子讀書筆記四

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誰之子,象帝之先。

這章好像是在講道是怎麼來的。感覺好像是萬物之前(或之源),而又在混沌之後,“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感覺在講他的產生過程,或者講他的性質。“吾不知其誰之子,象帝之先”,覺得這裡的帝是指萬物或萬物中最大的那個,不像是指神或混沌。道是混沌化作而來,存在於歷史與世間當中。或許,科學做的事“認識和總結規律”,就是在用人的認識能力,去試圖認識道。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