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英雄》觀後感(通用6篇)

來源:才華庫 9.42K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寫一份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烈火英雄》觀後感(通用6篇),歡迎大家分享。

《烈火英雄》觀後感(通用6篇)

《烈火英雄》觀後感1

看完電影后,發現有一個角色是最容易被忘記,同時也是最容易被記住的,就是楊紫演的王璐,剛看到楊紫穿著婚紗出場的時候,感覺與整部電影的調調有點違和,想說又是一個可有可無的角色吧.. 但是從她愛人徐小斌死後,才發現,這個人物才是電影中最立體、最飽滿的,是楊紫把她演活了,最愛的人,未來要相守一生的人在自己面前永遠離去,這種痛苦可能真的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的吧,在楊紫抱著歐豪哭的一瞬間,我也哭了,哭的不是楊紫,而是王璐,一個活生生站在我面前的王璐。

《烈火英雄》觀後感2

至於看電影是不是要在電影院看這個事兒,我覺得是一定要的。看電影,可以增加心理體驗,那些精彩的人生,或者悲慘的人生,我們這一輩子也會有很多經歷不到,而在電腦前看的效果,心理體驗太弱,在電影院昏暗的燈光,巨大的螢幕,及震耳的音箱中,心理體驗增強不少,再加上自己把心沉下來的那兩個小時的用心體會。更加深刻,更加真實的心理體驗,讓我對演員和導演無比感謝,在黑暗中,我也毫不吝嗇自己的情感和眼淚,唯獨一點,現在還是做不到,就是看到有些精彩的或者感人的時刻,我是很想鼓掌的,今天差一點就做出這個動作了,忽然意識到周圍都是人⊙﹏⊙‖∣,然後就及時收手了。

下面談一下,《烈火英雄》裡我看到了什麼:

選擇去當消防員意味著什麼?

我很早之前跟一個學生聊到過職業觀的問題,在我的職業觀中,願意選擇當警察,當醫生,當消防員,甚至包括當老師的,都是值得敬佩和感謝的。尤其是警察和消防員,再尤其是消防員,每一次出任務,都是要冒著生命危險,在我心裡邊,選擇消防員這一工作的人,心裡一定有某種執念。

在今天的電影中,我更加清晰和真實地體驗了救火現場的危險,這種危險我覺得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你想不到的,貌似平靜的現場中,各個方向,頭頂,背後,都有一些意外準備要了你的命;還有一種是你知道的,它就在你面前,隨時準備要了你的命。那種體驗,即便我再完全投入的去體會,我不敢說我明白,我只能說我佩服!

我挺想替消防員去罵一罵那些釀成火災的人的,我能想明白,消防員的任務是在當前形勢下,減小損失和傷亡,但是那些釀成火災的人,或許是消防員真正的敵人!

我的希望是?

我不想當消防員,與其說不想,不如說是不敢,我也不希望別人去當消防員,不希望任何人去做這種事兒!憑什麼消防員要用冒著他們的生命危險去救別人的親人和孩子!我的心裡充滿感激,也很感動,但是,我不希望看到這樣的場面。

我在課堂上經常跟自己的學生說細心的重要性,做題,做事都要細心,如果有學生上課忘帶課本的,我會直接把他趕出去,回家拿,其實我心裡挺不忍心的,但是我心裡也有一個執念,你所受的這些懲罰,正在讓你慢慢變成一個做事細心的人。我無比希望,大家都能在安全方面,極盡自己的細心。

消防員的犧牲,很多時候也正暴露著人類的無能,我不希望培養學生和孩子以後去當消防員,但是我希望培養孩子以後去為對抗災難,拯救更多的人而努力,去研究更好的滅火方法,更加完美的預防方法,去運用知識的力量,科技的力量,去保護我們的消防員,保護那些被困火中的人!消防工作只是一個代表,還有很多行業,需要知識和科技的力量,運用自己的能力去幫助別人擺脫痛苦,這才是生命中值得追求的事!

英雄,對不起!

