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書筆記(通用6篇)

來源:才華庫 2.43W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書筆記了。現在你是否對讀書筆記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書筆記(通用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書筆記(通用6篇)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書筆記1

這個月我看了幾頁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其中讀到《第一次學習新教材》這一章節,讓我印象深刻。

“學生學業落後、成績不及格的根源之一,就是第一次學習新教材沒有學好。”這讓我想起了一個詞語“先入為主”,是的,“第一次”是鮮活的,所以許多的第一次都是記憶猶新,很難抹去的,印象是極其深刻的,看來幫助學生建立正確而深刻的第一次印象真是太重要了。我一直以為學生成績不好的原因是上課不認真聽講,做作業粗心大意,理解方面有差異,讀了這篇文章後我進行了反思。的確,第一次學習新教材時沒學好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接著,文章重點介紹了第一次學習新教材取得好效果的方法——獨立的思考,這是非常重要的。作為教師,我們的主要任務就是採取一切方法和手段使每一名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尤其是學困生,我們應該走到他們中的每一個人身邊,發現他們遇到的困難,給他們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務必使包括學困生在內的每一名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都進行獨立思考,哪怕只有一點點也好。

最後,文中提出了第一次學習新教材應達到的目標——使學生在學習新教材的課上和課後,就不許在自己的書面練習中有錯誤。“只有要求學生在課堂上不犯任何一個錯誤,他才能夠成為讀寫無誤的人。如果能夠做到在課堂上沒有錯誤,才能做到在家庭作業中沒有錯誤(或少犯錯誤)。語文教師工作困難的基本原因之一,就是學生在課堂上所做的書面作業裡就有錯誤。而教師的缺點正在於,他並沒有提出這個目標:一定要使課堂上沒有錯誤。”應該說,這個目標要求很高,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打下紮實的基礎,方便以後的學習。達到這個目標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精心備課,預設好可能出現的問題,預設好可能出錯的學生,在課堂上靈活授課。大部分教師都會認為,學生出錯尤其是書寫出錯,尤其是第一次學習的新教材,出錯是太正常不過了,今天通過學習,知道了這真是太多老師極大的誤區,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準確性都在於老師的調動和是否嚴格要求,所以,以後教學中,切記嚴謹、嚴格!老師的要求會轉化為學生的自律,日久變成習慣,好習慣終生受益。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們都要走出教育的誤區,學生的正確率是掌握在老師的手裡。正確對待第一次學習新教材的機會,讓學生思考中收穫,慢慢養成精準的學習習慣,從而終身受益。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書筆記2

在這個暑假當中,我閱讀了前蘇聯著名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寫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這本書。在書中,作者談到了很多教師都面臨著的困惑問題,並給予了深度的分析和解答。讀著此書,就彷彿是一位睿智的教師前輩,對我循循善誘,指點迷津,又如同一位和藹而博學的老人,為我細細剖析,樹立信心。在本書中作者提到,提高教師教育素養的主要途徑是讀書,讀書,再讀書,讀書是教師的精神需要。我深以為然,作為教師中的一員,我正應像要求學生那樣要求自己: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

書中列舉出了一百個話題,既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闢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例項,娓娓道來,著實幫助了我開闊眼界,提高水平。書中眾多理論對我影響深遠,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條,作者談到這樣一個問題:“教師的時間從哪裡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相信這也是很多教師困惑的問題之一,在平時的工作當中,經常能聽到大家談論“實在是太忙了,完全沒有時間。”這一點我也不能倖免,平時我也這樣抱怨過。一天只有24小時,每天在單位工作的時間只有8小時,而且這8小時已經排得很滿: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輔導學生、還要時常處理學生之間發生的摩擦、回答家長的問詢,另外還要搞好班級的環境佈置,抽出時間來搞課題研究,已經是應接不暇。晚上回到家之後,我們也要和所有人一樣,做好家務、教育子女。那麼教師的時間到底從那裡來呢?帶著這個問題與煩惱我仔細閱讀了這一章節。作者給出的答案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閒時間,不至於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多讀書。確實,我們在自己所教的學科裡,教科書所包含的那點基礎知識,不過是入門的常識,在知識的海洋裡,我們教給學生們的這些基礎知識,也不過是滄海之一粟。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切相關的。教師進行勞動和創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斷的流水,這是我們安排時間時應該首先考慮清楚的。

