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基《童年》讀書筆記5篇

來源:才華庫 2.65W

童年是一部自傳小說,寫的是作者高爾基悲慘的童年生活。主人公阿廖沙是個孤兒,寄居在外祖父家的故事,下面給大家分享《童年》讀書筆記,一起來看看吧!

高爾基《童年》讀書筆記5篇

《童年》讀書筆記1

這本書是講述了一個名為阿廖沙的兒童從三歲到十歲的生活。這是一部以作者高爾基的自身經歷為原型的小說。

阿廖沙在三歲的時候,父親不幸去世。他的母親不得不將阿廖沙託付給他外祖父家。在他外祖父年輕的時候是一個小業主,但現在因為家業不太景氣,比外祖父也因此變得暴躁蠻橫。在這個家中,總是充滿著爭吵。阿廖沙的兩個舅舅外了分家和私吞阿廖沙母親的嫁妝而每天不分日夜地爭吵,甚至大打出手。一天,阿廖沙受到自己表哥的慫恿,將家中的一塊白布染成了藍色的。沒想到外祖父卻大發雷霆,一下子將阿廖沙打得失去了知覺,併為此大病了一場,但後來外祖父過來安慰並向阿廖沙道歉。在這種的生活環境當中,阿廖沙的母親因為再也受不了家中這樣的氛圍,便拋下阿廖沙,過自己的生活。後來,阿廖沙遇到了淳樸的小茨岡,老實的葛利高裡,會彈吉他的雅科夫,最重要的還是外祖母,外祖母熱愛生活,傳遞善良。這些人給阿廖沙的生活帶來了希望。

後來,外祖父搬家到卡那忒街,並在那裡招了兩個房客以來收租維持生計。這兩個房客一個是綽號名為好事情的人,他給阿廖沙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阿廖沙的母親在一個早晨突然地出現了。回家後,阿廖沙的母親開始教阿廖沙讀書寫字。可是阿廖沙的母親與上次看到的是不相同的,現在的母親是漫不經心,時常大發脾氣,這使阿廖沙十分沉痛。後來母親再婚,時常受到了後父的打,在這樣的情況下,母親對阿廖沙也漸漸地表現出冷酷和不公平。

阿廖沙因為後父相處不來,便在一天回到了外祖父家。回到外祖父家後才得知外祖父已經破產了。他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困苦,阿廖沙只好每天放學後去撿破爛賣來養家餬口。在阿廖沙讀完三年級後,他便離開學校,在這時,阿廖沙的母親也去世了,他埋葬了自己的母親後,邊到人間去生活了。

本作品通過一個孩子的生活狀況,真實地反映出當時人們的生活狀況。作者也通過這樣的故事情節來反映出當時前蘇聯的社會的黑暗,痛恨地批判當時人們的冷酷無情,對為了錢財連親情都不顧的行為表示鄙夷。但也有在困境中對你伸出援助之手的人民,是這樣些使生活,使社會充滿了希望。

《童年》讀書筆記2

童年每個人都經歷過。童年是美妙的,童年是快樂的,童年是幸福的,童年是值得回憶的……而高爾基的童年卻那麼的恐怖,悲慘,令人不敢去回想。

可憐的高爾基3歲喪父,失去了親切的父愛,跟著母親和外祖母,來到了外祖父的一個小染坊。從此,黑暗的生活降臨到高爾基的頭上。外祖父的脾氣十分的暴躁,經常打外祖母和高爾基,使高爾基幼小的心靈出現了陰影。

後來高爾基又結識了知心朋友小茨岡,兩人無話不談,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可是,好景不常,可憐的小茨岡就被兩個凶狠的舅舅給害死了。高爾基就這樣失去了好友。雅可夫和米哈依爾是魔鬼,歐打自己的老婆,還天天鬧著要分家產,兄弟之間一點也不團結,兩個兒子薩沙也被教壞,處處捉弄高爾基。此後,高爾基又認識了木匠“好事情”,成了好友。結果被外祖父趕走,高爾基得了個繼父,十分凶常打人,幾年後,最疼愛他的外婆死了,母親也死了,就被外祖父趕出門靠撿垃圾為生。

