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戰鋼鋸嶺觀後感內容

來源:才華庫 2.46W

《血戰鋼鋸嶺》影片改編自二戰上等兵軍醫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實經歷,講述他拒絕攜帶武器上戰場,並在沖繩戰役中赤手空拳救下75位戰友的傳奇故事。小編整理的觀後感內容,歡迎大家一起來看看!

血戰鋼鋸嶺觀後感內容

血戰鋼鋸嶺觀後感1

在故事的開始,平鋪直敘。道斯(記得沒錯的話,電影裡的字幕給出的中文翻譯是多斯)成長在一個普通家庭裡,父親是退伍軍人,母親是一位虔誠的教徒,還有一個哥哥。

從家庭開始,父親的第一印象,就是酗酒,打自己的妻子,對於孩子的教育也只是皮帶而已。父親的鏡頭最多的是墓地那倆段。第一次是自己在墓地緬懷自己死去的兄弟,第二次是向自己的兒子訴說戰爭的無情。墓地裡埋葬的是與父親一起長大的朋友,一起參軍然後失去了生命。父親在得知大兒子要去參軍的時候,向他訴說起了其中的一位朋友。眼中流落的是對朋友的緬懷,表情也是非常痛苦。整體對大兒子說的一席話,我認為想表達的只是,軍裝穿在身上固然很帥,但是戰爭是無比殘酷的,不想兒子將來像死去的朋友那樣悲慘收場。而這時是我開始同情這位父親,雨果·維文把父親的那種頹廢表達的淋漓盡致。而在得知道斯也要參軍,與兒子在墓地有一番交談,也算是父親初次向兒子袒露心聲,在那一幕我覺得這位父親是那麼的無助,同時對他之前的所作所為也消除了芥蒂。而在得知兒子要上軍事法庭,面對祕書顯得侷促不安,在被拒絕一次之後,加上要救兒子的迫切心情,能感受到拿出了一位老兵的尊嚴。而在法庭上,這位老兵帶著昔日的榮譽有點類似懇求的話語,道出了自己為何而戰,也贏的了軍事法官的尊重。通過整理衣角的這些細節,還有說話的語氣。我覺得雨果·維文把這位老兵同時是一位父親給演活了。

而對於母親的印象,最多的是母親對於孩子的包容,對於丈夫的理解,對於整個家庭的支撐。面對道斯用磚把哥哥的頭打傷,她攔住了要揍道斯的丈夫。得知道斯有喜歡的女生,母親也全力支援。雖然丈夫會對她用暴力,而對道斯也只是說,你不知道你父親以前又多溫柔,是戰爭改變了他。這位女人用愛去包容她有戰後創傷的丈夫。

對於道斯的兄弟,沒有太多的鏡頭,有的也只是小時候他哥哥對父親流露出的恨意,還有就是在得知大兒子要參軍,對大兒子的不捨。

關於道斯的愛情,對於戰爭主旋律而已應該算是輔線,也有可能是導演不擅長。除了女主角真的很漂亮之外呢,其它沒有太多的鏡頭描寫。除了一幕,就是女友去監獄看道斯,不小心說出了一句做做樣子,拿下槍。說完瞬間就有非常懊惱的表情,能看得出雖然女友很愛道斯,但是某種程度上對於道斯的信仰堅持還是一定的擔憂。

關於兵營,這段描寫對於道斯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在兵營是道斯對於內心的一段歷練和對自己信仰堅持的重新認定。從剛開始與戰友非常和諧,在到與史密提的訓練競爭,直到拒絕拿槍開始,一切都變了。史密提出言侮辱,戰友在夜半三更的時候圍毆道斯,在到中士各種刁難,在到隊長直至連長對其打壓。只想讓道斯放棄,退出。其實,理由很簡單無論如何戰友的後背不可能交給一個不拿槍的傢伙來守護。而道斯的心態就從抗爭到憤怒在到平靜的堅持。最後在父親的幫助下,終於作為一名醫護兵上了戰場。