書中第二十二條講到“爭取學生熱愛你的學科”。在蘇霍姆林斯基看來,只有學生喜歡上了某一學科,那麼這些學生的天賦素質才會得到發展,他們的愛好、稟賦、才能、志向才能建立起來。我們也可以從圖書、報紙的種種事實可以看到,一個人最終的研究或發展方向,都可能與他小時候所喜愛的那門學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作為老師,最希望不過的就是學生熱愛你的學科,只有這樣,學生才有興趣學才可能學好!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思考的是,如何讓學生愛上這門學科,在這裡,蘇霍姆林斯基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議,他建議教師去努力爭取自己學生的思想和心靈,甚至跟其他學科的教師來一番競賽。在我們的教學中,總能看到這樣的情景,上課前或下課後,學生快樂的圍繞著老師身邊,和老師交談著自己的所見所聞或討論著有關課堂上的問題。這些學生都是對你這門學科特別感興趣的學生,以至於他們可能因為喜愛這門學科而會把這門學科當成自己將來從事研究的方向。

古人云:“開卷有益”。常讀書和常思考,會使我們勇於和善於對自己的教育教學作出嚴格的反省和內省,既不憚於正視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補救途徑,更要擅於總結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經驗,從中提煉出可供借鑑的精華,為理論的突破夯實根基。俗話說“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對於我們教師來說,要學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唯一的辦法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這也是蘇霍姆林斯基給我的一條最好建議。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書筆記3

利用假期我認真讀了《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這本理論專著,這個閱讀過程彷彿是在和一位和藹的老人親切地對話,裡面的字字句句都是對我們教學第一線教師的諄諄教誨,他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靈去塑造心靈的思想是教育思想中的瑰寶。他的教育理論深深地鼓舞著我,讓我在教育道路上走得更加有信心、更加有激情。

一、“教師要學會敬畏”,敬畏真理,敬畏權威,敬畏生命。“敬畏真理”這是毫無疑問的,課堂上,當教師在知識傳授時出現錯誤,要勇於承認、及時改正;碰到自己也不確定的問題,可以和學生一起探討,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敬畏權威”就是對那些有德之人,有廣博知識的人,有才華的人,把他們當成是我們隊伍中較為優秀的普通一員,既學習他們的長處,也寬容他們的不足。“敬畏生命”這使我聯想到“尊重”兩個字,每一個學生都值得我們尊重,尊重他們的思想,尊重他們的.人格,並不能把他們當成“小孩”來糊弄。

二、由於自己也屬於需要“回去看半年書、甚至更長時間”型別的。因此今天捧起了“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一書,其中第25條“思索是件快樂的事”講的就是寫論文,讀完頗受啟發,不知對您是否合適。摘取部分內容與大家,權當分享:“我認為一個人如果要寫作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想說話,二是有話可說,三是會說話。”

三、“教師應設法讓知識本身吸引學生”。這應該成為每一個教師努力的方向,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凸現知識的樂趣。在課堂上能深入淺出地講解給學生聽,不照本宣讀,讓學生自己去尋求知識,探究知識的形成過程,明白知識的意義、學習的樂趣,讓孩子們真正愛上“語文”,愛上“數學”。記得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你想把自己的孩子交給怎樣的老師來培育,你自己就做這樣的老師吧!是的,老師,請把美好的笑容帶到學校,把對人與對世界的良好期盼帶到同事們和孩子們面前,像孩子一樣瞪著好奇的眼睛清點知識;把遊戲這一人類最古老的快樂的方式引入課堂;把那些用了好些年的訓詞換成讚美,換成幽默;把那些塵封在角落裡的各種各樣的表情豐富在臉上。

四、讀《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中的《永不放棄》。優秀學生是相似的,“差生”卻各有各的“差法”。那些好學生,你不用對他們吆五喝六,他們總是乖乖地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而當你面對那一個個千差萬別生龍活虎的差學生,他們一旦出了點小問題,我們總習慣先對他們進行批評、寫檢查、罰掃地……然後再對其講道理,進行所謂的原則性的指導。其實處罰和枯燥的說理不能觸及後進生的靈魂,反而拉大了老師與後進生之間的距離。