這“一家子蠢貨”外祖父卡什林性情暴躁、乖戾、貪婪、自私;倆個舅舅米哈伊爾和雅科夫也是粗野、自私的市儈,連小孩也與他們一起熱烈地參加了一份。只有善良、和藹,富有感情的外祖母讓他生活在這種環境下有一絲絲的安慰。

我喜歡文中的外祖母,她似乎有種特殊的親和力,她有講不完的故事。而且她是那麼愛她的子女。即使是米哈伊爾和雅科夫這兩個大壞蛋,她也並沒有請求外祖父怎樣嚴厲得處罰他們。一個善良的人,又怎會喜歡在家裡發生戰爭呢?面對外祖父毫無人情的打罵,她也是一忍再忍。

高爾基的童年除了一些教育和友誼,沒有什麼再值得回憶!在歡樂中,在悲傷中,在愛與恨的'交織中,他的童年就這樣匆匆而過。在閱讀中,我發現他的愛,尋思他的恨,品味著冥冥之中黑暗的光明。

我們現在豐衣足食,要什麼有什麼,又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心肝寶貝”哪能和高爾基那悲慘的童年相提並論,年代的不同就是這差別,一個是天堂,一個是地獄;一個充滿陽光,一個到處黑暗。我們現在的童年來之不易啊!

童年充滿著歡樂,童年到處是溫暖,童年是值得回憶的相機,童年愛滿心窩,老師熱心地傳授知識,同學們互相探討,我們像一棵棵小樹苗,在接受春風雨露的滋潤--吸取更多更好的知識,茁壯成長.在這知識的海洋中,我們結束了快樂的童年,開始走向成熟。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人道主義的社會主義國家中,這裡沒有抽人的鞭子,沒有毆打的拳腳,沒有仇恨,沒有貪婪,沒有乖戾,更沒有層出不窮的暴行和醜事.這裡的人是善良,純潔,樂觀的,因而我們的童年是充滿了幸福和快樂的。高爾基在那樣艱苦的環境下都能成為一代名家,我們也一定要好好學習,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

《童年》讀書筆記3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題記

童年每個人都經歷過,童年是美妙的,是幸福的,是快樂的,是值得回憶的……而他的童年卻是恐怖、悲慘、令人不敢想象的。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高爾基用盡拼搏的一生詮釋了這句話。

阿廖沙那悲慘、令人憐憫、令人同情的童年故事生動地再現了19世紀俄羅斯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阿廖沙的童年十分艱苦,幼年時期父親就去世了,然而他的母親因經濟的緣故無法養活他,所以只好送到他外祖父家度過童年。在這本書中,我很敬佩善良慈祥的外祖母,她胸懷寬闊,她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阿遼沙孤獨的心,外祖母對阿遼沙的愛,給予了阿遼沙堅強不屈的性格,讓阿遼沙感覺到自己的存在。如果在我們這個世界裡誰都能關心別人、幫助別人,那還會出現爭吵、打架之類的事件?他只上過三年學,十一歲便自己闖蕩,開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但是這一切都沒有影響到他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嚮往,他依然在艱苦的環境中苦苦追求自己的理想,艱苦的條件使他意志磨練得更加堅強。他熱愛學習,在工作之餘,他利用這些時間自學,閱讀了大量的書籍,最終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一名令人尊敬、受人敬仰的偉人。高爾基真實地描述了自已苦難的童年,我為自己慶幸——沒有出生在那個時代,沒有受到這種苦,自己沒有失去父母……我感到很幸福,因為我有一段美好的童年。

記得魯迅說過:“珍惜時間是我成功的最大祕訣。”所以,我開始認認真真地學好每一門課。俗話說的好“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滴水穿石”也是一天一天慢慢積累而來的。都是要一點一點地克服困難,才能看到黎明的曙光和人生的燦爛。

時代在不斷進步,但人們卻越發變得懦弱了,遇到困難就想要退縮、逃避或者走捷徑。屠格涅夫說過:“想要得到幸福,你首先要學會吃得起苦。”美好的生活必須有所付出,才會長久,有所爭取,才會得到。