整部電影,時間最長的就是戰場的鏡頭。沖繩島戰役作為二戰最殘酷的戰役之一,在日美共死傷數十萬士兵的情況下,才得以結束。而電影把其中血腥和戰爭場面拍得很不錯,簡單粗暴直接。迎合大眾,滿足了觀眾對於戰爭畫面的想象,讓觀眾覺得戰爭的場面應該是這個樣子。

對於剛踏上戰場的道斯和他的戰友來說,第一次衝擊就是從前線下來的一車又一車的屍體,還有整車帶著毫無生氣表情而言的傷兵。當他們即將爬上鋼鋸嶺之前,海軍炮轟了一遍,史密提面漏忐忑的說了一句,沒人能在這麼猛烈的炮火中活下來。而第二次衝擊恰恰是在這麼猛烈的炮火下,日軍還能在陣地中進行強烈的抵抗。而在戰場上史密提與道斯也打開了心結,可能面對槍林彈雨能一起面對的也只有身邊的戰友。然而,在匆匆佔領陣地的第二天清晨,就遭到了日軍的強烈反撲。道斯,開始在戰場上拯救戰友。當戰友都從鋼鋸嶺撤下,面對史密提的屍體時,道斯迷失了。從電影中不難看出,戰爭的殘酷,能摧毀任何事物,強壯如同“好萊塢”一身完美肌肉線條,到了戰場也變成了膽小鬼。沒有任何的鄙視,因為任何人都會害怕。膽小鬼的話“好萊塢”最後也不能反過頭來去救中士,史密提死在道斯懷裡的時候也還說著自己害怕,然而史密提作戰是那麼的勇猛。

當道斯聽到遠處傳來的一聲“medical“,頓時感受到了信念的指引,開啟了開掛的傳奇經歷。一步一步的邁向滿是硝煙的戰場,一個又一個的拯救著自己的戰友,從容冷靜的躲開偵查的日軍士兵,口中不斷的唸叨在救一個。是信念支撐他完成之一切。當他救了中士的時候,中士都沒想到是救他的是道斯。(當中士對著要過來救自己的好萊塢喊道,別過來孩子,對這個角色就沒有那麼多恨意了)在把所以的隊友救下來的時候,道斯是那麼的疲憊。當戰友用手拍到道斯的肩膀,觀眾也不難看出道斯的脆弱。道斯喊了一句別碰我,因為他還不知道他已經脫離危險。而這一幕,與在兵營道斯被圍毆的時候何其的相似。無論他完成多麼偉大的壯舉,同時他也是脆弱的。而此時面對道斯的一張張戰友的面孔上只有對道斯的敬重。

第二次衝上鋼鋸嶺,是在整個先頭部隊對道斯充滿信念的情況下進行的,直到最後一次拯救戰友用手和腳打飛雷而受傷。道斯被抬下戰場,而被抬下鋼鋸嶺的那一刻我看到的他臉上的安詳。

觀看完整部電影,發現內心的那一絲質疑已經消失殆盡,不會去質疑道斯所做的一切,因為他有足夠多的信仰去幫助他完成這件壯舉。

其實也不需要對比,一部電影能讓觀眾覺得好看覺得感動,我覺得這部電影就是好的。在拯救大兵瑞恩,珍珠港等影片,在兄弟連電視劇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都沒看到一部好看的戰爭電影,無疑血戰鋼鋸嶺是一個好的開始。

另外,我覺得安德魯·加菲爾德真的很認真的在揣摩這個角色,在片尾有采訪故事原型的那段,安德魯·加菲爾德連主人公的嘴角都模仿的很到位,尤其在笑的時候,有種鄉村的感覺。

最後,希望梅爾吉普森能拍出更多好看的電影。

血戰鋼鋸嶺觀後感2

某影評說:“讓我走進電影院看這部片子的原因有兩個,第一,他是這是2016年唯一的一部殺入影史百強的作品,靠著8.3的IMDB分數排在第91位。第二,則是梅爾·吉布森這個金字招牌,這個在九六年,就憑藉著《勇敢的心》囊獲了奧斯卡最佳導演的彪悍人物蟄伏十年以後,帶著全新的作品迴歸,讓我完全無法拒絕第一時間來嚐鮮。”顯然,看到這樣的影評我也只能感慨大作的名門出處和讚歎我的影視審美尚算線上,確實是震撼人心的好片,即使我不知道它有那麼大的來頭和名頭,也不妨礙它讓我心跳加速和熱淚盈眶然後一股情感想要噴薄而出卻不知從何說起。

