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綱簡愛讀書筆記

來源:才華庫 7.67K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書筆記了。那麼你會寫讀書筆記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內容提綱簡愛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內容提綱簡愛讀書筆記

內容提綱簡愛讀書筆記1

《簡愛》被萬眾所熱愛的,大約是夏洛特的自尊與平凡。那是一個靈魂熾熱而外表簡單的女子,可是與其夫羅切斯特一樣,這個形象始終在用一種類似於自傲的口吻言論他們對於他人的鄙薄,多多少少曾經使我快慰,現在卻令我不安。夏洛特託身於簡愛,這是我們所知道的。但我所感覺到的是:她對於高層貴族的鄙薄與一種近乎敵視的態度有些刻意了。反過來說,我從中讀到了自卑的情緒。

簡愛是個敏感而容易受傷的女子。開頭用了太長的篇幅來敘述她幼時的情景,但是我感覺到的是,在敘述簡愛這個人物時,夏洛特不曾將自己離開這個軀殼,所以她也沒有從全面角度敘述。如此一來,她所描述的差不多可以認定是她的意見。那麼,我在簡愛中,看到的是某種情緒化的自卑,而後是近乎於傳奇的愛情惟其傳奇性,昭示了某種不真實與幻想性和最後一個幾乎有點硬湊的結尾。夏洛特對於簡愛的處理,開頭非常真實,中間段非常精彩,但是隱伏著不安,到了結尾,則幾乎歸於俗套。她的鋪墊和銜接很完美,但是我隱約間感到的是,這是一個人間女子編造的故事。它已經缺少了小說的結構,更多的時候,我讀到了簡愛離開山莊,就沒再讀下去。如果我是夏洛特,或許我就會在那裡結束。因為之後的一切,在我看來,比之於前,是很拙劣的。

夏洛蒂.勃朗特喜歡追求一些美好的東西,儘管她家境貧窮,從小失去了母愛,父愛也很少,再加上她身材矮小,容貌不美。但也許就是這樣一種靈魂深處的很深的自卑,反映在她的性格上就是一種非常敏感的自尊,以自尊作為她內心深處的自卑的補償。她描寫的簡愛也是一個不美的,矮小的女人,但是她有著極其強烈的自尊心。她堅定不移地去追求一種光明的,聖潔的,美好的生活。

簡愛從小生活在父母雙亡,寄人籬下的環境,從小就承受著與同齡人不一樣的待遇,姨媽的嫌棄,表姐的蔑視,表哥的侮辱和毒打......這是對一個孩子的尊嚴的無情踐踏,但也許正是因為這一切,換回了簡愛無限的信心和堅強不屈的精神,一種可戰勝的內在人格力量。

在羅切斯特的面前,她從不因為自己是一個地位低賤的家庭教師而感到自卑,反而認為他們是平等的。不應該因為她是僕人,而不能受到別人的尊重。也正因為她的正直、高尚、純潔的心靈沒有受到世俗社會的汙染,使得羅切斯特為之震撼,並把她當作一個可以和自己在精神上平等交談的人,並且慢慢地深深愛上了她。他的真心讓她感動,她接受了他。而當他們結婚的那一天,簡愛知道了羅切斯特已有妻子時,她覺得自己必須要離開。她這樣講:“我要遵從上帝頒發世人認可的法律,我要堅守住我在清醒時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瘋狂時所接受的原則,我要牢牢守住這個立場。”這是簡愛告訴羅切斯特她必須離開的理由。但是從內心講,更深一層的東西是簡愛意識到自己受到了欺騙,她的.自尊心受到了戲弄。因為她深愛著羅切斯特,試問哪個女人能夠承受得住被自己最信任,最親密的人所欺騙呢?簡愛承受住了,而且還做出了一個非常理性的決定。在這樣一種非常強大的愛情力量包圍之下,在美好、富裕的生活誘惑之下,她依然要堅持自己作為個人的尊嚴,這是簡愛最具有精神魅力的地方。

她的精神魅力是別人所不具有的,因為她一直都是完美主義者。小說設計了一個很光明的結尾——雖然羅切斯特的莊園毀了,他自己也成了一個殘廢,但我們看到,正是這樣一個條件,使簡愛不再在尊嚴和愛之間矛盾,而同時獲得滿足——她在和羅切斯特結婚的時候是有尊嚴的,同時也是有愛的。

為什麼要說簡愛在和羅切斯特結婚的時候是有尊嚴的呢?這源於簡愛對羅切斯特深沉的愛。羅切斯特的從前對於簡愛來說是一種打擊,在打擊之下,簡愛覺得自己的尊嚴受到了侮辱。但是在羅切斯特莊園被毀,自己也變成殘廢之後,簡愛在愛的驅動下,又重新回到了羅切斯特身邊。最終是愛戰勝了心中的不平,是愛點綴了尊嚴,所以說她是有尊嚴的。