高爾基在作品的開頭就寫到:“有時連我自己也難以相信,竟然會發生那樣的事,有很多事情我很想辯駁,否則,因為在那‘一家子蠢貨’的生活中,殘酷的事情太多了。”但是,與此同時,我們在黑暗的那一邊也看到一種叫光明的東西隱隱發光。只要對光明有希望,那一點點光明就會變成無限大,直至佔據一切黑暗。我想,這也是高爾基所想表達的情感。

在快樂中,在悲傷中,高爾基的童年匆匆走過。高爾基用他充滿苦難的童年向我們詮釋一個真理:只要不對任何不堪的現實失去信心,光明總會來臨。在人生中總會有一些事情令您感到痛苦甚至絕望,但眼前的黑暗總會過去,光明總會到來,只要保持不滅的信心,做一個善良、樂觀、富有同情心的人,光明必會到來。看完了《童年》後,我感到一個人無論在什麼樣的年代,什麼樣的社會,只要他具備純潔的靈魂、積極向上的態度和向命運抗爭的精神,就一定會成為一個真正的偉人。

《童年》讀書筆記4

這段時間,我讀了《童年》這部作品。故事中小主人公阿廖沙悲慘的童年生活牽引著我的心:在我們看來,童年是童話的代名詞,童年是寶貴的、珍貴的,童年是一個美麗的回憶。但對於阿廖沙來說,童年是黑暗的,他從小就失去了父親,住在外祖父家,缺少家庭溫暖的他目睹了兩個舅舅為了家產的明爭暗鬥,還常常遭受外祖父的毒打,經歷過悲劇性的生死離別。母親再次嫁人,卻沒能幸福;繼父的無情和冷酷,使他成為了孤兒。但是,有沒有人想過,他還只是一個與我們年齡相仿的孩子呀!

我佩服他,佩服他的堅強。在痛苦、傷心的環境中努力著;“他怒吼一聲,把我緊緊地夾住,惡狠狠地將我撂在長凳上,摔破了我的臉。”“為了我和外祖母的生活,我必須每天堅持撿廢品,不過,錢不是那麼好掙的。”……我們中每個人,哪一個曾面對、經歷過,幾乎沒有!那我們還有什麼資格去面臨困難就放棄,有什麼權利艱苦點兒就忍耐不了,有什麼資本害怕一點就退縮,是的,我們沒有!人生的路要自己走,自己闖,不是放棄了就有人幫你,我們只有成為一個知難而進,堅持不懈的人,才能過上幸福的生活。只有好好學習,才能闖出自己的一份天地。

我同情他,同情他出生在那個黑暗、殘酷的舊社會下,有著因為四處漂泊的苦難經歷,“每逢星期日,我就要拎著大口袋去大街小巷撿破爛。”眼睜睜的看著親人一個個的死去卻無能為力“看著母親越發白無血色的臉,我的心一陣絞痛。”經常受到那種身體和心靈的極度痛楚“他抓住我的頭髮,把我向牆角摔去,又拿起他的樹條,毫不留情的抽打在我的臉上、身上。”但我們卻很幸福,我們每天可以吃飽穿暖,有學可以上但他卻很少有安寧的日子,他必須承受我們這個年齡所不能承受的東西,而我們在這種憂越的環境中,還停留在希望作業能少些的低層面上,怎能對得住我們豐沛的物質條件,怎能對得住這良好的生活環境,我們應該羞愧!

我羨慕他,羨慕他的不抱怨和天真。我彷彿看見他乾淨的眼眸裡透露著心聲,那是一串串的問號;“為什麼他們天天吵架,我卻成了出氣筒?”“為什麼媽媽不要我,弟弟那麼小離開就離開我了?”……然而,他並不抱怨,抱怨人世的不公,抱怨社會的殘酷。現在的大多數孩子,一個個都是在蜜罐中長大的,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遇到一點兒事就抱怨個不停,不會去自己解決問題,出了錯誤抱怨這個抱怨那個,然而阿廖沙就這樣默默忍受了老天的不公。

同學們,我們應該學習阿廖沙的堅強、忍耐,學習對任何事物的不抱怨。珍惜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努力進步吧!

