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流量池》思維背後是真正的增長

來源:才華庫 1.37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你有什麼體會呢?寫一份讀書筆記,記錄收穫與付出吧。怎樣寫讀書筆記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書筆記|《流量池》思維背後是真正的增長,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書筆記|《流量池》思維背後是真正的增長

前段時間有次分享會聽到某知名自媒體人推薦《流量池》這本書,於是趕緊讀了一下,內容還是值得分享一下的。

20xx年,可口可樂取消了首席營銷官的職位,設立首席增長官,體現出了品牌對於營銷的終極目標—銷售業績增長的明確需求。

對於“增長”,毫無疑問,是更加直接的目標,我們在過去兩三年所提及的“增長黑客”,更多是集中在探討網際網路企業在初期如何大規模獲取使用者的方法,更偏向資料、技術等手段,而在許多情況下,其實廣告、營銷對於使用者獲取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從廣告到銷售漏斗的轉化,是這本書探討的一個重要方面,同時,營銷玩法,擴散,也是新品牌、品牌推廣活動需要掌握的增長方法。

可以說,這本書探討的流量池思維擴充套件了增長的定義。

在digital手段下,流量池思維希望能夠達到的目標就是,不浪費流量,為流量賦予轉化手段,為流量“鋪好後路”。

傳統的創意思維偏見下,引導流量有種破壞作品藝術感的感覺。因而很多品牌廣告看過後,沒有激勵即刻產生下一步動作,很多流量沒有繼續發揮作用。尤其在digital環境中。

傳統的流量思維偏見下,很容易陷入只要買流量,只要在媒體上有投入,就可以相應獲得轉化。

這兩種思維偏見都是品牌增長的阻力,對於企業來講,其實是一種投入回報的低效率。

流量池思維主要觀點

流量池思維讓我感到比較眼前一亮的是,第一開始就提到品牌是最穩定的流量池,講品牌的重要性。品牌建設相對於很多企業來講,有種跟不上時代節奏的感覺,其實是對品牌的一種誤解,品牌不論從認知還是信任層面,其實都提升了購買機率。對於品牌認同的使用者,構成了品牌穩定的客源。

第二個重要結論是,裂變是最低成本的獲客之道,這和我們時不時在朋友圈、微信群裡看到的.轉發分享賺錢的結論一致,裂變容易快速獲客,形成大量自發推薦。常見的有,分享免費聽課,分享得優惠,金額減免等等。

第三個塊是基於事件營銷的流量爆發,事件營銷這個技能需要有比較高的公關基本功,比如策劃吸引眼球的事件的能力,對於熱點的及時跟進,對於危機的轉危為機等等。

第四塊是社會化營銷的流量改造,這裡的社會化營銷是基於微信傳播生態的。微信選單和小程式的應用其實也是重要的流量儲存、運營手段。

第五塊,數字廣告的投放與流量轉化,可以講是營銷人的基本功,是流量轉化的一些基礎,但是作為以增長為核心目標的營銷人,僅掌握這些是不夠的。

第六塊,關於直播的流量轉化,這是一個比較依託平臺的方式,不確定作者寫作這一部分的時間,從目前來看,是否還要採用直播平臺,以及什麼樣的事件需要直播平臺的配合,是比較重要的。

其中更重要要借鑑的思維是藉助流量崛起的平臺,比如20xx年上半年的抖音,研究並操作適用於熱門平臺的營銷方式,是各個時期都可以去思考的。

最後是關於跨界營銷的流量獲取,可以大體理解為IP互取,結合這一次的傳播目標和idea,思考和哪些品牌合作能達到互利共贏。也是一種互相借力的方式。

從流量池這本書提到的內容來看,流量增長這一角色一定是複合型的,要對品牌,創意,媒體投放,技術,社交媒體平臺特點都有所瞭解,在這樣整合思維的基礎上,才能有流量池思維的誕生,操盤從品牌到流量到增長的真正實現。

附:流量池思維概念

“流量”是我們很熟悉的名詞了,如果說層層轉化呈漏斗型的話,那麼流量是最初的切入口,決定了scale(規模),從online來講,流量意味著對注意力的吸引度,以及對使用者時間的佔據。

作者從概念上區分了流量和流量池思維。

流量思維—指獲取流量然後變現流量。

流量池思維—獲取流量並通過儲存、運營和發掘等手段,再獲取更多的流量。

可以講,流量池思維對於當下流量越來越貴越來越分散的現狀更有價值,特別是對於預算有限的新品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