小說告訴我們,人的最美好的生活是人的尊嚴和愛,小說的結局給女主人公安排的就是這樣一種生活。作者對這種美好生活的理想——就是尊嚴和愛。在當今社會,要將人的價值=尊嚴+愛這道公式付之現實常常離不開金錢的幫助。人們都瘋狂的似乎為了金錢和地位而淹沒了愛情,很少有人會像簡愛這樣為愛情為人格拋棄所有而且義無反顧。《簡愛》所展現給我們的正是一種化繁為簡,是一種歸真返樸,是一種追求全新付出的感受,是一種不計得失的簡化的感情。它猶如一杯冰水,淨化每一個讀者的心靈。我們要有一顆追求的心去踏尋世界,我們同樣也要懷有一顆愛人的心去處人處事。

內容提綱簡愛讀書筆記2

海倫·彭斯,這個夏洛蒂為了紀念他的姐姐而設立的角色,自《簡·愛》問世以來她都被冠以寬容、真誠、純潔諸如此類的美譽,然而她有何嘗不是一個可悲、可嘆、可泣、可哀、可憐的悲劇人物?

初讀時,我同樣也覺得彭斯是一個如日般光明、如月般純潔、如星般可貴、如蒼穹般寬容的人,覺得她是那樣乾淨聖潔,在勞烏德那樣充斥著骯髒與不潔之地顯得那樣熠熠生輝。

再讀時,我依然覺得她是那樣的美好,就像上帝的遺孤,渾身上下散發聖潔的光芒,然而這樣的光明終究不能像一根尖利的矛刺破夜的天幕,為生活在黑暗之中的人們帶來黎明的蒼穹,讓光明住進人們的心中,讓聖潔撒滿每一個角落,因為她只是一片光明,而不是一束耀眼的光芒,沒有尖銳的利刺去撕裂那掩蓋了黎明的漆黑幕布,她所能做的只有照亮自己和自己周圍的這一方土地。

為什麼?因為她的順從,因為她的忍耐,因為她的寬容。小說中曾描述過這樣一個場景:斯加契爾德小姐在給女孩們講述英國曆史中資產階級大革命這一事件,而恰好彭斯對這一事件頗有感悟,所以當她站起來回答問題是對答如流,文思泉湧,講得情真意切又獨具見解。語畢,她滿懷希望的看著斯加契爾德小姐,希望從她口中得到哪怕只有一丁點的讚揚。然而事與願違,斯加契爾德小姐卻狠狠的批評了她,導致這一結果的主要原因就是她略顯邋遢的外表。但是她沒有憤怒、沒有怨言、沒有傷心、沒有不平,她平靜的接受了這毫無道理的批評,並表示接受。

面對斯加契爾德小姐毫無根據的指責與批評,面對她毫無理由的責罰與打罵,她都順從了,甚至不曾做任何解釋,因為“命中註定要忍受的,你卻說忍受不了,這是軟弱和愚蠢的表現。”何為命運?何為命中註定?命運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只有我們自己才能決定自己的命運,又怎會有命中註定呢?

她把一切責難、苛責都歸於命運,不論它們是否應該歸於自己身上,她都無條件的接受,她這種逆來順受的性格在我看來才是真正的軟弱。

如果所有心懷聖潔、正義、平凡而偉大的人們都如她一般一味的忍受,不願意去反抗,不願意把自己心中的光明向他人吐露,不願意通過反抗黑暗來將自己偉大的信念傳遞給更多的人們,那麼世界又如何能擺脫黑暗迎來白晝呢?像她那樣的心懷偉大的人應該奮起反抗,把籠罩在社會上的陰霾驅散,而不是一味的沉默、忍受。

正如孔子受盡白眼也要周遊列國,為何?為的就是把“仁、義、禮、樂”撒向那狼煙四起的春秋大地;達爾文不惜與數億名宗教分子為敵,也要發表《進化論》,為何?為的是將受“神學”矇蔽的人們從愚昧無知中解放出來;屈原寧可“得罪”那些王權貴族也要進諫忠言,為何?為的是用他那一片赤誠為他深愛的國土盡一點綿薄之力……諸如此類之人還有很多,他們生於黑暗卻照亮了那漫漫長夜,他們只識書卷,卻用自己手中最鋒利的矛刺穿了漆黑的天幕!他們所帶來的光明,照亮的豈止是那個時代?而是這數千年來的歷史長卷啊!