《童年》讀書筆記5

在炎炎暑假中的一天晚上,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使我難以入眠。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我讀了一本名著——《童年》。

《童年》是高爾基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兩部分別是《在人間》與《我的大學》。這本書生動、形象地向我們再現了十九世紀七八十年代俄羅斯下層勞動人民的生活情況與高爾基的童年生活。

故事發生在阿廖沙(高爾基的乳名)三歲的時候。父親因得霍亂病而去世,出生不久的弟弟也不幸的夭折了。這突如其來的一切,讓年幼的阿廖沙與母親來到外祖父家。一下船,阿廖沙就看到了外祖父,但外祖父的眼神讓阿廖沙感受到了一股深深的敵意,這讓阿廖沙非常不喜歡外祖父,但還是對外祖父充滿了好奇心。此後只要是在外祖父的家中,空氣中總瀰漫著一種敵意,一種濃濃的“火藥味”。

他的兩個舅舅為了分家,為了爭家產,為了爭母親的嫁妝,不惜大打出手。阿廖沙誤信了表哥薩沙的話,把桌布的布角染成了寶藍色,被外祖父用長樹枝條兒打到沒有知覺。無辜的外祖母好言相勸,卻反被外祖父用拳頭重重地砸在臉上。外祖父想強行把母親嫁給一個獨眼鐘錶匠,母親反抗,不想嫁,外祖父再一次點燃了心中的怒火,吵架也就成了經常的事。外祖父與外祖母煮茶時,外祖父還要把茶葉數一數,生怕自己吃了虧,這讓阿廖沙感到即可惡又可笑,他也許會想:這難道就是在一起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夫妻嗎?這種關係恐怕連陌生人都不如。

母親去世後,外祖父便把阿廖沙掃出家門,自謀生路了。

殘暴、自私自利的外祖父讓阿廖沙更早的知道了當時社會的醜陋和殘酷,同時,也讓他知道了人心的險惡。但是阿廖沙的身邊也有許多善良的人。他的母親和外祖母,是支撐他在絕望生活中的唯一信念。房客“好事情”使阿廖沙變得樂觀、堅強……這些人讓阿廖沙在這絕望、殘酷的生活環境裡,讓他保持著樂觀的精神,仍舊對未來的生活和社會充滿希望。

看到了這裡,你們有可能會感慨道:“阿廖沙真是一個可憐的孩子啊!”對!沒錯!他的的確確是一個可憐可悲的孩子。但在那個時代和他一樣的孩子不計其數,這些孩子受到傷害,他們只能忍氣吞聲,頑強的生活著,沒有希望,沒有奢求,只想安安靜靜,平平凡凡的過一輩子。他們生了病沒有錢去治病;他們經常吃不飽飯;他們沒有錢去上學;他們只能靠著撿破爛來維持生計。這些孩子的生存狀態足以體現出當時社會的腐敗無能。

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這樣的孩子。

他們有些是孤兒,失去了最親的親人——父母;他們有些是殘疾人,他們沒有和我們一樣健康的身體,只能靠信念堅強的活著;他們有些是生活在戰爭地區,每天都提心吊膽的,吃不飽,穿不暖,還要擔心自己的安全。他們不能上學,不能去玩,只能為生活奮鬥著,努力著。你也許覺得他們會感到絕望。是的!他們有些人會這樣,會這樣放棄希望,但有五分之三的人遇到挫折,遇到困難,仍用樂觀的精神去面對,去克服。他們不退縮,不害怕。他們就像沙漠裡的仙人掌,在炎熱的沙漠裡生存——堅強不屈;他們像寒冬裡的松樹,在寒風的吹打下頑強的生長。

相比起他們,我們就幸福多了。我們是上帝的寵兒。降生在和平的21世紀。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是獨生子女,是家裡人的掌上明珠。我們有父母寵著,爺爺奶奶慣著。大部分人都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十指不碰陽春水的生活。我們每天坐在明亮、寬敞的教室裡讀書,回家後就能吃到美味可口的飯菜。我們不用做苦力活,不用為吃穿住行感到煩惱。所以,我們應該好好的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遇到困難時不輕易的放棄,好好學習,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長大後,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報答老師的教育之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