《烈火英雄》觀後感3

看了《烈火英雄》這部電影我感受到了消防隊不怕犧牲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電影裡出現很多爆炸的情景,熊熊燃燒的大火無法逃脫,消防員在救火時就像在火海里,讓我感到人在火中是多麼的渺小。

就算是渺小,10萬立方米的油罐馬上爆炸,但消防員還是要義無反顧的救火,開始我想對他們說放棄吧。可是現在我看到了他們挺身而出的精神,又想對他們說加油!令我最深的是江立偉和他的隊友去關閘門。兩人明知是死路一條,但他們仍然進入火海去關閘門,而且一共有四個閘門要關,每個閘門要轉8000圈。第一次他們分別關了一個閘門。第二次他們又去關閘門,中間他的隊友堅持不住了,江立偉把他的隊友騙走以後,自己關兩個閘門。江立偉終於把兩個閘門關掉了,可是正在高興的時候火把他從上面打了下來掉進了火海。他犧牲了。

看了這部電影,我知道了消防員有不怕犧牲、拯救人民的精神。

《烈火英雄》觀後感4

“這群最該被關注的人,終於被拍成了電影。”這是影片上映前,人們的普遍感慨。

“請忘了我們,記住他們。”這是片方在各地路演時,演員們重複最多的話。

改編自真實事件、填補內地相關題材空白的電影《烈火英雄》上映四天,票房5.5億元。有學者認為,影片不盡完美。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尹鴻與上海戲劇學院教授石川的觀點很相似:這部“120分鐘裡可以哭110分鐘”的影片在節奏上缺了點張弛有度,抒情時又少了點剋制內斂;無論從災難型別片的角度抑或英雄敘事的方面,都欠了分火候。

但瑕不掩瑜。觀眾們紅著雙眼走出影廳並表態“無條件支援”時,這部謳歌當代消防員的電影,已抵達了現實主義的一重理想——從作品到現實,拋開藝術的創造,記住真實的英雄。

大銀幕上只是真相的一部分,讀懂他們是觀影最大的意義

濱海市石油碼頭管道爆炸,牽連了整個原油儲存區,火災不斷升級,爆炸接連發生。火場不遠處佇立的危險化學品儲藏區,如同虎視眈眈的魔鬼等待被點燃……危情逼近,他們以血肉之軀在烈火與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間築起防線。他們就是和平年代犧牲最多的消防英雄。

《烈火英雄》是從這起火災切入的。作為內地第一部銀幕上的火場營救,“貴”是電影製作中的關鍵字。九成以上用實景搭建的鏡頭,75%的火情為真實爆破。以至於有些觀眾審慎提出:過多密集的爆炸,過於殘酷的畫面,是否闡釋過度了?

對此,導演陳國輝說:“相反,大銀幕上只是真相的一部分。我們甚至做了美化、理想化。”影片改編自鮑爾吉·原野長篇報告文學《最深的水是淚水》,真實的火情遠遠超乎想象。有兩個資料作證。其一,鏡頭外,那個真實的猶如煉獄般的火場裡,整個港口的TNT當量大概為200萬噸以上,是影片表達的十倍。其二,片中為解除化學品爆炸危險,消防員需要手動關閉閥門,按故事的描述,每個閥門8000轉,而事實是80000轉。

在監製劉偉強看來,如是“美化”,其實核心是搭一座橋,引觀眾去了解真實的消防員。“片中的場景觀眾已經難以置信。一旦瞭解真相,他們會更加震撼。這就是我們做電影最大的意義。”

例如歐豪所飾徐小斌犧牲的鏡頭,如果沒有影片,觀眾根本意想不到,消防員不是犧牲在火海,而是葬身水下。徐小斌的角色原型是當年大連支隊戰勤保障大隊遠端供水編隊分隊長張良,由於原油洩漏,比重大的原油與海水攪到一起變成了泥潭,一個海浪劈頭打過來,他再也沒鑽出水面,年僅25歲。

又如影片裡,消防員們不捨晝夜地操練,他們負重奔跑,他們讀秒登樓,他們24小時、365天,時刻待命。有個場景在影片上映後廣為流傳,被視為電影最好的宣傳之一。某地,影片正式開場前三分鐘,11名觀眾集體離場。原來,他們是組織來看電影的消防員。場燈未暗,指揮中心的警報傳來,任務即命令。他們的消防車,就停在影院門口。

與中國觀眾共情,是國產電影獨一無二的有效武器

縱觀世界影史,火災類的佳片並不少。韓國的《摩天樓》、美國的《勇往直前》、日本的《等救火的日子》等,都是“最美逆行者”的篇章。為何觀眾為《烈火英雄》灑下最不吝嗇的眼淚?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說:“有些淚水,或許是電影的升格鏡頭、背景音樂帶出的情緒,但有些不完全是。”他一直推崇“共同體美學”的概念,認為這種貼近中國觀眾的現實感、真實感是國產電影讓人認同、滿足觀眾深層次感情需求、心理需求、價值觀需求的最有效最有利的武器。“並且,這樣的武器,永遠是好萊塢大片拿不走的。他們的影片再酷炫,一定程度上也是‘於我如浮雲’,無法打動內心深處的情感,無法與我們建構起基於價值觀層面、思想層面的共同體美學。”