但是海倫卻永遠也不會是那樣的人,因為失去了芒刺的光照亮的只有自己的一方土地,而不是那廣袤無垠的神州大地。

內容提綱簡愛讀書筆記3

最近,我讀了夏洛蒂 勃朗特寫的名著《簡愛》。作者通過簡愛這個人物描述了自己艱辛的生命歷程。

這本書主要寫了簡愛出生在一個貧窮的牧師家庭,她自幼父母雙亡,在舅舅家生活,舅舅走後,舅媽待她很不好,她深受欺凌與虐待。一段時間以後,她又被送到學校過寄讀生活。雖然她的生活非常不幸,但是,她還是以堅忍不拔的精神堅持了下來,不屈不撓地追求自己的目標,經過她的不懈努力,終於獲得了成功,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簡愛之所以能在逆境中成功,是因為她有著持之以恆,孜孜不倦的頑強精神。對於我們中國小生來說,也要發揚她這種精神,努力學習不斷進取,才能掌握真正的本領。華羅庚說得好:“在尋找真理的長征中,唯有學習,不斷地學習,勤奮學習,有創造性地學習,才能越重山,跨峻嶺。”作為今天的我們,在讀書、學習的過中,即使遇到什麼困難,也沒有簡愛(夏洛蒂)當時的艱難。因此,我們要敢於面對困難,知難而進,就算困難有高山那麼大,也沒有什麼了不起的。世界上沒有不可攀登的高山,學習上也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無論是在多麼艱苦的情況下,我們都要有一個堅定的信念:烏雲的上面就是太陽,困難背後就是勝利,艱苦的前方就是幸福。讀書不僅可以使我們增長知識,開闊視野,啟迪智慧,還可以培養高尚的情操。書中的知識是十分豐富的。正如培根所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深刻,論理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有所學,皆成性格。”通過讀書可以獲得許多知識,豐富自己,提高自己。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我們一定要像簡愛(夏洛蒂)那樣刻苦學習,努力上進,我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會有收穫!

內容提綱簡愛讀書筆記4

《簡愛》的主人公生存在一個寄人籬下的生活,從小就承受著與同齡人不一樣的待遇,姨媽的嫌棄,表姐的蔑視,表哥的侮辱和毒打,還有傭人們的為虎作倀……她出生低微、生活道路曲折,卻始終堅持維護獨立人格,追求個性自由、主張人生平等的堅強女性。也許正是因為這一切,煉就了簡愛無限的信心和堅強不屈的性格,一種可戰勝的內在人格力量,促使她堅定不移地去追求一種光明的、聖潔的、美好的生活。

過了一段日子,姨媽因為嫌棄簡〃愛太吵,就把她送到勞渥德學校。在學校,飢餓、疾病、精神的多種折磨,沒有使她放棄希望,她終於學有所成,成功應聘到桑菲爾德莊園做家庭教師。

在桑菲爾德莊主——羅切斯特的面前,她從不因為自己是一個地位低賤的家庭教師而感到自卑,反而認為他們是平等的。也正因為她的正直、高尚、純潔,心靈沒有受到世俗社會的汙染,使得羅切斯特為之震撼,並把她看作是一個可以和自己在精神上平等交談的人,並深深地愛上她。

當得知羅切斯特還有一個瘋了的合法妻子時,她拒絕了他的愛。她的愛情觀不摻雜念,她不做金錢的奴隸,不做別人的附庸,她永遠是是獨立的個體。她雖然說要遵守法律和道德的約束,但是從內心更深處來講,簡愛意識到自己受了欺騙,她的自尊心受到了戲弄。儘管她深愛著羅切斯特,但道德、法律及她的內心的自尊自愛促使她作出了一個非常理性的決定。在愛情力量的包圍之下,在富裕的生活的誘惑之下,她依然要堅持自己個人的尊嚴,這是簡〃愛最具有精神魅力的地方。

簡愛的一生是不斷抗爭的一生,從蓋茨海德莊園到勞渥德學校,從勞渥德學校到桑菲爾德莊園,又從桑菲爾德莊園到荒原莊,她一直都在為自己的自由和幸福抗爭著。

無論在當時的英國,還是如今的現實社會,簡〃愛這種追求個人獨立與幸福的不懈努力的精神值得那些迷失在金錢與權勢的迷宮裡的人們反思。

簡愛憑著自己的精神力量和對美好動人的愛情的憧憬和嚮往,才有著前進的勇力和力量。

內容提綱簡愛讀書筆記5

簡愛是一個孤兒,父母雙亡,她寄人籬下,舅母對她所謂的照顧只是為了去世的丈夫裡德先生的遺言,實際上她視簡愛為眼中釘。在這座房子中,簡愛忍受著各種歧視和虐待。舅母將她和自己的孩子分別對待,不公平的事情時常發生。終於有一天,簡愛被送到了一所“學校”----羅沃德孤兒院。

孤兒院中的規矩可以說是不近人情,苛刻的教育,惡劣的生活條件,還有冷漠的院長……唯一的知心朋友海倫患肺結核死去,生活對她有太多的打擊,但她在善良的譚波爾小姐的開導下走出了陰影,生活還得繼續。