大部團隊20幾號人一起去看了這部電影,之所以確定看這部電影是源於推薦也更源於戰鬥片所能帶來的啟發式的團隊進攻意識。無疑這很激發我們的狼性,即使在打了一場意志力的勝戰之後。

電影可以分為兩部分,上半部分主要描寫艾爾蒙德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信仰,從他童年的經歷,一次意外差點害死兄弟,難以忍受父親對母親的暴戾生活,以及成年之後偶然救了一個人之後一見鍾情美麗護士的一段愛情,這樣的經歷將他引導向了敬愛生命和決不殺人的信仰,下半部分主要刻畫他參軍後的經歷以及到最後身陷戰火中時,這樣的信仰產生多大的力量?這部電影看完下來,印象最深的.就是,當他筋疲力盡的時候,他還是不停的唸叨著“one more,one more”,只要能多救一個人,他都覺得這是他對上帝最好的迴應。

糾之於我們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信仰,或許在和平年代並不會那麼被放大被廣而宣揚,但是對生命的敬畏和珍惜卻讓我尤為觸動和深刻,看到幾分鐘前還站在路邊看著一輛輛運送傷員和屍體的車子走過的尚鬥志昂揚的列兵們在幾分鐘後就在熒屏中被彈火擊中倒下,這樣的鮮明對比,卻是最反覆無常的生死不期,在我腦海中一閃而過的是幾張消逝的再也看不見的青澀臉龐。看到一個個被炸的血肉模糊的戰士仍在乞求救護渴望生存的時候,看到多斯一次次義無反顧的跑回戰場中救下一個個企盼救援的列兵時,我捂著自己的心,是那樣激動和震撼,健康完整的生存在這世界,不知道有多好!更強烈的對比是看到日軍被海艦炮火攻擊,在戰敗時慘遭殺戮和屈辱時的畫面,會聯想到,當時戰火中的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戰士,是否比這更炮火無情,血腥殘虐。

現在的生活我們慶幸不用過多憂國憂民,還能偶爾奢侈和浪漫,卻也有無可奈何的現實的殘酷考驗,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很多人都喜歡把它比擬成一個沒有硝煙的小戰場。生活中困於瑣事的煩惱,物質的追逐,時間的安排和惰性的掙扎,工作中囿於目標的達成,工資的漲跌,加班的勞累和迷茫的求索,很多時候不是在與他人的鬥爭,就是在自我的糾結和執拗。沒有手榴彈和機關槍可以橫掃一切的障礙,沒有掩護和地洞可以避開一切的攻擊,更像是赤裸裸的站在許多人的戰場中進行一場一個人的自導自演的戰爭,還要顧及當我倒下的時候是否會有人來測試我的呼吸平穩度將我脫離戰爭現場進行搶救醫治...

如果是一個人去看這樣的電影,我一定會更加有一種不安和離索,如上所說的一個人陷於一場戰役中孤獨求索的感覺。慶幸是跟這樣一個團隊來看的,當看完之後我們熙熙攘攘的從電影院走出來,看到外面依舊現實太平,看到大家都說看哭了的時候,看到朋友圈我們走過的足跡晒過的陽光美照,和回想起才剛過不久經歷的一場我們工作上的小勝戰,會頓然覺得,很多時候自己都不是一個人,不是一個人在迷茫求索,而是有很多人與你一起經歷生活和工作中的煩惱憂傷,小題大關,並且還能帶給你感動和歡樂,讓你感到前行的無憂放心!

多斯的信仰是生命至上,來自於胸口的聖經;我們的信仰或許已有很多明確的缺失,但其實都是一樣的!不一樣的是,是否足夠堅持和堅韌,堅韌的程度決定它拯救自己和拯救他人的力量!

熱門標籤