而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告訴我們每個老師:“那些特別的孩子正是通過犯各種各樣的錯誤來學習正確的;我們永遠都不要絕望,是因為只要我們充滿期待,他們或許很有希望。”“照亮學校的將永遠不是升學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東西,而是聖潔瑰麗的師道精神,是一種對孩子的不染一絲塵埃的博大的愛,和對每個孩子作為無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憫。懷著愛與悲憫,我們不放棄,絕不放棄。讓我們專著的神情告訴所有人,我們沒有放棄。”從這些話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愛心去開啟學生心靈的窗戶,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的重要性。其實後進生同優秀生一樣他們都是祖國的希望。對於那些尚未開放的花朵,我們就應該傾注更多的耐心,傾注更多的溫暖,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他們,百花齊放才能迎來滿園的春色!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書筆記4

看了《給教師一百條建議》,在結合螺小開展的讀書交流活動,深有感悟。在《給教師一百條建議》中書中有這樣一條建議,牢記猶新——閱讀是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智育的重要手段,提高教師角色的轉變的重要途徑。

閱讀對老師和學生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老師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需要大量地閱讀書籍,後進學生想要改變糟糕的學習狀況更需要大量的閱讀。閱讀是一切智慧和力量的源泉。例如他在“談談對後進生的工作”中說:“請記住,兒童的學習越困難,他在學習中遇到的似乎無法克服的障礙越多,他就應當更多地閱讀。閱讀能教給他思考,而思考會變成一種激發智力的刺激。書籍和由書籍激發起來的活的思想,是防止死記硬背的最強有力的手段。學生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圍世界中看到的不懂的東西越多,他對知識的感受性就越敏銳,而你,當教師的人,工作起來就越容易了。”聯絡實際看來,這裡的讓學困生閱讀應該不是那種放任自由的讀,而是因人而異,有指導性的閱讀。不僅學生要讀書,老師也要堅持讀書,“怎樣進行這種準備呢?這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閒時間,不至於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應當在你所教的那門科學領域裡,使學校教科書裡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知識,對你來說只不過是入門的常識。在你的科學知識的大海里,你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裡的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一粟。”

俗話說的好:站得高,看得遠。你書讀得越多,你掌握的教育教學的方法就越多,思維開闊了,在工作中面臨的各種困難就有辦法解決了。所以作為教師,我們自己要有廣博的知識,創新的思維。然後才能教出具有廣博知識,能力突出的學生來。為了孩子們的一生髮展,也為了自己能夠遊刃有餘、開心工作,讓我們來閱讀吧!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書筆記5

本學期我拜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有個是十分精彩的比喻,我印象深刻,他說:“教師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學生的心靈。晶瑩透亮的露珠是美麗可愛的,卻又是十分脆弱,一不小心露珠滾落,就會破碎不復存在。”這個比喻多麼的貼切,它告訴我們每一個教師,要保護好學生脆弱的心靈,引導好學生健康成長,特別對於後進生,更應該多傾注精力,付出愛心。

後進生因為各方面表現較差,常常在班級中遭人白眼。他們在同伴們中,找不到自尊,找不到自信,在老師面前,更是覺得自愧。每天在課堂上,看著別人高舉的雙手,他們也渴望能像優生一樣,胸有成竹地回答問題,得到老師同學們或多或少的讚美的眼光。可是,他們不行,常常的出錯讓他們表現的機會越來越少。他們也是孩子,也渴望掌聲和鮮花。於是,他們更多地做出各種舉動,搗蛋,說怪話,扮鬼臉,欺負女孩子……以各種破壞性的舉動贏得大家的注意,其實,他們也不喜歡自己如此。所以,每次遇到問題,教師的關愛和鼓勵,信任和支援是他們進步的最佳武器。那麼,怎樣才算尊重差生呢?

1、尋找閃光點。

找出差生的特長,比如繪畫很好,就多讓他出出板報;熱愛勞動的,就把集體勞動的指揮權交給他;喜愛運動的,就讓他噹噹體育委員……

2、不要每次都公佈差生的成績。

既然跟“差”“後進”沾邊,他們的成績一般都很爛。所以,適當給給他們面子,保留一點他們的自尊,不在同學面前取笑他們可憐的成績,他們有時反而會反思反思自己的不足。

3、師生注意說話的分寸。

教師要注意剋制,哪怕後進生做出再惹人厭惹人煩的舉動,教師也一定要用較有修養的語言,鼓勵學生有錯就改,而不是威嚇體罰,以勢壓人,那樣只會加深學生的叛逆,甚至破罐子破摔。

當我們教師用愛的心態去對待學生的每一次過失,用愛的心態去等待學生的每一次進步,用愛的目光去關注學生們的每一個閃光點,用愛的心情去讚許學生的每一份成功時,我們就贏得了學生們的心,就獲得了教育的主動權。愛的情感可以溫暖一顆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頭。當學生們體驗到老師對自己的一片愛心和殷切期望時,他們就會變得如此可愛,他們的潛力是巨大的,無窮的!