《烈火英雄》裡,細摳了幾對父子。江立偉因過失造成隊友犧牲,連自己的兒子都對他心存芥蒂;馬衛國處處優秀,卻始終難以等到當軍人的父親一句誇讚。這兩種父子關係,濃縮了東方式父親的含蓄、深沉、嚴苛。再以人群的奔逃為例,江淼的母親四下尋找孩子,遇上孤立無援的孕婦,母親決定暫緩找孩子,救人第一。意外並幸福的是,她在送孕婦到達醫院時,見到了她的孩子。那一刻,“與人為善,天地自寬”的美德既是中國人世代信奉的,又具有如此真實樸素的催淚力量。

一則採訪視訊裡,消防員們被問及最深的牽掛,他們所有人都低下了頭:“我最怕孩子長得太快,我來不及陪他。我最怕父母老了。”

家國情懷於中國觀眾,是這樣長久生效的情感磁場。多了幾分家國情懷,暑期檔可以像烈火一樣燃起來、旺起來,中國電影同樣可以。

《烈火英雄》觀後感5

這個夏天,最燃、最催淚的電影非《烈火英雄》莫屬。影片以一場濱海城市石油碼頭的管道起火爆炸事故為背景,真實還原了消防戰士穿梭在濃煙火海無懼前行的故事。《烈火英雄》改編自遼寧省作家協會副主席鮑爾吉·原野的長篇紀實文學《最深的水是淚水》,如今,這篇紀實文學更名為《烈火英雄》由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近日,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這是創作生涯中最艱難的任務,“因為他們經歷了我無法想象的痛苦,我要為他們建立一座血淚文字的.紀念碑。”

採訪本被淚水浸溼:“我承擔了那份痛苦、絕望和拼爭”

長篇紀實文學《烈火英雄》以“7·16”大連保稅區輸油管道起火爆炸事故為背景,表現了當代消防英雄的集體群像以及中國消防戰線的鐵軍精神。書中以人物事例串聯情節,塑造了面對火災險情時的消防孤膽英雄,以及數位被譽為“開在黑油紅焰間的青春花朵”的80後、90後等青年消防員的英雄形象。

影片中,黃曉明飾演特勤中隊隊長江立偉,他徒手轉動8000圈關閉閥門被烈火燒灼時所展現的無畏,和在妻子兒子的合照被大火燒著時表現出的柔情眷戀,引無數影迷落淚。現實中,當時與火災對峙的是來自遼寧公安消防總隊的2380名消防官兵。鮑爾吉·原野表示,這是自己從事文學創作以來第一次接到如此艱難的寫作任務,“4個多月,我採訪了188人,每天都在和消防官兵談那場火,厚厚的採訪本正反面記錄著滿滿的字跡,上面有些字被洇模糊了,那是我的淚水。”那段時間,鮑爾吉·原野經歷了極大的痛苦,“我重複傾聽消防戰士講述這場災難,我承擔了他們的苦痛、絕望和拼爭。有一次,一位女作家出於好奇跟我去採訪,她聽了一小時就受不了了,太慘烈了。”

曾無數次打退堂鼓:“消防員永不屈服的精神支撐我寫作”

如今回想那次創作,鮑爾吉·原野坦言自己無數次打過退堂鼓,“4個月可以寫一部長篇小說,而我僅僅完成了這本書的前期採訪。採訪和寫作使我停止了專欄寫作、講課和採風活動,但豐富了我的精神世界。它讓我知道,人在死神、生理極限面前的每一個細節,讓我知道在這個時代人的高貴性。”

鮑爾吉·原野表示,在採訪和寫作中逐漸清晰了一個觀念——撲救“7·16”大火,是一部當代中國人的精神史詩,“它是人類在災難面前放射的意志光芒,是永不屈服,是拯救,是愛,這些精神支撐我把這本書寫完。還有,我堅持下來是為了這些戰士,他們經歷了我無法想象的痛苦取得了勝利,我要為他們建立一座血淚文字的紀念碑。”

鮑爾吉·原野出版過《流水似的走馬》《掌心化雪》等作品集,獲得過魯迅文學獎、百花文學獎等獎項。《烈火英雄》是他用文字表達對“7·16”勇士的敬意,“遼寧公安消防鐵軍不僅是英雄,還是中華民族值得讚頌的偉大人物。他們的經歷,是當代中國最值得記錄的記憶之一,我為認識過他們,寫下他們的故事而感到欣慰和自豪。”