海倫死後孤兒院改善了生活條件。在新的環境裡,簡愛接受了六年的教育,並在這所孤兒院中任教兩年。譚波爾小姐離開孤兒院後,簡愛也做好了離開的打算。她登廣告謀求一份家庭教師的職業,桑菲爾德莊園的女管家與她聯絡。在桑菲爾德,簡愛的學生是阿黛勒,莊園的主人羅切斯特是阿黛勒的監護人。

簡愛與羅切斯特雖是兩個不同階層的人,卻被對方的智慧和人格深深吸引……羅切斯特向簡求婚。然而就在二人婚禮上,梅森先生卻指責羅切斯特----一個有婦之夫。簡逐漸瞭解到真相,還有住在三樓的羅切斯特夫人伯莎。出於道德,簡不願與繼續婚禮,她離開了桑菲爾德。

她流浪到了一個沼澤地,險些餓死,幸好聖約翰救了她。

這位仁兄其實是簡的表兄,簡的叔父死前給她留下一筆錢,她願意把錢平分。約翰多次向她求婚,但不是因為愛情,而是因為宗教信仰。簡拒絕了他,決定回去尋找羅切斯特。

桑菲爾德成了灰燼。伯莎縱火後自殺,羅切斯特致殘。

簡和羅切斯特重逢,兩人終於放下一切,拋棄相貌、金錢、名利,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故事中的主人公簡愛貧窮,瘦小,相貌一般,她並不可愛,但她嚮往自由,渴望得到尊重,她對人生有獨到的見解。她有著仁慈善良的本性。雖然舅母對她曾經是過分的對待,在她將死之際,簡還是放下怨恨,選擇了寬恕。

她敢於求愛,有自己的愛情觀。聖約翰向她求婚,不過是為了自己的事業,並不是真正的愛情。面對殘疾的羅切斯特,她強烈地訴說著自己的想法,“你以為我會留下來,成為一個在你眼裡可有可無的人嗎?你以為我是一架機器----一架冷漠無感情的機器嗎?你以為我能受得了別人把我僅有的一片面包從我口裡奪走,把僅有的一滴救命之水從我杯裡潑掉嗎?你以為,因為我貧窮、卑微、不美、矮小,我就沒有靈魂,沒有心嗎?----你錯了,我也有和你一樣的靈魂,和你一樣的一顆心!如果上帝曾給了我一點兒美麗豐富財產,我也會讓你感到難以離開我,就像我現在難以離開你一樣。我現在不是通過習俗、常規,甚至也不是通過凡人的血肉之軀跟你講話----而是用我的心靈在跟你的心靈對話,就如同我們離開了塵世,穿過墳墓,一同平等地站在上帝的面前,我們彼此平等----就如同我們的本質一樣。”

作者借簡愛的口,說出了她想說的話。在當時,社會依然是歧視女性的,就連出版作品,作者都小心謹慎地選用了一個男性化的筆名,因為她以前吃過這樣的虧,甚至被侮辱,因為“寫作不是婦女應從事的職業”。

“我們彼此平等----就如同我們的本質一樣”不僅是簡愛的心聲,更是以作者為代表的女權維護者的心聲。在這部作品裡,幾乎所有女性都是平等的,包括伯莎。伯莎確實被羅切斯特所禁錮,但她是簡愛在作品中的另一個表現。簡愛是一個善良的人,但她也有自己的小算盤,她也有慾望。伯莎和簡愛都是羅切斯特夫人,她們都深深地愛著羅切斯特。簡愛希望離開桑菲爾德,因為那裡是她和羅切斯特的地位標誌----她是僕,羅切斯特是主。伯莎燒了莊園,正合簡的心意。簡愛不美,伯莎把羅切斯特弄成殘疾,正好“平等”。只不過簡愛是正義、善良的化身,伯莎體現出來的更多是冷漠、殘酷。兩人一陰一陽,兩個極端,卻達成了一致的目標,最後伯莎自殺,將羅切斯特讓給簡愛,讓兩人順理成章地在一起,伯莎退場,簡愛也代替了她,成為羅切斯特夫人。這僅僅是巧合嗎?似乎有些過於完美吧?

這正是反映了作者對平等的追求和強烈的渴望,這也是當時社會的需要。可以說,伯莎就是簡愛,她就是簡愛的另一個人格,在故事中她推波助瀾,滿足簡愛的一切願望。在現實中女性不可能實現的,作者都在作品中實現了。

後人對於這部小說的評價褒貶不一,但在當時的“男尊女卑”的社會,這的確是一個抨擊。我們也確實能從簡愛身上發掘出這樣的閃光點----不卑不亢,本性善良。她所追求的平等、自由、尊嚴,也是我們今天仍然在追求的,並且今後還會繼續追求下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