願教師那暖暖的愛會讓我們的後進生再生羽翼,教師那深深的愛會讓我們的後進生象天使一樣在我們的眼前飛起!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書筆記6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這本書每一條推薦都有益於教師開闊眼界,提高水平,它能夠作為一面如何做人的鏡子,給人以啟迪。它更是一部全面培養人的教科書,給人以借鑑。那些關於教育的真知灼見,值得我們一遍又一遍地閱讀、品味、反思。

此刻我就蘇霍姆林斯基的推薦結合自己的體會談談對後進學生就應怎樣做:

心存博愛,永不言棄

優秀學生是相似的,“差生”卻各有各的“差法”。那些好學生,你不用對他們吆五喝六,他們總是乖乖地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而當你應對那一個個千差萬別生龍活虎的差學生,他們一旦出了點小問題,我們總習慣先對他們進行批評、寫檢查、罰掃地……然後再對其講道理,進行所謂的原則性的指導。其實處罰和枯燥的說理不能觸及後進生的靈魂,反而拉大了老師與後進生之間的距離。

蘇霍姆林斯基說:“一個好的教師意味著什麼?首先意味著熱愛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種樂趣,堅信每個孩子都能成為一個好人,善於跟他們交朋友,關心孩子的快樂和悲傷,瞭解孩子的心靈,時刻都不忘記自己也以前是個孩子。”他告訴我們每個老師:那些個性的孩子正是透過犯各種各樣的錯誤來學習正確的;我們永遠都不好絕望,只要我們充滿期盼,他們就會充滿期望。照亮學校的將永遠不是升學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東西,而是聖潔瑰麗的師道精神,是對孩子的不染一絲塵埃的博大的愛,和對每個孩子作為無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憫。懷著愛與悲憫,我們不能放下,絕不能放下。從這些話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愛心去開啟學生心靈的窗戶,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的重要性。其實後進生同優秀生一樣他們都是祖國的期望。對於那些尚未開放的花朵,我們就就應傾注更多的耐心,傾注更多的溫暖,個性的愛給個性的他們,百花齊放才能迎來滿園的春色!

作為一名教師,很少人不愛自己的學生。但是,在教育中,儘管有時我們為他們的成長付出了很多,可他們並不領情,甚至常常事與願違,收到相反的結果。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呢?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沒有把他當做一個平等的人來對待,其實孩子也有自尊心。作為一名教師,只有在教師關懷學生人格尊嚴時,教導才能成為教育,就本質而言,教育的核心就是關懷學生。我們要讓學生經常看到自己的成功,讓他們感到每一天都不白費力氣,每一天自己都有新的收穫。

《給教師的一百條推薦》這本書還告訴我們:每個學生都是可造之材,找到了適宜的教育方法,就不會有永遠的後進生。他用畢生的精力在研究學生,研究教育教學工作。在他的眼裡,這世界上沒有永遠的後進生,每位學生都有他獨特的地方,都有他可塑造的一面。因此他對後進生從來不放下,而是竭盡全力、想方設法地研究學生特點,進而尋找到幫忙學生的方法,最終讓他們“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我想,蘇霍姆林斯基之因此能這麼做,是跟他熱愛學生、熱愛教育事業密不可分的。而我們呢,提高不了後進生,便抱怨他們,甚至是放下他們,在如今的應試教育下,一些老師失去了等待後進生轉變的耐心,再加上平時忽視了閱讀的重要性,教育理論和教育方法掌握的寥寥無幾,研究學生更無從談起。這樣又怎能幫忙後進生提高呢?讀了此書我有了方向,想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素養就必須要多閱讀教育理論書籍,想要幫忙後進生就必須要結合所學的教育理論和教育教學經驗去研究學生。兩者相結合,就會在教育工作中尋找到工作的成功與樂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