《烈火英雄》觀後感6

如今,電影《烈火英雄》正在全國各大影院上映,值得一提的是電影的主題曲《逆行者》,這首扣人心絃的歌曲是由日照消防志願者、音樂人張文匯作詞作曲。在悠長動人的旋律聲中,我們感受到消防員們不畏生死、逆火前行的不屈精神。

“最初寫這首歌是因為看到了涼州火災的報道。我是消防志願者,早把自己當做消防人,看到新聞報道的時候心裡很難受,就像自己身邊的人遇到危險一樣。”張文匯說。

“報道的最後播放了一段小戰士吹的口琴,聽到口琴的旋律,一剎那,嘴裡就哼出了一段旋律,緊接著就是兩句歌詞‘你說習慣了遮天蔽日的煙波,你說聽慣了警鈴呼喚的脈搏’。”張文匯抓住了轉瞬即逝的靈感,半夜在家裡的閣樓上開始了創作。“《逆行者》這首歌的詞曲創作只用了兩個半小時,幾乎是一氣呵成。”張文匯說。

《逆行者》創作時源源不斷的靈感來源於張文匯與消防員們的“親密接觸”。“我的消防志願者之路開啟於20xx年的一場消防志願者晚會。20xx年,我與消防員們一起拍攝消防宣傳短片《劉科學話消防》,這讓我們的距離更近了。”張文匯介紹:“那一段時間我到隊體驗生活,實地參觀消防裝備器材和官兵技能展示,讓我全面的瞭解消防這支隊伍,也成了《逆行者》這首歌最好的素材。”

“創作過程中靈感不斷迸發得益於對消防員的瞭解,腦海裡浮現的都是和消防員們在一起的畫面,他們就像我們每一個普通人一樣,有家庭、愛情、親情的羈絆,平凡而又真實。但面對烈火,他們仍義無反顧地履行自己職責和使命。”張文匯說。

藝術來源於生活,好的歌曲是需要一個有深厚生活體驗的人,從心底裡昇華,流出的文字。張文匯說:“滅火救援任務總是充滿不確定性和危險性,消防員們聊到出任務的時候,不約而同地說,‘我們不怕火,最怕煙。’濃煙密佈,幾乎伸手不見五指,給救援造成很大阻礙。”正是這件事才有了歌詞“每次驚心動魄,每一次被濃煙吞沒,其實我知道你也平凡如我。”

烈火無情,英雄無畏,消防員們爭分奪秒,只為了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在一張張年輕面龐的背後,是一個城市的安危,和一顆顆牽掛著他們的心。在採訪過程中,張文匯隨口清唱了幾句《逆行者》,沒有音樂,沒有裝置,全憑真情實感,還是感動了現場所有人。他眼眶泛淚,用歌聲傳遞出對消防指戰員的敬意。

“每一次唱《逆行者》,我都很難從情感中走出來,每一句歌詞都感同身受,每個字都充滿感情。”張文匯說:“創作這樣一首公益歌曲不是為了什麼,只是想為消防戰士唱一首屬於他們的歌,也希望通過這首歌讓更多人關注和了解消防員,一起傳遞英雄事蹟。”

在歌曲小樣出來的當天晚上,正如日照市消防支隊徐夢溪所說:“經過和張文匯對詞曲的幾番交流修正後,當第一次聽到《逆行者》小樣時就被感動了,歌詞直擊心靈,寫出了我們消防指戰員們最真實的生活。”

沒有什麼比音樂更能打動人心、抒寫人心、撫慰人心了。《逆行者》發表之後,好評如潮,人民日報、中國消防、學習強國等接連轉發,點選量突破千萬。

5月份,負責製作電影《烈火英雄》音樂的公司希望把《逆行者》搬上熒幕。“他們聯絡我的時候我都‘傻’了,烈火英雄的導演陳國輝及片方對歌曲非常滿意,當時就有一種夢想成真的感覺。”張文匯笑著說,“我一直有演員夢,沒想到我的音樂先進了電影院。我也期待為消防寫出更多好歌。”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在張文匯看來,消防員們既是“鐵漢”,又不乏柔情。他們身懷絕技,危急時刻總能現身,但他們也是一個個最普通的小夥子,他們可能一臉樸實、不擅言談,但是他們卻用感人肺腑的力量、挺身而出的選擇,書寫了屬於當下、屬於我們的英雄史詩。“他們是這個時代最感人的平凡英雄,也是最真實的超級英雄。”張文匯說。

這是消防人最好的時代。一支支英雄輩出的隊伍,他們在一次次血與火、生與死的考驗面前,詮釋著消防人“刀山敢上、火海敢闖”的“兩敢”精神。一場場生死考驗,是新時代消防指戰員用生命兌現的錚錚誓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